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5篇 描写苏东坡的作文

时间:2022-12-10 19:27:5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5篇 描写苏东坡的作文,供大家赏析。

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5篇 描写苏东坡的作文

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1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提着重重的食品袋,摸黑走在回家的路上。“哎呦!”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家伙,把井盖拿走了,可怜的我随着食品袋一起掉进了井里。

  这口井里还真是别有洞天啊!井边上是许多彩色的线,就像闪电一样;尽头是一个小小的光点。随着我的下坠,那个光点越来越大。突然,我落地了,眼前强烈的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我睁开眼睛时,眼前的场景让我大吃一惊:一片片茂盛的竹林里搭着一个小茅屋,屋前有小小的几亩地。再看看我自己,一头长发及腰,头上简单地插着一支木头做的发簪,身上穿的衣服,分明是宋代服饰!

  惊讶归惊讶,吃的更重要!我急忙拾起身边的一大袋零食。这时,我看见不远的海边,有一个气宇轩昂的白衣男子,正望着一盘肉沉思,口中念念有词:“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我感到十分奇怪,便去问他:“叔叔,你是谁呀?为什么在发呆?”

  白衣男子:“我是苏轼,这盘肉可是我最新研究出来的美食。是用猪肉制作而成的。”顿了顿,又道:“我可不是在发呆,我是在为它想名字!”说罢,又陷入了沉思。

  我脱口而出:“东坡肉。”苏轼开心得像小孩子一样拍起手来,连连称道:“好!这个名字好!”我打开零食袋,请他吃薯片、巧克力、饼干等,他一边吃一边啧啧称奇,然后又拉着我谈了许多关于美食的问题。

  突然,苏轼好像想到了什么,拉着我来到了那盘东坡肉前,请我品尝。我津津有味地尝了一口,那肉甜中带着肉香,肥而不腻,美味极了,就是有点口渴,如果能来杯可乐就更好了!

“叮零零”闹钟响了,我惊坐起来,才发现吃的原来是棉被啊!

  与苏轼见面虽然是一场梦,但东坡肉的美味留有余香,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这鲜嫩的东坡肉。

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2

  苏轼,一位伟大的、值得尊敬的诗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旷世奇才”,他是文学家、哲学家、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美食家。但他的崇高、他的闪耀远远不止这些能定义。

  才情才情,有情才有才,我被他的情感所打动;被他的执着打动;被他的哲思打动!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他因卷入政治纠纷,被贬入黄州,带着一个小小的官职,带着沉重的罪名。那是秋天的赤壁,他与他的一叶小舟飘荡在江面上。江面是“万顷茫然”他的心是“茫然万顷”,他只能喝酒,带着他的惆怅,在茫茫的江面上漂浮着。

  但他是苏轼,此刻他不仅茫然饮醉。酒愈下肚,他的心愈“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意正兴,敲击着船舷而唱歌,唱“美人”,唱的是他心中美好而思而不得的事物呀!他多么想为国尽忠,即使他被垢陷,被他的君上贬到了这个山水荒凉的地方,但他心怀天国家,心怀天下,他无法释怀理想啊!

  此刻心中苦闷,仿佛听见了飘渺的洞箫声,箫声凄苦,似他心声。他又想到了天地之大而自己生命渺小,想到曹操,“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是啊,宇宙浩瀚,想曹操当年多么意气风发,而如今又在哪里呢?而他自己,只得“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只因为世所困!

  他就像一阵疾风,猛烈而跌宕。他在中秋月圆之夜酩酊大醉,写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我看见一个孤独凌乱的老者,他此夜必定满怀伤情,但连与家人团圆都不能,只能借月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就在此刻,他一鼓作气,起身拭泪,排遣一切压抑他的黑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实在为他心疼,他在寒风中一次一次茫然,在黑夜中一次一次难眠,但总有一个意志支使他昂然起立,一整心绪。

  读他的诗词,我每每能看见他的世界,它的身影,他滚滚的感情,他的句子如同有灵,贯彻我的经脉,直击我的灵魂!

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代表……

  就连陆游也曾评论东坡曰:“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东坡也确实是一个体察民生,忧国忧民的好官。

  元祐四年,“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东坡便率人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以“三潭映月”作为标志。而“东坡处处筑苏堤”的苏堤,便是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的长堤。

  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东坡一生三筑长堤,其中两次都是在被贬之后才修的。第二堤是被贬颍州后筑的,第三堤则是被贬远宁军节度副使后筑的。

  不论如何,东坡筑堤皆是为了人民。虽说他一生一波多折,跌宕起伏,但他这份对老百姓关爱的心从未变过。清风两袖朝天去,要留清白在人间。

  苏轼不仅是一个好官,为人所传更是因为他写的一首首好诗词。身为豪放派代表,自然为人也十分豪迈,不拘小节。

  有一日傍晚,他与挚友佛印一同泛舟游乐。苏轼忽向岸上一指,佛印顺势而望,只见一条狗在岸边吃着骨头。佛印立刻将手中印有东坡诗句的扇子扔进水中。两人相视大笑。

  其实这时两人大的一副哑联。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下联是:“水流东坡诗(尸)。”

