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9篇 出路就在前方散文

时间:2022-10-09 17:4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9篇 出路就在前方散文,供大家参阅。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9篇 出路就在前方散文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1

  回头找不到出路散文

  第一次见这个名字,是贴吧的一个ID,作者的文写的很好,情不自禁的点了收藏,今天看来,短短七个字却是带着多少暗藏的波澜曲折,一时觉得好,拿来做了题目。

  早些时候老师问我们最近有没有写写散文诗歌之类的东西,说是正是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未经世事又有些矫情,总能写一些之后让自己回味几十年的东西,其实想来,也不是怀念文,只是看着它,想起曾经片段中所描述的自己以及那种美好又怦然心动的感觉吧。

  好像最近整个人都负能量爆棚,看着好友发来的某某同学要结婚、某某要生孩子的`消息,只是笑笑感叹一番便过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何必去惊了别人的美梦呢。

  回头找不到出路,好像也很适合自己现在的心情,好像很多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变化。就像你一直确信这个玩具是你的,直到有一天,它会思考有了选择的权利,然后便头也不回的离你而去,好似这么多年你给的只有禁锢。

  好朋友的各奔东西,好像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多话不说,便真的憋成了满腹心事,其实还是会想念,只是更加内敛。

  一片灰蒙蒙中看不到方向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更别说看到光的奢侈了,一头扎下去又看不到底,还是在它之中兜兜转转,总是缺些什么,走不出去又停不下来。

  天快快的放晴吧,把所有痛苦失落都洗成明天的彩虹。

  哪怕,一缕清风也好。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2

  面对好友同事的质疑,冯绪泉回答得十分肯定。

  辞职打工,一切没有冯绪泉想象的那么顺利。现实告诉他,打工生活中遇到更多的是挫折和失败。多年来,他进过厂,做过苦工,摆过地摊,甚至有时候一连几个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被迫在街头卖过报,蹬过三轮车。

  这种没着落的生活,妻子动摇了,曾劝过他:我们回去吧!尽管你工作辞了,家里还有几亩薄田。如果在家里,日子不会过得这般苦。

  他摇摇头说:再苦,也要坚持下去。

  机会终于来了。

  一个周末,冯绪泉与在深圳一家电脑科技公司做开发设计员的同学张建军在路上偶遇。闲聊时,张建军向冯绪泉诉苦说,老板嫌他开发设计的电脑键盘、音箱等不够创新,工作压力很大。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冯绪泉突然想到家中亲手制作的竹椅和竹席,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心头,用竹子来做电脑键盘如何?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冯绪泉觉得:开发竹键盘,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商机。

  当晚,冯绪泉把搁在出租房角落里那布满灰尘的旧键盘拆开,仔细研究其原理。半夜睡醒后,他又爬起来推敲。

  妻子看到冯绪泉这么辛苦,就劝他:用竹子做键盘不靠谱,你就打消这个念头吧。后来,张建军也听说了,很诚恳地劝说他:这肯定不行。即使做成了,这样的键盘也太笨重了。也有人说:冯绪泉是想钱想疯了。用竹子做键盘,简直是天方夜谭!

  对于别人的议论,冯绪泉哪里听得进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花了十几个晚上制作出一个长46厘米、宽17厘米的键盘框架。不料,辛苦制作的这个键盘框架根本不经摔,反复实验多次得到的就是这个结果,冯绪泉很是伤心。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面对困难,不能打退堂鼓。”几个月后,冯绪泉作出一个惊人决定:回老家专攻竹键盘。转眼半年过去,还是一点进展也没有。为了竹键盘的研发,他与县城一家竹业公司联手攻关。

  冯绪泉开始了对竹键盘的反复“摔打”实验,摔一次改进一次。经过9个月的不懈努力,在摔坏1000多个竹键盘模型后,他终于研制成了一种稳固性和坚硬度都能与塑料键盘相媲美的竹键盘。

