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篇 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时间:2022-10-15 15:43:5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篇 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供大家参阅。

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篇 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1

  六盘水市2015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2?11号)精神,切实做好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区域地质环境、水文、气象等条件和《六盘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格局。

  一、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情况

  截止2015年4月20日,现全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21处,受威胁农户户,人,其中包括特别危险地质灾害隐患点64处,涉及5502户,人。

  二、全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

(一)滑坡:主要集中发生在5—9月,以中小型为主,大型、特大型次之,平面形态多呈不规则和舌形,主要分布在陡峻的山原、高中山、中山、低中山斜坡和峡谷地带,坡度大多在20°—50°之间,常发生在软质岩体和软硬相间的岩体构成的斜坡,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地表水冲刷以及建筑切坡、采矿等人为工程活动。

(二)崩塌:大多发生在5—9月和凝冻期,以中小型为主,多发生在坡度为50°以上的陡坡,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地表水冲刷以及切坡、采矿等人为工程活动。

(三)泥石流:均发生在5—9月,尤以每年7月发生频率最大,以小型、沟谷型、降雨型、稀性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高中山、狭谷、沟谷斜坡地带,主要诱发因素是不合理的采矿、修路弃渣弃土、过度砍伐林木等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强降雨。

(四)地面塌陷:均为小型,多处于发展期。主要是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1)岩溶塌陷主要集中分布于水城盆地、六枝峰丛槽谷等地,主要诱发因素为抽取地下水和暴雨渗灌;(2)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大规模采煤的矿区,诱发因素主要是地下采煤形成大面积采空区。

(五)地裂缝:大多产生在含煤岩层及其上覆地层,主要分布在煤矿开采区域。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下采煤和矿井疏干排水,导致顶板失去支撑,岩体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围岩产生变形,沿构造裂隙等软弱结构面发生拉裂。

  三、2015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地质灾害发生时段预测

  我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常与降水密切相关,今年发生的特大旱情,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加严峻。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趋势预测,我市今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段为5至9月,这一时段是我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其中6月到8月为地质

  灾害高发期,具体灾害发生情况将受降雨量控制。当连续降雨达到150毫米或日降雨达100毫米以上时,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即可发生;当连续降雨达到200毫米或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雨达150毫米以上时,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将可能大量发生。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预测 1.六枝特区重点防治区

  该区包括龙河镇、新华镇、新场乡、落别乡、牛场乡、关寨镇、大用镇等区域内地质条件较差,在降雨集中时期,极容易产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该区灾害隐患点多处于特别危险状态,应加强监测和逐步进行搬迁。

  2.盘县重点防治区

  该区包括乐民镇、响水镇、柏果镇、红果镇、松河乡、羊场乡、淤泥乡等区内人类工程活动频繁,诱发堆积层滑坡、粘性土滑坡、地裂缝、岩石崩塌、泥石流隐患等。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诱发、自然等原因,该区灾害隐患点多处于特别危险状态,应加强监测、积极采取搬迁措施。

  3.水城县重点防治区

  该区包括阿戛镇、鸡场镇、金盆乡、保华乡、蟠龙镇、米箩乡等区域内地质条件较差,人为工程活动较为强烈,在降雨集中时期,极容易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该区灾害隐患点多处于特别危险状态,应加强监测和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避让。

  4.钟山区重点防治区

  该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采矿活动强烈,由此而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且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引发的地质灾害将越来越严重。重点防治:大湾镇、大河镇、凤凰街道办事处及各煤矿采空区。

(三)铁路及主要公路沿线、主要河流流域、水库等地质灾害危险地段预测

  1.水红铁路、贵昆铁路、珠六复线在市境地段,可能发生的灾害为滑坡、崩塌。

  2.六六高速、水盘高速、内环快线、纸红公路、水黄公路及在建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造成的不稳定边坡及弃渣弃土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

  3.南、北盘江流域局部地段,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

  4.盘南电厂、发耳电厂、野马寨电厂施工造成的潜在不稳定斜坡地段,可能发生的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

(四)主要矿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预测 1.六枝工矿集团公司下属各矿及选煤厂、煤矸石堆积区、采空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和泥石流。

  2.盘江煤电集团公司下属各矿及选煤厂、煤矸石堆积区,采空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和

  泥石流。

  3.水城矿业集团公司下属各矿及选煤厂、煤矸石堆积区、采空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和泥石流。

(五)六盘水市2015年地质灾害特别危险点统计表(见附表)。

  四、防治措施

(一)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把手负总责。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有关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部门责任制。

  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和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督促直属责任单位制定防灾预案,建立监测系统,在危险点建立警示标志,设立观测点,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明确预警信号及险情出现时的人员、财产转移路线,并进行工程治理或灾民搬迁,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对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重大隐患点,乡(镇)人民政府要逐点制定防灾预案落实预防措施。汛期各级各部门要

