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分类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3篇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生物

时间:2022-11-07 01:48:0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分类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3篇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生物,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分类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3篇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生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分类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

  第四节 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特点。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探究鱼类的外形和呼吸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的主要特征。难点: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导学过程】 【情景引入】

  播放鱼游泳的视频:《人与自然》中海洋鱼类的视频 展示鱼的骨骼图片:问:那些动物是有脊柱的?那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

【自主探究】 学习提纲:

  1.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鱼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一、多种多样的鱼

  1.阅读教材p19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

  2.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

(2)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__、__、__、__)和鲤鱼、鲫鱼等;我国的海洋鱼已知的约有2000种,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鱼的主要特征

  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观察与思考】

(1).口和鳃盖后缘能否同时张开或闭合_________________(2).水流的方向:用吸管把墨水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发现墨水由____流入进入口腔内,随后再由_____流出。

(3).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

  a.轻轻掀开鳃盖,仔细观察后发现鳃由细而多的___________构成;鳃的颜色为__________,这说明鳃丝内含丰富的_______血管。b.将已准备好鱼的一侧完整的鳃放在水中和放在空气中,比较它们的状态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流动方向: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_____中;

(5).气体交换的结果: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血液经过鳃后由_______血变成_______血。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体型呈,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2)体表有鳞片,分泌有,能减少游泳时的摩擦(3)有_____,是适于水中游泳的运动器官(4)游泳的动力:靠_________和_____的摆动(5)有_____,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

  3.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点及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有______覆盖,用 呼吸,通过_________和_____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4.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渔业法规定“禁止在___、___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练习设计】

  1.海蜇、乌贼、海虾,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是却有共同之处()A.都有脊柱 B.都用鳍游泳 C.都有贝壳 D.都没有脊柱

  2.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C.体表都被有鳞片,并且适应各种水域环境 D.在水中用鳃呼吸 3.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A.水→口腔→鳃→血液

  C.水→鳃→血液→口腔

  B.水→鼻腔→鳃→血液 D.水→口腔→血液→鳃

  4.到水产品市场买鱼时,判断鱼是否新鲜,要看鱼鳃的颜色,新鲜的颜色应是()A.灰白色 B.鲜红色 C.暗红色 D.白色 5.人类下列的哪种活动会使水域环境受到污染()

  a.各种工厂污染物的排放 B.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各种水域环境 C.生活污水的排放 D.以上各项都是 6.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河蚌、鲨鱼、海马 C.青蛙、青鱼、蝌蚪

  B.鲸、蛇、乌鱼 D.珍珠蚌、鲫鱼、鳖 7.北方的冬季,渔民通常在自家鱼塘的冰面上凿许多孔洞,其目的是()A.提高鱼塘的水温 B.提高水塘水中的含氧量 C.减少鱼塘水的压力 D.利于给鱼喂食

  8.人们有这样的经验,鱼离不开水。将活鱼从水池中取出,不久便会死亡的原因是()A.体表干燥 B.无法呼吸 C.身体内缺水 D.血液循环停止

  9.鱼的形态结构适于在水中生活,下列特点中,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无关的是()A.身体呈梭形 B.躯干部和尾部覆盖有圆形鳞片 C.体表有黏液 D.身体两侧有侧线 10.鲫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鳃盖 B、鳃弓 C、鳃耙 D、鳃丝

  二.非选择题

  1、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如鲫鱼、海豚;另一类是 动物,如对虾。

  2、鲫鱼的外形呈_______,使其在水中游泳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鱼口和鳃盖是怎样开闭的?

①水→________→________→水。后“水”和前“水”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即_______含量减少,_________含量增多 ②鱼口和鳃盖后缘_____________

  4、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空格中。(供选词:黏结,减少,展开,扩大。)鱼在水中,鳃丝是

  的,了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当鱼离开水时,鳃丝会

,几片鳃相互覆盖,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就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5.章鱼、鱿鱼属于_______动物,娃娃鱼属于______动物,甲鱼、鳄鱼属于______动物,海马、海龙、泥鳅、鳝鱼、鲨鱼属于_____类,企鹅属于_____类。

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分类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2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2、技能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践调查、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拓展创新和归纳总结,体验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认真态度、配合协作、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和大胆创新等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

  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学生在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品质,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日常生活中,你在整理书架时,为了查阅方便,是怎样对书籍进行分类摆放的?让学生谈自己的做法,从而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导入本章内容的学习。

(二)新课:

● 生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预习提问;强调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探究法等等)生物分类的依据是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引导学生回顾细菌真菌的分类),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动物的分类:

  1、多媒体展示环节、节肢、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常见动物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思考回顾、比较分析、探究解决,在此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1)图片中的动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组?每组有哪些动物?

(2)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相比,结构是简单还是复杂?

