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3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9-06 00:00:00 综合范文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3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以供参考。

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3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

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1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强市大会,是在我市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和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全市上下全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省工业强省大会精神,认真总结我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上,各县区和有关企业、单位将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做大会发言,并对在全市工业发展中做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特别是在今天会上又签订了一批工业发展的合作项目。可以说,这次工业强市大会虚实结合,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下面,我就进一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天水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1985年建市初期,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立足市情实际,确立了“工业强市”这一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实施这一战略不动摇,认真贯彻省上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思路,突出工业发展重要地位,着力于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企业改革,优化工业结构,加强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使工业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一是“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增强了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多年来,在“工业强市”战略的推动下,我市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工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速度效益明显提升。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主导门类,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拥有了一批研发能力、装备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骨干企业,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培育发展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长城”电器,“石林”接触器、“星火”机床、“燎原”凿岩机、“海林”轴承、“永红”集成电路等一批名牌产品和优势产品。截止20xx年底,全市已完成改制企业445户(省属下划企业15户),改制面达97%,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动力。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完成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1项,使20xx年成为我市多年来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最大的一年,彻底改变了工业经济自20xx年整体扭亏为盈以来增速低位徘徊的局面。二是“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20xx年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是35.8亿元、73.3亿元和87.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85年的34:40:26演进至20xx年的18.3:37.4:44.3,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初步实现了从以农村经济为主到以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非农就业岗位的66%由工业提供。三是“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工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1985年到20xx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由5.1亿元增加到35.45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2%,财政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工业。

  总的来看,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工业已进入了发展的良好时期,在全省的比较优势已经凸显。但在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点骨干企业较少,生产经营总量不大,带动能力不强,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整体发展较慢;企业融资渠道窄,民间资本聚集能力弱,主要依靠金融支持推动发展;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支撑力较强的重大工业项目较少;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宽松等,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当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货币政策适度紧缩,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给我市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

  在肯定成绩,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我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难得机遇和具备的工作基础。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为我市企业“走出去”谋求更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些骨干企业已经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随着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装备制造业计划的推进,把天水列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进行规划以及我省正在实施“东部交通大会战”、省上“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陆上‘三峡’”战略,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更多地争取项目和资金,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延伸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协作配套,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提速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多年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实践,使我们已经具备了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条件,一是有一整套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10强50户”企业、提速工业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改革改制等方面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办法;二是有一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和优秀的科研及市场营销队伍;三是有一批在改革开放中通过自主创新、艰苦创业迅速崛起壮大的骨干企业,这些优势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

  党的xx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标志着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工业强省大会,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强省的决定》,对未来五年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根本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努力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进程。这些都为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指明了方向。工业是天水立市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工业兴则全市经济兴,工业提速发展才能有全市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大力发展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毫不动摇、常抓不懈。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战略思想,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从战略布局、产业布局和政策环境上进一步把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路理清楚,用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使工业经济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工业强市”工作

  结合省上会议精神,立足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总的要求和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围绕“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三大园区、发展五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即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华天电子、星火机械、长城电器三大工业产业园和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五大产业集群),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工业园建设为平台,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方向,以战略重组和产业链延伸为主线, 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特色和品牌产品为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强化技术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工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把天水建设成为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