  成本低又环保的竹键盘一上市,立即受到顾客的喜爱,产品甚至畅销国外。随着竹键盘的畅销,竹鼠标、竹U盘,竹子做的电脑主机、显示器的外壳等系列产品相继开发出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冯绪泉个人净资产就有500多万元。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没有退路的困境下,往往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风平浪静的生活,注定是创造不出奇迹来的。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3

  思路决定出路哲理故事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去了衣服躺在一起,却是背靠着背。

  秀才解不透这三个梦的寓意,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衣服都脱去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掉了衣服,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中了个探花。

  在上面的这个小故事当中,算命者的思路是消极的思路,所以他就看到了消极的出路,而店老板的思路是积极的思路,所以他看到了积极的出路。秀才也不愧为秀才,他选择了积极的思路,所以高中了探花,

  世间积极的人,就象太阳一样,照到哪里哪里都是亮,所以总有光明照亮他们的出路。而消极的人,他们会象月亮一样,初一和十五总是不一样,每当遇到初一的`黑暗时光,他们就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了。

  人生要有好的出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只要具有了积极的心态,也就拥有了积极的思路,自然也就有了令人振奋的出路。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4

  有的人心态好,大事小事不放心上,一心做好手上的任务。也有的人心态不好,周围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他。心态为什么重要,答案很简单,人活一世,不是成就最重要,而是人活着,活的就是个心态。

  众所周知,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讲的就是一个人心态不好,整天担心天会不会塌之类的事情,整日吃不好睡不好,别人劝他也没用。

  其实,有些事情远没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我们还是要学会拥有良好的心态,譬如对事多一份耐心,对人多一份友善。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急于求成就能有所收获的。譬如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我们长期坚持才能有收获。

  心态好的人,总是一脸淡然,因为他知道,遇事着急或是生气上火都没用。着急只会给自己添乱,生气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健康。心态不好的人,总是一脸愤怒或不安,因为他总是悲观的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事实是,生活没我们想象的那般复杂,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遇事淡然面对才是好心态。

  心态与健康息息相关,心态好的人,往往健康长寿,因为他看得开,放得下。没有隔夜的烦恼,故没有隔夜的病。心态不好的人,心里烦恼多,小事也会困扰他,所以他很难拥有健康的身心。

  生活是心灵历练的过程,心态好的人也不是生来就心态好的。所以,如果你心态不好,开始改变吧,改掉为小事小人斤斤计较的习惯,学会放宽自己的心,学会拿得起也放得下。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5

  出路经典散文

  出路,一条出去的路,出去现状的路,出去不想已在地点的一条路。出路,用所有希望铺成的一条路。出路,通往所有未知的一条路。

  古言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再今而言,我认为所谓出路皆为挣扎。

  小时候,爸爸跟我说,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这是你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出路这个词语。于是我开始好好学习,挑灯夜战,多少日夜挣扎,拖着疲惫的身躯,用尽所有力量去学习,去看书。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到了中学,初于青春叛逆期的我认为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也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那时候的我觉得走出大山有好多出路,可是我并没想到到底那一条出路才是适合我走出大山的出路。

  再后来,我落榜了,上了一个专科,学了一门自己都不懂到底是要干吗的专业,就这样浑浑噩噩的上了一年半的大专,在这即将实习的时候,我突然又想起了当初从爸爸口中说出的出路二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听到了许多有关出路的句子或故事。在走投无路时,有人会说他,他已经没有出路了,在原始森林迷路的时候,她会说找不到出路了,在一家公司濒临破产时,他又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了,而在年轻人口中,我又听到了出人头地,为自己拼一条出路。

  于是我开始反思出路这二字,我再想到底出路是条什么路,那我的出路又是什么,我又该怎么去走这条出路。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共享的时代,同大家一样,我也是在这个混杂社会中挣扎的一只蝼蚁,只是我不知道我在挣扎什么,或者说我不知道我该如何挣扎,也可以说我连挣扎的方向都没有。浑浑噩噩的一年又一年,转眼就到了毕业实习的.时候,可是我该何去何从。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出路呢。

