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川戏散文共8篇

时间:2022-10-14 15:5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看川戏散文共8篇,欢迎参阅。

看川戏散文共8篇

看川戏散文共1

  庙戏散文

  父亲在我家看孙子已有多日,一天,我大哥来电话说:“我们村每年的农历3月28日,都唱庙戏,现在开始唱啦,让老爸回老家来看几天戏吧。”随即,我把这一喜信告诉老爸,老爸很高兴,吃罢午饭就回老家看戏去了。隔了几日,大约一个礼拜,想不到老爸自己回来了“戏唱完啦,是咱河南范县高码头乡剧团的,加上从山东鄄城请来的人共计10余人,一天1000元三开箱,换来换去都那十几人……”不过,听老爸说起看庙戏,他给我讲了我村庙戏的由来。

  我们河南范县王楼乡皇姑庙村原先可不是皇姑庙这个村名字,我们的祖先是在明朝燕王扫北后扩建北京城市时从北京巴士县小刘庄迁来,名叫司家庄,据说明朝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史称明成祖)镇守燕京(今北京),闻父驾崩,带家眷去南京奔丧。行至我们目前所居住的村庄时,朱棣的女儿突发不治症暴死。于是将公主葬于此地,并留下公主的四个丫鬟守公主陵。后来,燕王作了皇帝,燕王的儿子继承了帝位,公主就理所当然的成为皇姑,人们为了纪念她,便修了庙,庙宇落成之日,正是农历3月28日,人们专门请了戏班子来唱戏,我们的村庄从那时起也由司家庄就改称为“皇姑庙”一直沿用至今。不信,距离我们村南2公里处到现在还有四个“丫头”村呢?一村一姓,据说他们就是留下公主的四个丫鬟守公主陵的后代,让人不解的是到如今也没有人见过公主墓,这成为人们心中一个解不开的谜?我村的庙戏算是从那时起一年一次开始唱了起来。

  皇姑的庙由前大殿、中大殿、后大殿三部分组成,分别供奉的是送奶奶、皇姑、天齐爷黄飞虎,殿的左右两边都有廊坊,称为东廊坊、西廊坊。庙门和窗户都为红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齐爷黄飞虎是用铜愬的真身,有5、6尺高,据说当时为了给天齐爷黄飞虎塑铜像,庙会的人去募捐钱,最远时到过山东省旧城县、鄄城县、定陶县、单县、成武县等。可惜19xx年大炼钢铁时把这些文物给毁坏。不但文物被毁,就连三个大殿也没能逃脱厄运,开始说是要改为学校,后来当时的村干部不想操心,只好扒掉,把檩条、椽子,小琉璃瓦等送至离我们那里大约5公里外的凤凰城——濮城西南3公里外的玉皇庙,在那里重新盖了新学校,周围30、40里外的学子都到那里去求学;因为皇姑庙里先前有道人,庙里有土地80亩,专门供道人自种自吃,收入都归庙上。庙毁了,道人也走了,那80亩庙上的土地就被我村的穷人家抢着种地了,谁种了就归谁,一年一次的庙戏从此就中断……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富裕,家乡的人们每年的3月28日依然怀念过去的庙戏。原先老庙会的人还有健在的,在他们的倡导和建议下农闲季节由村里群众出义务工。当时我村东、村西各有砖瓦厂一座,由他们出砖瓦。这样,经过2、3年的时间就重新在原来的地方盖了庙,三座房子共9间,庙会的人到县里开了介绍信到五台山请来了专门塑像的,用胶泥重新塑了神像。从此庙戏又步入了正常的轨道,每年的3月28日这天起锣鼓敲响小姐出场——台上演绎着连绵不断的铿锵乐声,或深沉、或高亢、或婉转动听的优美唱腔构筑了戏里人生。

  台下1500多人把庙前戏台子挤得满当当的,却一排排坐得整齐端正。他们中大多是中老年人,也有一些小孩。前来看戏的不只是皇姑庙本村的人的村民,附近的有范县濮城镇、杨集乡,白衣乡,陈庄乡、高码头乡等乡镇的人来,他们离这里最远的需要走20、30多公里路。好在,现在农村道路比以前好多啦,不但全是水泥路,而且交通也方便,行走在水泥路上怎能忘过去的土路时;晴天一身尘土,雨天一身泥的情景,每当庙戏开唱时,就会吸引来不少的商贩,有卖吃的、有卖衣服的、叉把扫埽农机具等,但也少不了一些善男善女来许愿的、还愿的'人等,看戏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去庙上烧香的川流不息,场面十分状观。

