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结尾写作技巧3篇(议论文结尾写作技巧)

时间:2022-10-26 10:03:5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论文结尾写作技巧3篇(议论文结尾写作技巧),供大家品鉴。

论文结尾写作技巧3篇(议论文结尾写作技巧)

论文结尾写作技巧1

  作文开头和结尾写作技巧

  开头技巧: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能使文章生色,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好的结尾,能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思索、回味文章的思想内容。但另一方面我们常抱怨的是“文章起头难。”其实难指在写文章之前,对你所要描写的事物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做到心里有数。

  鲁迅〈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里是否罗嗦呢? 同学写作文易犯以下毛病: 1.绕弯子,离题太远

  例如:“你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呢?你大概急于想知道吧?其实,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没有朋友那就太孤单了!我的朋友跟我形影不离,他的名字叫小不点。”(〈我的朋友〉)2.戴帽子,空发议论

  例如:“母亲是伟大的,世界上谁也比不上!母亲是无私的,他最爱自己的儿女!可是,我的母亲最近不幸去世了??”(〈我的母亲〉)

  3.写景抒情,不着边际 例如:“红日从东方升起,朝霞映红了大地,我们迎着灿烂的朝阳,沐浴着朝晖,大步向学校走去,大家心情都很激动,因为今天是王老师退休前的最后一课,谁能够把他忘记呢!”(〈最后一课〉)

  4.陈旧老套

  例如:“每当看见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

  写好开头的几点要求:切题、简明、新颖 常见的开篇法:

  1.开门见山法 顺叙的文章,截取事件的发端放在开头直接展开记叙内容,落笔入题,紧扣文章内容。运用此法,可以使文章十分紧凑。此法又称总起的开头,也叫概括式的开头。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巍巍〈我的老师〉)“我的好朋友叫小不点,他和我爱好相同,那就是喜欢集邮。” 2.悬念倒叙法 截取事件的结局或某一事件发生的情况放在开端,作为文章的起点,先揭示出事物的矛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扣人心弦。如:“世上只有妈妈第一次教育女儿的事,那有女儿第一次教育妈妈的事?有。因妈妈对奶奶不尊敬,我很巧妙的对她进行了第一次教育。”(《我第一次教育妈妈》)这个开头,新颖别致。“张阿姨,我们院子里的老老小小无人不知道。她家刚般来不久,顽皮的小孩就送给她一个小小的‘雅号’——扫帚星。为什么这样叫她呢,还要从她般来那天说起。”(《张阿姨》)3.介绍人物法 截取你要写的人物外貌、经历、性格等,把他们作为文章的起点,放在开头介绍给读者,然后再展开情节,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对你所写的人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常见于写人的文章。例如:“林部长走下公共汽车,解下脖子上的毛巾,把脸上的汗擦了擦,便急急的扛起行李往工地上走。”(《普通劳动者》)《一朵晶莹美丽的浪花》中的开头:“初夏,青戈江水静静的向长江奔去。一只渡船在江上往来穿行。船尾坐着一位老艄公,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面色黑里透红,白须飘飘。船头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头上梳着两只羊角辫,她身姿矫健,熟练的划着桨,船行如飞,轻快平稳。”

  4.勾画背景法 截取要记叙的人物的活动背景——某种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在开头用一段文字把他描绘出来,作为文章的起点,然后再展开记叙内容,引入具体情节。此法有利于了解人物活动的场所或背景,进而了解文章所要表现的深刻主题。《夕阳洒满场院》中的开头:“天空一片碧蓝,坠落的夕阳被卡在树杈上,像悬挂的红灯笼。这时,庄户人家的烟囱冒烟了,被夕阳染了色的暮霭从野外向村庄包围过来,被炊烟和暮霭笼罩的村庄,霎时平静下来。”

