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7篇 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

时间:2022-10-13 08:2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7篇 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供大家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7篇 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1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中心完全小学 王金龙

  有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有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要信任理解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学生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学习数学。例如,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课,新教材(人教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现实情境:一个小男孩手持10元钱站在一家商店的货柜旁准备买东西,货柜上摆放着分别标有8元、15元、6元、40元、45元和20元的各种玩具和体育用品。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是这个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想到些什么?只见学生立刻以主人翁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参与其中,纷纷表达着各自的意见。这个说:“看来我只能买乒乓球拍(8元)或者买皮球(6元)了,我更喜欢皮球”;那个接着说:“那你还剩 4元”;有个学生甚至这样说:“我最喜欢踢足球,要15元,钱还差一点,如果这个商店可以降价就好了,不行的话,就只好回家再要钱了”。教师对学生的这些有思考、有个性、有创意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进一步提出:你们刚才的这些想法和问题与数学有联系吗?为什么?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发现所有这些其实就是数学中的“比大小”“估计”和“加减法”知识。接下来教师说:希望同学们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对于教材中10-6=4(元)等人民币的计算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数学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联系生活的数学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我设计了“交朋友”的课件游戏。课件由二十多个“可爱的小动物”图片组成,调起了学生的胃口。这些小动物带着如“勤俭节约”、“讲究卫生”、“音乐”、“背诵一首刚学的古诗”、“说一说妈妈的生日”等多方面的知识来到了课堂当中。同学们首先要小组合作,商量好和哪个小动物交朋友。然后选出一组同学为代表,比如是和“第3列、第2行”的小兔子交朋友,就请其中一位同学用新知识确定小兔子的位置是“第3列、第2行”,另一位同学以数对的形式正确的书写在黑板上:(3,2),再由一位同学亲自点击鼠标,显示出小动物带来的问题,比如:“请在(4,8)位置上的同学说出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并邀请教室中在“第4列,第8行”位置上的同学进行回答。这位同学不仅要很快的反映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还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出小动物的问题。这个环节使新知识巧妙的穿插在游戏中,不仅有交流、有合作,而且形成了全班性的互动,学生在愉快地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多方位知识的熏陶、能力的培养,使数学课的教育效果更加丰满。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要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这样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获得美好的情侣感体验。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2

  摘要:

  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进步。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新课改下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因此,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探索有新意、有效果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爱上数学。本文主要从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重点概念、把数学教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和把数学教学融入到情景模式中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更合适、更有效率的数学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3

  学校实行昌乐课堂改革模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针对我自己上课以及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做如下反思:

  一、进行课堂改革是必须的。

  无论从国家方针政策来讲,还是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课程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证明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存在弊端。从培养人的角度以及培养人的能力的角度来看,新课程改革都是先进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对于我校学生学习现状来讲,中下等的学苗已经经历的传统教学模式近十年的灌输,证明是失败的教育,我们再抱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只能让他们更加反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正确的做法以及交给学生学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兴趣,充分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力,让他们无论从学习上,还是能力上,都有跨越性的进步,这样我们才能从学苗质量上提高成绩,树立我们学校的特色,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坚定不移的进行下去,因为:不改革我们就是走老路子,时间长了,恶性循环,学校质量严重下降,教师也受到影响,学校发展更成问题。改革中,我们可以摸索,研究,共同创立适合我们学校的模式,我们才有可能取得阶段性进步,为学校发展做好奠基,为学生和教师的将来着想。

