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文化导游词精选3篇(介绍历史文化的导游词)

时间:2022-11-24 18:4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上海历史文化导游词精选3篇(介绍历史文化的导游词),供大家阅读。

上海历史文化导游词精选3篇(介绍历史文化的导游词)

上海历史文化导游词精选1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0_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上海历史文化导游词精选2

  豫园,历来被称为城市山林,它诞生于四个半世纪之前的明代中叶,说它是城市山林,因为它坐落在繁华喧嚣的上海城市中心,清代江苏巡抚陶澎在道光六年(1820_年)就为它题匾“城市山林”。豫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的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豫园旅游商城、上海老城隍庙相连,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约30亩地),门牌号码编在安仁街218号。豫园名列现存的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其余是嘉定秋霞圃、嘉定古猗园、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园。豫园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市唯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国古典园林。195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园是上海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可谓上海名园之冠。

  明代私家园林

  明清两代,江南经济繁荣、物产富庶,官宦豪富、文人雅士纷纷营造私人园林,一时江南建私家园林之风盛行,各城市名园荟集,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精品亦大多集中于这个时期。著名的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个园、何园;上海的豫园;杭州的郭庄、刘庄、蒋庄等,为此赢得“江南园林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胜誉。

  豫园所处的上海老城厢,是当时的上海县县治所在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倭寇自海上屡屡来犯上海,两个多月内五次焚烧掳掠,知县仓惶逃遁,镇海卫指挥、县丞、镇抚皆被杀害,县衙遭焚,闾里成墟,死者盈路,惨不忍睹。于是邑人上书:“贼自海入,乘潮劫掠,如取囊中物,皆由无城之故。”决意筑城御倭,官府采纳,全城上下出钱出力,不到两个月便筑城完竣,当时便有潘恩撰写《筑城记》。此后,军民固守城池,倭寇侵犯终不得逞。正因此,日后潘恩家才能太太平平地在城内建园。这座高二丈四尺,城围九里的明城墙在老城厢矗立了三百六十年,直到民国元年(1920_年)拆除,留下城西北大境关帝庙一小段(今人民路大境路口),至今犹存,1959年与豫园同时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潘恩,字子仁,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上海人,《明史》有其列传,死后赠太子少保,谥“恭定”。潘恩嘉靖二年(1920_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为官廉能正直,惩恶扬善,深得民心。他家中堂上对联“履富履贵履盛满,如履春冰;保身保家保令名,如保赤子”,则是他一生兢兢业业、洁身自好的写照。潘恩的家族是当时上海城里的名门望族,在老城厢梧桐巷、安仁里(现梧桐路、安仁街)一带居住,现梧桐路的明代建筑世春堂(今福佑路第一小学分部)是潘家仅存的旧居。

  在上海县修筑城墙六年后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恩的次子潘允端科场失意落榜归来,在自家住宅西面数畦蔬圃之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营造小园,聊以自娱,这便是豫园的始建。三年后,潘允端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自此沉浮宦海十多年,无暇顾及建园。日后,在他自己写的《豫园记》中说:“垂二十年,屡作屡止,未有成绩。”万历五年(1577年),他从四川布政使任上辞归,这才一心一意营造园林,请园艺名家、堆叠假山高手张南阳为其设计营建,不断充拓扩大,逐步增添景物,积十余年之功,把余生的精力和财力耗费在修建园林上。正如他在《豫园记》中所说:“每发耕获,尽为营治之资”,“第经营数稔,家业为虚,余虽嗜好成癖,无所于悔”万历十八年(1590年),终于建成一座规模恢宏、景色旖旎、盛名一时的私家园林,当时即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奇秀甲于东南”,为后人留下一份弥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上海历史文化导游词精选3

  各位游客好.啊,微风吹在脸上好舒服,知道是什么气息吗?猜猜,青草味, 桃花香,都对,都是上海的气味,上海的洋气.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上海的故事传说.名人名流.电视电影.文物古迹.在每个人心中,上海的形象就像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一样,万千风情各不同.

  下面我就来描绘我心中的这款旗袍吧.

  上海有着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自1843年,帝国主义列强进驻上海,形成了她海纳百川.中西交融的特色.大家一定不会忘记, 20_年的金秋,身穿唐装的各国元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为什么忘不了?吸引大家眼球的,不仅仅是用上等的江南丝绸做成的唐装,还因为上海已成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大型港口城市.

