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3篇 沂南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10-09 10:50:0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3篇 沂南新农村建设,以供参考。

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3篇 沂南新农村建设

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1

  关于十八大会议精神在新农村的普及的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2013/02/1

  5调查地点:仪征市刘集镇六巷村

  调查对象:六巷村委会

  调查方法:当面采访

  调查人:D19

  正文

  中国共产党

  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民自主:联合建房是尊重广大农民,以“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全靠民管”为宗旨,有利于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以人为本,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的的原则。

【2】村民联合建房是一种有效集约土地,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法,是改善人居条件,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村民联合建房有利于改变目前各村被动开发的现状,提高政府服务功能,是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措施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村书记又说道。村民联合建房是一向较为新鲜的事物,是意见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针对刘集地区的实际,经过认真分析,调研认为联合建房应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政策保障、先城后乡、典型引路,村民自愿、规范建设、长足发展、安居乐业的原则进行。

{政府关于村民联合建房的思想准备}

1、政府占有主导地位

  为了使刘集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村民联合建房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确定专职部门,制定配套政策,明确办事程序,引导和规范村民联户建房的行为,把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村民联户建房应在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在进行村民联户建房规划时,应长期规划、科学布点、精心设计,充分考虑村民居住习惯、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并做到开源挖潜、长足发展、认真施工。任何违背规划的建设行为均为违法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予坚决制止。

2、政策上给予最优保障

  村民联合建房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是为了调动村民建房积极性。作为刘集政府应疏通规划、城建、房管、人防、土地等一系列制约村民联户建房的政策,为村民联户建房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以政策保障促进村民联户建房的顺利实施。

3、先乡镇后村落

  村民联合建房作为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应从乡村开始实施,从条件成熟的村入手,先行试点,不断改善全区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其它村可以视其发展情况,从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入手,逐步推开。[

4、跟着典型走正确道路

  各村在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时可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例如刘集镇周边的古井

  小区。在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村民愿望,在条件成熟的村先行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区推广。

5、严守村民自愿原则

  村民联户建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涉农办事处在全面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交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后实施。

6、牢记规范建设安全

  村民联户建房在规划许可和建设许可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相关条例、法规执行,任何违规建设的项目应予坚决制止。

7、时刻立足长足发展

  村民联户建房在立项规划、设计、建设等过程中都应考虑到村民、集体的长久发展问题,从实际出发拓宽农民生存空间、开源挖潜、立足长远,开发建设一批商业、租住业、仓储业、专业市场等项目,开辟农民就业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8、要使村民安居乐业

  村民联户建房时,应充分考虑建成区的管理问题,应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完善与城中村改造的相关配套政策,使之建成后,村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能够安居乐业。

{政府关于村民联户建房的具体思路}

1、项目立项

  由所在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意愿和本村实际提出建设项目立项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和涉农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人民政府立项,最后交规划、土地、建设部门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2、规划定点

  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部门的报告和立项文件,现场勘察,并依据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确定规划定点。

3、土地审批

  可采用现行的村民宅基地、三产用地政策,整合土地资源,联户审批,集体办证;城中村也可实行土地性质集体变国有、村民变居民、村委会变社区、资产变股份的四个转变,实现土地政策的合法化。

4.、规划许可

  规划部门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精心指导各村的建设方案,必要时可实行联村建设,以实现建设的合理规划,并办理相关的规划许可。

5、施工许可

  建设部门应严格执行《建筑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报建、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投标、施工备案、安全质量监督、建筑工地管理,并办理相关的建设许可。

6、组织实施

  村民联户建房组织实施工作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工作方案,提交村民大会通过,并认真履行方案,保障村民和集体合法利益,从而保证村民联户建房工作的顺利实施。

7、工程验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验收是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由相关部门组织共同验收。

8、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应严格遵守《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详细的物业管理办法,实现物业的民主管理。