  建立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和电话,做到责任到人,值班到位,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市国土资源局值班电话:、、;值班人员:杨荣礼,手机:***)。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防御地质灾害必须紧紧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各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宣传活动,汛前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的地质灾害点向当地受胁群众现场讲授地质灾害的简易观测方法及防灾的基本知识,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治灾、减灾意识,尽最大可能地防止、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严格执行“先搬迁、后开采”原则,加大人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力度。对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工程活动,要加强监督管理,对一切可能导致重大地质灾害的违规工程活动,要坚决予以制止,督促工程建设单位采取有效的预防保护措施;对已发生和造成危害的,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治理。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充分应用,使全市因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开设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切实保证地质灾害调查、区划、评估、监测、预报所必需的工作经费及部分特别危险点受胁农户搬迁、治理经费。同时,对特大型、大型自然诱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要积极申报立项,争取国家投入,对人为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要加大调处力度,落实治理经费,确保受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2?1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39号)要求,尽快组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做到反应灵敏、到位快速、处臵得当。形成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主体,专业技术队伍为支撑,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公安、武警、卫生、民政等多部门协调行动的应急救援体系。

(五)加强监测工作,做好预测预报

  各县、特区、区对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建立警示标志,设立监测点,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加大监测力度,详细记录监测数据,并明确预警信号和险情发生时的人员财产转移路线,向受胁农户发放地质灾害“灾情防范明白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指导监测工作,对监测数据要充分进行分析应用,做好险情判断工作,为各级人民政府指挥防御地质灾害提供可靠的信息。

(六)加强用地项目审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依据有关法规和文件规定要求,加强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审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害性勘察鉴定和履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关工作,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对擅自开工建设,诱发地质灾害和造成地质灾害隐患、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追究其行政责任及法律责任。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七)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治理工作,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市的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危险性进行全面的踏勘,对确需进行工程治理的要组织编制工程治理方案,争取资金进行治理,对确需进行搬迁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进行搬迁。对应撤离危险区域,而未搬迁的,要说明原因,对工作不力造成伤亡事故的,将追究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

(八)各级国土部门要督促矿山企业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申请使用力度,及时履行矿山引发地质灾害的搬迁、治理义务,积极推进矿山复绿和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

(九)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3?69号)要求,扎实推进我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好2015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验收工作。

(十)加快受地质灾害危害学校治理工作实施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受地质灾害危害的22所学校治理,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地质灾害治理补助资金,做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库建设工作。

(十二)建立健全全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网络系统,为指挥防御地质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

  xx乡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我乡属中低山丘陵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突发性强、危害性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不断加剧,仙盖山地质灾已成为我乡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结合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2022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下称《防治方案》)。

  一、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

(一)2022年我乡地质灾害概况

  2020年我乡受强降雨的影响,头昌村仙盖山引发了山体滑坡,崩塌地质灾害,2022年,我乡未发生山体滑波和地质灾害。为此,我乡积极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地灾调查,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进行防灾检查,散发宣传材料,刷写标语,上街咨询等,同时投入资金开展地质防灾防治。

(二)2022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根据临川区气象局分析预测:春季(3-4月)总降水量略偏少,其中3月略偏少,4月偏少;雨季(5-6月)降水总量正常略多,其中5月正常略少,6月偏多。降水相对集中期,抚河流域局部可能出现洪涝灾害;7月受台风或热带风暴对我县有较明显影响。

  根据我区危险性地质灾害隐患点时空分布及特点、形成机制、诱发因素和环境地质条件,划出以下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次重点防护区和一般防护区。

  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要以人为本,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在地质灾害危险点设立警示标志,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至防灾负责单位、负责人和受灾威胁群众手中。

  三、做好地质灾害防灾抢险知识宣传

  要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建立乡、村、村民小组三级群测群防网络,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技术指导工作。

  四、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汛期为3月至10月,各村委会及有关部门要在汛期前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点防灾方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防灾抢险应急预案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险情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要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及时书面上报有关部门。

  五、灾前监测与安全转移

  1、已作出中期预报的地质灾害点应进行监测,遇有台风或暴雨袭击时,应加强监测,要统一组织、部署地质灾害点避险准备和实施工作,因地制宜地做好群众及财产的转移工作。

  2、已发生短期预报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应进行监测,当日降雨量超过50毫米或连续降雨量累计在50-150毫米时,除应加大对危险点监测密度外,还应对房前屋后、水利设施等地质灾害易发生地段加强监测、巡查,各村委会及有关单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好地质灾害点受威胁人员、财产等避险转移工作。

