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3篇 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时间:2022-10-27 14:58:2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3篇 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欢迎参阅。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3篇 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1

  湘潭县中医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我院目前有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湘潭市第三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中风科、中医妇科。通过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打造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针对现有的四个重点中医专科的延期建设发展规划和拟创建药剂科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

(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75%,病房>60%,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95%。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3—4个相关疑难病种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每年积极申办和参与市级以上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进一步完善充实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2种,专科门诊中医(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治疗)处方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65%,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本科室处方总数的比例≥35%。

  限地点,费用按相关政策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三、实施步骤

(一)2014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完善,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骨伤科、针灸理疗科、脑病内科、中医妇科

  按照计划完成专科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科建设经费。

  目标: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具体措施:

  1、制定计划,新住院大楼搬迁后,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药剂科达到预期目标。

  3、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4、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步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5、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四、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姜正其 副组长:刘新辉 何建明

  成员:范 侃 胡 艺 王洪林 杨 靖 杨德俊

  刘红卫 李亚平朱启谷 侯 健 刘红霞 陈挽澜

  陈文星 周建军 徐立焰 石 欢 卢小庆 黎平男

  谭玉冰 周艾飞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2

  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省、市中医药大会精神, 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 进一步加强我院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结合 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通过省重点专科项目实施, 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 改善 专科基础设施, 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 发挥重点专科 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 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 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 成为全省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 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l、以诊治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 中医专科——心脑血管病专科。

  2、以诊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一 糖尿病专科(病。

  3、以诊治各种骨伤、骨病、颈、肩、腰、腿痛病为基础,创建 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病专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 20,专

  病≥ 10 ,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省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 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 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 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 /月 ,积极选派专科优随访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 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 使用率 >90%,中医治疗率门诊 >85%,病房 >70%,专科门诊量 >全院 1/10,县域外患者比例 >25%,出院患者≥ 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 3— 4个相关 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 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 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 1— 2项 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 法(≥ 1项 /年 ,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 l 项 /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 广相关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积极申办省级或市级 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 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 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 剂品种专科 >3种,专病 >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 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 >l项 /3 年,市地级 >2项 /3年;科研成果省级≥ 1项,市地级≥ 2项 /年。全 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2— 3篇 /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 对本专业有代表 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 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 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 “以病人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病人 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杜绝收受红包、回 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三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小组。协调 与各级领导的关系, 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协调院内 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 , 逐项落实, 制定创建省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 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 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 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 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 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 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后, 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 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三、实施步骤(一 2008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 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糖 尿病专科初具规模, 接近或达到周期目标。心脑血管病专科按照 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 标责任书。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年 度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 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 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 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 改措施。

  5、年底完成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二 2009年

  目标:糖尿病专科达到周期目标, 心脑血管病专科接近周期 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建设 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 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 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 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 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

  5、完成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三 2010 年 目标: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具体措施: l、制定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 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 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骨病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白 银市中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 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 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四、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

  成员如下: 组长:郭俊卫 副组长:宋学谦 成 员:周庆国 吕瑜斌 李明宏 刘彩民 张富兰 李玉惠 徐玉勋 李元鸿 马德平李海海 杨明俊 高生垣 张宏亮 唐彦礼 白云翔 下设办公室,周庆国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 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3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设备类)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中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设备科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项目意义

  通过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为国家、省、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年申报中医脑病康复专科为省级甲类重点专科,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扶持我院的脑病康复专科的建设,为科室投入24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有进行全身多体位按摩的训练床、电动起立床、用于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的踝关节训练器、帮助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耐力训练的前臂关节屈伸训练器、平衡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肋木、提供各种脊柱推拿操作平台的电动PT床、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用的牵引悬吊架、脑瘫患儿平衡感觉、反射调节缓解肌痉挛的巴士球、借助上肢帮助进行步态训练,矫正行走总的足外翻、髋外展

  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2016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8年计划申报中医肝胆病专科、神志病专科、肛肠科、麻醉科、儿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脑病专科、中医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9年计划申报皮肤病专科、产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24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骨伤病专科、中医肝胆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三、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1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70%,专科门诊量>全院1/10,县域外患者比例>25%,出院患者≥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3—4个相关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l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3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l项/3 年,市地级>2项/3年;科研成果省级≥1项,市地级≥2项/年。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小组。协调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十堰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制定创建市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五、实施步骤

(一)2015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中医心病专科、中医针灸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按照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2016年

  目标: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积极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

  5、完成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三)2017年

  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目标: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l、制定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六、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朱海政

  副组长:郑传华 雷兆明 孙 波 黄盛香 梁宏文 成 员:严文军 李代勇 马秀华

  黎 宇

  敖 杰

  王兴文 胡志全 雷 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郑传华同志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3篇 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相关文章:

数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书7篇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表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策划书3篇 职业生涯规划书大赛策划书

生态建设工作计划3篇(生态建设规划)

精选个人职业规划范文3篇 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

保险销售工作计划12篇 保险销售的工作规划

大学医学生职业规划范文3篇 医学生大学生职业规划书范文

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2022最新3篇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大学生

2022自我介绍实用11篇 自我介绍和规划

大学职业规划3篇 在大学职业规划

年规划建设管理站工作人员述职报告3篇(住建规划大队年度考核个人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