创建和谐校园之我见[大全]3篇

时间:2022-10-09 10:20:53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创建和谐校园之我见[大全]3篇,供大家参考。

创建和谐校园之我见[大全]3篇

创建和谐校园之我见[大全]1

  创建“和谐班级”之我见

  商州区黑龙口镇秦峰小学屈华文

  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学校而言,即在创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担任着重要的职责。下面就我个人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点滴认识谈一谈,与诸位同仁共勉。

  我认为,做为班主任,在创建“和谐班级”中,应当重点构建好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及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

  1、构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和谐班级的创建首先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常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之间互尊互爱的基础上。因此,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应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心灵。不少教师平时总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严师”神态来,令学生“敬而生畏”,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隔了一层无形的“墙”,学生有什么话不敢也不愿向老师讲,有什么问题不敢也不想问老师。这样的“严师”怎么可以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呢?不妨我们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是学生,也不愿意自己的班主任对我们整天绷着个脸,讲起话来总是一本正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与学生平等互爱,交知心朋友,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愉快地学习,这种和谐方式更为有效。当看到学生进步时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当学生遭受挫折或困难时给予帮助;当学生犯错误时帮助他们分析错因,采取有效方法帮其

  改正错误。这样,融洽了师生关系,为“和谐班级”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构建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

  构建“和谐班级”要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少年儿童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不良习惯的影响,加之认识水平有限,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因而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共同生活、学习时,互相之间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影响班级团结、对学习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而,作为班主任,应当时时处处留心班级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妥善地解决。并利用班会及队会活动,启发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大度,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互帮互助争做文明、理智、有涵养的一代新人。和谐的班级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构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科任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他(她)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级的教学质量。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科任教师的纽带,沟通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科任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进度,确保教与学能够有机的结合,例如:我所代的班级中,新调来的数学教师讲课速度太快,学生们跟不上进度。导致多数同学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对老师失去了信心。经过与数学老师沟通后,他改变了授课方式,放慢了教学进度。同学们都能听得懂,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了,成绩也大幅提高。小学新课程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想,这些设想与学生的学习需要难免发生冲突,而科任教师自己有时尚未觉察,班主任就要随时倾听学生心声,及时调解这

  些冲突,使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和谐相处。

  4、构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

  创建“和谐班级”同样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班级的和谐不仅仅是班级和谐,也是家庭的和谐。和谐的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由于少年儿童好动、贪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约束能力弱,因此,在课外时间里,就更需要家长的配合,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反馈学生的思想状况。由此可见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好班主任与家庭的和谐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协同解决学生学习及思想上的问题,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总之,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家长是班级和谐因素中密不可分的四个主体,这四个主体只有互相协作,才能使班级和谐,产生很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班主任作为重要的纽带,一定要努力构建好与学生、科任教师及家长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和谐的班集体。

创建和谐校园之我见[大全]2

  建设和谐校园之我见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的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师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条条醒目的标语、一句句激人上进的名言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华,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也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人文环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教师只有真诚的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瞻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的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该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到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让你我携起手来,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吧!

创建和谐校园之我见[大全]3

  创建和谐幸福家庭之我见

“家庭”一词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小的家庭都是社会大家庭赖以存在的基石,众所周知,基石不稳,大厦将倾的道理。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里的幸福我觉得无非是说整个家庭成员内部是和谐的,对外是积极向上的,给人的精神面貌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但和谐是保持一个家庭创造永恒幸福的最好方式。

  什么样的家庭算是幸福和谐的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做到幸福和谐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浅尝辄止的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首先家庭成员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所谓“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男主外、女主内”等等,大自然造就的男性以果敢、刚强的特质;女性则以柔美、细腻著称。父亲是伟岸的大山,挺直了我人生的高度;母亲是溪流,包容了我的自私。男人属于社会,女人属于家庭,当然你也许不以为然,女人也要走出家门要有自己的事业,这不是矛盾的,我说的是侧重点的不同,这个分工也并非有孰重孰轻一说,男人肩负着养家的责任,女人肩负着相夫教子的责任,换言之男人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女人是家庭琐事的主宰者,老人、孩子每天的吃穿用度等总要有人前后照应着。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这种角色也可以互换或者一段时间的调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家庭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当有事情来临,家庭成员商量过后,在各自分管的领域也要有一个最终拍板定夺的人。

  其次家庭内部要制定相应的目标,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配合有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实现了要及时鼓励并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不能实现的话要分析原因及时调整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就知道生活中要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举个例子吧,儿子去年升入了高中,凭借孩子的刻苦努力,这学期从中考的年级800名进步到了500名,而且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现阶段,根据他的期末成绩制定一个下一步的短期目标,帮助他分析一下个别科目失分的原因,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等等。有些家庭对于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总是怨天尤人,我觉得是不是也要从家长本身找一下原因:是不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好的氛围;是不是常常身教多于言教;是不是对于他学习路上的各种困惑给予了及时的指点迷津……孩子有他的目标,我们也要制定一个家庭目标,以孩子的学习为重中之重,不必要的争争吵吵暂时停歇一下,让他吃好、休息好,做他的坚实后盾,让他十年寒窗苦读画上圆满的句号。

  最后,和谐家庭还应该是一个共同奋斗的家庭。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不互相依赖,夫妻之间、夫妻与孩子之间相互爱护又是独立的个体。若一方完全依赖另一方,或许就不应成为和谐了,长此以往,被依赖的一方幸福感也会大大降低。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家庭成员的学习与对自己的反思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每个人都只把自己停留在最初的那个起点上而没有进步,不懂得审视自己的缺点以及善于改变,那么家庭的这颗大树就会失去活力,在面对风雨的时候它可能缺少了力量,在面对灾难与考验的时候也就失去了生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事业辉煌的父母如果教育出的孩子不能自食其力,这个家庭也终将是可悲的、没有希望的。由此看来,父母在追求自己进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要伸手拉动一下身边的孩子,让他赶上你的步伐,感受到家的温暖。好的家庭让我们懂得感恩生活,感谢生命,也懂得在生活中相携而进是多么的幸福与充满意义。

  监控中心 2016-2-25

创建和谐校园之我见[大全]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