  但庙戏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以前唱庙戏是老百姓祈求上天风调雨顺,而现在是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不过,庙的占地也很小了,原来的庙基都被没有宅基地的穷人家盖房子当家住了。庙也光有主房,配房也没有了,先前壮观的景象早已荡然无存。唯独这观庙戏的人倒比以前人多啦,而演出时间的长短,则根据捐款人和捐款金额的多少来决定,少则3天,多则7、8天不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募捐到的钱一年多一年,年年创新高,所以演出的时间一年长一年,规模一年超出一年,吸引着更多的周围的群众。再说:选择在农闲时举办,参与的群众多,利用唱庙戏这种形式,教育群众向善、和谐,大家很乐意接受。

  20xx年夏,距离皇姑庙庙址正北大约1000米左右的地方,被盗墓人分两次进行盗窃,挖掘了4、5米深,露出青砖,有水,用锨一铲青砖,青砖都是酥沥沥的,由此看来年代久远。我们皇姑庙发现了古墓震惊周围村庄,我们王楼乡派出所闻听此信也派专门人员日夜守在被盗墓者挖掘的地方,生怕再被盗似的,濮阳市文化局的负责同志闻信也带来考古的专业人士专门到皇姑庙考察,初步认定为这是一个古墓群,很有挖掘的价值,真正挖掘还须报上级批准后进行,这里将是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或许,这就是人们心中要解开的迷——公主墓。我想:倘的确如此,到那时,我村的庙戏会唱的更加红火,来看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看川戏散文共2

  因之十一岁的小方语抱恙,父亲惴惴不安地从乡下来到了南昌省城,来看他的小孙女。当我开门进屋的时候,看见暗茶色脸庞的父亲安静地躺在沙发椅子上。父亲清瘦清瘦的,身上盖着自己脱下来的旧的中山装。一眼看过去,父亲像一截饱受风雨洗礼过的木材。着实令我即是喜又是疼。喜的,是他老人家来到了我的身边;疼的,是岁月将父亲磨砺成沧桑的模样。我并没有打扰他的小酣,而是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拿了一条毛毯轻轻地为他盖上。我又仔细地端详父亲,心想:“还好,父亲的脸上还泛着红晕。”世人都说老人像个孩子。此刻,父亲就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我如是地想着,又走进了房间,坐在床缘上。

“午休之后,怎么让父亲打发无聊的时光呢?”

  陪父亲去逛逛超市,外头下着雨,他是不会去的。那么,就让他在家里看看电视,他也会感觉到闷的。还是在网上搜索南昌采茶戏给他看吧。记得我刚上班的时候,从省城带回去一盘《方卿戏姑》的'南昌采茶戏的VCD碟子。父亲与母亲津津有味地看着,那声音就如同酒香一般飘向了远方。邻居家的大妈与伯父都慕名而来,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画面,竖起耳朵听着。父辈们的表情随着电视画面里的剧情变化着,或喜或忧,抑或恨都来自真实的他们。我想,他们对地方戏曲的追求,就如同我们年轻人对港台的靡靡之音一样着迷。而《方卿戏姑》是他们百看不厌的经典戏曲。

《方卿戏姑》讲的是一个家族没落的方卿,听从母命来到姑父家拜寿,也顺道借贷上京赶考。可借贷二字还没说出口,就被姑母“三击掌门栓打”地羞辱了一番,并在大雪天无情地轰出了家门。后来,方卿高中,假扮穷鬼化郎重回姑父家,将姑母狠狠地羞耻了一番。并痛批姑母就是一个“嫌贫爱富”的真“小人呐”。

  我将这幕戏从网上搜索出来,点击之后,那高昂而优美的声音与旋律立刻回荡在小小的房间里,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光阴。声音有些大,我赶紧把音量调小,怕惊醒了父亲。却不想,父亲不穿外套就从厅堂里快步地走了进来。

