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加入生源抢夺战 港大面试全英文共3篇

时间:2022-10-16 10:0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香港高校加入生源抢夺战 港大面试全英文共3篇,欢迎参阅。

香港高校加入生源抢夺战 港大面试全英文共3篇

香港高校加入生源抢夺战 港大面试全英文共1

  本报讯(法制晚报韩旭)自主招生联盟“北约”的重量级成员香港大学昨天发布内地自主招生计划。港大自主招生报名时间为12月2日到20日,将采取全英文面试。成功拿到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在港大“指定专业”录取时将获得最高30分的加分。

  作为“北约”13校之一,港大自主招生笔试将参与13校联考。据了解,13所高校将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每位考生最多可报3所高校。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志愿不分先后。

  港大中国事务处表示,大学将对自主招生申请者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笔试资格。并根据笔试成绩决定面试人选,最终根据面试和笔试的综合成绩确定自主选拔结果。

  港大招收内地学生的录取标准是在“入学计划”报名考生的高考原始分数中,按照个别专业制定的要求确定录取结果。本次“自主选拔计划”成功获选者可在“指定专业”上获该校加分,且该加分仅适用该专业。

  考生不能申请把加分转至其他专业。考生只有参加20高考,该加分方才有效,加分最高可达30分。

  据了解,港大今年内地招生约300人。

香港高校加入生源抢夺战 港大面试全英文共2

  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透露,香港高校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按高考统招方式报考外,其余10所学校均是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本校对考生的面试成绩录取新生,在7月7日之前完成录取,不再参加内地高校统一录取。

  高分考生对学校的吸引力都是一样的,每年高考成绩一出,不仅内地名校四处出击,香港高校也各显奇招,希望将更多的.高分生收罗门下。

  据邬慧丽介绍,她所在的学军中学实验班,除了10名左右学生在高考前确定保送到国内各个大学,剩余参加高考的学生中,有25%左右的同学都提交了香港大学的申请表。“目前还不清楚大家的选择,但是据我了解,这其中有一半左右同学是通过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的,估计已经签了协议。”

  邬慧丽说,她是今年春天香港大学接收内地学生申请时,网上递交申请表格的,当时她已经通过了清华大学(招生办)的自主招生,获得20分的加分。从小学习绘画的邬慧丽,对设计情有独钟,她的梦想一直很明确: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高考前,小姑娘心里就打算好了,考得上清华,就读清华;考不上,再考虑去香港上大学。

  港大面试全英文

  高考成绩出来,邬慧丽以总分725分的高分,排名全省理科第九,上清华大学建筑系已经板上钉钉。但6月25日,她还是去参加了港大的面试,原因是“想锻炼一下”。

  这次面试,确实让邬慧丽见识到了人外有人。据邬慧丽介绍,港大的面试采取全英文形式,第一轮,由6~7人组成一小组,两名港大老师监考,在进行完各自30秒的自我介绍后,大家开始无领导小组讨论。邬慧丽所在的小组,还有1名衢州二中的学生、3名杭二中学生,和2名萧山中学的学生。当时小组的讨论题目是:你们认为目前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是什么?“我们组衢州二中那个同学口语非常厉害。”邬慧丽回忆说。

  在“群面”过后,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会被要求当场留下进行单独面试,一名外教跟考生进行一对一交流,邬慧丽说,她和外教聊了聊专业方向的问题。

  港大录取内地学生,会参看考生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从邬慧丽的表现看,被港大录取的几率非常高,父母也征求过她的意见:“港大的国际化程度可能更高,去香港也更能锻炼独立能力,要不要改变选择?”邬慧丽没有接受父母的建议,她觉得港大可能在经济方面的专业更强一些,她想当建筑设计师,想去建筑系强势的学校。(编辑 沈珏)

(钱江晚报)

香港高校加入生源抢夺战 港大面试全英文共3

  研究生加薪热暗指高校生源战

  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本月开始,这也意味着考研大幕正式拉开。就在进入“考研季节”的同时,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几乎同时公布了研究生收费待遇调整的消息,江苏高校掀起的研究生“加薪热”单纯是为了拉生源还是暗含培养改革深意,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部分研究生津贴竟然不如低保

“现在在校研究生的津贴普遍偏低,有的学校发的钱还不如低保标准,早就该涨了。”南京一所部属院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小张告诉记者,南京各高校的研究生津贴实际上差距较大,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属于比较高的,每月平均津贴可以达到1200元,而像有的老牌部属院校加上导师补助,硕士只能拿到400元左右、博士600元左右。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研究生待遇高低往往由学校科研经费以及学科特点决定,一般南京的高校硕士生每月津贴在500元左右,个别学校只有二三百元,有人调侃现在低保标准都超过400元了,研究生每月拿的钱还不如低保户。此外,现在的房租、水电、生活成本都在上涨,研究生待遇长期不涨确实不合理。