  工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20%,达到5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利税年均增长25%,科技贡献率达到50%;到“”末,工业增加值在“”基础上再翻一番,年均增长20%,达到11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利税年均增长25%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55%;“”后两年到“”末,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年达到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在“十五”基础上翻两番;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5%;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3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三大园区和五大集群在市内、省内的配套率分别达到50%和60%。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围绕“工业强市”战略,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眼于增强内在活力,夯实发展基础,在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上有新突破。改革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市近年来企业改革取得较好成效,根本的问题是解决了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用工制度问题,这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曾为全省创造过经验。当前,要按照以改革求发展,以改制求活力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产权多元化为目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对已经出让产权和破产终结的企业,全面做好改制收尾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对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要全面加快实施进度,利用政策性破产的最后时机,争取按计划完成下划企业的政策性破产重组任务。今年,要在继续抓好风动、锻压、海林三户企业改革终结收尾工作的同时,努力完成全市企业改制工作的最后攻坚任务,即启动实施并完成长低厂、长材厂、长通厂、精模厂、轴仪厂5户省属下划企业和岷山厂的破产重组工作,完成岐黄制药厂的股权多元化改制工作,启动实施天塑公司、焦化厂2户市属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配合做好长控厂、小陇山纤维扳厂、天拖厂等6户部省属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希加快进度,精心操作,严格程序,到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任务。已完成改革改制的企业,要加快企业的规范化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和内在发展能力。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产权制度多元化,突破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积极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关心和支持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企业轻装前进,集中力量抓好发展。同时,要尽快启动星火、锻压、风动、海林4户企业的上市工作。

  (二)着眼于加强科技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在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有新突破。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星火机床等企业近年来的超常规发展,靠的就是坚持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工业发展,就必须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坚持把技术改造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大幅度提升企业自身的装备水平。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鼓励和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企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要占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搞好创新项目实施,努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网络化。“”末骨干企业全部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小型企业要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力争5户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使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总数达到20个以上。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尽快形成一批代表天水装备制造业水平的自主知名品牌群体,“”末争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5个,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达到30个以上。

  (三)着眼于培育产业集群,搭建发展平台,在扩大规模效应上有新突破。产业集群是工业快速发展的平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最优结合点。要发挥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注重整合和合理配置区域内工业现有资源,打破企业之间各自为战、企业资源体内循环的行业状况,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度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群。当前,我们要集中主要精力,加快培育和发展壮大以星火、锻压、风动、海林为龙头的机械制造工业集群,以长开、二一三、电传所为龙头的电工电器工业集群,以华天、天光、庆华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工业集群,以卷烟厂、岐黄药业、成纪药业、长城果汁、奔马啤酒为龙头的医药食品工业集群,以天水祁连山水泥、甘谷祁连山水泥和中材集团甘肃水泥公司为龙头的建筑建材工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天水工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坚持把园区发展与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在大力挖掘现有工业园区潜力,发挥工业园区产业培育、集聚、孵化和辐射带动功能,争取更多的高新优势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的同时,围绕形成产业特色,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实现规模效益,今年要重点实施华天投资8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项目,天光投资6亿元的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及封装项目等一批10亿元左右的重大工业项目。通过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建设天水华天电子产业园,“”后两年,电子产业产销年均增长50%,到“”末达到20亿元;“”产销年均增长30%,到“”末达到50亿元,使天水真正成为中国西部新型电子工业城市;建设天水星火机械产业园,“”后两年,星火机械产业园产销年均增长30%以上,到“”末达到30亿元;“”园区产销年均增长25%,到“”末达到70亿元,把天水星火机械产业园打造为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国家级工业园;建设天水长城电器产业园,“”后两年,长城电器产业园产销年均增长20%以上,到“”末达到25亿元;“”园区产销年均增长20%,到“”末达到50亿元,将天水打造成中国西部电器产业的研发生产基地。