“你在做什么?”父亲试探性地问。

“爸,过来,一起看《方卿戏姑》。”我笑着道。

  于是,我们父子俩安静地看了起来。时不时地,我偷偷地看父亲的形容。他总是脸带微笑,感觉回到了从前。

  我想,父辈们如此钟爱这幕戏曲。究其原因,是这幕戏曲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如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衣锦还乡”,在方卿的身上重演;如真挚而纯洁的社会地位两重天的爱情,在方卿与其表姐身上重演;再如就是戏曲鞭挞的“嫌贫爱富”的世道以及赞扬的人性美。再有就是戏曲所刻画出的四个典型人物:方卿、其表姐、姑父、姑母。方卿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木讷老实的通过科举高中的儒家典范。其表姐是一个善良、知书达理又对爱情专一的封建大家闺秀。其姑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封建家长。他高瞻远瞩、知恩图报,并毅然决然地把女儿许配给穷鬼方卿,并以死相要挟,非得方卿答应不可。父女俩都具备优良的品德,在“戏姑”一幕中,都接纳并感叹道:“你(方卿)来了就是好的。”而尖酸刻薄的姑母却是另一番模样。姑母见了亲侄儿,却显出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她说方卿是“穷鬼化郎”。又向女儿讽刺说:“……体体面面的八抬官的表弟,脸都丢尽了。”当姑父问及方卿在何处安身时,姑母却抢先一句:“……他在前面破庙里蜷禾草安身。”当方卿要唱道情时,她又百般刁难说:“要唱也可以,要钱的话哪,我是半文都没有。要么就到猪间里撮两升碎米子去。”还手足舞蹈地羞辱方卿道:“人穷,脸都不要……一张荷包样的嘴……”通过姑母的行为举止,把一个“嫌贫爱富的真小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而戏曲的另一大特色,是地道的地方语言,把人物串得活灵活现,将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

  父亲一个劲地看着,不时地骂着方卿的姑母,“世间哪有这么狠毒的姑母啊……是亲侄子呀!”然后又不时地赞扬方卿的姑父,“姑父想得周到,在理!人聪明,听事听音。那姑母是蠢的。那表姐也‘恰噶’!”

  而我,最喜爱看的是戏曲的高潮部分“戏姑”。这幕戏里最经典的还是方卿唱出的“道情”――“鱼鼓夹板轻轻扬,御史府里我要戏戏姑娘啊。古来事物真稀奇:人往高来水往低,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深山树木长不齐,荷花出水有高低。人家说强盗狠。我偏说势利人。门前系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着破草帘,亲生骨肉我的姑娘啊,当作陌生人哪。”直弄得姑母坐不住了,唱道:“也,咯只穷鬼,哪里是在唱道情哪,分明是句句耻辱于我。”并记恨在心,以有赏为诱饵将方卿打了一记耳刮子。而戏曲的结局,更是符合了老百姓的口味:在对万恶的姑母解恨之时,以皆大欢喜作结。

  戏曲折射出了儒家风范的世间况味。很好地将功名利禄巧妙地穿插在爱情的甜蜜之中,活画出了世间人物的脸谱。父亲一气呵成地看完《方卿戏姑》,又嚷着要看《天仙配》。于是我从网络上导了出来,父亲则欢喜异常地看着。

看川戏散文共3

  戏的散文

  办公室楼下有一个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常有吹拉弹唱的动静隔着院墙飘进我的耳朵,让我心痒不已。于是,趁着午休时间,我顺脚踱去了中心,溜达溜达。

  不小的一块场地,四栋楼并排站立着,每栋楼上都有大字的标识,比如“图书馆”,“健身中心”,”歌舞排练室”等等,而最后那栋楼上,却赫然标识着“书场”。我不禁好奇了起来,好遥远的一个词眼呢。这年头了,谁还会来听书呢?