  二、本阶段课程改革的优点

  自学校提出学习昌乐模式以来,我们认真制定导学案,分配学习小组,做好课改铺垫,这么长时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好处。学生们学习的增加了,问题的增加了,上课睡觉的少了,影响纪律少了,学生们每天针对导学案进行预习,使得上课效率提高了,讨论研究过程中,使得合作学习成了趋势,大部分学生可以去问老师或者问学生来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改变了以往很多学生上课睡觉溜号,作业不认真完成,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听课不集中,回去不预习不复习,学习兴趣低下,不爱学习,不学习的状况。小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提高了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学生在预习导学案过程中无形的学会了很多学习方法,多做了大量习题。同时在上课展示,讲题,点评过程中,又提升了能力,巩固了知识。从教学角度来讲,这些都是好的地方,学生只有想学习了,有学习兴趣了,才会更加的用功,用心的去学,才能弥补不足,提高成绩。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优点。

  三、本阶段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虽然课程改革是好事情,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慢慢来解决。通过我的观察与分析,问题有一些。首先是学生时间长了,兴趣下降,恒心不够,后来不像开始阶段那样认真坚持了,懒惰现象严重,导学案完成的也有互相抄袭的,学生小组模式也有一些弊端,个别学生说话的也多了,随意了,讨论问题的时候说没用的也有,个别也有睡觉的。学生讲题不规范,不到位,使得很多问题讲不出来,课堂时间有限,使得教学任务达不到要求,使用导学案以来,明显课堂进度缓慢了,有时候显得效率不高,个别好学生吃不饱,并且总给别人讲题也不情愿。讨论问题的时候不积极,不知道思考。个别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强,使得课堂没有很好的调控,虽然一片热闹,但是学习效果根本没有。教师导学案做的不精练,没有指导性,时间性,错误出现,让学生没法好好去完成以及对学习有指导作用,并且导学案学生完成后没有认真总结以及保存,使得学习表面繁荣,过后不管了。学生每天完成大量导学案,使得时间很紧,但是没有了复习时间,一些教师还留大量作业以及利用自习时间讲课占用自习时间,使得导学案完成不好,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之间协调不够,各科任之间不沟通,不交流,都在争学生时间,松一点的学科完成的肯定不好,老师再不认真督促,就形式化了。有时候从一定程度上还不如以前能记点,学点。

  四、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措施

  1、专任领导挂帅,设立一个课改小组,全面监控课改。

  课改是一件大事,全校上下不仅应该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关领导和管理措施。不仅要监督教师完成课改情况,还要随时督促课改进行,对出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总结。不能让课改变成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师毕竟不是领导,觉悟不一定都那么高。同时也需要有一些课改理论和实际强的人给与指导。洋思和昌乐这些方面做的都很好,这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基础。我对洋思,安丘,昌乐的了解,他们成功的一方面原因就是制定详细的制度,以及合理的奖惩措施,同时有相关领导,坚定不移的监督,实施,督促。说好了就是逼着去做,去改,去完成,去实现,当一切都成习惯的时候,也就是出成绩的时候了。

  2、对教师,对学生都要进行培训。

  课改是有法可依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自己去探索,我们的课改要针对我们的情况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对于教师以及学生都要进行培训,当教师还不知道导学案的时候,他能制定好导学案吗?当教师不知道怎么控制课堂的时候,他们能上好一堂课改课吗?当学生不知道老师要改什么做什么的时候,他们能配合好老师上好课吗?所以学生老师都要培训,出去学习室一个好方法,但是也要及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每科之间都要制定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针对本学科的导学案模式,不准备好就唐突的进行是没有好的效果的,否则只能是一片表面繁荣。定期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与总结,是课改必备的。对学生要进行展示,点评,讨论等方面的培训,建立一批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进步的拔尖人才。

  3、积极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课改是一种探索,尤其是针对本学校的情况作的教学以及管理转变,要及时了解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看法和意见,以及针对本学科,本校学生情况作出的判断和意见,众人拾柴火焰高,完全靠一两个人去做好的不是课堂改革,是个人进步。学生也会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尤其意见,对老师来说很多都是有用的,我们教师有时候没有做到学生期待的,当然我们期待的他们也没有做到,但是做教师就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学生,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当我们都做好的时候,学生再做不好是他们的事情了,也许有可能做好呢。我们即使觉得希望是1%,也应该做99%的努力。