  好像在一片大森林中,形形色色的诱惑如同这万棵大树,抵挡我们求生的出路。好像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各种各样的挫折就如那一滴滴海水,我们在这大浪之中前行靠岸。生活就像是那陡峭的悬崖,我们在最下面的山崖努力向上爬,谁都想站在那最顶峰,看更远的世界。每个刚毕业实习大学生在刚攀岩时,都有大把信心,想要努力爬上去,站在社会这座大山的最顶峰,于是我们拼命向上爬,可是爬着爬着你会发现越来越不知道该走哪条路,甚至你会发现你在向下爬。所以我们可能要在登山之前找一条出路。找一条登上山顶的出路,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出路。

  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我们都在苦苦挣扎,在挣扎中寻出路,走在所谓的出路中挣扎。可终归来你找到自己的出路了吗?谁也想有条出路,有一条成功的出路,有一条谋生的出路,有一条养活自己的出路,可是路在何方?

  有时候我也很羡慕那些刚毕业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出路的人,他们有个方向,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所以他们就很轻易的顺着自己的路在前行。最怕我这种不知道路在何方却又想着最早登顶的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飘在空中的人。

  有一个叔叔说,什么时候你懂的柴米油盐的平淡,放下你那所谓的尊严去挣钱的时候,你这个人才是落地了,你这个人才活的踏实了。

  写到最后我依旧没有找到出路,我还是在这茫茫人海中挣扎着寻找出路,甚至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去干嘛,也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每天还是混吃等死一般的日复一日,过着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

  既然我们都在努力去找那条自己的出路,那最后就祝君此后多如意,策马扬鞭奔前程!我们都是要爬向山顶的人!

  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无论路途多么艰辛,我都希望你的出路你没有选错,如果最后真的可以成功,那路途再艰辛又何妨。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在挣扎中找出路,再出路中少点挣扎,愿你成功,也愿最早爬向山顶的人是你。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6

  思路决定出路哲理美文

  思路决定出路篇一

  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去了衣服躺在一起,却是背靠着背。

  秀才解不透这三个梦的寓意,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衣服都脱去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掉了衣服,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中了个探花。

  在上面的这个小故事当中,算命者的思路是消极的思路,所以他就看到了消极的出路,而店老板的思路是积极的思路,所以他看到了积极的出路。秀才也不愧为秀才,他选择了积极的思路,所以高中了探花,

  世间积极的人,就象太阳一样,照到哪里哪里都是亮,所以总有光明照亮他们的出路。而消极的人,他们会象月亮一样,初一和十五总是不一样,每当遇到初一的黑暗时光,他们就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了。人生要有好的出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只要具有了积极的心态,也就拥有了积极的思路,自然也就有了令人振奋的出路。

  有人曾经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大家,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其实生活工作,没有思路不行,组织管理,没有思路不行,企业经营,没有思路不行……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发展。人们在事业、工作、人际关系、爱情、生活等方面会遇到很多困境和和难题,它们影响命运、决定成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正确的思路。明确思路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思路,以帮助广大读者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从而成就辉煌的事业和美好的人生。

  思路决定出路篇二

  天下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放到别人脑袋里!我们缺金钱,实际上缺的是与时俱进的观念。思维观念的固执、僵化、墨守成规,是贫穷的根源。任何真理是变化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观念的改变并未改变事物本身,改变的只是对事物的认识,但观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现实。

  做人重要的是品格、品质、思想观念。-孩子贫穷是做父母的错,他成长的过程里,父母没给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父母的思维方式、教育方法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父母有什么信念,孩子就会有什么思想观念。父母播下一个行动,孩子收获一种习惯;父母播下一种习惯,孩子收获一种性格;父母留下一种性格,孩子收获一种命运。父母的思想,语言,行动,影响孩子的性格,思维,习惯。

-性格会影响人生!坏的`习惯不抑制,修正,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长期形成的习惯制约、阻碍你自己的发展空间!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并且抛弃旧观念!正确的信念决定思维,超前思维决定心态,良好的心态决定行动。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命运抗争!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就想法说服自己。如果山过不来,那我们就绕过去!战胜和改变命运靠毅力,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够走多远。-阻挡你前进的不是高山大海,而往往是自己鞋底一粒小小的沙粒!当你抓住一件东西总不放时,或许你永远只会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便获得了其它选择机会。旧观念不放弃,新观念难产生!在这个世界有两难:一是改变别人,二是改变自己。要求别人很痛苦,那改变自己应该很快乐。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为改变以后的命运,先改变现在的观念!熟悉的习惯,熟悉的路线,熟悉的日子里,永远不会有奇迹发生。改变思路,改变习惯,改变生活方式!但更要放弃过去的无知,愚昧、偏见!

