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6篇(高中化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时间:2022-10-11 16:1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6篇(高中化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供大家阅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6篇(高中化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

  浅谈实效性教学

浅谈实效性教学

  作者/ 闫波

  摘 要:数学是需要学生冷静思考的一门学科。数学课真正的魅力在于用有效的学习方法简化、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这是所有肤浅的形式不能带给学生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知识;学习

  北师大教材编写组的老师曾说过“所有的形式都是围绕着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应用解决问题而适时选取的”.那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呢?我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

  一、课前的准备阶段

  我认为上课之前的准备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最重要的环节。我将其分为三步――透彻分析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选择适合本节的个人情绪。想上好一节课不是简单地阅读教学参考书,而是需要教师熟悉教材,能高度分析这一节课真正的内容和教学深浅度以及教材延伸的宽度。然后确定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找出这节课的难点。选择适当的方式突破难点,让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在上课之前完成配套练习上的内容,针对性地筛选有层次的例题、习题来诠释本节的知识。其次,想上好一节课必须要了解学生在这一节课之前都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学生接受能力的好坏、学生可能出现怎样的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教学,而教学的针对性越强,收效也越明显。最后,教师要掌控自己的情绪,数学课的内容是有不同侧重的,有些是章节的起始课内容相对轻

  松,有些是对定义的阐述,有些是人为规定的讲述,有些是严密的推理、计算,还有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授课方式是不同的,这就需要老师采取不同的情感表现。比如,起始课的轻松活泼、定义课的沉稳自然,证明计算课的严谨冷静,应用课的.循循善诱。只有能把握自己情绪的教师才能将自己的课上得有生命力,上得精彩,充满吸引力。

  二、上课的过程是教师一切行为的执行实施阶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教师在上课时要争取做到每一句话都有目的,每一句话都有教育意义。

  掌控好自己,不占用学生课堂时间做其他任何与内容无关的教育,就算是再有意义也必须换时间处理,不能冲淡了教学目的。在课堂的环节设计中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浅入深,新旧对比,

  努力让学生新接触的知识都能从学过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类比的,将新知识融入旧的知识体系中。对于课堂上一些需要强化或是记忆的知识,可以采取类似语文学习的方式,()先记忆然后在应用和反思中去理解知识、加深记忆。在授课中我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课都适合讨论。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集合众人的智慧解决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是流于形式的活动。同样,虽然数学课的目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但也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用实际的问题引入,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自然的、更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引课,才能保证一节课开头的精彩和思路的通畅。所以不能肤浅地理解“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句话,每节课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都是主体。在随堂的练习中要有一条潜藏的知识线索,那就是教学的重点。所有的练习巩固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所有的习题不应该过深过难,都围绕着中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方法,过度的综合只会让学生理不清什么才是这一节最需要学习的。

  三、课后的作业和巩固

  生物学中说生物对能量的吸收只是获得能量的10%左右,数学的学习和这一点也同样非常相似。学生每天上课中接收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一天众多学科的学习更是让学生有太多的知识需要记忆、理解,而学生不可能听过的都能记住,更不用说应用。他们如果不加以复习巩固的话,一天的知识能吸收10%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每天都必须进行一定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思考过程将所学联系到原本的认知体系中。通过习题回忆起课上的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同化,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是要注意“精”,绝不能让学生用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提高成绩,盲目地完成大量的习题不只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让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反而是一种抑制作用。而有计划地让学生重复做一些做过、错过的题对学生的提高可能效果更明显。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只要选题、批改,更要对自己的教学及自己的习题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得失,然后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以上就是我对课堂实效性教学的一些浅薄认识,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思考,希望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提高能力,让数学成为他们受益终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孙维刚。初中数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05.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4.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马德富

  基础教育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

  数学学科,不少学生认为很枯燥,没有语文、历史那样有故事性,没有物理化学那么有实用性。枯燥的知识激不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我们教师更需要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学生学习兴趣来源于教师语言的魅力。兴趣来源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二、恰当的探究性学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数学常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和反思中,较快地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比单纯地通过枯燥的理论证明得出的结论,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印象也比死记硬背要深刻得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地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必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3

  怎么提高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论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把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内容与方法融入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德育课教学“以人为本、专业起步、重在发展、科学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调查表明,目前中职德育的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近8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一般甚至是枯燥乏味。中职德育课课堂现状大都是教师认真备课,辛苦上课,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死水一潭”,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针对中职德育课的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一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思考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问题。

  1挖掘典型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德育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必须要在挖掘素材上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时能够学以致用。课本上的一些道理学生听起来往往觉得比较抽象、空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时常引用鲜活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选取素材时要精心筛选,不能随便捡几个敷衍了事。很陈旧的例子难以反映鲜活的现实生活,对阐述、理解理论毫无帮助,也很难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信服感。我们要找那些典型的、真实的、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理论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找案例在课堂上阐述、讨论,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提高,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如我在讲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时,引入近期发生的多起幼儿园教师严重疏忽而致学生死亡的事例,学生听得很投入,并且深感震惊,他们对这些身边的事例讨论得很深入,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重要性有了真实的认识,接受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水到渠成。在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采用了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模拟市场的教学模式,以商场的服装随着季节不同价格的变化、当地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变化、空调的价格不断调整与生产关系等为例创设问题情境,材料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并且体现地方特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情景游戏,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