  (四)着眼于开发人力资源,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在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人才是兴业之本。企业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是制约我市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不断发掘培养一批优秀经营人才,用全新理念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活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要重视引进、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带头人。要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广泛开展职工技术练兵和考核评比活动,促进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要紧密围绕我市工业的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实行“订单式”培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和大批熟练技术工人。要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为灵活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研发和高层管理人员;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把“工业强市”战略的保证措施落到实处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更是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全市各级领导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发展措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创新、埋头苦干,努力推动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加强指导,明确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增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完善工业经济发展的协调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重点工作定期汇报制度、重点项目现场办公制度,坚持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协调会,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力度。要健全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责任体系。对于工业强市的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要实行目标责任制,进行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靠实工作任务,自上而下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度。今年,市上将对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抓的办法,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加强指导;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切实负起责任,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二)落实政策,服务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必须进一步落实扶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为促进全市工业提速发展创造条件。要切实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省上政策。注重学习和把握政策,特别是要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建设的良好机遇,把主动争取政策扶持作为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扶持性投资项目,推动我市工业发展。要切实落实好市上出台的政策措施。既要继续实施好以往的“三线”企业退税政策、“10强50户”企业的奖励政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税费政策以及全市工业企业的奖励政策,严格兑现每年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发展基金、市长奖励基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和项目支持资金。又要认真贯彻好已出台和即将制定出台的《天水市工业强市市长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天水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要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质量品牌激励和保护机制,从政策、资金、环境、土地等多方面给工业企业提供支持和保障,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凡出台的政策措施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取信于企业,取信于投资者,使政策在促进工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必须强化激励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企业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要建立健全考评办法。对项目建设、企业经营、招商引资以及指标统计等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实行全程督查考核,力求使考核标准更加科学合理、考核方式更加严谨有效、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准确。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县区,发展快、贡献大的工业企业和支持工业、服务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负责任,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要通报批评。

  (四)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齐心协力地加以推进。要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和完善重点工业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制度,对土地、规划、环保等报批限时办理,实行“一条龙”、“一个窗口”全程化服务。要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整治推诿扯皮、作风拖沓甚至公权私用、乱收费、乱罚款等不正之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在工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和典型人物,努力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把天水工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跃上一个新台阶,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2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强省大会精神,市委、市政府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广泛调研和认真筹划,决定召开这次大会。刚才,市委、副市长高东生同志全面总结了我市工业强市工作,并就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等,讲了很好的意见。金川集团公司、金化集团公司、新川化工公司分别做了大会发言,很实在,也很精彩。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对我市工业发展历程的回顾

  《吕氏春秋》有这样一句话: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开创者凯恩斯也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应该是在引鉴历史和瞩目未来中考察现实。金昌因镍而兴,因企设市,工业是金昌的支柱产业,也是金昌发展的希望所在。谋划发展金昌的工业,就不能不研究金昌工业发展的历史,从历史的分析中把握应遵循的规律,以更好地推动今后的发展。大致划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5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金昌仅有少数个体手工业。金川镍矿的发现,一举打破了国际反华势力谣传中国是一个贫镍国家的神话,宣告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镍遏制政策的彻底破产,在当时国家正处于严重经济困难时期的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毅然决然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金川镍矿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开发。1964年,金川公司首次成功生产出22吨电解镍,标志着我国镍工业生产基地的初步建立。这一时期,地方工业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金化集团公司的前身——5000吨/年合成氨生产能力的氮肥厂开始建设。

  第二个阶段,从1964年至1981年金昌市成立。随着金川有色采、选、冶工业体系的基本建成,形成了以镍钴资源开采为主的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金川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此后的9年间,国务院副方毅同志八下金川,主持和领导了金川公司大规模的科技联合攻关,为镍基地建设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镍基地建设的辐射带动下,地方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永昌电厂、河西堡铁厂、八一水泥厂等企业相继建成,为河西堡镇成长为一座位列西部第二的工业重镇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地服务镍基地建设,解决其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困难,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金昌市正式成立,标志着一座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的诞生。

  第三个阶段,1982年至20xx年。以金川一、二期扩建为标志,金昌工业开始步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1983年金川公司电解镍年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1984年达到1.5万吨,1985年达到2万吨,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奋斗目标,之后每年以1000吨的速度递增。1995年,金川扩建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特别是亚洲最大的镍闪速熔炼生产系统顺利建成,不仅使镍的品质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产量也迅猛增长。20xx年,金川二期扩建工程全面达产,以矿镍产品开发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的地位更加突出。在此期间,地方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围绕镍基地建设,加强地企合作,走“一厂两制”发展的路子,开发区建设成功启动并得到迅猛发展,一大批地企合作项目在金川应运而生;配套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能源工业、建筑建材等在河西堡镇稳步发展;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以啤酒麦芽加工、饲草加工、面粉加工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在永昌异军突起。至此,我市“一线三点经济带”三个节点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20xx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1.7亿元,是1981年的12.13倍,年均增长11.53%。