  说到听书,我的记忆大抵都停留在收音机里,停留在单田芳、田连元老先生们的书段里。记得小时候,午饭后的光景,家家户户都会拧大了收音机的音量,听着单田芳老师那沙哑却又厚重的声音,讲述着那些流传古今的故事,但凭他一个人,一张嘴,便演尽了书中人的精彩人生,英雄也有,凡人也罢,生旦净丑,无不形象至极,淋漓尽致,似乎人们的一颦一笑,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为之喝彩,为之扼腕,为之评点叹惜;我们也会模仿单老师的声音,也会模仿书中人,在我们还没有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之前,书中人的人生,便是我们的模板。

  但凡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也无不是爱听书的人们。当他们久困于车厢内,久困于孤独时,说书人便是他们最好的搭档,一路同行。尽管调大了音量,让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车厢内,或声如惊雷,或慷慨激昂,或悲切入心,或欢天喜地,演绎着的,无不是书中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听书人的故事呢?

  在我心中,说书是个传统的`行业,说书人也必定是个有文才,有口才的人,得要通晓古今,得要伶牙俐齿,得要感情丰富,得要有足够的亲和力和打动人心的魅力呢。在我的生活中,很少真的有机会去听书。只记得曾在苏州山塘的老戏台前,见过一个说书人,长袍马褂,抑扬顿挫地说着一段书文,反正我也听不懂,也没有多少兴致,只当是吴侬风情罢了。

  眼前的这个书场,倒是引起了我满满的好奇。我走近前去,推推门,发现门是锁着的,抬头看看门上的标志,写着下午三点开始说书。我又挪到窗口,把手搭在额前,把脸贴了过去,张望着里边,想要探寻一下,这个书场,是个怎么样的地方,很神奇,也很神秘的感觉。阳光明丽的时段,很难看得清楚里边的场景。于是,我想下午开场再来看吧,对,一定要来看。

  下午三点左右,我溜出了办公室,来到了书场前。那大门已经敞开,我探头过去,发现里边已经坐满了人,大部分都是老人。想来这间书场在这周围还是蛮有口碑的,能有这么多的观众;想来听书依然不失为一种风尚,一种仅存于某些人,或者一代人之中的风尚吧。比如风雅之人,比如老人。

  说书人还没有来,我也走了进去,坐在最后一排的位置上。放眼打量着这个书场。其实不是我想象的那种,电视里看到过的那种摆满了一排排的高靠背大木椅子,或者是木的长条凳子,这里的座椅是老式办公椅,都已经略显陈旧了,排排列列,如同学生们的礼堂。最前面的表演台上,一个明黄色的大屏风,屏风前摆着一张木质板桌,罩着明黄色的丝绒罩;桌上摆着一块惊堂木,记得书里说,那也叫醒木,用来唤醒听书时睡意深重的人们;还有一把折扇。桌后有一把高靠的椅子,也是罩着明黄色的丝绒罩,这两抹亮眼的明黄给这间偌大的书场增添了许多温暖和几丝庄重。

  环顾四周,厅堂内人声鼎沸,人们或交头接耳,或大声聊着什么,或回头向门口张望,想要望到说书人的身影。就在这乱纷纷之中,只见一个壮硕的男子,穿着宽松的白色老汉衫,宽松的大短裤,手里拎着几个装满菜的袋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一边向两旁等待的人们招手示意,一边走到了台前,转到屏风后边去了。几分钟后,男子转了出来,已是一袭灰色的长袍,换了行头的人,似乎马上换了气质,变得端庄稳重,气韵非凡起来。男子坐于椅上,用帕子轻轻拭着额上的汗滴,凑近了桌上的麦克风,向大家致歉,说自己去了远处的一家菜场,抢购了些便宜的菜品,结果误了公交,所以晚到了一会儿。接着,男子提高了音量,变幻了声线,一句“言归正书”,一声醒木敲下,这说书便开始了。

  头顶的吊扇“吱呀吱呀”地旋转着,老人们手里的折扇,摇扇“啪,啪”地轻响着,人们全都凝神专注于说书人。那说书人也着实有些气场,只见他手握折扇,忽而左侧身,一个声调,说着一个角色;忽而右侧身,换一个声调,演着另一个角色;折扇翻转间,角色交换之快,语气变幻之多,语速快慢交替,仿若书中人时而闲聊,时而辩论,时而争斗不已,活灵活现,跃然眼前,引得台下的听众时而伸长了脖子,屏气凝神;时而热烈地鼓掌欢呼。正当人们群情激奋时,一声醒木落下,书段说完了,说书人退后两步,向着人们深深鞠了一躬,又左右双手抱拳,表示谢意。

