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湾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简要评价3篇(任家湾村创建文明村工作简介)

时间:2022-10-12 13:35:3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于家湾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简要评价3篇(任家湾村创建文明村工作简介),供大家参阅。

于家湾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简要评价3篇(任家湾村创建文明村工作简介)

于家湾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简要评价1

  于家湾村2012年创建幸福家庭工作计划

(2012年3月20日)

  根据《下双乡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下乡政发 [2012]31号)要求,我村紧紧围绕“创建幸福家园,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为目标,结合全乡开展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创建利益导向政策示范点三大活动,制定本村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村通过开展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进一步弘扬重视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推动男女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提高生全民殖健康水平,优化出生人口结构,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让全村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全村今年计划在2组4组5组三个小康示范点中优先筛选20户计划生育家庭作为创建对象,通过开展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力争年底达到创建标准;全村经过2年90%以上的计划生育家庭达到“幸福家庭”的标准,使创建活动真正成为全村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品牌活动。

  二、主要任务

“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计划生育家庭的生育文明、健康促进、权利保障、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2012年我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创建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广泛引导。

  结合“联村联户”活动成立村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村两委会、中心户长会把乡政府的安排、部署,幸福家庭的创建标准及先进事迹,宣传到千家万户,引导村民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及会员活动室宣传阵地,为全村群众提供技能培训、文化娱乐和生殖健康服务,培养村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传统美德。

  二是调查摸底,稳步推进。

  在做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乡村计生专干结合入户访视,深入群众调查摸底,在小康示范点的2、4、5组筛选上报20户符合创建标准的计划生育家庭。根据全乡的统一安排,重点组织20户示范典型户积极参与五项活动:即年内由于家湾小学组织主办一次“小手拉大手”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与童星幼儿园合办一次婴幼儿启蒙教育知识讲座;联系村卫生保健站或者由乡计生办联系卫生院免费开展一次家庭成员健康体查活动;倡导群众志愿者开展一次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送温暖关爱活动;结合联村联户活动,帮扶20户计划生育示范典型户利用3—5年发家致富。

  三是统筹兼顾,以点带面。

  今年全村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解释本村工作实际做到5个结合即与全村评选五星级光荣户、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结合起来;与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合起来;与环孕情检测、“两癌”普查、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活动结合起来;与扶持计生家庭发展设施农业、经济林等产业,勤劳致富结合起来;与推行诚信计生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年内在示范户开展创建活动,总结经验,建章立制,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全村90%的计划生育家庭到2013年基本实现“幸福、文明、富裕、和谐”的目标。

  四、保障措施

  村两委及村组干部要高度重视,时刻把创建工作贯穿一切工作的始终,拓展创建标准的内容,丰富创建活动的内涵,提升活动的亲和力、影响力,力争把此项活动打造成全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品牌活动。同时各组按创建活动分解的任务,靠实责任,年底将此项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列为个人评先评优的依据。

  附:于家湾村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于家湾村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于开忠 村支部书记 副组长:于生钺 村支部副书记

  徐殿龙 村计生专干

  成 员:刘兴林 自管小组长

  于 平 村支委委员 徐文虎 村支委委员

  李 林 村委委员

  徐志红 二组组长

  于雄林 四组组长

  于润山 五组组长

  王 珍 二组党小组长

  于生科 四组党小组长

  于万忠 五组党小组长

  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殿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于家湾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简要评价2

  寇家湾村关于创建市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切实推进我村文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新农村形象和干群精神风貌,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村创建市级“文明村”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期社会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大,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目标,增强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以拓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开展创建工作。着力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和谐寇家湾、幸福寇家湾提供思想支持、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具体措施

  1、加大创建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会议、专栏、板报、标语、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创建市级文明村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增强全民参与意识,进一步推进广大村民“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活动,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2、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全村经济发展。围绕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抓好苹果主导产业,一是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今年新上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150亩,苹果乔化园420亩,使其总面积达到

