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3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小班)

时间:2022-10-15 20:0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3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小班),欢迎参阅。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3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小班)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1

  经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今日你学什么了?你怎样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心境能够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教师经常经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异常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奕奕是个本事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齐玩游戏。并且口齿也不清楚。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怎样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奕奕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本事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我们始终经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奕奕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进取勇敢的表现,如今,他已经顺利的升入一年级了,我们都为他高兴!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2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足以说明,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小班幼儿从入园的那一刻起,就是集体生活的开始,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会违反生活常规,需要老师不停地提醒和帮助。

  如在午睡时间,浩浩总是很难入睡,而且每次睡觉时总会发出声音,一个人喜欢自言自语,或者用小手不停地去拍打床边的木头,发出声音。那是不是浩浩不困呢?实际上不是的,他一旦睡着就会睡得很香,时间也长,就是因为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当老师不在看他时,他就会控制不住自己,总要动来动去,在家里从来不睡午觉,家长也不做要求。为了改善这个现象,让浩浩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我在别的小朋友睡着后,总是坐在他小床边,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种安全感,不用多少时间,他的小眼睛就会慢慢地合起来,时间一长,只要我一走到他的小床边坐下来,他就会乖乖地闭上眼睛,手脚也不乱动了,安静地睡觉。在潜移默化中,他也习惯了睡午觉,只要养成了好的习惯,孩子自然会自觉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在幼儿园生活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就是和孩子一起在生活中细化完善各种常规要求,帮助孩子形成集体意识并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3

  所有的父母都期望自我的孩子欢乐,可是很多时候,已经拥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孩子却不欢乐。为什么呢?

  其实,是本事弱的孩子不欢乐。

  奕奕是个本事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齐玩游戏。在一次表演游戏中,奕奕举起了手,于是我请他来表演,没想到奕奕一站起来,别的小朋友就立刻说:“奕奕不会,他肯定不会表演。”看到那里,我批评了其他幼儿,鼓励奕奕大胆的表现自我。可是,他的勇气受到了打击,垂头丧气的在我面前比划了一下,就回位了。并留下了悲痛的眼泪。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根据本事的强弱来选择合作伙伴。本事弱的孩子,会遭到排斥,因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不能到达和同伴相同的水平。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他经常受到排斥,就会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展的。

  鉴于这种情景,我在班里组织了抱一抱活动,让每位幼儿都和真真做朋友,都和他抱一抱,和教师一同来帮忙、关心、鼓励他。此刻,奕奕已经渐渐摆脱了不良情绪,和其他幼儿一齐欢乐而健康的成长起来……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3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小班)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通用3篇 小班常规随笔教育

热小班保育员随笔12篇 小班保育员教育随笔简短冬季

教育随笔中班实习教师推荐12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随笔14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关于幼儿园的教师教育随笔精选3篇 幼儿园教育随笔

关于安全教育随笔4篇(小学安全教育教学随笔)

美术活动教育随笔中班共10篇(幼儿美术活动教育随笔)

简短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范文5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简短)

教育随笔小班上学期800共18篇 小班上学期教育随笔

小班10月份教育随笔共9篇(十月份小班教师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