  两人这有些互损的诗句,不但显出了他们的不羁以及二人的友谊之深,更展现了他们的文学风采。这,就是大家。出口成诗,如果是妙手偶得,那也是他沉下来的丰厚底蕴。

  东坡《游金山寺》有这样一句:“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江心怎么会有火呢?有人就说:“这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吧?”可上一句却说:“二更月落天深黑。”

  那这火到底是什么呢?至今仍为一件未解之谜。

  对于这些未解之谜,吃货们自然不会去深究。他们所关心的,自然是那东坡肉了。

  苏轼在杭州当官时,因其关爱百姓故受到大量称赞。很多百姓听说他喜欢吃猪肉,就给他送来一头头的猪。苏轼收到后,就把那些猪肉切成小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配给众人。

  不过,我也是一凡夫俗子,一想到那肥而不腻,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我的口水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4

  明月高挂,静谧得引人遐思。梦里,不知多少次,那一双满是皱纹,苍老无比而又饱经风霜的手,似乎在诉说着它主人坎坷的一生。但那双手依然紧握着笔,执着地写下一篇篇诗词文赋,我是多想握住这双手,只遗憾,一切只能在梦中。

  又是细雨濛濛的初春,苏堤也被浸得发亮。我踩着散发着清香的泥土,向那儿望去,朦胧中似乎看到了忙碌的身影,那双手正在搬着一块块大石头,湿嗒嗒的水和泥残留在你的手上,我多想握住你的手,为你抹去污渍,只因,你并不属于这里。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这双手写下了多少千古诗词。

  多少诗词在这手下诞生!我看着你一路走来,那双手无时不握着笔在纸上尽情挥舞着,留下了亘古不变的印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你的情怀,这是多么宽广豁达的胸怀啊!你不追求物质的占有,只在乎精神上的满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道不尽你那万千衷肠。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追求?这又是一种多么高洁的品质?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给那微微颤抖的手带去些许的安慰。“拣尽寒枝不肯栖”,是你的坚决;“羽化而登仙”,是你美好的向往;“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你的无奈与遗憾。

  当你被贬到一个又一个地方时,我能看见,你的双手在地上不断地扒拉着,似乎在挣扎地重新站起来,我看到你内心在咆哮,终是只能化为一声长叹。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好好地抚平你那双手上布满荆棘的刺伤和历尽风霜的皱纹吧!

  在这个你没有经历过的现代科技社会里,我似乎穿梭在车水马龙中,路灯忽明忽暗,闪烁着这个世界的光明和黑暗,我只能攀附着你的双手,带给我一丝丝鼓励,让我走向未来的路,不至于那么彷徨无助。

  怀抱着激动,我迈步快速地向那儿走去,但那个叮叮作响的声音,却在我一点点靠近时,慢慢地消失殆尽。我终究只能与那双手擦肩而过,惟见那儿的大石头被浸得发亮。

  当我再一次陷入梦中与你双手紧握,一道疾雷震响,将我拉回了现实,我的手上似乎还残留着你双手的余温,脸上却惟有泪千行。

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5

  日月来往,星移斗转,数百年转眼已成为历史,而历史却将永远铭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谁?写得如此尽至!不假思索,除了东坡外还会有谁敢如此豪放呢?小苏可谓是寥若晨星的任务啊!可以用朱自清的话来评判苏轼的这一句话——一针见血!

  在我刚接触苏轼的文章时,觉得他可真是“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如此举足轻重的人物,却不懂得珍惜利用,实属宋朝的国君昏庸。无能啊!当时我还以为苏轼是一个才貌不凡风流倜傥的才子,正如他在《念如娇.赤壁怀古》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在前几天学习他的名篇《赤壁赋》后才知道他是个年高德劭,不足六尺的“小老头”,唉!真是让我的情绪一下子由“高潮”跌倒“失落”了。很是有种名存“貌”亡的感觉(韩愈,真对不起,改了你的“名存实亡”)。尽管如此,在我心中依然会产生对他才华横溢的仰慕和尊敬,谁叫《增广贤文》中有句实实在在的话呢?——“凡人不可貌相,海水难将斗量”!

  苏轼留给我的印象不深,因为我喜欢“独秀一品菊”的陶渊明。但苏轼身上那种浓浓的豪放、清雅的形象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清淡的词语、简单的诗句,组成了一篇篇不同凡响的鸿篇巨著。乍得一看,好像苏轼的文章页不落窠臼。由此看来,陶潜的天下该改朝换代了。品味苏轼的诗句、文章,总觉得写得妙趣横生,说是豪放派一点儿也没错,读起来就如同重返大自然的怀抱,亲切而又富有激情,时而平静,时而波涌,就像一条翻腾于海路之间的巨龙,转折连贯,恰到好处。

  苏轼的人生道路十分曲折,多次被贬,然而他却抱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实少许人能做到,他那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自信的态度都让我感到钦佩。

  我喜欢陶潜,仅是出于我性格内向,孤身一人,性格等都与他相像;而对于苏轼我则是有一种只有用内心情感才能评价他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他写的文章与我的内心情感很相似的缘故吧!但愿在以后我能渐渐喜欢上这个与我有“共性”的人吧!

有关苏东坡的高一作文5篇 描写苏东坡的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