(3)无脊椎动物又可分为哪几类?比较:哪一类结构简单?哪一类结构复杂?(外部形态结构:如足;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如呼吸方面)

(4)脊椎动物又可分为哪几类?比较各类群结构简单与复杂。(外部形态结构:如体表;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如心脏、体温方面)。

  2、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配合协作,解决讨论探究题: a.尝试以表解方式将P82图中11种动物进行分类(尽量从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B.把你们小组所收集认识的动物安排在不同的类群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成果最多最好。

  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3、展示合作成果,进行全班交流,既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又对动物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引导思考:无脊椎动物只有这两类吗?(避免产生错误认识。)教师及时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4、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动物还可以怎样分类?” 既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了科学素养;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是科学的分类方法。●植物的分类:

  1、在教师引导下,再次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配合协作,查阅资料(初一植物),观察图片,比较分析,对六种植物逐步进行分类。活动中涉及到的有关植物分类的具体知识,为便于学生回顾,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图片。学生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的同时,师生对植物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1)初步回顾植物的主要类群

(2)根据种子的有无,植物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学生小组合作,把图片中的六种植物分成两组即:有种子和无种子。比较两类植物的简单与复杂。

(3)展示图片(桃子和松树的种子),有种子的植物可以根据哪一个器官进一步分成哪两类?小组合作,把图片中有种子的植物玉米、向日葵和油松再分成两组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4)展示图片(菜豆和玉米种子),被子植物可以根据哪一个器官进一步分成哪两类?小组合作,把图片中的玉米和向日葵两种被子植物再分成两组即: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5)展示图片(藻类、苔藓、蕨类三种无种子的植物),观察根茎叶三种器官,小组合作,把图片中的水绵、葫芦藓、肾蕨分成三类,并比较这三类植物的简单与复杂。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思考P82 1、3、4、5四个讨论题是否都解决了(第2题涉及到下节的分类单位,本节可以不做要求,而在下节解决。)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究:“你明白了吗?”P82 6题,从而对植物分类有进一步的了解。

  3.把你们小组所收集认识的植物安排在不同的类群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成果最多最好。(植物分类不应局限于图片中的六种植物,且在拓展中再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等科学素养。)

  4.以上的讨论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践活动:“让我们愉悦地携起手来,去调查食品的分类摆放”,运用本节所学的分类方法,对所选食品的分类进行科学修改,各小组合作的最终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并记入成长纪录。生活中体验分类的方法,并提高合作学习、实践创新等科学素养。

(三)本节小结:师生共谈本节课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却没有得到解决?让学生带着一个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

(四)达标练习:多媒体展示。

(五)作业:帮妈妈整理衣橱,使衣服大致分类摆放。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生物分类

  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二.植物的分类 三.动物的分类

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分类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3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2、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1免疫的概念。2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学习过程:课前自学一:免疫的功能(根据下列问题,阅读和观察课本57-58页文字和图片,进行理解和记忆)

  1、免疫最初的概念?什么是免疫?免疫的三个功能是什么?

  课前自学二:计划免疫:(阅读课本58-59页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并理解和运用。)

  1、什么是疫苗?

  2、什么是计划免疫 ?

  知识梳理:免疫的功能: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自己”

  和“非已”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细

  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的功能:(1)(防御保护)(2)

(自我稳定)(3)(免疫监视)

  3、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

  上被称为。

  计划免疫:

  1、疫苗通常使用和或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主要有、、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童接种,以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

  防接种,简称为。

【巩固练习】(先独自做,后小组交流、明确答案、组长讲解疑惑、准备展示。时间大约10分钟)

  1.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中能引起免疫反应的是:()

  a. 给失血过多者输入同型血中的血细胞B.因遭受强烈打击体表而受损伤的红细胞

  C.自身新生成的红细胞D.移植的外来器官

  2.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先天性心脏病B.风湿热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癌症

  3.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a.会产生免疫反应 B.神经血管不易接通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外来皮肤含有抗体

  4.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a.会产生免疫反应B.神经血管不易接通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外来皮肤含有抗体

  5、移植到人体的器官不易成活,根据免疫的概念,植入的器官相当于()A 抗体B 抗原C 传染源D 病原体 用心爱心

  6、人体免疫的三大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A 破伤风B 百日咳C 肺结核D 天花

  8、给幼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这属于()。 A.计划免疫B.自然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免疫监视

  9.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0.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疫苗)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

  半个月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瘟病的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存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那么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注:人体的免疫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绵羊

  等哺乳动物)()。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获得了免疫力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免疫起了作用 D.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炭疽病属于血液传染病 11.关于人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计划免疫B.接种的疫苗是抗原 C.接种的疫苗是抗体D.属于人工特异性免疫