  台下有小年轻吹着口哨起哄,让说书人讲点流行段子,这书段太古董,他们没兴趣。说书人没有抬头,只顾收拾面前的板桌,用眼斜瞟了小年轻几下,阴沉着脸说:“这里是书场,我是说书的,咱们说的都是正经故事正经人,想听别的,外边找别人去!”小年轻讨了没趣,骂咧咧地走了出去。

  说书人站在台子的一侧,捧起大大的茶杯,“咕咚咕咚”饮了半杯多,便大口喘着气,看来说书也是颇费体力的事情呢。休息了一会儿,他开始解开大褂的扣袢,脱下了大褂,里边的汗衫已然被汗透了。

  我有意走过去,想要和他聊几句。说书人是个健谈的人,他一边摇着折扇,一边向我讲述他的故事。他说,他们家上辈人就是说书的,过去的江南文化里,说书人是个比较重要的行当,也很受人们的尊重呢。他自小喜欢听书,也秉承了父业,练就了一身说书的好手艺。过去在文艺团体工作,也曾跟着团队四处演出,精湛的表演受到过许多人的夸赞和喜欢。

  而今,年纪大了,传统的曲艺也落寞了许多,听书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他放不下,总想找个地方,给人们再说上几段,于是便联系了这社区活动中心,时常给老人们说故事,说人生。他说,他喜欢在这里说书,尽管他要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尽管还是无偿的劳动,但是他知道,老人们懂得传统,懂得说书,懂得说书人的心,这正是他所追寻的。

  他说,“技不练不精”,说书是他的家业,是他家业的传承,他不敢有一日懈怠;他说,他经历过许多时代的变革,早已豁达于世事变迁,新旧交替。只是这说书是他的情怀,是融于血骨的,与世事无关,若能“春风满面皆朋友”即可,“高山流水遇知音”亦是福报,但求一颗平常心,一颗无愧于说书人的执守之心。

  聊完,说书人起身,理了理衣角,拎起菜包,说:“演完了别人,该演自己了,回家给孙子做饭去了哦。”说完,便踱着方步,缓缓走出了书场。

  阳光,很温暖,辉映在说书人的身上,也辉映在我心里。

看川戏散文共4

  1.时间 小时候外婆带我去看戏 后来听磁带 在廊坊工作时到北京去看戏

  2.慢慢养成淡泊的性格。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以戏来看待人生,了解人生真味,把人生的戏演下去,只求今生无悔。

  5.作者感悟的“人生真味”即戏如人生,人生也如戏,二者相似,但即使淡泊,也要认真、无悔度过。

看川戏散文共5

  戏如我散文

  皓月当空,伏案低眉,透过了目下的窗户口,两个攒动的人头出现在了我的视线之下,这举棋不定的二人都想做些什么事儿,可到头来,却谁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把我如今的生命折之一半,那是十几年前一段要死不活的记忆。

  窗户下的二人原来是一对母子。良久缄默,不曾言语一句的母亲,待到情绪平息得如那男孩一般了的时候,方才压下了鼓动欲出的那股戾气,稍显平静地对男孩说:

“儿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偷你爸爸的钱?咱们家虽然生活得拮据了一些,可我和你爸爸从来也没有让你和你的两个姐姐饿过一天的肚子啊?你说是不是?家里现在都这么困难了,你怎么还下得了狠心做这种让爸妈伤心的事儿呢?”

  母亲缓中带急地问道,而男孩彼时的眼中,却只见着于寒冬之日母亲身上那件由深红而浅红的棉袄之上,那由雪白而渐渐暗黄的袒露而出的棉絮,这于棉袄之上偌大的破绽,给了男孩在自己母亲面前平心而论的勇气:

“你和爸爸不是对我说过吗?你们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现在拿的不正是我自己的钱吗?”

“可现在,连你都不是我们的了!你做出了这种事儿,你还是我和你爸爸眼中的那个你吗?”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诫道,话茬儿之处,还不忘再将问题加深一遍:

“儿啊!你快告诉我,你偷那些钱究竟是要做些什么啊?是不是最近在学校遇见什么困难了,需要用钱了?不要紧,你跟妈妈说,只要是合理的理由,我和你爸爸都会原谅你的!”

