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内容3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是什么)

时间:2022-12-05 09:5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内容3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是什么),供大家品鉴。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内容3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是什么)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内容1

  5 篇高质量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讲话乡村振兴,顺应亿万农民新期待——中农办主任韩俊解 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本报记者 高云才 朱 隽 王 浩 《人民日报》 (2018 年 01 月 14 日 02 版) 农稳安天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 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新 时代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反映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振兴 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 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 共同行动。

  2017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向 全党全国发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中央农村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 “这次 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标、定 任务、定要求,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意义 十分重大,影响十分深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 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新旗帜“三农”工作由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来统领,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实现农 民全面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 抓手,是指一切工作的总依托。这个战略定位意味着,今后 ‘三农’工作将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统领。”韩俊说,“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不仅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而且要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实现农民全面发展,旨在从根本 上解决‘三农’问题。”从内涵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只着眼 于农村经济建设,也要促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做好“三农”工作,统 筹推进乡村振兴。韩俊表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要高 高举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面新旗帜。他说,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既系统总结了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 一体化等党的“三农”工作的创新成果和经验,又根据新时代 “三农”发展新形势,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 报告中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韩俊指出: “这五句话、二十个字,与 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个字相比,内涵不同了,要求更高 了,也更具备基础和条件了。”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中心 任务。韩俊说,振兴乡村,必须让乡村有活力。活力来源于 兴旺的产业,要让乡村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 融合的新景象。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实现由增产导向向提 质导向转变,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异军突起。生态宜居, 核心是绿色发展。

  韩俊表示,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 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让农村的生态优势变成农村发展的宝 贵资本。要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能够变成摇钱树,让更 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旅游饭”,让保护生态不吃亏。乡风 文明,既要传承保护发展乡村优秀农耕文明,也要培育引导 农民树立现代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 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韩俊提出,乡风文明无法速成,要靠 久久为功去养成,这就需要挖掘农村本土文化人才,鼓励引 导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一股新的农村文化建设 的力量。治理有效,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创新 乡村治理机制。韩俊认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 注重现代治理理念、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以自治消 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让农民安居乐 业、农村和谐稳定。生活富裕,目标是显著缩小城乡生活水 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韩俊说,要坚持富民为本, 富民为先, 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实现乡村振兴,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价 值短板就是潜力,差距也是机遇。补短板、减差距的过程, 是挖掘“三农”潜力和后劲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韩俊说:“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三农’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实现乡村振兴, 需要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 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的基础 地位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加快 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 加大,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是“三农”发展的黄金期。“说明 这五年,‘三农’工作的政策对头、思路对头,农民衷心拥护和 支持。”喜人成就的背后仍存隐忧,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很多突 出问题。韩俊介绍,农业粗放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 历史欠账仍然很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城乡差距 仍然较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后劲仍然不足。中央农村工 作会议提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 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韩俊表示:“短 板就是潜力,差距也是机遇。补短板、减差距的过程,同时 是挖掘‘三农’潜力和后劲,紧抓发展机遇的过程。”乡村的发 展面临重要契机。如今,城镇居民对农业农村的需求日益多 元化、高级化、个性化,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促进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 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乡村发展的基础条 件正在改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乡村的可达性明显增强。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迅速普及,使乡村与城市的距离显著缩短。

  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使农村与市场连接更加方便。乡 村的吸引力正在增强。“燕归巢”现象日益增多,看好乡村发 展前景的人也越来越多,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不断增加。

  乡村正成为驱动内需的新动力源。

  当前农村人口还有 5.8 亿, 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仍会有约 4 亿人在农村。改 厕、污水处理、完善道路建设等都需要继续加大投资,这将 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购买力将显著增强, 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需求支撑。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 融合发展之路,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处理好走出去、留 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 的机会吸引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乡村振兴道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被置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首位。韩俊说:“重塑城 乡关系是一个崭新的提法。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 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重塑城乡 关系,要处理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之间的 关系。并不是城镇化水平提高了,农民进城了,‘三农’问题就 迎刃而解了。无论现代化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让所有农民进 入城市,始终存在如何处理城乡关系的问题。在城镇化过程 中,不能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只顾城市,不顾乡村,会 造成农村衰败,最终会拖了现代化建设的后腿。”“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不是关起门来发展农业农村,不能就‘农’论‘农’。

