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范文]3篇(新派作文思维发散图)

时间:2022-10-25 09:38:1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范文]3篇(新派作文思维发散图),供大家赏析。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范文]3篇(新派作文思维发散图)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范文]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发散思维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思维定势和发散思维有关的基本知识;

  2.培养主动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训练。学习过程:

  一、阅读第一个故事,请问

  1.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 2.很多同学猜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二、知识小课堂

  1.思维定势:就是习惯于用__________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____________。

  鲨鱼和大象的现象告诉我们,思维定势可以_________动物的思维,使他们被一个很小的问题困住了。人也是一样。

  2、思维定势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解决______________的题目,但也容易使我们产生思维的___________, 埋没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3、思维定势主要有___________型思维定势、___________型思维定势和___________型思维定势。

  三、思维小测试

  1.什么照片看不出照的是谁?

  _________ 2.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

  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谁走的最快?_________

  4.什么地方的路最窄?_________ 5.一横二撇三竖四点,猜一字。_________ 6.你能以最快的方法将水变成冰吗?_________

  四、小组活动:现在我们这里有六个任务,每组选取一个,小组讨论来共同完成。(1).成语接龙:请你们小组的几个同学用顶真的方式做词语接龙的游戏,越多越好。注意:1.选择“四字成语”进行,要求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是上一个成语

  的最后一个字。2.头两个成语已经给出。3.把你们的答案写在学案纸上。

  心平气和------和平相处------

(2).看图起名字: 名字要包含图片所画的所有内容。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3).你能做到吗?

  A、5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而且要是直线;

  B、4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而且要是直线;

  C、3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而且要是直线; D、2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 E、1笔把图上的9个点连起来;

(4).回形针的用途:回形针一般用来固定纸张,你还能想到哪些用途?请尽量列出来,越多越好,越新奇越好!

  回形针的用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奇怪的等式

  给你们小组两个奇怪的等式,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发挥创造想象力找到等式成立的可能和事实OK!

  4-3 = 5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1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故事创作幽默的结尾

  A、一个人去看牙医,当他看到医生拿来的工具时,被吓坏了。医生为了使他安静下来,给他喝了一点酒,病人感觉好多了,随之又要了一杯酒喝了下去。这时医生问他:“这

  次有勇气了吧?”病人在这个时候却大声说:……

  病人究竟说了什么?请设计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一个老先生在街上行走,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按门铃,但门铃太高怎么也够不到。心地善良的老先生停下来对小孩说“我帮你按吧!”于是使劲地按门铃,整个房子的人都听到了门铃声,小孩这个时候对老先生说:……

  小孩对老先生说了什么?请设计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范文]2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说课稿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我所用的教材是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规划教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广告设计》中理论基础篇。本教材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特性、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创造意识,通过分组增强学生合作、团结能力,提高思维设计技能。

  1、从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意思维的方法,使学生们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授法,提问法,小组比赛讨论法,借助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明白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能通过分析命题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创意活动。

  情感与态度:通过讲授和练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从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特性、区别与联系

  措施:用讲故事的方法举例说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ppt课件展示创意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总结绘出示意图引导学生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点

  教学难点: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创意练习中的应用

  措施: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加练习,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展示作业,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观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中职美术部二年级学生,他们以基本掌握了广告设计的能力,但是创意思维仍然有欠缺,他们爱想象但课堂上相对被动,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在创意练习这一节,我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相结合,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更直观呈现教学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我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归纳并用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学习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相关图片,激发学生思维想象与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四、教学过程

  1、回顾旧识、讲评作业,引入新课(3分钟)

  以提问加分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回忆上节所学广告设计概论的相关知识;讲评学生作业,挑出两幅优秀的海报作品,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说明这幅作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回归课堂,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引入新的课题

  2、讲授新课环节(20分钟)

  以一段故事引入新课,这时学生兴趣较高,我将通过示意图和不同的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对比归纳,理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异同点及作用。这时学生可能不能完全掌握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特性、区别与联系,我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看一些创意图片,并且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重点。

  3、课堂练习,小组比赛(20分钟)

  让分好组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圆形”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创意联想各20个,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同时让每组学生代表上讲台演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善,参与的同学均加分鼓励

  本环节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堂活动,加速学生动脑练习,让学生作业得到展示和认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布置课下作业(2分钟)

  条形码得创意联想20个,每一件上品上都有条形码,条形码是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因为它的常见,更容易激发学生去改变它做创意的欲望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5、小结:

  通过一节课的讨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交流、多观察,养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善于比较的好习惯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范文]3

  发散思维与作文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话题作文上的发散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立意。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立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观看《小乌鸦喝水》导入,引出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作文中都不能墨守成规。

  二、情景创设

  通过“考考你”这个环节开启学生的思维。

  出示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使学生在理论上对发散性思维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指出发散性思维和作文的关系,以及在作文中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三、探索体验

  1、思维大冲浪 写出下列事物的两面性 虎

  蚕

  哭

  笑

  2、小试牛刀

  以“雪”为话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3、大显身手

  以牛为对象,类比于现实生活,用发散思维写出3—6篇不同立意的文章提要。

  四、实践尝试

  1、赏析例文

  2、作文

  1、从“O”的外表和本质特征去联想社会生活,类比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构思立意,题名《“O”的断想》。

  2、自己选择一个物体,运用发散思维加以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联系人生,写一篇文章。

  五、课堂小结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范文]3篇(新派作文思维发散图)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共3篇 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派作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共5篇 我对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