  第四个阶段,20xx年至今。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几十年来的计划经济弊端逐步显现,全国企业步入困境,金川公司也进入了三年脱困时期。随着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以“三改一加强”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金川公司实行公司制改造组建成立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并抓住资源开采的鼎盛期,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多元化资源配置战略,提出了做好“五篇文章”的发展思路(即把镍的文章做深,铜的文章做大,钴的文章做强,稀贵金属的文章做精,无机化工的文章做活),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xx年,有色金属产品总量由20xx年的6万吨增加到36万吨(其中:镍产品11万吨、铜产品25万吨),营业收入由20xx年的42.9亿元增加到521亿元,利税总额由20xx年的8.37亿元增加到128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7位。

  镍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支撑带动作用更加凸现。七年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0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技改扩能项目,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一线三点经济带”各具特色、集约发展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形成。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八冶公司政策性破产已经终结,办社会职能移交地方管理;金化集团与贵州宏福集团联合组建的甘肃瓮福化工公司,引入世界500强企业中化集团参股经营,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河西堡铁厂完成了公司制改制,组建了金铁集团;镍都实业公司、永昌发电公司、金泥集团等企业迅速成长。同时,围绕大企业的配套发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启动建设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工业园区,引进3家上市公司、13个关联项目,静态投资达到140亿元,以新材料、化工深加工为主的新兴接续产业发展有了实质性突破,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有6户企业进入全省工业企业100强行列,除金川集团公司外,全市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3家,其中50亿元以上的1家,10亿元以上的1家,5亿元以上的2家,1亿元以上的2家,还有3家企业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过亿元,工业经济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xx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xx年的21.7亿元增加到172.41亿元,年均增长18.35%,是20xx年的7.94倍,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0.9%,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迅猛发展的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xx年,全市GDP达到213.2亿元,是20xx年的5.7倍,年均增长15.9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0.31亿元,是20xx年的12.5倍,年均增长33.1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42亿元,是20xx年的3.8倍,年均增长21.16%。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一是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逐步在农业领域被推广运用,促进了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物质基础,仅20xx年全市涉农资金投入就达到了3.87亿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二是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围绕工业的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营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随之兴起,大大拓宽了服务业发展的领域。三是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转移就业的趋势,非农产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xx年城镇化率达到57.55%。同时,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市工业发展的历程表明,金昌工业乃至金昌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镍钴工业基地的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过去是我市工业发展最主要的依靠,现阶段仍然是我们发展工业的主要依靠,今后我市工业的发展方向必须继续紧紧围绕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培育发展衔接紧密的相关接续产业,形成资源优化组合、产品互补互供、产业链条延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集群。