  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实现城 乡共同繁荣。这是重塑城乡关系的题中之义。”韩俊表示。建 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关键是要解决 钱、地、人等要素供给。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 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这个问题不解决,乡村振兴 的目标难以实现。韩俊说,乡村振兴的标志,一是在农业绿 色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乡村经济向多元 化发展,乡村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二是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 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三是 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由农村向 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缓解。“乡村振兴关键看人气。”从总体 看, 我国仍处于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中的阶段。

  但与此同时, 也出现人口外流放缓趋势,各种“新回乡”现象增多。韩俊提 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防止人口过度流失,处理好 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 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乡村振兴,既要留住绿水青山, 也要留住人才青年。”解决人的问题,要有一套合理的制度安 排,既要让农村想进城谋生的人,在城镇安居乐业;也要让 城里想为振兴乡村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一 番事业;还要让那些想为家乡做贡献的各界人士,能够找到 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和平台。解决地的问题,要破解农村建 设用地自己用不了用不好的困局,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

  解决钱的问题,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 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要完善耕地占补 平衡管理办法,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 兴。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全方位制度性供给已经成 熟定型的制度, 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 还不够健全的制度, 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尚属空白的领域,必须大胆创新制度 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韩俊说, 制度带有全局性、 稳定性, 管长远、 管根本, 农村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都有制度建设的任务。“已经成熟定型的制度,必须毫不动摇 地长期坚持,比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于还不够健全的制 度,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对于尚属空白领域,必须大胆创 新制度供给。”全方位推进制度创新。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 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 度,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 理体制,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育使用引进机制,完善党的农 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韩俊说,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变了,总量不足的矛盾转 化成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业发展质量不高,拼 资源拼环境,过分追求增加产量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改变,要 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促进由增产导向 转向提质导向。“指挥棒不能单单盯着增产,而是要把增加绿 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让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农民跟着市场走。”国家粮食 安全必须确保,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夯实粮食生产 能力基础,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韩俊表示: “当前的确存在部分粮食品种多了,库存压力过大。但粮食不 可能总是多,多与少之间的转换是很快的,在粮食问题上, 一定要看得深远,战略导向不能含糊。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 须保护,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性政策不能弱化,该花的钱还得 花,否则根基就会动摇。”保障粮食安全,关键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通过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种业发展 水平, 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 为农业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办好乡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提出,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 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 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韩俊表示,把党政一把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责任 人,这一要求落实到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有了坚强 的组织和领导保障。韩俊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切实把乡 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为全党全国、 为各级 党委政府作出了表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夯实责任, 做到认识一致、步调一致,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 处。” 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省委书记谈乡村振兴①)车 俊《 人民日报 》 ( 2018 年 01 月 11 日)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 要发源地。这些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照着“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 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三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全 省 2.7 万多个村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 家庭人均年收入 4600 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预计 2017 年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达到 2.49 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 2.06∶1。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为我们在新时 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十九大胜利闭 幕不久,浙江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现场会,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部署。行进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万 亿现代农业产业培育、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 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收入新增的“五万工程”为主抓 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 谱写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新篇章。第一,坚持把做强农村 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通道。

  现在浙江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上越来越呈现 出一体化融合的趋势,农业和农村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有奔 头的产业,农民越来越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 就要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经济,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和“互 联网+农村物流”行动,做优做精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村 电商等美丽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浙江的 好山好水转化为农民的聚宝盆。要加强农业经营模式创新, 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鼓励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向农业 农村,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工商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 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努力让浙江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 土。要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 年行动计划, 到 2019 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 10 万 元的经济薄弱村。第二,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 的强大动力, 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 改革红利。

  过去, 浙江农村靠吃“改革饭”,把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 的活力在农村比较充分地激发出来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就要紧紧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蹚过“深水区”, 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三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动乡村综 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大平台”向村级 延伸,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信息孤岛,让数据多 跑路、农民群众少跑腿。要全面深化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 核心的各项改革,全面建成全省互联互通的农村产权交易市 场体系,推动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地,推行农 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 出机制,真正使农村产权“活”起来。要深入推进生产供销信 用“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统筹抓好农业经营体制、农村金 融体制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增强农合联生产、商贸、信用、 环境等服务功能,真正让农合联与农民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 上。第三,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 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较高是浙江的一大优势,更可喜的是现在 已经出现了在城市创业务工的能人、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工 及其“二代”主动返乡二次创业的现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就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情况新 变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 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要落实全省“大花园”建设 行动纲要,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 滩长制、湖长制、山长制,实施创建千个乡村振兴精品村、 万个美丽乡村景区村的“新千万工程”,实现全域景区化。要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加快交通、 水利、 电力、 通信、 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加快教育、医疗、社会保 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特别是下气力办好涉及广大 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面推进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 命”“厕所革命”, 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消除劣Ⅴ类水成果, 到 2022 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农户家庭 水冲式厕所基本普及。深入打好城乡治危拆违攻坚战,实施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工程,2018 年前基本完成 农村危旧房治理改造。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力争 2022 年 农民收入达到 3.5 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2∶1 以 内。第四,坚持把加强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巩固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文明有序的良好局面。