  12、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A 破伤风B 百日咳C 肺结核D 天花 13.给幼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这属于()A计划免疫B自然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免疫监视 14.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5、下列各项中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的疾病是()A 遗传病 B 佝偻病 C 侏儒症 D 传染病 【当堂检测】(请独立完成。时间3分钟)

  1.目前“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

  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

  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2.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B实

  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

  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

  是免疫据上述实验回答:(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健康人是可称为__________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6)禽流感属于______________传染病。

  3、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和母婴传播;现在有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_____。

  4、非典型肺炎是通过近距离______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肺炎;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

  专心

  了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__________疫苗。【课后反思】(总结和反思你的收获)【布置作业】同步训练一 二10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导学案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郑春燕审核人:任会菊 教案个数

  学习目标1.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学习重点、难点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复习过程:基础知识回顾

  1、传染病:概念 是由引起的,能在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2.“非典”和“禽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3.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免疫的概念: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自己”和“非已”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的功能:(1)(防御保护)(2)(自我稳定)(3)(免疫监视)

  3、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

  计划免疫:

  1、疫苗通常使用和或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主要有、、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童接种,以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

  巩固练习:1、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 沙眼 B 流感 C 佝偻病D 细菌性痢疾

  2、医生不让传染病患者外出,这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3、对患有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衣服和饮食用具等进行消毒,这一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

  4.某地流行非典型性肺炎时,一疫区大学将家住外地的学生留下,劝其暂不返乡,这种措施属于()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5.可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①病毒②细菌③真菌④单细胞动物⑤寄生虫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6、为了防治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①凡是进入我国的一切外来人员都要检查有无艾滋病检疫证明 或进行检疫;②严格控制从国外进口血液制品;这些措施分别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 用心爱心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8.饭前便后要洗手有利于预防()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9.一切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目的是()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原 10.为了预防甲型肝炎,给健康青少年注射胎盘球蛋白,这种措施是()A 自然免疫切断传播途径C 控制传染源 D 保护易感人群

  12、下列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 禁止患者亲属探视B 对患者的衣物进行消毒C对患者进行治疗D开设传染病门诊

  13、下列动物属于病原体的是()A 蛔虫B 老鼠C 苍蝇D 螃蟹

  14.唾液有杀菌作用,原因是()A唾液中含有抗体B唾液中含有吞噬细胞C唾液中有抗菌素 D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15、下列关于传染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是传染病的根源,称为传染源。B.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C.只有患病的人或动物才能称为传染源。D被病原体污染的水、空气、食物,可以称为传染源。

  16.不要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A.痰中含有大量细菌B.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C.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太脏D.以免污染地面

  18、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传播。A、饮食B、空气、飞沫C、接触D、血液19唾液有杀菌作用,原因是()A.唾液中含有抗体B.唾液中含有吞噬细胞C.唾液中有抗菌素D.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20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A肝脏脾肾B脾、胸腺、淋巴结C肝脏脾胸腺D脾甲状腺淋巴结

  21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的天花患者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使人能预防天花,这里的痘浆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2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具有不感染性B、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C皮肤对多种病原体有屏障作用D白细胞能吞噬细菌 23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

  24、牛常用粘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结果伤口愈合,原因是:()

  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唾液呈碱性可杀菌 C.唾液中含有溶菌酶D.唾液中含有黏蛋白

  25、在制备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26.大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A.得不到营养B.失去了保护作用C.不能调节体温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功能

  27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______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_______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_____药物。

  28、在2005年秋冬时期,某地区流行过一次水痘;当水痘流行时,学生甲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则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学生丙则患了水痘;试分析原因: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通常接种的疫苗是 用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

  29、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会发生腹痛、呕吐,或皮肤奇痒难熬;有人吸入花粉会哮喘;有人注射青霉素会发生休克。试回答:

(1)上述反应叫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体的哪道防线发生异常?(2)花粉、鱼、虾和青霉

  专心

  素,在免疫学上叫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上述现象的人,可看作()A、传染源B、易感人群C、抗体D、免疫功能失调

  12、人体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疫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我国对“SARS”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对“SARS” __________

  疫苗的研制成功

【课后反思】(总结和反思你的收获)【布置作业】同步训练一 二10

  用心爱心 专心 3

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分类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3篇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生物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和要求3篇(高中生物教师工作计划 个人)

六年级上册多彩的活动单元作文范文最新9篇 六年级第二单元上册作文多彩的活动

有关八年级优秀作文5篇(八年级的优秀作文)

2022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本3篇(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第一学期)

最新八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总结3篇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总结

八年级远离毒品观后感3篇(远离毒品的观后感)

鸟梁实秋阅读及答案年秋人教版七年上册3篇(鸟 梁实秋阅读答案)

学写倡议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4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作文学写倡议书)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总结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计划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