  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主动学习

  连续三年新生开学时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能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对以往德育课学习的评价是:“最不喜欢”、“实用性最差”“、内容偏多”等。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发言,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强调趣味或半途而废等不利因素,老师应及时调控和引导,自主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中,学习效率会显着提高。例如在讲述“把握现实机遇,发展职业生涯”时,我让学生分组收集比尔盖茨各个年龄阶段的素材,参考已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如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理想的作用、职业生涯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立足本人实际,发展职业生涯等,分组讨论比尔盖茨各个阶段的特色,教师关注每个小组讨论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最后各小组汇报成果,学生认识到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的道理,同时也意识到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应该为将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要好得多。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传统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明显不适合中职学生,教师应该想办法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我发现“小课堂、大社会”的实践课比较受学生欢迎,实践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达到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实践课的具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主题辩论、模拟法庭、职业生涯设计、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会拉近他们和德育的实际距离,学生不再觉得德育课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课既要重内容又要重形式,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例如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内容比较抽象,靠老师灌输式的说教效果肯定很差。于是我就组织一场辩论,先确定辩题,明确正、反方观点。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辩论的规则,然后自由分成正方反方,推荐辩手,围绕本方观点寻找材料。学生的一系列准备及时告知教师,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在自由热烈的辩论中,学生以自己认为有人生价值的人物作为材料证明本方观点,感悟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最后教师就整个过程做出点评,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在准备、辩论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目的水到渠成。通过辩论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自信、口才、胆识和个性得到训练和培养,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德育实践也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宪法、民法和刑法为基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相关案件的庭审过程,采访庭审法官和有关当事人,这对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法律条文非常有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实践的结果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4建立有效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

  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也可以促进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既能增进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德育课程服务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有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口试、答辩等多种考核方法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德育课老师、班主任,还包括学生自己。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班主任的参与也是德育课评价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意识进行评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体现考核的全方位、统一性、独立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评价范围广泛化。德育的评价范围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渗透到学生所有的德育范围,通过对学生知识、情感、意识、信念、行为等多方面的评价,实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知识到行为,从行为到情感,从情感到心理,从心理到意志的综合评定。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肯定,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共同成长

  发挥德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教师是关键。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课教师更是如此,在学生面前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课堂上讲要文明礼貌,不能随地吐痰,刚下课,你出了教室门就是一口,好了,你所讲的其他内容,学生也不信你的了。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来自于他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艺、高尚的道德素养赋予教师以责任心和爱心,只有在责任心和爱心的推动下,教师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而追求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创新,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在德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复杂的劳动,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和模式可以套用,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反思。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4

  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宜昌市大公桥小学??马全姣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转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把主动权让给学生。

  第一,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应“点到为止”,切不可繁琐分析,疲劳训练,40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时间。要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当然,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把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我们不能长期硬性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不能压抑学生的自主意识,造成学生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吩咐”去机械操作,形成学习效率的极度低下。教师应放手再放手,还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第二,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从合作学习的形式上看,合作学习可以以同桌、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取全班集体交流的形式进行,既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从合作学习的内容上看,合作交流的可以是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还可就调查研究性的命题分工实施,再交流综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学习谈收获,谈体会……总之,方法灵活多样,内容可涉及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形成学生能力的最广阔的空间。要使活动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判断、合理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究活动的态度,使学生明确自己应有的姿态和生活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教师也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敢于针对课文内容、课外读物、针对社会生活、针对教师和同学的不同观点等等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甚至否定权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也一定要精心保护,给予鼓励。

[1]?[2]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5

  如何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论文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把老师与学生合理地融为一体,让学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实实在在搞课改,认认真真上好课,改善教法,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效益,已是非常迫切的问题。鉴于以上思考,我认为一定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狠下功夫,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1、合理设计化学课课堂开头,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兴趣的激发就是触发知识兴趣的爆发点。学生初学化学,急切期望了何谓化学?化学有何用?怎样学化学?等等问题,笔者抓住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心理,第一堂课就作了两个小演示:一个是“玻璃棒点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再一个是“喷雾显字”——事先用毛笔蘸酚酞溶液在白纸上写“化学”二字,待干后,用装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在“白纸”上显示这两个鲜红的大字。从而先声夺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补充几个趣味实验,如:“净水变蓝”,“烧不坏的手帕”,重复卡尔教授所作的“舔指”试验等,强调学习化学,应特别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善于比较异同,透过表面现象,敢于追根求源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学生永远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往往需补充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化学实验,这样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使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的热点。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接受。因此学校一定要为教育者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其掌握离开学校以后继续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必须重视方法的传授,把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采取的教学方法必须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和掌握,教法一定为学法服务。

  3、课堂教学必须保持适当的容量较快的节奏。

  增加密度不是指教学内容绝对量的增加,把几节课的内容合起来一起上,加快节奏也不是在课堂中匆匆忙忙把尽量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不在原地踏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使学生在40分钟的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积极的思维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实验学科,它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思维的方法方面。增大密度,加快节奏,根本点在于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中要使学生思维处于主动的积极状态。

