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5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时间:2022-11-10 16:37: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5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以供参考。

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5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1

“这是现在的卫生院。”沈富琼的手机相册里,三层高的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十分漂亮。但13年前可不是这样——

  2009年9月,通过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的沈富琼,怀揣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青春梦想,兴冲冲前往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报到。当她坐了整整两天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时:“只看见又矮又旧的木瓦房,全院工作人员就是院长和一名助理。”当时麻邛乡没有通电,晚上点蜡烛照亮,由于海拔高,做饭要用钢炉,用水要到河沟里挑,遇到刮风下雨,卫生院的房子钻风漏雨,要拿着盆子接雨水……

  人生地不熟,环境艰苦……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刚离开校门的沈富琼偷偷哭了。就在她临近崩溃、打算放弃的时候,有一次跟着院长到乡下巡诊,看见牧民群众十分欢迎大家,尤其是一名肺结核患者看她来,眼神里充满了对医生的渴望和期盼。“我感到自己被需要。”

  沈富琼出生于甘孜州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牧民群众尤其是那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和能力。“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经与麻邛乡的老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一次,她没有犹豫,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

  13年里,沈富琼走遍了麻邛乡的每家每户。麻邛乡是高原牧区,这里的群众基本过着散居游牧的生活,导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重重。但这些没有难倒沈富琼:“我们有定期巡诊,日子久了,哪个季节哪家人在哪里放牧居住,心里都有数。”

“巡诊是个辛苦活。好多地方汽车去不了,摩托也去不到,只有走路。”沈富琼记得,有一次骑摩托车出诊,路上又遇上下暴雨。路上没有躲雨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后来摩托车也没法骑了,她就走路,走了3个多小时,摔了十几次,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真心付出换来了群众的认可。大伙都说,“沈门巴(门巴,在当地语言里是医生的意思),你成了麻邛乡的人了!”“沈门巴,你真是牧区人的好医生!”

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2

“你看,这些是我们给儿童建的档案资料,这些以前是没有的。”

  沈富琼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中,有好几张是麻邛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资料。这些资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龄段分类,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每份资料的右上角,还细心地贴着孩子的照片。

  原来,在当地由于习俗等原因,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样的。虽然每名家长都有一本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但是医务人员叫到名字时,还是容易出现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况。2016年,沈富琼被提拔为麻邛乡卫生院院长后,她着手进行对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卫生院给全乡每名儿童建立了接种档案,并在档案上贴上孩子的照片,即使家长不识字,只要看照片就会知道这份档案是自己孩子的。这份档案和家长手中的预防接种手册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来接种,也不会弄错对象。

  麻邛乡地域宽广,群众居住分散,由于看病难看病远,以前牧民们生病找医生时,病情常常已经很危重了。为防患于未然,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对全乡人健康情况进行摸底,为所有慢病患者建立起了健康情况表。

  每名慢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张贴着患者本人照片的“明白卡”,上面注明了姓名、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等信息。这样即使在巡诊时不是沈富琼本人上门服务,别的工作人员也能一眼就了解情况。

  13年来,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开展“送医药下村”活动,把糖尿病、高血压等常用药品主动送到群众家中,送到牧民手中,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现在,麻邛乡卫生院盖起了楼房,当地通了电、路,也有了网络,基础条件大大改善,更多大学毕业生来到这里工作。自2016年担任院长以来,沈富琼先后引领8名高校毕业生在乡卫生院扎根,20岁的泽仁拉姆就是其中一员。看到沈富琼时刻以病人为优先,深受大人小孩喜欢,泽仁拉姆备受感动:“沈院长是我的榜样,我也想像她一样,留在基层服务实现自我价值。”

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3

  如今,走进太平庄中心学校,整洁的环境、明亮的教室以及丰富的电子教学设备,令记者眼前一亮。然而杨晓帅刚到这里时,学校却是另一番落后景象。

“墙体、门窗破损严重,教室里还是老旧的水泥黑板,整个学校只有两台‘大头电脑’,没有电子教学设备,更没有无线网络。”杨晓帅回忆道。

  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杨晓帅想尽一切办法:没有多媒体,就算熬夜到凌晨,她也会为每一节数学课制作必要的卡片、模型、挂图等教具,以便更加直观地教学;在教室里热烈地讨论奥特曼的经典动作,形象地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知识点……杨晓帅的“趣味教学”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又优质高效。2019年,她带领的毕业班数学学科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光学文化课也不行,我们要多开展孩子们需要的文体活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4年,杨晓帅主动报名参加县级团体操比赛,因学校偏远不方便把50多名学生集中到县里,她便邀请评委们来学校评分。

  比赛现场,当音乐响起时,身着统一服装的孩子们一改平日的羞涩胆怯,个个精神饱满,在操场上整齐划一、动感十足地表演起来。这次比赛,孩子们最终取得全县三等奖的好成绩,杨晓帅用自己的行动向所有人证明,“山里的娃娃一点都不差”。

  2015年,学校完成重建,杨晓帅和其他老师一起网购了六百元的颜料,用3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动手为校园墙壁彩绘,建设起校园文化。2016年,学校成功申请到乡村少年宫项目,由杨晓帅主要负责,为孩子们开设了舞蹈、美术、乐器、手工等六个兴趣班,每周二、每周五还安排了专门的活动课,学校的特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