  4、课改重点在成绩,奖励优秀。

  说一千到一万,我们课程改革,为了学生将来也好,为了学生掌握方法也好,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所以课改的标准不是谁课上的好,谁能驾驭课堂,这些都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看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当然得奖励,对于平行班,成绩好,进步快当然要奖励,这本身也是一种鼓励,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也要进行奖励,而且要扩大奖学金标准,让学生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学习标兵,优秀小组,点评之星,展示之星等那些昌乐的都可以让其上升到学校范围上来,让更多的学生受到表扬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赏识教育还是可行的。学习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氛围,教学更是一种氛围。学校如果能营造出这种良好的学习教学氛围,对于我们的发展进步是很有作用的,当然,也不单单是只奖励能做到的。

  5、用管理促进教学,教学和管理相辅相成。

  管理是学校以及教学补课分割的一部分,只教学没有管理师不行的,我们学校常常各摊顾各摊,协调配合的少,什么事情有时候总是不能统一,使得很多事情不能达到最优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一直以来,我们的管理制度很多,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往往虎头蛇尾,而且不能坚持。其实制度本身需要健全,但是维护制度更加重要,就像,国家制定法律,是为了有法可依,但是如果执法不严,就让法律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管理人员的精心尽力更重要,从现实状况上看,我们似乎管理人员缺少匮乏,其实一点也不是。而是我们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徇私舞弊”“松懈管理”等现象依然存在,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学校管理也存在问题。大家有时候都心照不宣,就那么回事吧。另外我们学校根本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管理风气,班主任管的事情,科任不管,科任管的事情,班主任不好管,上级管的事情,下级不好说,有意见别提,提了谁都不愿意。其实我想,一个学校的管理是全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应该是管理者,而现在不是,管理者有时候不负责任,教师也不多管事情,比如上厕所抽烟的事情,学生甚至当着老师面大摇大摆,因为你不是我的老师,也不是领导。比如手机的事情。有时候老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领导们有时候做的都不好,那么我们何苦呢?所以如何让全校教师形成管理集体,才会对学校的管理有个台阶上,那时候学生就会很多事情都遵守纪律的,因为他们看不到我们管理上的缝隙。管理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学生没有了“三闲”“缝隙”,那么想待在这里的就只能学习了,老师再认真教,成绩没有出不来的吧!

  由于时间关系,以上是自己暂时想到的一些方面,以后若有其他再想到的及时补充反馈吧!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4

  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全体成员善于把握机遇、立足本职、敢于开拓、勇于实践,有序有效地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中去。我们数学实验的中心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我们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为中心,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突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力求做课改路上的先行者,为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现将我校近年来的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数学课改工作的回顾

  1、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课改研究的有效性

  底我校开始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此课题后被评为市十五规划课题、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课题。xx年课改课程全面实施,由于我们的课题先行,所以全校教师很自然的就把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研究融合起来了。当时我们正在研究小学生在校内开展数学课堂学习及课余学习活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改革,这一课题当时在市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影响,这为后来我们课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创造性使用教材

  近几年来我校的数学课改工作立足于课堂进行首先进行了学习内容的改革。我校先后两次接待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安徽、杭州等地的教育代表团,同时以校为本,开展了校内数学实践活动的赛课,出现了“校园绿化”、“小米尺告我……”、“年、月、日探密”、“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看电影途中的数学问题”等一系列富有研究意义的课堂教学内容。课题与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湖小数学组的声誉,XX年底我校教师代表在杭州全国第五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上了一节研讨课“移动电话的入网选择”,获得了一致好评。此案例设计也在此次会议中获全国一等奖。

  数学实践课的研究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视野,增强了教师教研的能力,为数学组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XX年我们感到数学实践课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教师个人对数学的理解融入课堂,实现与编者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课堂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真正使自己成为了新课程的开发者。