  我们的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你没找到路,不等于没有路,你想将来要得到什么,你必须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今天生活工作中的错误和错折,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暂时,乌云永远遮不住微太阳的光辉!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对于生活中的事,喜欢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欢它那就避开它,避不开那就改变它,改变不了那就接受它。别人接受不了是你的观念,别埋怨他们,时间让他们理解,让结果来证明。无法改变现实,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无法改变事情,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可以改变自已的想法!无法改变风向,我们可以调整风帆;无法左右天气,我们可以调整心情。要想事物发展变化,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现实。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困难!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7

  公园里有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径,上面长满了杂草,却被人踩出了一条条路。路是人走出来的,真的如此。

  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的确如此,一条新路的诞生,往往凝聚着很多人的汗水与脚步。

  首先,如果这里本没有路,那么第一个走出这条路的人定是有独到的眼光,他看出了这条路可以走,并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走的人越多,这条路越清晰,越像一条真正的路,哪怕两边都是树和杂草。

  其次,从这条路附近走的人多了,这条路被人发现的几率也高。有的人会选择走这条路,也有的人看看这条路,犹豫后走开了。人生路也是,有的路真的是走的人多了,知名度提高了,才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也才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这条路。

  再次,第一个走这条路的人是勇敢的,如果这条路是崎岖或是临近危险地带的。后面走这条路的人内心可能也是忐忑的,但如果这条路是捷径,他们可能明知冒险也想走这条路。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走这条捷径的人也是如此。

  最后,这条路通向哪里,决定了有多少人会走这条路。如果这条路通向的目的地是未知的,那么又有多少人会走这条路呢?人生中,我们有很多次这样的选择,有些前路是未知的,我们只能边走边看。也有些路是人走出来的,谁走过这条路对我们而言是有借鉴意义的。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8

  冯绪泉出生于江西省铜鼓县一个世代以编织为业的家庭,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篾匠,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买他编的竹器产品。

  说来也怪,冯绪泉小时候也能像模像样地编出小提篮,还有活灵活现的蝴蝶、蜈蚣,惹得同伴们眼馋馋的。大人们都很看好冯绪泉,认为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能工巧匠。

  深受编织之苦的父亲,不愿儿子重走世代人沿袭下来的编织之路,只希望冯绪泉将来能有出息——凭着读书,跳出农门。因此,父亲一看到冯绪泉放学后拿着竹子编玩具就发脾气。

  当着父亲的面编不成,冯绪泉就躲进柴房里偷偷地编。当然,他要把当天的作业完成了才能去编。

  初中毕业的冯绪泉,遂了父亲的心愿——考取了当地一所师范学校。如果乐于现状的话,冯绪泉现在顶多是个衣食无忧的教师。但他那种天生叛逆的性格,再次表现出来。他一边教书,一边寻找其他的出路。2月,冯绪泉辞了职,和妻子来到深圳一家竹地板厂打工。

  放着好好的铁饭碗工作不干,硬要去过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冯绪泉的举动,招来父母、好友和同事的异议和反对。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9

  中国有两个让人难以忘记的人,一个是先念,一个是李瑞环,他们曾做过木匠,是木匠的骄傲,也是木匠的楷模。两人后来都当过全国政协主席,先念还当过国家主席。两人的正直作为,显示出领导人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这大概与以前做木匠经历有关,或许是木匠使用的工具——墨线盒给他们的教育、使用的材料——树木给他们的启迪吧。