  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1】由于村民建房,大部分的资金是交由政府代为管理和使用,资金数目庞大,我建议因选出一部分村民和政府人员共同监管资金的流动状况与使用情况。

【2】村名联合建房这个项目应该及时开工建设,建成后的房子应该交付村民手中,供村民使用,应该严把质量关,保障居民住房的牢固与安全

【3】由于建房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大多数村民而言是一个沉重负担,所以,我建议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由于村民联户建房是城中村失地农民在城市建设中作出的最后贡献,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村民联户建房时给予大力支持,在办理各种手续时,给予规费和税费的全免政策。而且建成后的房子售价应该合理正常。

【4】村民联户建房在服从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实施,部分土地作为城市公用设施用地,将代征代建无偿交付城市使用,所以在城市道路、水、电、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给予全力支持。

【5】 村民联合建房建成小区后,供水、供电、供暖等管道建设一定要铺设到位,管道的质量一定要得到保证,否则后患无穷。

2013年2月15日调研人:王娟

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

  关于开封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各级、各部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一项中心工作。为了对河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较偏远欠发达的豫东主要是开封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当地的老百姓进行交流沟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几年来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开封地区各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深化开封地区农村改革为动力,依托自然资源,发挥本地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和开封地区农村工作,促进了开封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开封地区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封县、兰考县、杞县的农业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净增1099元、1063元和1006元。

  但是,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不同,按照社会主义新豫东地区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

  二、近几年来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推进缓慢。

  各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整体推进步伐不快,综合性效益不十分明显。从目前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分析,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差距较大。农业产

  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对本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组织、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但目前大多数地方仅仅建立了一些生产基地,兴办了部分小型加工企业,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相距较大。农产品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矛盾也相对突出。一方面,基地建设规模小。据各地提供的情况,目前除大蒜、西瓜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外,其它大多布局分散、种植零星,区域内集中连片的专业村、专业大户不多。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已建立的龙头企业,大多只能从事一般性的简单加工,其带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2、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调查中基层反映较多的问题有:一是乡镇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后,不少地方将畜牧、农机、水产等服务站转入农业服务中心,因编制受限,服务人员、服务项目减少,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二是管理不规范,导致体制不顺畅,运转不灵。三是经费紧张,设施缺乏,手段单一,不少乡镇农技站负债经营。四是不少懂业务、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前退休离岗,少数服务项目出现“空挡”。五是现有在职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中,严重缺乏从事现代农业的专门人才。

  3、组织化程度低。

  近几年来,农民外出打工一直是全社会的一个热点,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讲,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农民外出打工,也相应削弱了开封地区农村的骨干力量,使得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减无增。不少基层干部说:建设新豫东地区农村,农民是主体,主体中身强力壮和有技能的人外

  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建设新豫东地区农村工作的难度很大。

  4、村级组织工作难度大。

  近几年来,各地豫东地区农村先后开展了行政村合并和精减村组干部的工作。经过三、四年的运行,大部分地方认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加强村极组织自治建设、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加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开封地区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是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5句话20个字,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整体性强,要求很高。我们认为,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豫东地区农村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开封地区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生产的发展,才能有生活的富裕,也才能有村容的整洁。如何加快发展?根据调查中干部、群众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比如说前几年,杞县政府根据全县的自然优势,确定把大蒜列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其它县区也应当引导乡镇、村,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一个地方发展的特色产业,真正做到一个乡、一个村有一个稳定的产业,一个农户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开发。在确定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是选择发展潜力大的大宗农产品,在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建设适合本

  地特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尤其是对相对对贫困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方,更要加以重视,引导和帮助他们搞好结构调整,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尽快脱贫,逐步消除贫富差距。

  2、坚持科技兴农,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目前,开封地区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缺乏职业技能,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开封地区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起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在培训过程中,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衔接起来,注意长短结合,远近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要让培训与市场对接,实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培训,使走出去的农民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农民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3、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其战斗力。