  当前,浙江农民生活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都在发生着全面而 深刻的变化,村容越来越整洁,乡风越来越文明,农村越来 越和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起抓, 依托农村文化礼堂, 大力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 狠刹歪风邪气、遏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让清风正气 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农村每一个家庭,让乡村 文脉传承到下一代。要坚持发展水平和治理水平共同提升,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枫桥经 验”“后陈经验”、小微权力清单等治理制度,积极创建民主法 治村,实施乡村德治工程,切实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 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第五,坚持把加强农村 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增强党在 农村的政治领导力、 思想引领力、 群众组织力、 社会号召力。

  这些年浙江通过大抓党建、大抓基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 聚力战斗力有了较大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认真贯 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 十条”,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政治属性,推动农村基 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面向帮扶重点村、软弱涣散 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派 驻全覆盖。要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工程”,培养一批能带富、 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 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 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 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改 为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 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

  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绩考核制度。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 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 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 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江省委书记) (作者为中共浙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省委书记谈乡村振兴②)刘家义《 人民日报 》 ( 2018 年 01 月 12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 之路,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 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 们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统筹推进 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和党的建设,以优先发展实现“四化同步”,以融合发展 实现城乡均衡,以全面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奋力推动乡村振 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一是推动农 村三产深度融合。认真落实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的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应用,以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终 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产业融 合示范园工程,带动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集群。做强电子商务,推进全域旅游,三年内乡村旅游 年综合收入达到 3200 亿元,带动 200 万农民就业。二是开 展质量兴农行动。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在国家有关部门大 力支持下,加快推进蔬菜标准认证中心建设,制定国家蔬菜 质量标准。推进“食安山东”建设,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市和农 产品质量安全县,五年内培育 50 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 牌、500 个知名企业产品品牌。三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推动农业“走出去”“引进来”,培育跨国 农业企业集团。发挥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优势, 确保农产品年出口保持在千亿元以上。改善农村环境条件, 让农民生活幸福安康一是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聚焦农民 美好生活新期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道 路、厕所、供暖、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七改”工程。把 农村厕所改造作为民生大事,每户财政补助 900 元,力争年 内大多数农民用上洁净厕所;2020 年基本完成道路硬化任 务,实现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坚持农村幼儿园、养老 院等公共场所优先,2020 年全省 70%以上的村庄实现清洁 供暖。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积极推行垃圾分类、 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年底完成学校“全面改薄”任务,对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 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资助,将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覆盖全部贫困 人口,推进医养结合,对一户一人的老年人优先提供养老服 务,保证农村孩子有学上,农民看得起病,老人养老无忧。 坚持一室多用,完善服务设施。三是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促 进就业创业,带动小农户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居 民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速和城镇居民、贫困人口收入增速快 于全体农民。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2020 年消除集 体经济空壳村。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底线任务,坚持先难后 易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投入 280 亿元三年完成黄河滩区 60 万人迁建安居,在实现脱贫基础上五年内把 2000 个省扶 贫重点村建成美丽乡村,解决好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 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一是深入 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 扬沂蒙精神, 深入实施爱诚孝仁“四德工程”, 注重家庭建设、 家教传承、家风培育,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 风貌,2020 年全省 80%的村、镇达到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 标准。二是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齐鲁优秀文化资源 优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生产生活,讲好千村故 事,传播农耕文化,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三是有序推进 乡村治理。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发挥好群 众组织作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施“雪 亮工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建设风清气正的平安乡村。坚持党管农 村,把“重中之重”落到实处一是完善领导体制。坚持党委统 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 领导体制,五级书记靠上抓乡村振兴。调整省委农村工作领 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副组长,一名 常委任专职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成立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全省各级按此体制调整。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统筹规划,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 规划,制定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明确路线图、时 间表、任务书,一张蓝图抓到底。统筹资金,持续加大财政 对“三农”投入力度,新增财力重点向“三农”倾斜。加快涉农资 金整合,把分散在 31 个省直部门的涉农资金下放到县,实 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集中力量办大事。统 筹改革,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任 务,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统筹 安排小城镇、集镇化、空心村改造,政策资金项目优先向农 村、向贫困村倾斜,补齐短板和弱项,综合考评问效。三是 打造过硬队伍。坚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导向,建设以 基层干部和新兴力量相结合的农村工作队伍。高质量搞好村 “两委”换届选举,深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对没有 合适人选的散乱穷村,从党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党支 部书记。省委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 ,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10 条”,让他们工作有 责任、 待遇有保障、 出路有奔头、 干好有激励。