  4、课堂教学必须精讲精炼及时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应该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这是我们常说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作为演员的学生是表演的主体,作为导演的教师通过主导性的指导、点播、浓缩课堂学习过程,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导演不能代替学生演戏,至多我们客串一下配角。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以启发性、点拨性的讲授,做到点到为止,让学生充分去“演”去“练”,在充分地、有效地练的过程中进入“角色”,领悟知识、理解原理、发展能力。

  5、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中,这个问题长期被忽视,虽然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指出并提出许多措施,但是由于既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多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些品质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的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形的东西,但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力求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想学,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爱学,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自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能学。只有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才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6、运用现代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重要方面就是改革课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最大限度集中学生注意力,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器官来参加教学并接受所学的知识。计算机课件使图、文、声、像集于一体,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利用课堂四十分钟,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只有进行教研教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6

  如何提高物理习题课实效性

如何提高物理习题课实效性

  辽宁省大洼县第三高中 安 娜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新课配备习题课一直是一种常规安排。物理习题课教学十分重要,它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好习题课,教师应该设计好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因材施教,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把解题方法的指导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以此来提高物理习题的实效性。

【关键词】物理习题;实效性;设计性

  物理习题教学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中学物理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提高物理习题课堂的有效性,对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物理习题的有效性,使学生不因为减小做题量而影响考试成绩,那么就要对习题课进行设计。在设计中既要有一劳永逸的成分,也要有对学生状况经行调整的成分。

  什么是一劳永逸的成分?是知识点的归纳,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仔细地研究考试,会归纳出一劳永逸的东西。

  一、选题要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

  物理习题是实际物理问题、物理现象的科学简化、科学抽象和理想化模型。因此,在教学中,选取优化组合好的物理习题,是物理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物理习题的选题不应太难,最好选取教材里面的题目,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高深莫测;更不能太易,一目了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选择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题目。既要一定的坡度,又要有丰富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以求全面掌握,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练习从中有所得。差生不会因不能正确求解问题,而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丧失学习的信心;优生也不会因自己的“余热”无处发挥而觉得物理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总之,习题教学所选的题目要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反映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和关键,所选的题目要有层次性,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从注重基础出发、多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可接受能力,从而来提高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二、回顾知识点,重视概念的理解

  物理学中概念是组成物理学的基石,学生能否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压力下,重规律、轻概念,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教师在习题课讲解的过程中,对于概念的讲解不能只求讲清楚,更应注意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有关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例一】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个固定点,在A点放一个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场强为E,则( )

  A.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改变。

  B.在A点换上电荷量2q的电荷,A点场强为2E。

  C.在A点移去电荷q,A点场强为零。

  D.A点的场强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这道题就是考察学生是否对电场强度是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比值,定义式E=F/q,适用于一切电场的理解。所以教师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物理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像电场强度这一类非常抽象的概念,更要在习题课上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对概念理解透了,做题的效率和质量也就会提高了。

  三、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在习题教学中,要防止学生死记硬背、乱套公式、凭空想当然的坏习惯,必须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只有学生掌握了好的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轻松解题。具体的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好以下几关。

  1.审题

  审题就是通常说的读题。在读题过程中掌握和分清标点符号,对于分析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构建物理情景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在读题的过程中,要找出题中所给出的物理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以便构建物理情景,选择解题方法。

  2.建构

  就是构建物理情景,并将此情景进行简单化。建立一个物理模型,使解决的问题清晰明朗化。这为解题选择哪些相应的物理知识提供了依据,更是为解题成功埋下伏笔。

  3.求解

  求解就是将解题思路文字化,条理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构建的物理情景选择合适的解题公式。但要使学生解好题要考虑答题顺序,做到解题过程有条不紊;考虑每一步的理论依据,做到步步“有理可依,有章可循”,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4.验讨

  就是解完题后,引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对结果进行验证是否符合实际和物理规律。验就是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是否符合物理规律和实际。

  例如解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问题时应用基本思路:(1)审题后选取研究对象。(2)根据研究对象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恰当选择参考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4)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建立方程,求解并验证结果。在终结了基本解题方法后,在解题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思考:①本题考察的知识点;②解此题的方法有几种,孰优孰劣;③解题中暴露出的知识上的不足和思路的偏差;④有哪些启示等。

  四,精讲精练,让学生成为习题课主人

  探索高效的习题课堂的核心之一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教师发现学生存在问题的最好机会。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为了更好的提高习题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特点精选习题,不要使用题海战术,让精讲的例题有针对性的巩固知识点,让精练的习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让学生不再枯燥的记题型,而是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能够通过习题课掌握物理知识。

  提高物理习题课堂的实效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以怎样方式教学,教师都应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核心。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习题课堂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习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红。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贵州人民出版社,

[2]张斌。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物理教师,(4)

[3]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卢惠林。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策略。物理教师,2010(9)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7