  21世纪的上海,处处呈现出繁荣与开放的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这些在电视上常见的建筑,是上海的装饰品,像张曼玉的珍珠项链和耳坠 再美再优雅的女子总是需要饰品来点缀的,所以,再繁华再热闹的上海,需要这些建筑来装饰,才引人入胜.有人说,看二千年的文化到西安,五百年的到北京,近百年的文化到上海.用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来形容上海的发展,大家没有意见吧.那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是什么样的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上海先属吴,再属越,后又属于楚.当时楚国大将黄歇治理河道有功,被封为春申侯,所以上海简称为"申"公元前期220_年,秦灭楚后,秦始皇带领丞相李斯还有他那败家子秦二世,南下巡视,看到上海一带物产丰富,交易繁荣,人丁兴旺,但是呢,人们只是在船上交易,还没形成城市.当时上海吴淞口一带居民多以打渔为生,聪明的渔民发明一种竹编的打渔工具"户".怎样形容呢?用竹子或木棍编在一起,围成方形或圆形. 涨潮时,潮水会把鱼掀入"户"内,退潮时鱼儿就只能望洋兴叹,动弹不得了.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所以渔民就坐收渔翁之利,退潮时到里面去捡鱼了.我想上海人可能是守株待兔的农夫的后代.不好意思,开个玩笑.后来上海简称"沪"就这个原因,可为何加三点水呢?地球人都知道,"沪"乃水边人家用"户"打渔以后,上海渐渐由一个小渔村形成一个大的集镇,贸易港口.那时有18大浦,其中就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北宋后期,因松江渐渐变浅,在今天外滩到十六铺一带形成"上海滩"了.海上船只由上海浦开到旧城区的东面停靠,所以"上海"成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大家知道了,"上海"是由"上海浦"演变而来的.有这么一句话,正反两面读都一样: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读读看.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产生了.上海被外国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从此,国中有国,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冒险家的摇篮"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才被人民收回.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今天,上海已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个大都市呀,面积为6341平方公里,户籍1600多万,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多人,真是人挤人呀.黄浦江把上海分成浦东和浦西两部分.浦东新区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的地区,我们将会在晚上欣赏她的美景.

  为什么不说白天看呢?白天的上海只是高楼大厦.数不清的红绿灯灯.川流不息的车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给人的只是硬的.远的感觉.有这么一句话,雨西湖.雾重庆.夜上海.夜上海呀,周璇唱的歌,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翻唱的---夜上海呀,夜上海

  当然喽,这个夜上海怎么看,有学问的.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了,为了帮大家全方位地领略上海的韵味,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海陆空"对上海进行仰视.平视.俯视. 海看呢:我们可坐上海外滩边的豪华游轮,游览浦东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远视对岸的金茂明珠会议中心,把上海的璀璨刻录在眼中.摄像机里

  陆看呢:我们的好好司机会带大家绕市区一圈,看看夜色中的人民广场.上海歌剧院,到中华第一街南京路,可到新兴的商业街衡山路,近距离领略上海的万种风情.

  空看呢:当然到金茂大厦88观光层了.先聊个关于金茂的小故事,关于申报吉尼斯世纪记录的.金茂大厦为全国第一,世界第四高楼,呈塔形的,有些像西安的小雁塔.总造价为南浦杨浦和明珠总和的1.5倍.高420.5米.国内外呢,有好3个攀援爱好者都爬到向金茂顶层了.也有第4个江西小伙子呢,夜里四点,硬生生地开始爬了.到了87层时,精疲力竭了,7点10分,还是高高的起吊机把他给"拎"了下来.

  真是多危险呀,他哪是那个料呀,就是猴子都没办法.此时,大家也许想,导游让我们去金茂欣赏美景,是不是也要我们爬楼呀?不会的,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我们可在45秒内就到340米高的88层,因为我们乘坐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最安全的电梯.到了那上面,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上海尽收眼底.这时你会感叹,上海真美呀.华灯初上的上海就像穿着晚礼服的张曼玉,流光溢彩灯火像她的宝石制成的披肩,咦,难不成是李湘送她的?李湘家好多哟.唉,耳听为实,眼见为虚,究竟如何,Lets go.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上海几乎始终是一个代表着时尚和诱惑的城市:从三四十年代纸醉金迷的不夜城,到五十年代飘着香风的南京路,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流行文化之都,上海不但是潮流的引导者,更是时尚的制造者。一进入上海,你就必须面对连绵高耸的摩天大楼。它们无处不在,证明着上海的繁华,却给你带来视觉冲击和心理压迫。所以,不如索性登上上海的制高点——金茂大厦或东方明珠塔的观景台,居高临下地审视它。

  与都市同步繁荣的必然是商业,仔细研究你的旅行计划,你会发现你将随时身处商家的包围之中:从外滩漫步到人民广场,必然要经过南京东路或福州路;寻访著名建筑作品,需要数次横穿淮海路;静安寺本身就地处商圈的中心;即使在水乡古镇朱家角,你的功略也会提到:那里的特产是……

  但当你从繁华和喧闹中脱身,转入一条清幽的小路,一定会时不时被路边不起眼的小楼的铭牌吸引:孙中山故居,鲁迅故居,周公馆,中共一大会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连接着那段尚未远去的风云变幻。而要了解更古老的上海,不妨去上海博物馆消磨上几个小时,那里丰富的藏品会让你对这座现代化都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当夜幕降临,你是不是觉得对上海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你错了,没有领略过夜上海的魅惑,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这个千面女郎。去新天地吧,饮酒或是饮茶,听歌或是跳舞,狂欢或是冷眼旁观。你有N多的选择,去得出N多种结论,当然,无论是哪一种,你都是对的。

上海历史文化导游词精选3篇(介绍历史文化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关于导游求职信模板6篇(导游求职意向模板范文)

嵖岈山风景区导游词3篇(嵖岈山导游词沿途+景点)

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通用3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3篇(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校园导游词12篇 为校园写一段导游词

“宿舍总动员”文娱大赛公寓文化节活动策划书3篇(宿舍文化大赛策划案)

放飞青春,创先争优—宿舍文化节活动策划书3篇(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策划书)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3篇(高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有关弘扬孝道传统美德主题征文合集6篇(传承美德弘扬孝文化征文)

太白山导游词12篇 介绍太白山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