  5.环境渲染法 在展开故事情节之前,截取人物活动的环境,极力渲染其气氛,以此作为文章的起点。这样写,可以把读者带入特定的境界中去,使人产生身临其境感觉。《在学雷锋的日子里》中:“三月的春风,薰暖的阳光,一切都让人感到清新明朗。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看着窗外那醉人的小城风光眼前不住的映现出”重兴学雷锋之风,宏扬雷锋精神“等大幅标语,它们是那样的醒目,使我们心里不觉荡起一股暖流。啊,阔别了二十多年的雷锋精神,如今又重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以春景的清新来烘托学雷锋之风的新鲜。

  6.睹物思昔法 截取材料中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通过描述呈现在读者面前,再接写由这个事物引起的作者或作品人物对往昔的回忆、怀念,然后展开情节,写出事情的全过程。运用此法,使文章形成某种线索,便于抒情。如:“书里夹着的一张照片刷的滑落下地,我捡起来,照片中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立即映入眼帘,他们并肩而立,仿佛是两个大布娃娃。女孩子笑着,红嘴唇下排着一列整齐的小白牙,这女孩就是我。现在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还那样自然的微笑,想到这里不禁感到若有所失。”《童年伙伴》 7.触景生情法 在选好的材料中,截取要写的某种景物,一开头就把景物描绘出来,再写由景引起的某种感触,生出的一些情感,如对亲人的怀念;对往昔的追悔;对味来得的憧憬。如:“飘呀,飘呀,犹如一群天仙来到人间,从云层里,从那遥远的世界来到我们身边。??”《雪花》“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有的是有意识的去参加的考试,也有的是暗暗得潜在生活中令人难以察觉的考试,但却有着深刻的意义。我曾经历过两次这样的考试,两种不寻常的考试。”《不寻常的考试》

  8.描写细节法 从选择的材料中,截取要写的人、事、物的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文章的起点,在开头加以刻画,给读者一个强烈、鲜明的印象,然后再展开完整记叙,这样写,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哧、哧、哧’,我一口气点燃了十五根生日蜡烛。‘笃、笃、笃’,一阵轻微而有节奏的敲门声。又是那位来祝贺我的生日呀?该不是爸爸那位幽默风趣的同事吧?他的到来,一定会给生日晚会带来更多的笑声。我几步跨过去,打开门。啊,原来是双手捧着蛋糕的姐姐。”《生日蛋糕》

  9.开头提问法 在展开完整的记叙之前,开头先紧扣文章主题,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文章的起点,引起读者的思考,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然后再引入具体的情节。“美哦,人人渴望、人人追求的美,你在哪里呢?是在彩蝶飞舞的花园里,还是在涛声阵阵的松林中?是在稻花飘香的田野里,还是在群峰突兀的山脉中???”《美,在这里发现》“有些青年朋友问我:‘你是怎样在科研中取得成就的呢?”《科学成就=毅力+耐性》

  10.总括议论法 对你所要记叙的内容,先写一段总括性的议论,阐明作者的意旨,以此作为文章的起点,来引入完整的记叙,写具体的人、事、物以及事件的发展的全过程。此法可以启迪读者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内容。“提起花,人们会自然想起‘美‘,这次我们访问久已闻名的花乡—古桃村,可以说是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美在他们中间》

  11.交代写作目的法 这样写可以让读者了解读者写作的动机,沟通与作者的感情,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文章的主旨。如:“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赞扬我的班主任—王老师的可贵精神。”“我爱我的母亲,我的这篇文章就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12.欲扬先抑 把肯定的、歌颂的人或事故意进行否定贬斥,已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表达效果。例如:“一看见他像一黑黝黝的放娃牛,好象是闰土的后代。真糟糕,他怎么成了我的同桌!我一直指望有一个学习成绩优良的同桌来帮助我学习,现在可能要我去帮助他,真是‘穷邻居,讨厌多’!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它的学习成绩却出乎意料的远在我之上??”一贬一褒,形成对比。《新来的同桌》 13.故事作引,转入正题法 例如《我第一任教师》一文的开头:“小的时候,爸爸常常对我讲起悬梁刺骨的故事、囊萤映雪的故事,使我幼小的心田播下了认真学习的种子。”虽没有展开故事的内容,但故事中心、故事的精神已明确。这样写有提起下文的作用。