  文/梦瑶溪语

  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主渠道,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是关键。每个音乐教师都在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孩子成为课堂主人。就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在音乐上采用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的学习,增强我们的音乐教学水平,使我们的课堂具有艺术性,审美性,使学生每节课都如遇春风,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那么课堂的效果一定非常棒。教材中每一课出现什么乐曲,都力求挖掘其技能内涵,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感受中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今天的教师不是一桶水的时代了,.平时要多利用网络、杂志、书本知识努力提升自己,做个好学有钻研精神的老师;有机会多听课,同学科的、不同学科的,都要听,学习每个教师的闪光点,比如有的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非常强,有的教师教学方法比较新颖,教学设计比较合理……从每位老师身上得到适合自己的一些东西,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时效性最佳、最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巧设教学流程。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加深对音乐的整体印象,加强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课堂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较短的时间布置学生进行唱、演、奏、创的能力训练,教师可以侧重给予指导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决定了其投入度,而投入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很多男学生都不怎么喜欢表演,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个别学生在课堂之上不能够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音乐活动的时候不能够全身心投入,总想做个旁观者,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注重学生的因材施教。

  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起到更好地关注每位学生,这一点很重要。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够做到对每个学生面面具到,但是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去观察学生的学习音乐的情态,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法,例如,我所教的三年级有个女生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不善于表达自己,每节音乐课上,她都腼腆,不能放开嗓音唱歌,让她表演更是难上加难了,于是我就鼓励她,开导她,每节课上我都会用激励的语言给她加油,最后,终于在我的开导之下,不但喜欢唱歌,还喜欢上了表演,班级每次大型活动都有她的身影。教师要坚信“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努力去得到学生的认可,这一点至关重要。只要学生认为你是一个让他觉得的好老师,那么它就会积极的参与你的教学,积极推动你的教学。想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就要有好的教学能力,首先让学生认可你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你的课十分愿意上,再就是你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既爱你又敬你.你就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怀,那么课堂上一定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教无定法,提高音乐教学的活动实效,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8

  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而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提高学法指导的实效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远胜于掌握一些现存的结论。基于此,教师教学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步:确立目标教学的核心地位,教会学生读书。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总体、学期、单元、课时、专题教与学的目标,规划知识要点及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编拟预习提纲,紧扣重点难点设计出启发性问题,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使历史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太平天国运动》一章为例:

  预习提纲(按照最具代表性的“三级目标”提出能力要求):

(一)、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

(二)、运动的过程

  1、兴起与发展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理解)和反清力量的组织(识记)。

(2).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上武汉、定都天京(识记)。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革命性和局限性)(应用)。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北伐、西征、东征)(识记)。

  2、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1).天京变乱(理解)和新

[1]?[2]?[3]?[4]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9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校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提出研究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当前形成了这样一来一种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重人文轻语言是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有人认为,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要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如何评价现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在通过研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订了如下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

  综观现时的课堂教学,正在向我们期望的阅读课回归,向家常课回归。有的老师在欣喜地说,看到了真正的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人人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看着好做不到的观赏课。这些课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

  1.注重并且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离开语言,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开掘的课明显减少。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搭石》,抓住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的三部分文字,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必然体会到景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体味到语言的美。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更可喜的是,前一段语文学科的迷失与错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教学开始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多音字、儿化音──《去年的树》归在一起练读)、析形(《盘古开天地》根据形声字多的特点,归类识记带“月、之?、氵?”的字)、解义。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有三位老师让学生在课上翻查字词典(读准“相片”的音,理解“瑞雪”“肃然起敬”);还有联系上下文,利用注释,借助简笔画(理解“井沿”),利用词素分析法(理解“德高望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既正确理解词语,又渗透了解词的方法。关键句、段的理解受到重视,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特点或作用(如,拟人、比喻、排比,总分的写法……)

  读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课堂上重新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

  说写训练引起重视。随文练笔已不少见,且有的用得恰当而有新意。如,《山中访友》,“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还有什么,你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吗?(于是,和蚂蚁、蜜蜂、野花打起招呼,依照文章表达方式写话。)又如,《相片》,最后请学生代文中青年妇女写信,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习作训练。

  2.目标简明、内容简约的课多了,目标迷失、内容失当的课少了。

  以往有的课目标不明,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不明,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文本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不少课,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

  3.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的多了,繁琐复杂、叠床架屋的少了。

  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旅行家树》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感悟孔雀树的可爱,朗读,积累;第二板块,感悟旅行家树的可敬──一是给旅人以帮助,二是有很强的适应性,朗读,积累。不少的课重视设计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的问题还是从学写的角度设计的。如,“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科技成就的?”“《花钟》的作者是怎么写出各种花的开放的?”

  4、教法灵活、简便,善用媒体的多了,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甚至“课件满堂飞”的情况少了。比如,《相片》一课,展示的抗日战争及老百姓苦难生活(良民证)的照片,为学生理解年轻妇女为什么给在前线的丈夫寄那样的照片,提供了背景资料;《花钟》将各种花的照片与文字结合呈现,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

  由于这几多几少,教学目标更清楚了,教学内容更集中了,教学过程、环节更简化了,教学方法更简便实用了,带来的明显效果是,教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下来了,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多起来了。这就是加与减的辩证法。学生于是有了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一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老师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巴迪长大后,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怎样的认识?从交流的情况看,讨论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仅认识到巴迪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来自母亲的“鼓励”的力量和来自父亲“警告”的力量都是需要的,而且窥见到这两种力量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对儿子的爱,不少学生学得主动、从容,自读自悟惭成风气,画批注不再形同虚设;个性化解读在有的课上也有所体现。如,谈《去年的树》给自己的启示,有学生谈到对朋友要真诚,做人要讲诚信;有的学生讲要学习树的奉献精神;有的则说友谊是最美好的……老师开始有暇关注学生的质疑与生成。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也更加丰满了。因此,简单是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正在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正在走出“泛语文”“非语文”的尴尬,向它的本来面目回归。这是全国小语界,特别是各级教研部门和全体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语文教学改革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台湾小语会赵镜中理事长充分肯定了大陆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语文能力,肯定一些课近于完美。同时提出一些问题:

  1.学生有如此强的能力,教师教学怎样才能跟上学生的进步?