  十几岁的年纪,容不得半点的虚态,既然决定不说一句话,那这个世界上,就很难感觉到那男孩的一丝气息了。

“我的乖乖啊!你倒是说句话啊!正如你爸爸说的,你们老喻家祖上,还不曾出过一个小偷!你今天做的事儿,确实是太过分了!你说你今天要不是做了让你爸爸这么灰心的事儿,他会于失望的尽头,对你做出这种黑心事吗?”母亲语道半路崩殂,回过神来急忙凑上男孩的跟前来:

“来,来,来,让我看一下刚才你爸爸用皮带打你,下手重不重!你呀,他打你你就跑啊,你不怕他把你打死了?”

  还没等到母亲贴心的暖意迎上前来,男孩便倏而一个惊颤连连倒退,六神依旧是无主,不痛不痒地道了一句:

“我的生死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了,还谈什么怕不怕死?”言毕了,便依旧是保持着一贯的近乎默然的平静。

“那你倒是告诉我,你究竟偷那些钱是要去干嘛啊?”母亲尽带哭腔地用近乎祈求的语气催促道他。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本来惯于沉默的他,与这个连哭带泣的母亲,瞬间交换了彼此截然不同的状态。

  蓄势良久的男孩或许再是受不住那股迎上而来的'委屈感,抑或是因为其他,竟在缄默之后,瞬间握紧了铮铮的铁拳,滚烫且倏然而下的热泪,与剧烈抽搐的脸部肌肉一同身不由己地抖动着,末了,涕零尽处,那句咽在嗓子眼的心事儿,才呼欲而出:

“我看你这几年来过冬就一直穿着这一件破棉袄,爸爸也从来不说要给你添两件衣裳之类的话儿,我想给你买件衣服不行吗?”

  男孩这如雷贯耳的呐喊,竟把母亲在一时之间惊怵得不知所措了,望着楼下的母子,我本以为那母亲该有剧烈的情感波折才是,竟不曾想过,那母亲竟如那男孩方才一般的平静,只是安静地走到男孩的身前,松开了他握紧今儿从爸爸那儿偷来的两百元钱的左手,顺势取下了那钱,继而悄无声息地再抓紧男孩那颤抖中的右手,一声不语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就像那男孩再小些的时候一样,只是不论多过了多少的年岁,却依旧不曾变过的双双背影。

  昨个儿男孩是同母亲在午夜十二点才回的家,彻夜不眠的男孩,在早早的凌晨六点,听到了父母的谈话:

“看来,我是错怪了他!他做这种事,也是一心为了我这个做老子的好!”顺着父亲的话儿,男孩看见了父亲从母亲手中接过了一双崭新的男士皮鞋。

  男孩不明就里地拉着母亲大声嚷嚷,而母亲却只嘘地一声叫他安静,那日,他记得那是母亲这辈子说过的最为平静的话:

“总有一天,你会觉得我做的是对的。”

  人总是在等时间,而世间却不曾等过人,才一眨眼的功夫,窗口前的景象便模糊了,眼前也恰好正是一片朦胧。

  如今我再花却不知多少日的时间,时常在想这样一个事情:母亲做得确是不错。人似乎都想向别人展现出自己不同的一面。所以我看如今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之下,从来不乏“身价”几十上百件衣裳的摩登女郎,每每见及这些女人,我就想到了母亲――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即便真的只有那么两三件衣裳,只要多和这个世界有过交集,去多些地方,见多一些的人,一切总会变得焕然一新起来。正如那日,母亲去了那个男式皮鞋店,又见了皮鞋店的老板娘,倘不,我便真的不曾有过机会目睹母亲这不为寻常的一面了。

  如果非得说人生如戏的话,幸运的是,我们不仅可以尽力地在台上扮好生旦净未丑的不同角色,还可以当个台下的看官,不时凭性丢下两个赏钱,最要紧的是,这看到了高潮迭起之处拍案惊起而抚掌叫好的亢奋,才正是叫台上之人欣慰的罢!