  3、已发出临灾预报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应加强监测,当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或连续降雨量累计降雨大于150毫米时,应实行24小时监测、巡查,并迅速做好受威胁人员强行撤离、财产转移和重要设施的保护工作,紧急情况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4、乡成立地质灾害防灾救灾队伍,备足必要的救灾物资,制定具体的防灾方案,特别是临灾前的人员转移方案,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处置及时,转移有序。

  六、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要立即按既定预案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抢险救灾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抢救受灾人员,并及时将灾情上报,请求上级的援助,抢险救灾工作要切实做到防范有效,转移迅速,救治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指挥机构和职责

  乡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单位负责人为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挂钩的乡镇领导、村支书、村主任为具体责任人,负责组织灾害点预警信号、人员财产转移现场监测工作,各村、各单位在汛期要成立地质灾害、值班、巡回监测检查人员名单及24小时联系电话,对地质灾害危险点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报乡政府办公室备案,原则上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谁就是预防责任人。

  八、救灾和善后工作

  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按地质灾害发生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或越级上报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

  1、速报要求:

  要按情况准确、上报迅速、区为基础的原则。①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及时向区政府及区主管部门上报,并由乡(镇)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区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市级主管部门报告。②发生中级地质灾害,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立即上报区政府及县主管部门,由区主管部门组织及时调查和作应急处理,并将详情上报省、市主管部门。③发生大型地质灾害,区人民政府应立即上报市政府及省主管部门,由省主管部门组织及时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详情上报国务院主管部门。④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区人民政府应立即上报省市主管部门,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或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组织及时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⑤对于发生的地质灾害威胁人数超过500人,或者在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在2日内将险情和采取应急防治措施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接到报告后应及时上报国土资源部。

  2、善后工作

  对受灾后,乡政府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积极进行灾情调查,实施应急措施,卫生、民政、公安、国土等部门应积极做好灾区防疫、救济、治安和慰问、重建等工作。

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

  xX乡2020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根据《XX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和《XX县2010-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乡实际编制本预案。

  一、2019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

  2019年降水集中期在6月和7月上旬,全乡共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点9起。

  二、2020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降水趋势预测

  据县气象部门预测,2020年汛期(4~6月)平均雨量偏多,约为710~810毫米(多年均值为毫米),汛期结束期约在7月上旬后期。各月降水分布为4月220~240mm,5月250~290mm,6月240~280mm。

(二)主要发灾区域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和有关资料反映,结合我乡地质环境特点分析,XX组XX中学西侧、XX组XX和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高发地区。XX组XX和XX组面壁岭斜坡要预防山体滑坡。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1.矿山:矿山企业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面塌陷;造成山体陡坡,形成山体滑坡和崩塌。

  2.坡脚开挖、切坡建房地带:破坏山体原始应力平衡,当汛期来后,雨水渗透到坡体内,造成坡体下滑。

  3.因地质构造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带。

  四、主要防治目标及措施

(一)主要防治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不发生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

(二)主要防治措施

  1.深入宣传,提高广大干群的防灾意识。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杜绝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向广大干群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和地质环境管理的各种知识,重点宣传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危险性,普及汛期灾害防治的基本常识,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治的意识,增强防灾能力。

  2.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为确保全乡防灾工作顺利开展,成立XX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书记为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各相关办公室主任为成员(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土地办,负责日常工作。要把防治地质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纳入乡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各行政村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订相应的防灾方案,落实专人专点监测。同时从大局出发,树立有备无患意识,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调配,保证防灾抢险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3.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视制度三项制度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体责任体现。结合我乡的具

  体情况,严格按照“三项制度”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我乡编制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进行逐项落实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出现险情时,及时做好人员迁避、紧急疏散、应急抢险和灾情速报等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对本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定期巡回检查,及时预报险情,特别是加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易发区的监测工作。加强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建立起乡、村和广大群众三位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充分发挥联络员队伍作用,逐步形成群测群防意识。

  5.加强采矿活动管理和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严禁乱采滥挖,防止水土流失。按照《XX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办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制度。加强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缴存力度,有效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6.落实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灾变险情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处理及治理工作。积极加强与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的联系,争取国家投资对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查和治理。

  附件:

  xX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土地办,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篇 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相关文章: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3篇 新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材料3篇 汛期地质灾害防范简报

地质灾害排查防治[大全]3篇(预防地质灾害的三排查)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3篇 地质灾害防治手段

汛期地质灾害自查工作汇报精3篇 地质灾害汛前工作报告

某县年地质灾害防治预案3篇(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煤矿地质灾害检查情况范文3篇(地质灾害检查内容)

地质灾害讯后复查工作汇报共3篇(近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

县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对于加强春节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知

在全区气象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城市防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上讲话(防汛抗旱工作宣传的重要性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