──言外之意,教师没完全找准教学的起点,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讲得更直白一些,他认为我们的教学有做无用功的地方。

  2.教学是“知识导向”还是“学会学习”导向?

──意思是说,阅读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引领。

  3.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还是教师的舞台?

──这方面我们和港台地区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在改,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好课应当把“彩”出在学生身上。

  4.课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理解层面的阅读,缺少批判性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

──告诉我们,要重视发表个人见解。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元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5.要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提倡多元教学模式。

──这是大陆阅读教学的软肋。讲了多年,有改变,但从总体上说,改变不大。

  再看课堂,还暴露了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出现了学语言抓局部多(字、词、句),抓整体(段篇)少,人文内涵泛化(写景统统归结到“美”,写人统统归结到“爱”)的苗头。语言到底在这一课训练什么,有些随意性,要根据课标、文本作更科学的考虑;过程与结构还应有更大的突破──核心是学生要学得更加主动,要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不能让学生只讲老师要听的话,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生成。教为学服务,不是学配合教!在媒体运用上,课文搬家多,教科书用得不够,板书也有待向真实、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方向加以改进。

  在多年实践、研究和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怎样深化改革?

  不由得想到在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听了五年二班陈胜昔老师上的《新型玻璃》一课。温总理深入语文课堂,说明国家领导人对母语教学的重视,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切,令广大语文教师欢欣鼓舞。

  温总理在课后座谈时,说:“陈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她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找资料、找答案。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学生交流,这就是教学相长。”又说:“这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表达、用词、口语和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宽一些,像‘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指课文中讲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温总理还应一个女孩的要求,写了这样的题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并对她说:这就是学问、思辨、行动的意思。

  从以上谈话可以看出,温总理很懂教育,很懂语文教学。他不仅谈到了启发式、教学相长以及怎样学习的问题,而且谈到了一节语文课怎么上,谈到要重视揣摩词句的表达作用与效果,重视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说与写的训练。这与当前我们研究、改进阅读教学的思路多么吻合!

  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形象传神:“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如,你还知道哪些或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第二个关键词是“多元模式”。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0

  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学生阅读课外文言短文的能力并不高。为此,笔者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诵读感知,涵泳文字;诠释词义,理解句意;掌握要领,辨明句式;积累成语,丰富底蕴;概括形象,塑造人格;发掘内涵、感悟意蕴;多向思维、畅谈感受;品文嚼字,领悟写法。

  关键词:实效性;诵读;诠释;辨明;积累;概括;领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浅显文言文,但从学生阅读课外文言短文的现状来看,这种能力并不高。具体表现在如下。

  1.望文生义,不能准确把握文言词的意义;

  2.理解句子的含义偏颇甚至与原意相反;

  3.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不全面,评价欠妥;

  4.概括主题,归纳主旨,感悟道理肤浅;

  5.鉴賞的尺度不够;

......

  这种阅读现状固然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未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课内文言知识是基础,课外文言知识是拓展延伸。如何立足课外,使课内外知识的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此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诵读感知,涵泳文字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文言简意博。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入其境,得其意,悦于心。如我上《四知》,用多媒体播放“杨震小故事”的诵读和画面,营造优雅的语境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接着我让学生个别朗读、齐读,感知文言大意。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尤其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读准音

  如:邓骘(zhì) 昌邑(yì) 谒见(yè)

  遗震(wèi) 涿郡(zhuō) 旧长者(zhǎng)

  2.读准节奏

  如:大将军邓骘 | 闻其贤 | 而辟之

  故 | 所举荆州茂才王密 | 为昌邑令

  3.读准语气

  如:“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应读出杨震质问的语气;“天知,地知,我知,何谓无知!”应读出杨震反问感叹的语气。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感知文言文的能力,我用多媒体投放以下文言短文,并要求学生完成有关问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学讴 饯于郊衢( )( ) 响遏( )

  2.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3.“抚节悲歌”应读出什么语气?