“我希望这里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头顶这片狭小的天空,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拥抱更大的世界。”杨晓帅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期许。

  如今,太平庄中心学校连接了无线网络,实现了电子化教学,同时第一次有了升国旗仪式,第一次举办了艺术节……杨晓帅心中的斑斓世界,正一天天变成孩子们眼中的星辰大海。

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4

  从警7年多来,戴贝贝一直在刑事技术一线,她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屡建功绩。

  2020年,公安部部署开展“云剑2020”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戴贝贝主动清理本局物证保管室物证时,发现“鼎城1996.12.31罗某被杀案”相关物证具有送检价值。她将该案物证送至常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检验鉴定,获取关键证据。重新研究案卷后,戴贝贝和同事围绕案发地点展开排查,经一个月搜集比对,终于抓获犯罪嫌疑人郭某,使一起24年的积案告破。

“雁过留声,风过留痕。”戴贝贝坚信,凡行过必留痕迹,一根头发、一滴唾液、一只脚印,都能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凭着这份责任感和执着,戴贝贝和同事获得很多荣誉。

  在工作上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在业余时间仍不忘钻研业务,戴贝贝结合多年实践总结出“痕迹现勘法”。“每次现勘,把这些方法在脑海刷一遍,思维上就不会留下死角。”她将这些方法整理成学术论文,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利用立体足迹进行人身识别新方法研究》《穿鞋足迹鞋底花纹与足底部位相关性研究》等数篇文章。

  通过自学,戴贝贝于2018年通过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2019年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0年取得公职律师工作证,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鼎城区法学人才库。

  因成绩突出,戴贝贝被公安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被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评为“最美基层民警”,被省公安厅、人社厅评为“全省百佳优秀公安民警”,被团省委、省妇联分别授予“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5

  今年32岁的杨晓帅出生在乡村教师之家。2013年,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杨晓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怀安县特岗教师,并自愿留在当时全县条件较差的太平庄中心学校任教。

  尽管有心理准备,学校的环境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老师的宿舍是废弃教室改造的;饮用水是井水,需要等泥沙沉底了才能用;买菜得步行半个多小时到最近的供销社……然而,杨晓帅没有退缩,这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坚定了她扎根基层的决心。

  杨晓帅所在的一年级,全班共有51名学生,其中39名都是留守儿童。经打听得知,怀安县的青壮年群体大部分在外打工,孩子多数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杨晓帅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家长。

  当时,班上有一个小名叫星龙的孩子,总是沉默寡言,不认真听课,聪明但学习成绩很差。星龙的爸爸常年在外务工,妈妈忙于农活,孩子吃饭都无法按时保证。

  杨晓帅决定每周进行一次家访,为他辅导功课的同时,在生活上给予他更多关心和照顾。渐渐地,星龙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一年后的“六一”儿童节,星龙以优异的成绩第一次站上了领奖台,他拿着奖状开心地向杨晓帅说:“老师,谢谢您。”杨晓帅瞬间红了眼眶。

  还有一个学生名叫伟伟,父母离异,姥爷多病,姥姥患有癫痫,全家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得知伟伟的家庭情况后,杨晓帅悄悄承担起孩子的书本费用,并为他申请了贫困补助。

  伟伟的妈妈身高不到一米五,每天用一辆特别破旧的二八自行车推伟伟上学,自己再从车架下面掏着腿半圈半圈蹬着回家。娘儿俩在马路上扭来晃去的情景,让杨晓帅心里很不是滋味。

  冬日的一个周末,杨晓帅独自跑到怀安县城,买了一辆全新的自行车送到伟伟家。不善言辞的伟伟妈妈不停地说“谢谢”,一直抹着眼泪。

“爱,是最好的教育,我要用真情守护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杨晓帅说。九年来,她总是第一个坐到教室里等待孩子们到来,聊天、辅导作业、帮他们给在外的父母打电话……每日近距离的陪伴,让孩子们和杨晓帅格外亲近。

  2017年的教师节,学生们将教室布置一新,给杨晓帅送上了一份节日惊喜。2018年,杨晓帅不慎摔下楼梯造成严重脚伤,在宿舍一边养伤一边办公的日子里,学生们每天都来陪伴她,家长们不时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和保养品。2019年的“六一”儿童节,杨晓帅送给每位学生一件T恤,T恤上印着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图案,当年6月末,杨晓帅成功送走第一届毕业生,学生们在校门口和老师深情相拥,去了又返。

  杨晓帅在每一个孩子心上播撒了爱的种子,静候着生根、发芽、开花。

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5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初中毕业生自我评价2篇(学生自我毕业评价初中生)

毕业生实习总结6篇

中层干部竞聘演讲稿12篇(基层干部竞聘演讲稿)

有关毕业生就业自荐信3篇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我的自荐信

2022年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个人优秀事迹及材料7篇(《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展示》专题)

诚实守信的事迹材料范文3篇(个人诚实守信事迹材料)

红领巾奖章个人事迹7篇 红领巾奖章 主要事迹

历史师范毕业生自荐信3篇(应届师范生自荐信范文)

最新助人为乐先进事迹3篇(助人为乐模范事迹)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个人优秀事迹材料7篇(小学生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