  在研究课中教师们着力于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例如朱莉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教师从学生感知、激疑、顿悟、深化四个环节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同学们交流了在课前收集的用字母表示的各类缩写,如CCTV NBA NJ、XXHXX等等,在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妙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我比你们大14岁”这个数量关系,先让学生说一说“当你多少岁时老师多大”,学生们积极涌跃发言之后逐渐感到可以说很多,太麻烦,产生疑惑,此时教师一问激疑“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呢?”于是学生们想到了用符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顿悟出“ a+14 ”这种用简洁的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后教师安排学生自己去看书,进一步体会书中“姐姐比弟弟大4岁”用“a+4”表示的意义。很显然,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巧妙的'使用了教材,教材在这里只是一个文本,它只是师生开展课堂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工具,再不是唯一的素材。

  3、基地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做课改的先行兵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探讨、研制、开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跨学科的内容组合,使数学实践活动成为多学科、多能力的组合,加深对数学实践活动外延及内涵的认识。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可分为专题数学实践活动与常规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使数学实践活动长期化、长效展开,以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以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多样形式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创设教师导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连动的局面。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的意义、作用、方法、分配原则、适用范围等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促进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解学习中群体提高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课堂的常规变化。例如研究组织教学、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化。

(3)研究数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变化规律。力求从师和生两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课内、外新型的师生关系。

  4、校本教研工作的业绩形成了稳定的专家指导团。

  我校的数学教学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教研员及相关专家领导组成的比较稳定的专家指导团,市区教研员每学期多次亲临我校,具体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另外市教研员还在我校定点开展数学实践周活动,亲自讲学、上课、研讨,专家们的指导大大加快了我们的成长步伐。

  构建了数学研究课体系。我校的数学研究课已在逐渐摸索之后显现了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校内研究课先要依据个人的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的问题,其次是年级组内备课、试上,接着才是在全校的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强调全员的参与、平等的竞争、达成共识、共同进步。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后再由执教的年级汇总资料,写出活动小结。这样的一条龙研究不仅培养了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群体的凝聚力。

  初成了常态课研究机制。常态课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需要采取对比实验法。即在某个时期找到一个共性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课堂不断的良性循环发展。上半年的研究就是此研究的一个实例。通过这样的研究,引起老师们对某些问题的集体关注,集思广益,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扩展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拘限于课堂,我校开展的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游戏、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这些数学活动为学生对数学的领悟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最近我们又在策划“春晓杯数学之星”全校性的比赛活动,意在改变过去传统的数学竞赛活动,准备将其作成全员参与的大众性的数学活动。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5

  如何践行数学新课改

如何践行数学新课改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想,我们要从以下几点领会新课标。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教师不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习方式的具体方法等外在表现上,那样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旦对教育理念不深入、不透彻,就会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就拿探究学习来说吧!课本上的某个问题本身就没有定论,只是作者的一种看法和见解,这些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示范,每个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都不一样,这样,交流就显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记得我曾有这样一个教学经历: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在教学5+8时,有的学生发现了5+8其实用8+5来想更好,把5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推算出结果更简单;更有学生做这种加法直接用手指节,先数8个,再接着数5个,再从末尾重新从1开始数,得到结果,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方法应用自如,原因就是那是他们的真实体验。由此,我们就不能把学生的思想抑制在教材教法里,让学生的学习充分体现个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社会发展。

  二、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过去,我们惯用的做法是“堂堂清,周周清”一节课结束,马上做一个教学质量的测验,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学的东西。这样做有其正确的道理,但每节课能清的,能测的多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东西,新课改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校本研究课上,某老师上《分数比较大小》中的例子、 ,学生在理解了比较方法后,说喜欢哪一个分数,其中有一个孩子喜欢 ,他的理由是:他把一个梨平均分成5份后,把2份留给自己,3份给了奶奶,因为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一直没寄钱回家,没钱给奶奶看病,更别说吃梨了,所以我就留 ,因此喜欢 .一个同学问“既然奶奶病了,为什么不全给奶奶吃呢?”他说:“奶奶看到我没吃,她也不会吃的。”顿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样学生从知识技能过渡到情感态度的转变,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分数的美。