  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为突破口,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对那些具有开拓意识、市场经济头脑、真抓实干精神的农村能人,采取重点培养、组织选派、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办法,把他们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对贫困和较贫困的村,还可分别采用派乡镇干部兼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工作指导员的办法,帮助他们在“造血”上下功夫,合力开展工作。

  通过对开封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的了解,我深刻体会到开封地区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对河南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尊重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创新理论,同时也需要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科学制定新开封地区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根据一个地方的自然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方向、发展取向等条件,编制好各类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各类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规划制定出来后,要采用乡村干部、技术人员、农民代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充分论证,力求使规划科学、合理、可行。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缓急;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避免“齐步走”;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2、遵循“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农民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的关系。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开封地区农村”工作的开展,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给予一定的支持是必要的,但要引导和教育农民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立足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二是处理好办试点与整体推进的关系。选择试点既要有条件好的,也要有条件相对差的和一般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点上开花,整体推进。对于试点村,着重在于帮助他们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选择一条好的发展路子,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应过多地给钱给物,尽量避免新的不平衡现象的发生。三是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引导干部、群众在调整农业结构、建设农产品基地的过程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强对耕地、山地、林地、水土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学会通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善于提出新问题,明确新任务。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村、农业、农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跨越农业时代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自觉地肩负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神圣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分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诸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免除农业税后,为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从2006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支出1030多亿元,解决免税后产生的新矛盾。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扎实稳健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3

  关于开封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 是各级、各部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一项中心工作。为了对河南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较 偏远欠发达的豫东主要是开封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当地的老百姓进 行交流沟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几年来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开封地区各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 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 入为目标,以深化开封地区农村改革为动力,依托自然资源,发挥本地优 势,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和开封地区农村工作,促进了开封地区农村经济 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开封地 区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封县、兰考县、杞县的农业生产总值大幅 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净增 1099 元、1063 元和 1006 元。但是,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不同,按照社会主义新豫东地区 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 制约因素。

  二、近几年来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推进缓慢。各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发生了很 大变化,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整体推进步伐不快,综合性效益不十分明显。从目前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分析,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差距较大。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对本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 局、专业化组织、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一种生产经营 方式。但目前大多数地方仅仅建立了一些生产基地,兴办了部分小型加工 企业,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相距较大。农产品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矛盾也 相对突出。一方面,基地建设规模小。据各地提供的情况,目前除大蒜、西瓜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外,其它大多布局分散、种植零星,区域内集中连 片的专业村、专业大户不多。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已建 立的龙头企业,大多只能从事一般性的简单加工,其带动作用未能得到充 分发挥。

  2、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调查中基层反映较多的问题有:一是乡镇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后,不少 地方将畜牧、农机、水产等服务站转入农业服务中心,因编制受限,服务 人员、服务项目减少,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二是管理不规范,导致体制不 顺畅,运转不灵。三是经费紧张,设施缺乏,手段单一,不少乡镇农技站 负债经营。四是不少懂业务、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前退休离岗,少数 服务项目出现“空挡”。五是现有在职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中,严重缺乏从 事现代农业的专门人才。

  3、组织化程度低。近几年来,农民外出打工一直是全社会的一个热点,从增加农民收入 的角度讲,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农民外出打工,也相应削弱了开 封地区农村的骨干力量,使得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减无增。不少基层干部 说:建设新豫东地区农村,农民是主体,主体中身强力壮和有技能的人外