  14.格言、俗语、诗句开头,能紧扣主题,自然入题。《美就在我身边》的开头:“‘美是到处都有的一对于我们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格言讲的好极了,每天在我们的身边遇到许多美的事例。昨天放学时下大雨黎明同学借伞给人、回校关窗的许多美,值得我们讴歌!”《班长好辛苦》的开头:“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可是我这个当班长的‘好汉’却无人帮。”还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5.修辞造势法,排比的修辞能增强语势,强化表达效果,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比喻拟人的修辞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具体事物人格化,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自然结尾:

  比较常见的结尾方式: 1.画龙点睛,发人深思

  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为此而自豪》的结尾:“如今,我就要选择职业了,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师。我为此而感到兴奋、感到自豪。也许有一天,我迈上讲台,我会更加自豪!我对蓝天喊:“我是一名教师!”

  2.总结点题: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这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

  3.表示信心,提出希望(展望未来,鼓舞斗志)“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

  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充满着作者的革命热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内容是写参观莲花山鸦片战争陈列馆,其结尾写道:“走出莲花塔,我想,今天是一次很好的国情教育。斗争的事实,进一步激发了我对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对此我感到自己有新的认识,我应该加倍努力,更好成长,以便将来更好的投入祖国建设。

  4.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落待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他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茶花赋》的开头,写作者旧在异国他乡,极其怀念祖国,曾想请人画一副画。

  5.名言警句:蕴涵哲理,增强魅力。《美,就在我身边》一文:“美是到处都有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只要你仔细观察,处处都有语言的美,行为的美,心灵的美。让美的绚丽之花开满人间!”

  6.抒情议论,点明题旨

《由初中毕业所想起的》一文的结尾:“做人,就要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小而言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同学;大而言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我要尽我的全力去奉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你们听见了吗?这就是我,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誓言。”《由初中毕业所想起

  7.景物烘托法:含蓄美,文采美,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风停了,雨停了,天依然晴朗,树依然挺拔······。”“昏暗的灯光下,雪依旧飞舞。”

  常见的病例: 1.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结尾要留有余地,让人去回味。例《夏令营一日》“晚上,我躺在床上,心潮如同黄河流水奔腾不息。白天的情景又展现在我眼前,感情的流水飞溅起激动的浪花:我们的祖国,你是那样美丽富饶!我们—未来的建设者?他们一定把你建设的更美丽富强。

  愉快的夏令营就要结束了。在这宁静的夜晚,有谁能谁的着呢?他们一定在想着愉快的今天,也许在想着幸福的明天,也许在想着怎样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出力。呵,我们都有共同的心愿:现在好好学习,将来用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

  2.生拼硬凑,牵强附会 母亲是伟大的,世界上谁也比不上!母亲是无私的,他最爱自己的儿女!我们的祖国里有许许多多母亲。我的班主任老师虽然是个男子汉,但是,在的眼中,他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他在我们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

  3.空喊口号,淡而无味

  好的结尾应该有启发鼓舞的作用,言有尽而意无穷。记叙文是通过形象感染读者的,结尾也要以生动的形象感人,让读者从形象中得启发,从中体会文章的主题

论文结尾写作技巧2

  小议作文结尾写作技巧

  很多人都说:“一篇好文章,开头很重要。”的确,一篇优秀的作文,开头,至关重要。可作为一篇成功的作文,好的开头重要,结尾同样也是一篇文章的核心。

  古人写文章,讲究卒章显志,意即在文章收尾时显现作者的立意。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文章结尾的重要性。