  明确:

  1.讴(ōu) 饯(jiàn) 衢(qú) 遏(è)

  2.秦青|之技| 尽之|

  3.“抚节悲歌”应读出激昂悲壮的语气。

  这样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读音、节奏、语气,使学生感知古文的内容,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诠释词义,理解句意

  文言文有不少文言知识,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掌握这些文言知识,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句意。如我让学生阅读课外文言短文《拒绝受赐》,要求学生解释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拒绝受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立节》)

  问题:衣敝衣( ) 致邑( )

  足以( ) 其节( )

  明确:衣(穿,名词作动词) 致(送,动词)

  以(用来,连词) 节(节操,名词)

  当然,以上这些文言词学生并不能全部做对。如把“衣敝衣”中第一个“衣”解释成“脱掉”。这是对句子原意的误解。为此,我点拨:“衣”在文言文中一般有两种意思,即“衣服”和“穿”。要选用哪一种意思,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这样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诠释词义,提高了学生释词解意的能力。

  三、掌握要领,辨明句式

  文言文句式有多种,即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的翻译常带有一个“是”字;倒装句翻译时语序应颠倒;被动句翻译带有一个“被”字;省略句翻译应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句式不同,翻译也应有所不同。

  如:环滁皆山也(判断句)──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你太不聪明了

  帝感其诚(被动句)──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触草木,尽死(省略句)──(蛇)碰了草木,(草木)全枯死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文言句式的情况,我让学生阅读以下文言短文,并说出其中所用的句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选自:《吕氏春秋·察传》)

  明确:告人曰(省略句)──姓丁的人告诉人家说

  闻之于宋君(被动句)──这句话被宋国国君听到

  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辨别了句式,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理念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在不断的更新,课堂上教学的形式也在走向多样化,动手操作多了,发挥交流多了,表现展示多了,课堂时常是一幅忙碌的场面,可是静下心来想一下,我们的课堂还是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存在的: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透露出一些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被真正的调动;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和精彩,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性。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该反思呢?课堂四十分钟学生究竟学会的多少内容?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呢?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做法和想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摆正心态,敬业乐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反之,在工作中就没有动力,把工作视为一种痛苦,就没什么创造性可言了,自然就不会在教学中有什么建树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肯定不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以前我们教师的理念。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教师有一桶一成不变的死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随之我们教师的理念也应给发生变化“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这长流水从何而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多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多阅读一些关于教学专著,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二、教师要吃透教材和学生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上要师生共同发展,课堂效果才能达到双赢。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那就要求教师要熟透教材,做到备课时备学生。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所带的班的学生有个彻底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上课才能因人而异,因文定教,进而把握好教学的“量”、“度”。既不拔高,也不降低,了解学生,是制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

  其次,要熟透教材。我们听过不少名家的课,为什么能够吸引学生,不仅仅是他们的知识渊博,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教材了解的十分透彻。一次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的课,他说:“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文都能熟练地背诵,就连你错了一个标点符号,我都能知道。”这虽然不能说明很深奥的道理,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靳老师对教材的熟练程度。怪不得他们的课总能吸引住学生,原来是他们对教材熟悉透了。只有教师对教材熟练了,才能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情,仔细分析,理出教材特点,确定教材定位标准,努力做到所教教材力求简化要求,想方设法降低难度,做到要求简化而不降低标准,难度降低而不降低质量。也就是说,教师对教材驾轻就熟,课堂上才能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

  三、改变教师的观念

  吕淑湘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教师的问题。”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提了这么多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老师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应试教育占据着。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老一套,缠着学生,多用时间,根本不会去考虑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去换来高效率的结果。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

  首先,思想要有所转变。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课也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且为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回眸百年语文教育,潮起潮落,路转峰回;纵观当代语文教坛,波诡浪谲,山重水复。林林总总的语文教育思想,五彩斑斓的流派风格,标新立异的观点主张,可能使你“乱花渐欲迷人眼”、“沉醉不知归路”。众声喧哗中,我们不能泥古媚俗,不能盲目随从;而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有自己的判断、鉴别和思考。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课堂教学理念。“一支粉笔一张嘴”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多媒体技术通过多样的媒体手段,在改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上所起的功效,有目共睹,确实给教学带来了便利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知道,多媒体技术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型玻璃》一课时,讲到夹丝玻璃的特点时出现了一个词“藕断丝连”,如果只凭教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较大,于是,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把生活中的藕被切断后里的丝还是连着的画面呈现给了同学们,同学们看后心境豁然开朗,对夹丝玻璃的特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多媒体的运用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能只是简单演示,走过场。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涉及的面很宽,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手段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多尝试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多研究教育教学对象的需求,学会调控应变,善于总结、反思,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2

  我国的教育观念经过课改之后有了较大的改变,在高中化学这个板块中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过去的高中化学课程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习题解答能力和计算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自身是否完全理解了化学知识和化学内容,能否培养自身优良的学习习惯。在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课程中,教师改变自身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引导者的身份带领学生学习化学,开拓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

  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完整地理解课改要求和内容,才能更好地完善高中化学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关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相关途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是通过灌输式进行对学生的教学,整个课堂都是教师自身在进行讲述,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价值,课堂气氛不活跃,死气沉沉,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了解课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就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不再强调自身在课堂中的强制性作用,而是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缓解学生在学习化学方面的压力,这样学生就会更快地融入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去。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拓展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过分限制学生的发展和行为,就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排斥这门课程,所以,教师应该拿捏好教学中的培养方式,避免学生的厌恶心理产生,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实验和情景假设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但是在教学中如果对教学实验的设计和课堂情景模拟的设定都使用单一的方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如今的教学背景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如果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就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也可以多创设课内活动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多模拟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也可以多督促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灵活创设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对化学内容的理解