  从现在开始, 用一年时间把全省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轮训一遍。依托农 科大讲堂、“庄户学院”,让先进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现身 说法,培育现代农民。四是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主要负 责人第一责任,像抓脱贫攻坚那样抓乡村振兴,既咬定目标 不放松,又在每个阶段取得实际成果。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 制度,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县乡村。坚持问题导向,经常明察 暗访, 强化督查问责。

  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对省委巡视发现的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等七个方面突出问题 开展专项治理。每两年选树表彰一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 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激励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伟大 事业中做新时代先锋模范。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省委书记谈乡村振 兴③)于伟国《 人民日报 》 ( 2018 年 01 月 15 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 书记在闽工作时开创了一系列生动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 成果,形成了丰富的“三农”工作理念。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重大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 工作会议明确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重点任务。我们要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高质 量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开启新时代乡村振 兴新征程。打好特色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特色农业是福建 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福建农业的亮点所在,要切实加快特 色现代农业建设。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突出抓好四 个方面:一是抓优势产业规模化。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精心培 育起来的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林竹、水果、畜禽、蔬菜 七大优势产业,已有水产、林竹、水果、畜禽、蔬菜五大产 业总产值均超千亿元。我们将充分发挥福建自然资源优势, 突出特色, 坚持质量兴农、 绿色兴农, 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力争到 2020 年七大优势 农业产业总产值超过 1.5 万亿元。二是抓品牌农业建设。组 织实施种业创新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发展 4000 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 扩大安溪铁观音、 武夷岩茶、 古田食用菌、平和蜜柚、福建百香果、建宁莲子等全国知名 品牌的影响力,到 2020 年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名牌 农产品 150 个以上,打响“清新福建 绿色农业”品牌。三是抓闽台农业合作。高水平建设 6 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对园区内的台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设立专项资金吸引台湾 青年来园区就业创业,支持台湾涉农高校学生来园区实习。

  加强台湾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推 广应用,促进特色农业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四是抓农产品质 量安全。多年来,我们具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开 创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八个 体系”,全省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保持在 98%以上,居全 国前列。我们将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产出来”“管 出来”两手抓,坚持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严监管、全过程可追 溯,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一企一业、一品一单,确保 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扶好小农户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 人均耕地 0.55 亩,很多都是“斗笠田”,小农户生产将长期存 在。我们围绕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突出“两手抓”:一 手抓有效带动,一手抓有效服务。有效带动,就是通过“一村 一品”“一县一业”引导小农户从分散生产转向有组织有规模 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古田县将整个县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工 厂”,用工业化模式组织小农户生产经营,食用菌总产值已突 破百亿元,小农户约 2/3 的现金收入来自食用菌产业。下一 步,我们将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完善政策 支持体系,发展多样化联合与合作,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搞 经营、闯市场,共享规模经营效益。有效服务,就是围绕小 农户需求,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强化对小农生 产的多元化专业化服务保障。

  安溪县、 武夷山市通过进市场、 进基地、进平台、进课堂、进银行等“五进”服务,有效解决 了小茶农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小农户 60%的现金收入来 自茶叶。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构建生产组织、设施配套、产 品营销三个体系,解决农户生产问题;加快推行多元担保、 资源盘活、保险扩面三个模式,解决农户资金问题;强化农 业科技、农业信息、农业生产三项服务,解决小农户生产经 营保障问题,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唱好融合 戏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 策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将立足实际, 唱好三台戏:一是山海协作。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 作时开创的山海协作、 联动发展模式, 进一步深化挂钩帮扶, 共建产业园区,培育支柱产业,加强人才交流,推动沿海经 济发达 23 个县(市)对口帮扶 23 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二是城乡统筹。构 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镇与乡村相得益彰。充分发挥 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积极引导更多资金、人才、技术等 要素向农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安排财政专项资 金建立奖励制度,大幅增加山区人才薪酬收入,使山区人才 收入总体水平不低于沿海,促进山区人才多起来、活起来。