  三、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和数学的实际知识不再繁、难、窄、旧,而趋于简、浅、宽、新。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地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教材中大量的实物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形象直观。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我在讲主题图时将自己平时收集的很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实物搬上讲台,一边讲解各种物体的形状特征一边要学生找出实物。通过操作和观察学生知道了它们的名称,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平面图形的认识中学生加深地认识长方形、正 方形和圆。又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玲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5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玲就找隔壁的老奶奶来帮忙想办法。老奶奶说这好办,收了小玲的5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玲5张1元钱纸币。小玲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玲拿50个1角硬币换5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5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50个1角就是5元,所以50个1角和5元是相等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创造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的课堂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和创新者,而不再仅是一个执行者,因此需要教师创造出一个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当然,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否定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不要间接经验的教学,恰恰相反,教学回归生活,可以使教材知识也“生动”起来,使间接经验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一个理想的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通的课堂,也是人性化的课堂。

  在教学《位置》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游戏,抽一些学生起来介绍自己,说说自己在谁的左边、谁的右边、谁的前面、谁的后面,经过学习,学生对排列有了认识后,又做了一个游戏――《看电影》,发给每个同学一张有第几排、第几列的小票,告诉他们这就是今天我们看电影的票,票上有自己的位置,请同学们拿好票,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看哪个同学最先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找位置过程中,有些同学找好自己的位置后,还帮助其他的同学找。这样的课堂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知识也因此而鲜活。

  新课改,让教师始终处于挑战之中,充分感受到自我成长的发展空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6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也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也是时代的变化。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生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所有学生的数学教学,实现“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数学”。因此,在新课程实验中谈到的经验:

  一、设置问题的现状

  新课程注重孩子们的心理,一年级学生的无知和活泼的孩子进入小学,对任何感兴趣的事情不耐用,失明和随机性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分心。新教科书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新方法,形成个人认知,发现新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世界数学的学习。如:的第一本书的创作情况的特点,直觉、想象,猜测,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真实和有趣的节目,特别容易引起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以便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和发现新方法在积极情绪,意识到建立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创建上下文,根据具体情况,在让学生学习数学,数学的发展,体验数学的价值。

  如:教学“0”的初步了解,我第一次创建类吹泡泡时,学生边吹边数,教室里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泡沫,而泡沫不,然后我抓住一个机会,谁能告诉你吹泡泡?有一些泡沫都坏了,不是吗?表达的;没有什么号码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知识。揭示这一主题,“钓鱼猫”故事的创作情况;让学生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猫每抓一些鱼吗?当学生说第四只猫没赶上当表示什么号码?“0”,让学生体验问题完全场景,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加课堂有趣,但也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学习生活的内容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许多数学知识到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并不奇怪,枯燥的学习生动的接受,并使他们感到生命的真理和密切相关的数学,感受数学在身边,感到数学,激发他们找到渴望学习数学,数学。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年级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帮助下,数学学科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在现实生活中,接近材料来代替,如:学习数字“10”加法和减法与相应的“苹果”,研究的结果是“0”与“还原法猫吃鱼,”减“学习5”中的“挑选水果”,知道“小明的一天”的时间等等一些有趣的话题说,让学生学习并不奇怪,而不是无聊,反映生活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7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让他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通过对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2、注意知识探究过程。

  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4、注意在教学中要体现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参与。

  5、注意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因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作业布置应当尽量与生活联系起来。

  6、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共7篇 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二年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10篇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万能3篇(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师工作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个人计划3篇(小学数学老师个人计划怎么写)

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策略初探6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3篇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3篇 小学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怎么写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4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反思周记7篇(小学数学教学周记反思)

小学数学个人成长计划4篇(小学数学个人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