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4篇(西湖风光的诗句杨万里)

时间:2022-10-11 10:4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4篇(西湖风光的诗句杨万里),供大家品鉴。

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4篇(西湖风光的诗句杨万里)

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1

  杨万里的西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 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2

  杨万里西湖的诗

  一、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1124—1206)(一说生于1127年,见夏敬观《杨诚斋诗》所附年谱,又见于北山《陆游年谱》),字廷秀,自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官州郡。光宗时,召为秘书监。性耿直,敢于谏诤,终身厉清直之操。尤袤称其“为郡不知歌舞乐,忧民赢得鬓毛斑。”宁宗时因反对韩?胄专权,归居故里,忧愤成疾以卒。

  杨万里诗歌始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五言律诗,又学王安石,晚乃学唐人绝句,最后尽去诸家之体,别出机杼,讲求“活法”。诗风明丽洒脱,构思新巧,笔墨酣恣,性灵微至,时称“诚斋体”。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一生以诗擅名,他曾把自己的诗作编为九种专集:《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退休集》。方回《瀛奎律髓》卷一曰:“杨诚斋诗一官一集,每一集必一变。”杨万里的诗文集现在传世的主要有两种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嘉定元年(1208)其子长孺编定的《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第二个版本是单刻的《诚斋诗集》(又名《杨文节公诗集》)四十二卷。今有周汝昌选注的《杨万里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韩侂胄)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说:“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权高,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完就去世了。

  二、注释

[1]净慈:寺名,当时具名“净慈报恩光存禅寺”。与灵隐寺同为西湖南北山的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即林竉,字子方,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淳熙中,以直阁秘书漕闽部,绍熙初,以直徽猷阁知福州。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诗写西湖夏日景色,当是指与其他三个季节的不同。

[3]别样:宋时俗语,异样的,非同一般的。

  三、导读

  杨万里摹景状物往往别出心裁。题咏西湖的诗如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模山范水,皆雅致俊秀,杨万里的.审美视角却与众不同,他的着眼点在一望无垠的莲荷,不惜浓笔重抹,写来碧荷满纸,红蕖生辉。浓烈艳丽的红碧二色交相辉映,西湖的六月风光跃然纸上。在杨万里笔下,向来清丽柔婉、风情万种的西湖更添几分豪气。全诗轻快流转,末句用俗语,但俗不伤雅,于俚俗中略带尖新妩媚的风致。前两句浑括,后两句让人惊喜,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3

《宿新市徐公店》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分类标签:描写花 小学

  作品赏析

【注释】:

[题解]

  本诗作者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宿:住宿。新市: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徐公店: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通称。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语意理解]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径:小路。 树头:树的枝头。 阴:树阴。

  未成阴:是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 急走;快跑。

  无处寻:找不到了,此处有“分不清”之意。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闲居初夏午睡起》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分类标签:描写夏天

  作品赏析

【注释】:

  1、题原作“初夏”,作者原缺,据《杨万里选集》改补。

  2、软原作“溅”.据《杨万里选集》改。这里作渗透解。

  3、与:给予的意思。原作“上”,据《杨万里选集》改。

  4、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按:《重论文斋笔录》卷九:“梅子留酸”、“笆蕉分绿”已是初夏风景,安得复有柳花可捉乎?’

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4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⑶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⑷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⑸映日:指阳光。映照着日光。。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创作背景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扩展阅读:【阅读训练】

(1)首句似以“突兀”的语气开头,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____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2)三、四两句诗人用一“____”和“____”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莲叶无边,既写出了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_____”与“____”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碧 红 映日 荷花)

(3)诗人先写____,再叙_____,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得效果,让人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全诗明白晓畅。 (感受 实景)

【参考答案】

(1)赞叹

(2)碧 红 映日 荷花

(3)感受 实景

杨万里西湖风光的诗4篇(西湖风光的诗句杨万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