  10余套健身器材。

  6、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取得新收获。利用文化广场逢年过节大力开展文体活动;图书室积极发挥作用;村卫生室为村民治疗各种疾病,方便群众;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媳”“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推动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达到村风正、民风好。

  7、社会治安秩序取得新成果。调整健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网络,治安中心户长,做好村级警务室工作,充分发挥村委会、治保会等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优良的法治环境。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8年1月—3月)

  一是成立以村支书记张丽仓同志为组长,村主任寇建臣和村监委会主任寇福元为副组长,两委会成员为成员的创建市级文明村活动领导小组,抓好具体创建活动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拟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量化到户。三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的宣传动员工作,营造创建氛围,激发群众创建文明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4月—8月)

  按照创建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及时将创建活动情况整理上报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8年9月—10月)按照《延安市文明村测评标准》进行自查,做好资料准备于

于家湾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简要评价3

  关于王家湾村

  创建县级文明村的工作总结

  按照上级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文件、会议等相关要求,我村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认真领会精神、积极安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村辖共三个自然村、231户、898人,2009年该村被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争创县级“文明村”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班子队伍带村,进行村务民主管理

  村两委凝聚力、战斗力强。班子团结和谐,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商议并制定了村规民约,以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制定了工作制度、民主听证制度。兴办公益事业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民主听证会,然后召开群众大会。在会上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征得三分之二群众同意后再实施决定,村务公开每季度一次,接受群众监督。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村务公开、村务管理,在村民自治管理中发挥作用。确保了村民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积极发现和推荐优秀人才,提高村干部中年轻成员比例,做好能人发展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

  二、抓人才科技兴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靠科技、人才是关键。村党支部将本村有一定科技基础的能人带出去学习、考察致富项目。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请县科技人员到全村对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3次,参学率达90%。致富能人在村班子的支持下,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一批种种果能手脱颖而出,同时,投资15万元扩建了一座高灌站,新载果树50多亩,为梨果产业发展撑足了后劲。村支班子实施的“一帮一”科技致富活动,带动并帮助其他群众积极发展经济,走上科技致富道路。

  三、民主法制管村,促进和谐稳定

  村干部把村务规范有序作为构建和谐新村的重要基础,按照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要求,坚持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了“两委” 联席会、村务公开和民主听证制度,把村上的工作置于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全村广泛开展“五五”普法和创建“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村民自发成立了村民民主议事会、定期进行扫黄打非。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团结友善,无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现象发生。社会稳定,自尊、自信、自重、自爱,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社会新风尚已悄然形成。

  四、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按照新农村建设任务,今年村上主要完成了800米主干道的硬化绿化任务,栽植松树420株,混凝土硬化边沟公里,开挖下水管道2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800米,维修渠道公里,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输出劳动力 150人(次),培训技能型农民120人,该村人均纯收入达6001元。彩电全面覆盖该村,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100%,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覆盖率40%,摩托车数量逐年递增,东关村民自豪地说:“我们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走的是干净的水泥路,住的是高标准的小康房”。

  五、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开展“美德在农家”、“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评出了“五好文明家庭”20户。倡导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形成了言行讲文明、衣食讲卫生、做事讲道德、为人讲诚信、相处讲和谐的良好村风。同时,在未建新房的农户中扎实开展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效益”为主题,以 “一建(沼气池)、三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厕、圈、厨、院)”为主要内容的创建达标活动,动员全村农户从自家庭院入手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上,始终不渝地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坚定不移地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了“孝老爱亲,互助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使他们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公民的“三义”、“三德”、“三观”教育,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进社入户,入院上墙;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贴进生活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贯彻,加上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以及争做“四有”公民和“十星级文明户”的创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村民的身心、思想受到了很好的熏陶。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程度,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村的面貌正朝着卫生、文明、安全、优美、舒适的方向发展。

  以上是本村2011文明村创建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但与上级创建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我村将继续发扬创建工作的优点,克服和纠正存在的薄弱环节,争取在新一轮的文明村创建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王家湾村委会 2011年12月7日

于家湾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简要评价3篇(任家湾村创建文明村工作简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