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学评语3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评课)

时间:2022-11-29 20:15:4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学评语3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评课),供大家赏析。

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学评语3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评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学评语1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探索与发现(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探索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二)能力目标

  1、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

  2、探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1、猜测法;

  2、验证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2745= 8(725)= 3425=

  二、学习新课

  1、师:学校在假期位每个班级的墙上都铺了瓷砖,咱们现在估计咱班东墙和北墙一共铺了多少块瓷砖,好吗?

  2、学生汇报:有的说100块,有的说90块。

  3、详细汇报

  生1:我将瓷砖分成两部分,两部分的和就是瓷砖的总块数。列式是69+49=90(块)

  生2 :我也发现有90块,因为有10行瓷砖,每行9块。

  生3:那么是不是说明69+49=(6+4)9大家说的对不对呢?再举一些例子验证一下吧。

  4、请大家观察这些例子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

  生1:从左到右是相同因数乘不同因数的和。

  生2:从右到左是相同因数分别乘不同的因数,再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5、师:我们把乘法这样的规律叫乘法的分配律。如用A、B、C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乘法结合律吗?

  6、(A+B)C=AC+BC叫乘法的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1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填一填

  35(2+5)=352+35()(43+25)2=()()+()()

  2、拓展练习

  运用学的规律,将计算过程变得简便些。

= =

  四、全课总结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会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吗?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五、布置作业

  第49页练一练第2、3题。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学评语2

  2020-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56~58页)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难点:归纳并能用抽象符号表达乘法分配律。

  课件。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律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导入新课,在脑海中快速地回忆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为新的学习提供方法。】

  1.呈现课文插图(课件显示:教材第56页情境图)。

  师:一套套房正在装修,请工人叔叔贴瓷砖,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指导学生,并观察算式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并说明你是怎样算的。方法一:

(1)每列8块,侧面4列,正面6列。

  4×8+6×8 =32+48 =80(块)

  师:请你说说算式中的4×8和6×8分别算的是什么?(分别算出侧面和正面贴的块数)(2)侧面6列,正面4列,一共10列,每列8块。(6+4)×8=10×8=80(块)师:为什么这样算呢?

  2020-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生:两面墙共有6+4列,一列有8块,所以我先算出一共有10列,再用10×8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

  师:这两个式子的结果相等,那么它们中间可以用“=”表示这两式子的关系。板书:(4+6)×8=4×8+6×8

  方法二:

(1)每行有10块瓷砖,白瓷砖有3行,蓝瓷砖有5行。

  3×10+5×10 =30+50 =80(块)

(2)白瓷砖有3行,蓝瓷砖有5行,一共8行,每行10块。(3+5)×10=80(块)

  师:同样,这两个式子的结果相等,它们中间可以用“=”表示这两式子的关系。板书:(3+5)×10=3×10+5×10 3.举例验证。

  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例如,(40+4)×25和40×25+4×25。42×64+42×36和42×(64+36)。讨论交流:

(1)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3)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

  观察算式与上面式子,有什么特点?

  特点:等号左边的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规律: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4.字母表示。

  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板书:(a+b)×c=a×c+b×c(并带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规律呢? 学生交流。

  汇报:我们都是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爸爸和妈妈都爱小朋友,也就是爸爸爱小朋友加妈妈爱小朋友。这里的a、b、c就可以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和小朋友。

  5.提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6.深化分配律。

  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学生交流。

  汇报:4×9+6×9,可看成4个9加6个9,就是10个9,也就是(4+6)×9。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并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教材第57页“试一试”。

  1.观察(80+4)×25的特点并计算。

  2.观察34×72+34×28的特点并计算。

  2020-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设计意图: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地探索乘法分配律,灵活地运用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a+b)×c=a×c+b×c

  4×8+6×8

(4+6)×8

  3×10+5×10

(3+5)×10 =32+48 =10×8 =30+50 =8×10

=80(块)=80(块)=80(块)=80(块)(4+6)×8=4×8+6×8

(3+5)×10=3×10+5×10

  A类

  1.简算下面各题。

(25+100)×4

  65×48+65×52

(125+15)×8

  68×99+68

(考查知识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力要求:能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B类

  2.参照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6题,计算下面各题。 79×81

  92×102

  58×41

(考查知识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力要求:能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6500 1120 6800 B类:

9384 2378 教材第57页“练一练”

  1.(1)说说略 (2)(46+54)×28=2800(元)2.略

3700 6600 6496 360 6500 1072 2340 4.(1)(24+26)×25=1250(箱)(2)24×25×80+26×25×70=(元)×6+2×6=120(元)6.(1)略

(2)58×11

  47×102

=58×(1+10)=47×100+47×2

=58×1+58×10 =4700+94 =58+580 =4794 =638

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学评语3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8~P49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

  125×8= 25×9×4= 18×25×4=

  125×16= 75+25= 89×100=

  教师请个别学生口算并说出部分题的口算依据及应用的定律。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再出示:119×56+119×44= 师;这一题,谁能口算出来?老师可以口算出来,你们相信吗?是不是老师又应用到数学的什么定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课本插图

  师:你们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看到两个工人叔叔在贴瓷砖。

  生:我发现一个叔叔贴这面墙壁,另一个叔叔贴另一面墙壁。

  生:老师,我发现两个叔叔贴的瓷砖一起数的话,一行有10块,一共有9列。

  师:你真细心。大家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估计

  师:谁能估计工人叔叔大约贴了多少块瓷砖?

  学生试着估计。3、列式解答

  师:同学们的估计是否正确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瓷砖究竟有多少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算法?

  生:6×9+4×9(板书)=54+36 =90(块)

  师:这边的6×9和4×9分别是算什么?

  生:分别算出正面和侧面贴的块数。

  师:哦,然后两面的块数再相加,就是贴的总块数。你们明白吗?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我是这样列的,(6+4)×9(板书)

= 10×9 =90(块)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两面墙共有9列,一行有6+4块,所以我先算出一行有10块,再用10×9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

  师:你真行,找到了这种方法。现在同学们看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生:计算方法不一样,结果却是一样的。

  师:所以这两个式子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学符号连接起来?

  生:等于号。

  教师板书。4、观察算式的特点

  师:观察等号两边的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等号左边的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生: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因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因数。

  师:是这样吗?你们能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5、举例验证

  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如:(40+4)×25和40×25+4×25 63×64+63×36和63×(64+36)

  讨论交流:w w N 小.学教学设.计.网

(1)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

(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3)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

  师: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字母表示。

  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并带读。7、揭示课题。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文第49页的“试一试”。请同桌讨论探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1、(80+4)×25(1)呈现题目。

(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

(3)鼓励学生独自计算。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34×72+34×28 (1)呈现题目。

(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

(3)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3、让生观察:36×3 =30×3+6×3 =90+18 =108 师:你能说说这样计算的道理吗?

  生独自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四、总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

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教学评语3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评课)相关文章:

小学生绿豆观察日记大全7篇 观察绿豆日记小学四年级

大学生毕业小组鉴定评语大全5篇(毕业生鉴定表小组评语)

数学日记一年级左右大全12篇 一年级学生数学日记

《开学第一课》观看心得体会2022【3篇】 四年级开学第一课2022年心得体会

老人与海上册历史读后感小学生4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小学生

四年级写观察日记单元作文5篇(4年级作文写观察日记)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模板3篇 初中数学教学方案模板

小学数学毕业考复习计划3篇

三毛流浪记四年级读书笔记摘抄大全7篇(《三毛流浪记》读书笔记)

开学了五年级作文3篇(四年级语文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