  弯树直木匠,木匠手里无废料。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所普通的学校,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40多位教师从一堆木料中每个人找出有用的木头。经过反复挑选,只有5位老师找出有用的木头,其余都空手归,说“一堆废木,没有一块有用”。校长当即请来做工的木匠,让木匠进行挑选。木匠说:“这用挑吗?在我眼里每一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可以做椅面,较长的可以做椅腿,短的可以做横档,连一块木头都可以做加固用的木楔塞儿。一句话,只要你用得恰当,所有木头都是有用的。”这话我体会更深,因我也曾做过木匠,知道曲直取材的道理。一块木材好不好,能不能用,并不在木材本身,而是在木匠的眼光和头脑,大料大用,料用。

  是人皆为才,教育行里无废人。作为学校领导、教师,也要有木匠的眼光、处事哲学。我想,木匠至少有三种行为很值得领导在学校管理中学习:

  一是凡事预则立。木匠做任何一件东西时,首先有一个整体构思,即使不画出设计图,也会在脑中有一个详细的轮廓。学校领导做事也讲究调查、分析、研究,现在还流行叫“策划”,如果没有事先这些周密准备活动,到决策时只能盲目地“拍板”。这些道理大部分领导都懂,不少人实践中也比较注意,但注意观察一下你周围的领导与其行为,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做法,有些领导与木匠的事先构思来比都应自愧不如。

  二是最佳的资源配置。木匠很会用材,在木匠眼中几乎没有没用的材料,即使一块木片也可用来做楔子。没人能否认恰当地用才和有效地配置资源不是领导的重要职责,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多领导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在用人上,一方面选人时首先关注的不是其长处,而是其缺点或过去的错误,这样就可能将一人才埋没;另一方面,往往不能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结果只能是喜好的错位、技能的错位,最终导致工作热情的不足和创造动力不大。

  三是富有成效的行动。木匠不仅有“预”,而且会有效地“配置资源”,更重要的是不空谈,会通过努力将“预”变成现实,这也是我们任何一个领导要好好学习的,不仅要会“拍板”,而且要利用资源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决策。

  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确实也存在不大会“选木头”的教师,一说起自己的班级和学生,常常是只有抱怨“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在他们眼里没有几个可以派得上用处。隔行如隔山,教师不是木匠,“选木头”不是他们的专业,选不出“有用”的木头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对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要有平等的眼光。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纪律散漫,时而会有顶撞老师的现象;有的学生不爱学习,完成作业或考试成绩都很差。自然他们无疑都是老师眼里的“废木”,歧视、讽刺或体罚学生的方式便被某些教师们采用,久而久之师生间的不和谐以至抵触的情绪就会逐渐加深。木匠眼中无废木,按照木匠式的眼光,学生之间肯定会有差异,但教师的施教理念不该有差异,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尤其对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更应该以“平等”的眼光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给予他们善意的、积极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即使是用批评的方式,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平和地、自愿地去接受批评。

  第二,要有赏识的眼光。每一块木料都有它的用处,哪怕材料再劣。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哪怕成绩再差。我们想方设法去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潜在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就不会像我们说的那样“不是那块料”。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愿望。”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但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有为之处。

  第三,要有因材施教的眼光。在木匠的工作中,没有一块木料是可以直接用的,即使再好的木料也需要精心打造,通过锯、刨、凿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加工成理想的木料。教师面对的是有情感的学生,学生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那堆参差不齐的木料,要想使他们都能成为你的可用之才,就要下工夫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他们逐渐成熟,逐渐完善,使学生个个“成材”,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比如学生的习惯养成,教师的教育要从日常的行为训练中入手,帮助他们逐步养成注重个人仪表、言谈举止文明、学习一丝不苟的习惯和态度,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一个良好的自主发展的基础。

  所以,在提倡人本教育的今天,在某些方面我们是否应该努力做一个“木匠式的老师”,以平等、发展、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的“木头”。

侧身,让出路的哲理散文共9篇 出路就在前方散文相关文章:

幼儿小班体育侧滚教学反思3篇(小班体育侧身翻滚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