  高中化学从本质来分析,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才是化学教学的核心思想,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还可以更好地诠释课本中关于化学变化的内容,让学生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知。而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培养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对来说是完全符合课改之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的。在建设高中化学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向,重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自主动手能力,还要保证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安全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高中化学的教学有效性。

  四、利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逐渐产生了许多科技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技术的融合更完整地体现教学内容,为我国教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化学课程中的一些比较难以解释的抽象问题是受到非常大的困扰的,但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比如多媒体演示技术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而且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更细致的认知了解,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固有弊端,比如不能随机应变,而且思路随着设计就固定死板,这是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中教学的方式和教学任务也在不断的更新,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在随着时代的进步飞速发展变化,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只有有效地提出建议和假设并加以证明,才能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找到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光照。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赵姝婷。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3]魏再春。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设计[D].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拜城实验高中)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3

  倡导自主性提高实效性

倡导自主性提高实效性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小学 王伟燕

【摘要】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本文从自主确定内容、自主选择方式、自主寻找伙伴、自主探究疑难、自主开展活动等五个方面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自主性 实效性

  追求实效性是我们教学的根本。每个教师都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在四十分钟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牢牢地把握课堂教学是一切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充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放手学生。

  一、自主确定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目标,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得更积极。

  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提出:在闰土所讲的四件事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喜欢看瓜刺猹一事,有的喜欢雪地捕鸟一事,有的喜欢海边拾贝一事,有的喜欢看跳鱼儿一事。这时,让学生把感兴趣的那件事有感情地读一读,同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兴致高涨,读得特别生动,谈得异常热烈,很快就体会到了闰土的聪明、机智勇敢、自由自在等,教学效果特别好。教师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均可,充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满足其阅读的需要。

  二、自主选择方式,张扬独特个性

  教师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相信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培养其独特的个性。

  在教学《可爱的草塘》时,教师提出: “现在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风光奇特,将来的草塘将更可爱,它会是什么样呢?请大胆想象,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学生顿时跃跃欲试,喜欢绘画的学生挥动彩笔,只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公园、游乐场、动物园人头攒动;喜欢写诗的学生文思泉涌:草塘景色美如画,物产丰富数第一,高楼大厦入云天,幸福生活甜似蜜;表演的`更有趣,他们用小品《小丽回家》演示了草塘的巨大变化……尽管方式不同,但学生都能创造性地把自己理解、想象的展示出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挖掘了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其独特个性得以张扬出来,燃起创新的火花。

  三、自主寻找伙伴,培养合作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是新课程一贯倡导的。同时,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互相合作,解决口语交际、阅读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情况,让学生组成小组,或者自行结对,教师不要干预学生选择自己的伙伴,因为让学生自主选择会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教师让喜欢同一种新型玻璃的同学一组,互相学习,这样可以分成:夹丝网防盗玻璃研究组;夹丝玻璃研究组;变色玻璃研究组;吸热玻璃研究组;吃音玻璃研究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研究本组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拘无束,非常投入,学习效果特别好,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为了交流和活动的需要,老师可以变换课桌椅摆放形式。比如:马蹄形、半圆形、围坐形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自学,也有利于小组讨论,形成了全员参与的环境。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具备良好的交往气氛和探究的氛围。

  四、自主探究疑难,发展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既要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自由表达,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要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生自主探究疑难有机结合起来,特意为学生的“疑”创设空间,允许自由提问,鼓励发表“独见”,提倡“七嘴八舌”地展开争论……课堂将在学生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应该让学生紧密联系上下文,带着问题去思考,同时联系实际生活,畅谈自己的理解。很快,他们就学有所得地说: “大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翠色欲滴,闪耀着生命的色彩。说明榕树的生命力十分旺盛。”但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有的认为微风的吹拂下,绿叶在动,就像有生命一样;也有的认为是鸟在树叶上动……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这种种观点就是创新思维的“果实”.

  五、自主开展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也要重视实践,让学生在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教师要着眼于开发迁移性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开展读、说、写、画、唱、辩、演等活动,把文章的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学了《游园不值》《惠崇》两首古诗后,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可通过编手抄报描绘春天,可拍摄春天美景和快乐春天的照片或录像,可举行颂春歌曲大赛,可进行吟春作文展,学生不仅对于“春”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丰富了学生语言,让学生体验到“春”的魅力,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的欣赏、想象等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又如学习《孔明借箭》时,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进行情景表演;教学《奇异的植物世界》时,可组织学生模拟一次参观活动或以植物角色进行自我介绍;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举行广告语大赛或评选最佳导游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趣味盎然,学得非常扎实。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当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快乐,那么他们的学习自然会得到进步与提高,我们教师所想要的课堂实效性也就不会再是一句空话。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4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论文

  摘要: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生活当中的很多现象都存在化学知识,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是当前化学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 探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化学教学为切入点, 在概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旨在说明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 化学教学; 生活化; 教学方法;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用生活化的内容来解决化学问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化学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效率, 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欲望。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比比皆是, 生活化教学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 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因此,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降低化学的难度