  二、工业强市是金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抉择

  我们都知道,无工不富。工业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现代化最重要的途径。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型工矿城市来说,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在全省工业强省大会上发言时曾经讲过,省上召开工业强省大会,与其说是给全省召开的,毋宁说是给金昌召开的。“十五”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我市有着支撑工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日益形成的基础条件:一是资源问题。我市有色金属储量丰富,煤、石灰石、萤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烟气制酸、制碱等技术成熟,氯气、氨气等衍生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为下游接续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二是产品的市场定位问题。我们的主导产品是有色金属、农资化肥、建筑材料、电力能源等,特别是有色金属和NPK复混肥的市场条件都有较强优势,更便于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规模化持续生产。三是产业聚集和产业集群的形成问题。我市91.5%的生产力集中在“一线(金永公路)三点(金川、河西堡、永昌)经济带”,这为我们充分挖掘资源、人才、工业基础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以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培育发展衔接紧密的相关接续产业,形成各具特色、集约发展的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上下游企业间的产品衔接,降低营运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四是扩大开放的问题。发展的速度与开放的程度总是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加快发展,越是加快发展越需要扩大开放。20xx-20xx年,全市累计引进资金51.2亿元,共有680个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9.92亿美元,年均增长69.6%;20xx年,引进到位资金16.9亿元,较上年增长49%,完成进出口总额31.16亿美元,同比增长76%,占全省的57%,全市经济外向度达到了80%以上。所有这些,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招商引资。五是企业的机制和制度建立问题。深化国有大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途径是股份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金川集团公司、八冶建设公司、金化集团、金泥集团、金铁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这些企业走过的路子、积累的经验,将为其他工业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六是技术和人才问题。众所周之,我市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具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和省内知名的全省100强企业,掌握着在一些领域领先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艺和技术,有相当一批抓工业、办企业的人才优势。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胸怀,打破企业、地域界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统筹利用各种人才资源,就能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就劳动者素质来看,金川集团公司、八冶建设公司、金化集团等企业均有技工学校,并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技能培训,加上有一大批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劳动者素质也是其他市州不可比拟的。

  我市实施工业强市虽然有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从前面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市工业是在我国特定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靠国家强力并依靠独特的镍钴资源吸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植入重工业而发展起来的,由此导致了一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远不能适应全市经济规模快速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需求。同时,由于资源型工矿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我市工业多数都是“两高一资”型产业,资源依赖程度高,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重,经济效益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加之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运力不足、交通瓶颈约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劳动力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市场需求,等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市的特色在工业、优势也在工业,继续发挥工业经济的优势和带动作用,仍然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把工业做大做强,增强工业对“三农”的反哺能力和对第三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要牢固树立“工业兴则金昌兴”的发展理念,认真总结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变革思维,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的要求上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工业集群的长远谋划、重大项目的论证储备、招商引资的不断突破,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全省工业强省大会确定了我省工业今后五年的发展重点,在区域布局上,着力抓好以白银、金昌、嘉峪关等为重点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及化工产业工业区等“五大工业区”;在产业发展上,重点抓好“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即: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产业、煤电化、清洁能源、生物医药中藏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六条龙”。结合金昌实际,我们在推进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化工、能源、新材料、黑色冶金、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建筑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我们要坚持在产业规划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继续抓好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工作的有力抓手,发展工业经济,说到底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我们要按照发展抓项目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符合科学发展、有利于壮大经济实力、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项目,大力支持、抓出成效;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即使能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也坚决不能上,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坚决防止引进落后的工艺、装备及没有产品优势的项目。要善于从自身优劣势的转换中去发现好项目,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变化中去捕捉好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好项目,从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中去运作好项目,争取建成一批能够带动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以支撑工业和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下功夫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建设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投资的洼地。今年,我市已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将对辐射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产业规模、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在统筹谋划好金川、河西堡、永昌三个工业区建设的同时,尤其要把金昌开发区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其职能定位,下功夫整合盘活园区资源,抓紧做好原有规划的修编调整,完善功能区划分,将开发区建设与新材料工业园区和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依靠科技力量的发挥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和化工深加工,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努力把开发区培育成为工业经济的增长极、城市扩张的推进器。一是要坚持集约发展,完善园区功能和设施配套,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二是要坚持集群发展,围绕增强产业关联度,注重做好优势产业的拓展、延伸、接续、衔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三是要坚持发展和促进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重在突出特色,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竞争力。要充分体现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形成园区鲜明的专业化特色。四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和浪费资源的老路。与此同时,要紧紧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商品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第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我市的情况看,未来工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形成这样几大块:第一块是以镍铜钴和贵金属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及依托有色金属开发下游产品形成的新材料产业;第二块是以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四大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第三块是以大型火电机组、小水电等传统能源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为主的电力能源产业;第四块是以八冶建设公司、金川工程建设公司、金泥集团为主的建设和建筑材料产业和以金川集团公司井下无轨电车设备、冶金炉窑、全自动压滤机等有色冶金机械产品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第五块是以啤酒大麦、优质肉羊、高原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等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目前,这些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和依存度。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市被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的有利时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在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大力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和企业循环式生产,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进一步形成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吃干榨净”的产业循环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方毅同志八下金川,组织领导了强有力的科技攻关,我国镍基地建设、镍钴工业和金川集团公司发展能有今天的局面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继续高度重视并发挥好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围绕支柱产业抓技改,依靠科技进步抓循环,明确发展目标抓接续,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对外合作和战略重组。解决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制约问题的最根本途径,是顺应资本流动和工业扩张的趋势,最大限度地实行开放政策。当前,在国际间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和国际竞争的推动下,国外一些知名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开始向西部转移,国内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和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向西部投资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四川新希望集团、中化集团、贵州宏福集团落户我市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要坚持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并重,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更加主动地走出去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姻合作,着力实现产权多元化,形成以优质资产为纽带,强强联合,资源、销售网络、管理机制等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要善于把自身资源优势和投资者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优势有效对接起来,找准互利共赢的结合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千方百计引进域外投资主体,催生一批非公有制企业。