  那该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下面的几点技巧都是高考作文中常用的。

  首先,首尾照应。

  结尾和开头相呼应,让文章在结构上变的更完善,能让读者产生一种首尾圆满,浑然一体的感觉。这样的结尾是成功作文中极常见的一种收尾方式,也是学生能够很好把握的一种方法。例如:作文《宽容》中的开头写到: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成连平凡都不如。

  结尾写到: 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这种首尾照应式的结尾,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语言明了简练,文章 1

  结构严谨,还使文章有一气呵成之感。这样的结尾可以说写的是非常的成功的。

  只是,首尾的照应,除了在必要的前提下,切忌采用相同的语句。其次,顺其自然式结尾。

  所谓顺其自然式结尾,也就是说,不论你写了什么样的文章,只要在内容表述结束后,自然而然的结束整篇文章,而不用过多的思考是否需要采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来使文章有特别的用意。这样的结尾,有时更能显示出作者的作文功底。

  例如,在一个以“团结”为话题的作文中,一位考生在写完关于班级应团结而战胜困难使集体获得荣誉的内容后,在结尾这样写到: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在许多的困难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而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

  这样的结尾显得顺其自然。虽语言不是很华美,写作方法上也没用过多特别的手法,但在高考气氛紧张的形势下,能做到处变不惊,紧扣中心又富于情感,把文章写到这样的水平,已经是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了。

  只是,顺其自然虽然是自然结束全文,但也必须紧扣文章的思路,不能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再次,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一般是在文章结束时,用简练的语言把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鲜明的表述出来,再在这个基础上,把文章的立意上升到另

  外一个更深的高度,使文章在深度上存在突破。

  记得一位学生在《谅解》这篇文章时,在结尾写到: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

  把握谅解,社会便会进步;

  把握谅解,人类便拥有财富。

  在文章的结尾处使文章中心突出且主题得意升华。这样的结尾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让这篇文章在立意上处于深层次,文章思想境界的又一次得以提升。这就让学生的作文获得了额外的得分点。

  最后,欧亨利式的结尾。

  所谓欧亨利式的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

《麦琪的礼物》中,一对深深相爱的小夫妻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分别将自己最美丽的圣诞礼物和家传的金表卖掉去买了配的上金表的白金链子和配的上美丽头发的梳子。爱情就在他们分别拿出礼物之时发出了万丈光芒将读者的眼眶湿润。”

  简简单单几句话却又道出了“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的真谛,引导读者向文章外的空间思考从而得出读者自身的生活真谛,感受人世间那种感人至深的爱。

  其实一篇文章要想有好的结尾,还有很多的方法,在这里,我只是把简单的几个方法总结下来,希望能给迷茫中的学生一点指导。

论文结尾写作技巧3

  语文作文结尾写作技巧

  1.点睛式

  用简洁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归纳总结,揭示中心,点明意义;或议论收束,突出主旨。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放在远处品味》结尾——因此,当你正为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时,不妨将其放远了品味,这时你会蓦然发现,距离并不重要,亲疏并非是牵绊,绊,放远了的事物原来也别有一番天地!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结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说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我们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2005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在细微中体味博大》结尾——书法、绘画、音乐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五千年的博大文化。这种博大不是我们把细微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所能涵盖的,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叶中品味文化的精彩,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使自身在人格上得到充实、磨炼和升华!这些作文的结尾都用非常简洁或者是深含哲理意味的语言来点明题旨,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了论证力度,也增加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2.升华式

  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作者这样结尾:

  综上所述,忙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但是我们的忙应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保证生活的质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从而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者将张弛之道的效果,由个人而延及国家、人民,使文意丰富深化,自然升华了主旨。)

  3.照应式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照应式又可按具体表达方式分为两种。1.照应文题。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尾点题,文题照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2.照应开头。2001年高考佳作《根》开头:“参天古树源于遒劲的根,挺拔翠松依赖于不屈的根,那么我们生存的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诚信。”此文结尾——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干什么事,不管你在哪里,守着你的根,守着炎黄子孙的根,守着我们的哪怕是唯一的拥有——诚信。文章前后照应,文气通畅,浑然一体。又如2005年高考佳作《别人的风景你的梦》开头引用了卞之琳的《断章》一诗,文章的结尾——记着,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因为,这世界本就是和谐的一体,双赢的存在。此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