  一位在读研究生小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学制是3年,每月拿着国家的280元补贴,但是在学校吃饭每月都要400-500元,加上出行成本,每月大概需要600元,而对女生来说购物多、买衣服多,还有男生不用的化妆品、卫生用品等花费更多,国家补贴至少应在600元以上。

“能读到研究生,年龄都要在23岁左右,如果在农村早就成家立业了,这种年龄谁还好意思向父母伸手要钱,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更不会向父母要钱,但是不要钱又该如何生活呢,没办法好多人开始出去兼职,但是出去兼职又是导师不允许的,他们都希望我们一心扑在科研上,但是我们不出去兼职怎么解决温饱呢?”小陈向记者大倒自己的苦水。

  南大河海相继提高研究生待遇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相关人士称,自9月博士生奖学金普涨至每月1000元后,博士硕士之间的普通奖学金差距拉大,再加上物价涨幅较大,研究生生存成本提高很多,硕士生每月300元的普通奖学金标准难以为继。学校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后决定,从9月起,将公费硕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统一提为每月500元,让硕士生安心学习和科研。此次,硕士生普通奖学金全部涨至每月每生500元,增加部分由学校出资,加上导师每月给的助研费,基本能够维持硕士生的在校生活。

  几乎与南大宣布为研究生加薪的同时,河海大学也公布了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根据办法,河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分为基本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三助”奖学金等。其中基本奖学金由学校设立,硕士研究生分为三等,最高每年7000元,每年按10个月平均发放;博士研究生分为两等,最高每年1元,每年按12个月平均发放。单项奖学金由学校设立,包括优秀科技成果奖学金、优秀学术论文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和优秀社会实践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奖金500至1000元;专项奖学金由校友及社会各界设立,按相关条例进行评比和发放:“三助”奖学金由学校设立,研究生通过从事助教、助研、助管工作,每月可获得400至800元的资助。研究生学位论文被评为国优、省优者另有重奖。

  东大南理工放风招免费研究生

  记者注意到,南大、河海等高校宣布为研究生“加薪”都抢在了10月10号研究生网上报名前夕,以此利好政策吸引优秀生源来报考本校研究生的目的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东南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为了刺激生源报考,放出招收免费研究生的消息,这是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首次对学费问题上政策松动。

  据了解,20,东南大学在江苏高校中率先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生被取消,所有的考生都需要缴费上学。然而,从级新生开始,东大恢复招收公费研究生。南京理工大学也从2010级开始悄然恢复招收公费研究生,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建宇表示,公费生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二强,明年公费生的比例还将有所增加,目前正在争取指标。

“现在都在追求培养质量,没有一流的生源肯定是办不到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现在江苏招收研究生的单位共有53所,其中普通高校28所,科研院所16所,党校1所,军队院校8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如此大规模的招生计划,在优秀生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只能想方设法揽生源,比起提高生活补贴政策相比,学费上实现减免对于考生来说无疑诱惑性更大。据了解,目前除了部属院校公费研究生比例呈加大趋势外,省属高校的'公费研究生比例也都很高,一般都超过80%,这也形成了部属院校一起抢生源的局面。

  专家称提升培养质量靠“内功”

  对于众多高校通过提高津贴、降低学费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的做法,教育专家有着不同的理解。“研究生扩招后,是不是就一定带来了质量滑坡这需要系统分析,仅靠所谓的调查报告显得表面化、简单化!”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仲伟俊所长表示,研究生适当扩招并不是坏事,它有利于改善目前的人才培养结构,这点已经引起了国际的共识。众多高校利用经济杠杆抢生源的做法本是无可厚非,但是需要警惕的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并不能仅靠生源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记者注意到,仲伟俊的看法和其他教育专家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不少人士认为,招收研究生不再区分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托培养、计划外自筹资金培养研究生,代之以所有学生缴费上学,同时配套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这是目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大方向,因为它既可避免因以入学成绩划分公费、自费而失去对学生求学的激励,也可加强管理,突出导师制的作用,由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但在现实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的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学生在报考时,关注的是学费,而不是奖学金。此外,奖学金评定标准也很难统一,以学生公共课程成绩优秀或是靠论文发表篇数来衡量过于片面,不利于在高校研究生中倡导出良好的学风。

  有识之士表示,改革绝不能只是一个措施,而必须是一个系统。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必须改革所有环节,包括招生环节、培养环节、管理环节,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让导师有更多教育自主权和学术自主权,没有这些改革,仅靠改变研究生收费待遇来提升培养质量肯定行不通。

香港高校加入生源抢夺战 港大面试全英文共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