看川戏散文共6

  川西行散文

  1993年春季,为了弘扬川菜,我们公司组织了一次外出考察活动,由公司李书记带队,一行8人,乘火车到了都江堰市。

  在当地饮食同行安排下,我们参观了市容,城市不大,但很整洁。又到知名的川菜馆学习,请师傅们传授技艺。在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明白了川菜的基础理论:麻辣见长,本味到功,百菜百味,色泽红亮的特点。并观摩了川菜大师们的'精湛操作,学到不少知识,收获不小。

  在都江堰景区,我们欣赏了排水工程,拜谒了“两王庙”,深为李冰父子根治泯江的丰功伟绩而震撼。在战国时期,泯江水患严重,人民苦不堪言。李冰任蜀郡太守后就开始治理。在读书时,我曾学过一篇课文,说的是李冰治水中的故事。当时巫师祭河神,把民家女子扮新娘,祭河神。李冰将计就计,把巫师和相关人员一个个扔进水中。但传说中的河神并无动静,用事实打破了此类迷信做法。从此,他集思广益,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在其子的协助下,与当地人民苦干数年。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修建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从此根治了水患,两干年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洪灌溉作用。

  我们站在泯江分流坝的木桥上,看着那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建筑,能将江水一分为二。让那滔滔不绝的河水到此乖乖地顺流而下。不禁为当年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勇敢的付出而震撼。也为都江堰市的人文及自然风光,为那川菜精华所折服,赞叹。

  告别了都江堰市,我们乘车经20多公里旅程。来到了青城山,一睹道教名山的幽静风采。我早就听说过,川西多名山,其中不乏道观修炼之所。青城山是全真道教的圣地,其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远望去,云雾缭绕,青松翠柏,颇有仙气。

  那天,我们到了山下,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开始登山。一路攀爬,一路观景。但见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出翠,赏心悦目也。置身于这仙气氲氤之中,观层峦叠嶂,曲径逶迤,古观藏趣,不胜乐乎矣。走在峡谷棧道上,见山泉清澈,流水潺潺,渊潭飞帘,灵谷飞瀑,岩穴石笋,如一幅幅天然之美画,神仙之福地。一路上,碰到不少游客,问之均来自祖国各地,也有国际友人。他们都是慕名而来。在此地此景中,我不禁想到金庸老先生武侠小说中的篇幅,好真实呀。

  我们在山涧旁木亭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奋力向山上登爬而去。两位随行的女同志也不怕辛苦,紧跟队伍。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攀爬,途经了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殿,终于在正午时分,抵达老君阁。进殿只见太上老君的汉白玉坐莲像,足有7.3米高。四周墙上的壁画均为道家诸师修炼之故事。观之,真似融入其中,成仙矣!来到殿外,晴霁正好,阳光如煦。凭栏远望,可览天府平川之秀色,岷邛青峨之美景。难怪清人黄云鹤愿结庐于此,曰之: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

  时隔多年,每当忆及此次川西行,既学了川菜,又览了美景。社国地大物博,值得用一生去守护她,为之而奋斗啊!

看川戏散文共7

  缠桔莲

  我喜欢看戏,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我最初被外婆带着去看戏,是乡下的戏台子,草席围成的,一人多高,虽有灯光,却极暗。但台上的人儿如此吸引我,花旦美得似天仙,穿着绸啊缎的,一张嘴,更显婀娜。我那时的想法是要当个角儿,化了彩妆,天天唱。

《玉堂春》最是精彩,苏三一身囚服,却艳得惊人,红与黑配,再跪在那里泪眼婆娑。在我看来,她是最美丽的人儿了,我恨那些冤枉她的人,恨不能上去打人家。

  台下有卖小吃的,油条、豆腐脑,煮玉米……我不肯和外婆坐在那里看戏,就去扒着台子看,扒的时间长了,非常累,可因为喜欢,就总去。

  因为离得近,可以看到那角儿的睫毛。演《六月雪》,她真哭,妆被冲了,有黑线流下来。我也跟着哭。

  喜欢看戏,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

  后来我听磁带,嗞嗞拉拉的声音。我买的是些老带子,程砚秋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录的,那时录音质量不好,可我听来,却仍有前世今生之感。