  降低化学的难度是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又一现实意义。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内容有深度、有难度、化学方程式多, 高中生在面对化学学习时, 往往感觉吃力, 不能较好地理解抽象的公式和定义, 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的压力。生活化教学方式将复杂的化学难题结合生活进行解答,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学的难度, 便于学生理解和认知, 缓解学生学习化学的压力。

  3. 提高教学的'效率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还表现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就目前而言, 高中化学因为记忆量大, 内容枯燥, 学习的效率普遍不高。随着化学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高中化学教学, 让学生体会感知化学知识的生活化,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驱力, 无疑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效率无形中得到提高。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1. 透过生活现象启发化学思维

  透过生活现象启发化学思维是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对高中化学教学而言, 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结合, 透过生活现象启发化学思维, 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 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苹果就是较好的例子, 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 不难发现, 久置后苹果表面变黄、最终变成褐色, 这时候一边观察生活现象一边提出疑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启发学生用化学思维思考问题, 适时讲解苹果中含有多酚和多酚氧化酶, 进而解释苹果褐变的原因, 在氧气、酚类、酚氧化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 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 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化学知识

  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创设高中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 如在学习Na2CO3和NaHCO3的相关知识时, Na2CO3 (碳酸钠) , 俗名纯碱、苏打。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强妈妈吃早饭时问小强, 为什么馒头“发胖”, 并有许多空隙?在此情境下, 解释Na2CO3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CO2, 这样做的好处是, 馒头在化学作用下“发胖”, 既能除去酸又能使馒头软而且体积增大, 既解释了生活问题又深化了化学知识, 使创设的生活情境起到了深化化学知识的作用, 可谓是一举两得。

  3. 深入生活实际开展化学实验

  深入生活实际开展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举措。以实验为基础是高中化学的典型特征。将化学习题回归于生活, 深入生活实际开展化学实验, 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有助于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如用毛笔蘸米汤写字, 晾干后喷洒碘水变蓝, 这一有趣的现象就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究其原因, 这是因为米汤中含有淀粉, 碘酒中含有碘, 淀粉遇碘变蓝, 在战争时代, 地下工作者就是利用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的性质获取情报的, 从熟知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 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规律, 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

  三、结语

  总之,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到教学中, 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高中化学教师而言, 应重视生活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从透过生活现象启发化学思维、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化学知识、深入生活实际开展化学实验等方面, 积极探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雨泉.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的巧用研究[J].科技风., (24) .

[2]褚淑美.高中化学理解的基本视角[J].中国高新区., (09) .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5

  一、 讨论前注重思考

  讨论的内容通常是教材的关键处或学生的疑难处,是每节课的重点或难点,学生要发表有一定见地的意见,需要在讨论前作一个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果教师在课一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当然也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讨论的深度和效果自然就要大打折扣。高质量的讨论来源于高质量的思考,教师应在讨论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

  二、 讨论时注重交流

  课堂讨论十分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灵感的迸发。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语言单调,只会陈述结果而无法阐明理由;讨论时热闹而有些杂乱,争先恐后却又各执一词,无法有效组织交流、反馈;讨论时一边倒,一旦得出答案,便不愿再深入探索。

  三、 讨论后注重反思

  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在活动来实现的,讨论后对讨论中所涉及的思想方法、过程等作一回顾和总结,实质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从教学系统论角度来看,讨论是输出信息(发言)、吸收信息(倾听),讨论后的反思则是信息的反馈和内化,有利于知识的优化和系统。如教学:279+4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组织讨论时有以下几种答案:①直接竖式计算结果;②279+42=280+42-1=322-1=321;③279+42=279+40+2=319+2=321;④279+42=(279+1)+(42-1)=280+41=321。讨论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反思:谁的做法最简便?为什么?自己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解答这一类的题目应注意些什么?以促进思维优化和简缩。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6

  一个没有课前准备的老师去上课,课堂会怎样?只能一团糟,同样,没有一点准备的学生去听课,比有准备的学生效果减半。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是否清楚适当,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驾轻就熟。

  那么学生呢?课前预习、课前准备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开端,其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尤其是数学课,要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及准备必须到位。学生在懂得了学什么,怎样学之后,教学的目标就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也就确定了,那么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例如,《百分数》的教学,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如:酒、衣服、药等等。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教师应做到精心设计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上课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经验的的教师在上课前都是采用多种激趣的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的注意力或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让学生一开课就笑逐颜开,上课时学生自然会精力集中听课、思考、回答问题;如果一上课就板着一副面孔,给学生一阵批评,学生绷着脸听课,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我们不要大声呵斥他们,以目示意,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此时发现老师正看着自己,心中自然会明白该怎样做。这样,课堂秩序稳定,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份鼓励,多一份赞扬。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更新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才能表现出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法的优劣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依据学生心理和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过程,通过新异的刺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快的氛围,以符合学生多样的性格特征,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方式16篇(高中化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14篇(初三化学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2篇(化学教学感悟)

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心得体会4篇(高一化学新教材教学实践体会)

《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研究》课题开题研究报告

初中化学教师学科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合集3篇(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化学教师教学经验总结优选11篇(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总结3篇(化学教学工作心得总结怎么写)

关于化学期末考试的反思范文5篇 高中化学期末考试反思

高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12篇(高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化学教师心得精选3篇(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