  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在省级财政对老 区苏区县转移支付占比达 55%的基础上, 今年开始逐年递增 5%。三是产业融合。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延伸产业链、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重点,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开发 农业旅游、康养等多种功能,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育 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不 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一二三产 比例力争从 2016 年的 33∶40∶27 调整为 2020 年的 27∶43∶30, 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组好工作队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关键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 作队伍。我们将坚持好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开创的科技 特派员和下派村支书制度, 不断为“三农”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一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省已有上万科技特派员 活跃在农业农村第一线的基础上,每年再选派 1000 名科技 特派员到农村开展科技扶贫、精准扶贫。鼓励科技人员以技 术、资金、信息入股等形式,与农民和专业合作社、企业结 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二是深入实施下派村支书制度。在省市 县三级累计选派 1.8 万多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党建基础“双薄弱”村全覆盖的基础上,进 一步完善“干部驻村、 部门帮扶、 资金捆绑、 政策扶持”制度, 推动驻村干部 “带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机制、找好一条路 子、打好一个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省 (作者委书记谈乡村振兴④)王东明《 人民日报 》 ( 2018 年 01 月 16 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坚持以新发 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坚定推 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综合生 产能力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 设扎实推进,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 21282 个,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底的 750 万人下降到 2017 年底的 17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11.5%下降到 2.7%,农民 人均收入比 2012 年增长 70%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 增强。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顺应 了亿万农民的新期盼和农业农村发展新需求,意义重大、影 响深远。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 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 出全面部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李克强总 理作了具体部署, 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 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 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总要求,高举乡村振兴旗帜,奋力开创新时代四川“三 农”工作新局面。一是坚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 实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竞争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 出的“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 要带头做好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 突出抓好建基地创 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 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 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到 2020 年建成全国优质粮油基 地、 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 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

  依托川酒、 川茶、川菜、川药、川猪等优势产品打造“川字号”品牌,到 2020 年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 5600 个以上。统筹推进农产 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 2020 年建成全国优势农产品加工 基地、产值突破 2 万亿元。突出发展乡村新业态,推进农业 与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打 造民俗风情小镇和特色美丽村庄,到 2020 年创建新产业新 业态示范县 100 个以上, 建成全国乡村旅游强省和森林康养 大省。突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 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 重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合同订单、股 份合作、托管寄养、联耕联种等办法,带动小农户特别是贫 困群众就业创业,多渠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坚定推进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面改善农村生 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指示,继续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 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让农民群众住上 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注重因地 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保护传统村落、改造旧村落和新建聚居 点相结合, 宜聚则聚、 宜散则散, 不搞一刀切, 不大拆大建。 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土坯房改造,分 类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建设, 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 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到 2020 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3.5 万个。注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抓好法律“七进”和基层 法治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开 展感恩奋进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扩大基层民主, 引导群众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构建自治、 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 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 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到 2020 年全面完成农村厕所改 造,实现农村垃圾处理率 100%。三是坚定推进农业农村改 革,不断激发“三农”发展动力活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 川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改革为动力”的重要 指示,继续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 进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 激活主体、 激活要素、 激活市场。

  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扎实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 制改革,用 5 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 宅基地。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加农民 财产性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农业农村投入保障体系, 总结运用四川在脱贫攻坚中创新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 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的 做法,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建 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 和信贷担保体系。加快形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保障 机制,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一定比例支持乡村发 展。建立人才流向乡村机制,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建立涵盖生产经营、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 职业农民制度。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激励农业科技人 员离岗领办企业、允许兼职兼薪。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 程,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四是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障。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坚决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 健全完善党对农 村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 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坚持由省委常委 兼任农工委主任常态化,坚持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重 大政策,审议重大投入、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等职能,强化 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牵头协调、决策参谋、调查研究、推 动落实等职能。建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坚决贯彻省 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机制,建立并严格 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 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衡 量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 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在培养、配备、管理、 使用上着力,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三农”工 作的能力和水平。优先选派熟悉“三农”的干部进入各级党委 和政府领导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村派驻第一书记基础上,再向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省委书记) (作者为中共四川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内容2

  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12 篇 【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这一方面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的重 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 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 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 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