  在廊坊工作时,离北京近,更有机会去看戏。坐火车四十分钟到北京站,对面就是长安大戏院,那是中国最好的戏院。我看完后再乘车回去,寒冬里,二个人跑着赶火车,回去时往往是半夜,我哼着新看的戏,边走边唱,无限的美。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张火丁的《春闺梦》。是和朋友一起看的,火丁一出场,他就嚷,好——然后眼睛就发着贼光,好像全世界只有火丁了。朋友平时是个及其沉静的人,但那一刻,却非常忘形。其实我也同样被吸引。张火丁如一只蝴蝶,在台上翩翩飞舞,她人冷艳,不轻易和人热络,正是我喜欢的性格。

  去后台看她,她正在镜子前,我看镜子中的她,俨然不是人间的女子,好像在云端,分外的薄凉。

  我和她,谁也没有说话,我看着镜子中的她,她看着镜子中的我,她或许知道我的喜欢吧?京胡响起来了,她上台,一张嘴,满场的.“好”。“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我站在侧幕边上,惊得失了魂,这台上台下的人生,有几个识了人间的真味呢?

  也去看过野戏班子演戏。

  看戏二十年了,慢慢养成淡泊的性格。人说戏如人生,我说人生也如戏,一出出,总演呢。你哭也罢笑也罢,累也罢苦也罢,总得演下去,上了台,大幕拉开了,没有退下去的可能。

  演得好,台下就有观众;演不好,就给自己看。

  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无非是一场戏,再回头,满城灯火已黄昏,转眼就老了,就这么快。

  我记得昨天我还在外婆怀中,月亮升起来,雾气来了,外婆背了我回家。如今外婆已经在天堂。而我茕然独立于花廊下,再回首,已过小半生。韶华中,只听到有人唱:未开言不由我珠泪滚滚。

  我总以为自己是看戏的人,其实,我也是戏中人呢。其实人生何其容易又何其难,想看戏,看到最后,能戏看了,才能解人生真味吧?而演呢,我想,唯有好好演下去,好也罢坏也罢,我不要掌声,我只要人生两个字——不悔。

(选自《(读者)》第1期,有删改)

  1.本文以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看戏经历。请联系相关语句,补充完整下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看过野戏班子演戏。

  2.看戏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喜欢看戏,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4.本文的题目“戏看”应怎样理解?

  5.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以为,“人生何其容易又何其难,想看戏,看到最后,能戏看了,才能解人生的真味”。结合文章,说说作者感悟到的“人生真味”。

看川戏散文共8

  村戏散文

  入了秋,大豆归了仓,红薯进了窖,忙完地里活,庄稼人难得有的闲日子便脚根脚地撵来了!

  十月天短,无风就暖。吃了饭,撂了碗,便齐齐往外赶,不大会,村头便成了车子大聚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头儿照例挨个围成一个圈,在吞吐有致的青烟里,感叹岁月的沧桑,人世的轮回;中年汉子依旧躲在旮旯里,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愣头小子则一如既往地张扬着青春和喧嚣,在众人茫然的神色里,半懂不懂地买弄着什么美国的衰落,日本的危机之类……唯独由花花绿绿的姑娘、媳妇们组成的方阵,是一道抢眼的风景,一脸的神秘和诡笑里,是扯不完的闺房韵事,藏不住的乡间绯闻……小商贩们则见缝插针地兜售着商机……

  日上三杆,“咣咣咣”地三声铜锣响过,千百双眼睛便一齐向台上扫去,门帘掀动,“包大人”一步三摇地从里面晃出,捻须,端带,撩袍,打坐……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众人如醉如痴,猛然间,一句铿锵有力的“我不斩这贪的官愧对头上的`青天——嗨海”便入海面上有台风掠过,立时掀起一阵狂潮……几天下来,众人领略了京剧的刚健,豫剧的质朴,黄梅的温柔,柳琴的婉转……动情之处,全场一起唱,一起吼,一起怒,一起悲……仿佛自己是刚正不阿的包文正,自己是百岁挂帅的佘太君……

  戏外有戏。姑娘、小伙子们说是来看戏,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戏场上眉来眼去,彼此心领神会,趁机和同伴说声“有事”,便“哧溜”一声钻出人群,找个没人的地方,于是,一场更精彩的村戏又开演了……

看川戏散文共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