  4.引用式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和诗文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2003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结尾——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结尾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既是对前文的归纳总结,又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仅同开头紧密照应,而且还水到渠成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名言、警句、俗语等结尾,不仅是对文章整体上的一种提升,而且使得文章的哲理性加强,耐人寻味。

  5.排比式

  这样的结尾在内容上能照应前文,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语意亲切感人,语句富有节奏韵律,能使阅卷者击节称叹。如:忙碌的身影,也已为现代化建设加瓦添砖;

  忙碌的身影,也曾让世界为你感动呐喊;

  忙碌的身影,也向关怀你的人倾诉爱的呼唤!

(作者有意将三个排比句独立成行,强化了结尾的意图,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三种结尾形式常常互相兼容,使结尾的形式更为丰富。显然,要写好结尾,作者必须有着全文脉络的强烈的整体感,有着深化中心、升华主旨的强烈意识,遣词造句要抒发饱满的激情,从而使结尾蕴含震撼力。

  6.设问式

  设问结尾,发人深思。2005年高考佳作《米卢与孔明》结尾——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功利与目光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该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某考生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结尾——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会如何作答呢?2005年高考佳作《走不倦的人生》结尾——繁忙的人生中,快乐不少,痛苦不多。心态平了,道路自然平。虽然《潇洒走一回》早已退出了流行歌曲排行榜,但生活中,又何妨潇洒走一回呢?以上佳作都在文章的结尾采用设问的方式,不仅引起人们的深思,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达到了较好的结尾效果。

  7.抒情式

  结尾抒情,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005年高考佳作《永远的苏武》结尾——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以“壮哉”“伟哉”“奇哉”“雄哉”表达对苏武的敬仰赞美之情,有感染力。

  2005年高考佳作《平凡成就伟大》结尾——

  大地无语,那青松、鲜花、小草和浪花都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应时刻铭记:平凡也可成就伟大。

  2005年高考佳作《该忘记的与该铭记的》结尾——

  让我们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2005年某考生高考优秀作文《菊花.烈酒》结尾——

  忘记痛苦与仇恨,忘记一切不值得记忆的。铭记快乐与温馨的感情,铭记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与动力。擦亮你的双眼,摘一朵淡泊却幽香的菊花,喝一口浓烈却香醇的美酒,携一腔激情与感恩,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精彩

  8.对比式

  对比式结尾能在鲜明的对比中彰显文章主题。

  2002年高考佳作《与永恒拔河》结尾——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后面这些人,托起了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

  9.反复式

  相同语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回肠荡气。

  2005年高考佳作《一路同行》结尾——

  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10.后记式

  结尾以后记的形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倾诉情感,既文采飞扬,又显得含蓄而富有哲理。

  如《那鱼那鹰那人》后记——

  鱼,终究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

  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

  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用爱心编织而成的幸福网??

  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比喻式结尾,语言优美,意蕴隽永含蓄;逆转式结尾,结尾突然逆转,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论文结尾写作技巧3篇(议论文结尾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行政管理论文3篇 关于行政管理论文

嘉兴市学前特殊教育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12篇

会计研究生毕业论文2篇(会计专硕研究生毕业论文)

高一人生作文3篇 人生作文高中议论文

工作总结开头和结尾6篇(如何写好工作总结的开头和结尾)

生活中小技巧有哪些大全3篇(生活中有什么小技巧)

关于让为话题的议论文作文高中3篇(以阅读为话题的议论文高中)

欣赏的力量作文初一议论文3篇(阅读的力量议论文作文)

社交口才说话技巧3篇 交谈口才技巧

有志者事竟成高二话题作文3篇(作文《有志者事竟成》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