  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建设新豫东地区农村工作的难 度很大。

  4、村级组织工作难度大。近几年来,各地豫东地区农村先后开展了行政村合并和精减村组干部 的工作。经过三、四年的运行,大部分地方认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 加强村极组织自治建设、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开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具 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加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开封地区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是推进社会 主义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 5 句话 20 个字,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整体性强,要求很高。我们认为,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豫东地区农 村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开封地区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生产的 发展,才能有生活的富裕,也才能有村容的整洁。如何加快发展?根据调 查中干部、群众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比如说前几年,杞县政府根据全县的自然优势,确定把大蒜列为优势 产业加快发展。其它县区也应当引导乡镇、村,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结合 产业结构调整,在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一个 地方发展的特色产业,真正做到一个乡、一个村有一个稳定的产业,一个 农户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开发。在确定优势特 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是选择发展潜力大的大宗农 产品,在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建设适合本

  地特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尤其是对相对对贫困和农民收入较低 的地方,更要加以重视,引导和帮助他们搞好结构调整,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尽快脱贫,逐步消除贫富差距。

  2、坚持科技兴农,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目前,开封地区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缺乏职业技能,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开封地 区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起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 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提升他们的整体素 质。在培训过程中,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衔接起来,注意长短结 合,远近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 合。要让培训与市场对接,实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 服务,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培训,使走出去的农民有较强的务工技 能,留下来的农民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3、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其战斗力。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为 突破口,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对那些具有开拓意识、市场经济头 脑、真抓实干精神的农村能人,采取重点培养、组织选派、市场配置相结 合的办法,把他们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对贫困和较贫困的村,还可分别采用派乡镇干部兼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工 作指导员的办法,帮助他们在“造血”上下功夫,合力开展工作。通过对开封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的了解,我深刻体会到开封地区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对河南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尊重和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创新理论,同时也需要 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指 示精神,科学制定新开封地区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根据一个地方的自然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方 向、发展取向等条件,编制好各类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社 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各类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 发展规律。规划制定出来后,要采用乡村干部、技术人员、农民代表相结 合的办法,进行充分论证,力求使规划科学、合理、可行。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缓急;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避免 “齐步走”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2、遵循“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 好农民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的关系。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开封地区农村”工作的开展,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给予一定的支持是必要的,但要引导和教育农民不能有“等、靠、要”的 思想。要立足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 好家园。二是处理好办试点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选择试点既要有条件好的,也要有条件相对差的和一般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点 上开花,整体推进。对于试点村,着重在于帮助他们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 子,选择一条好的发展路子,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应过多地给钱给物,尽量避免新的不平衡现象的发生。三是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引导干部、群众在调整农业结构、建设农产品基地的过程中,根据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强对耕地、山地、林地、水土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 地位。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学会通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会照 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善于提出新问题,明 确新任务。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村、农业、农民为工业和城市的 发展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总体 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 农”的能力和条件。2006 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长达 2600 年的古老税种 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跨越农业时代的重要标志。“十一五” 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 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 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顺应经济社会 发展的必然趋向,自觉地肩负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神圣而繁重 的历史任务。

  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分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诸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在全 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 农村的投入;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 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 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 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 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 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免除农业税 后,为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从 2006 年起,国家 财政将每年支出 1030 多亿元,解决免税后产生的新矛盾。从矛盾普遍性 的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决 策,扎实稳健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明确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在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 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 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农业产业比较落后。北京市农村面积占全市的86%,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京郊农业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制约,以及制度障碍和基础薄弱等诸多矛盾与挑战。

  二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在“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服务”等传统理念的影响下,农村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生活福利和社会救助、公共安全等,与城区的差距越拉越大。

  三是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相对滞后。农田基本建设、公路、通讯、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匮乏,“脏乱差散”现象较为突出。

  四是农民生活尚不宽裕。2005年京郊农民人均纯收入虽已达到元,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一倍多。另外富村与穷村的差距也在扩大,制约了农村区域的平衡发展。

  那么,怎样确保农村建设的资金真正惠及农民?如何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如何培养适合新农村需要的人才……

“这些问题有待委员们调研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研组组长、市政协经科委副主任李瑞和表示,“我们将总结不同类型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和深入发展,向市委、市政府建箴言、献良策。”

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3篇 沂南新农村建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