  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

  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 。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 开启新征程的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 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 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 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 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 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乡村振兴靠的是产业,而产业要兴旺、要发展,首先依靠的是人 1 / 24 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最强劲的动力。从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到改善农村人居环 境,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迫切需要科技创新,需要 创新的领头人,需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创新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二】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 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乡 村成为了“养老集聚地” ,导致了乡村原本就落后的形势更加严峻。但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在这发展的攻坚期, “乡 村振兴”应运而生。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树立实干精神、创新 精神,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确实在乡村振兴中保好驾护好航。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 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 的身边。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 2 / 24 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 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 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 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 苦, 要求我们担当作为、 开拓进取。

  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 “红船精神” , 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 斗的精神。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 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振兴乡村,绝不是口号, 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 源。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权” 分置制度,供给侧改革,从历史到现在,这些政策都是我党创新精神 的实际体现。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诉我们,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来 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 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 进入新的领域,占据改革、乡村振兴的主动权。

  我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乡村振兴,与我同行。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 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 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 将切实做到维护核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 3 / 24 创新进取, 牢记重担和使命, “在基层保一方安宁, 为人民守一片乐土” 。

【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 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 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 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作为一名在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 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和村两委 及扶贫工作队一起找准产业路子谋发展,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移 风易俗,强化淳朴民风,做好村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内容3

  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心得范本三篇 篇一 乡村振兴战略 20 字方针是“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 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进一步丰富了内涵、 提升了层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 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 这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 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 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 的“七大战略”,足见对其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家战略,它是 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 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以“五个振兴”为目标,习总书记为我们 制定了清晰明确的乡村振兴任务书和路线图——紧紧围绕 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 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 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 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 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 体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人才。习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打 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 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这支队伍在绿色的田野上耕耘现代化农业,推动乡村的 产业振兴;这支队伍以赤诚之情挖掘和延续乡村的根脉,寻 找乡村中国的内生动力;这支队伍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理念,在保留原始风貌基础上扮靓农村,让居民望得见 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支队伍以激扬清浊的勇气教 化育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 明新气象。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航程中,广大的乡村是 破浪稳行的压舱石。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雄 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还在农村。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 20 字方针,可以发现,无 论是不同内容的提出顺序还是提法都发生了变化。顺序上的 变化增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而提法上的变 化丰富了其内涵。具体而言,在产业发展方面,从原来的生 产发展提升到产业兴旺,实现了从产业单一性到产业体系化 2 的跨越,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农民生活方面,从原来 的生活宽裕提升到生活富裕,与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目标相统一;在生态建设方面,从原来的村容整洁提升 到生态宜居,实现了从外在美向外在美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的转变;在管理层面,从原来的管理 民主提升到治理有效,在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同时,也 更加注重治理效率。特别是将“生活富裕”放在最后,体现了 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决胜期,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 的升级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我们必须按照“五个振兴”的战略部署,将乡村振兴作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作, 让农业强起来、 农村美起来、 农民富起来。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 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 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乡村振兴正是关 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实 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篇二 近年来,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推动农村快速发展 的一项战略举措,在各地,乡村振兴以及与之配套的美丽乡 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也成为了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农村地区 3 占大多数的地方来说,加快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是各 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人认为,当前推动乡村振兴,要从几 个方面着手: 一是健全乡村治理机制。目前乡村管理仍然存在治理理 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不适应乡村振兴需要情况,提高乡 村治理能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既 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探索。应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县 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县实际情况,总结出 一套行之有效地乡村治理模式进行推广。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理念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 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与乡村振 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一致的。应以此为基础,研究新时代乡村 发展的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更加强调生态保护、产 业升级、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结合实际深化和丰富每一个 理念的内涵,建立一套涵盖农村五大建设的标准体系,推进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二是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 作应该目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利用各级对扶 贫工作的重视,利用扶贫工作政策支撑和强有力的保障机智、 智力支持等条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 深度融合,协调推进。在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等方面统筹考 虑,让精准扶贫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基础性工作。

  4 三是以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为契机,推进乡村全面协调发 展。20xx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 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完善在村 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促 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畅通多元主体参与 农村社区建设渠道;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提升农村社区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 创新发展;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 等八大方面对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此后,省委省 政府也下发了文件,对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提出要求。遗憾的 是,由于种种原因,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内容3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是什么)相关文章: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实施方案2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

某县20xx年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报告2篇(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报告怎么写)

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总结2篇(村级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巡察集中动员会上的主持讲话2篇 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巡察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心得3篇(如何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心得体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个人心得体会3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精选版6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心得体会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实践心得3篇(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5篇(村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计划)

乡村振兴战略个人心得体会3篇(个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