  第五,要始终坚持在产业结构优化上大做文章。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由过去追求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表面上看是顺序的变化,实际则凸显了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的内在要求,意味着解决问题将从过去的被动应对(即过去那种“拣到篮里都是菜”的观念)转变为积极防御。正是因为“被动应对”,由于流动性过剩促使价格过快上涨,通货膨胀的威胁逐渐显现,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过高,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低效率现状。再者,由于资源稀缺,信息的不对称,教育机会的不均,个人智慧差异的因素,更多的时候竞争的结果是拥有资源的企业、地区在市场逐渐形成垄断。这些都告诉我们,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上,并在这个新型大跃进的过程中承担解决各类问题的责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轻方向、重实效、躲问题、抢业绩的特性,造成了短线效益,忽视了中长期规划,更缺少针对长远的人才培育、施政方向的主导能力建设以及建立防御型政策体制的考虑。因此,我们在工业强市的进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向,既要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还要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工作;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加工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对经济发展全局的带动作用;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好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统筹市内发展与开放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六,不断提高服务工业发展的水平。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综合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对国内外优秀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树立服务就是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工业发展的水平。要继续抓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要按照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考核奖励试行办法》,大力表彰和重奖在推进工业强市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企业家。加大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的查处力度,促进各部门各单位自觉围绕工业强市大局,主动贴近,搞好服务,形成人人关心工业、支持工业、服务工业的浓厚氛围。要按照“以二带三”的要求,在抓好金昌中铁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引进和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同时,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交易、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流动、仓储保险等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服务业,优化企业成长环境。驻金各金融机构都要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性,提高支持工业发展的积极性,对那些产品有销路、发展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要创新金融品种,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促其快速成长。要继续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第七,在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现代农业的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农业的非生产环节将衍生为专门的服务产业,而流通、金融、教育、消费等服务业将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特别是以工业化理念谋划指导农业发展,就现阶段我市农业来讲更为关键。首先要在农业机械化上大做文章。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长久以来,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和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们国家广大农村的普遍实行,通过制度创新来刺激农业生产,这就导致机械化迟迟未能普及而限制了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正逐步从个体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方向转变,以尽快促成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将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个是农业生产率的再次提升,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另一个是农村人口结构的转变,一部分劳动力将转移到城镇,作为物流、金融、消费等服务业的基础队伍。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减少分母”的主要渠道。其次是农业的信息服务。以往农户的市场供求信息依赖于已有的价格,这样的信息有很大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价高则一哄而上,到了收获季节导致产品过剩,价高变价低,收益低而风险大。因此,要加快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合理调节农产品种植面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规避风险、提高收益。三是农业技术和教育培训服务。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普及是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增产手段,为了增加土地的单位产出,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地和农产品污染严重。农业的发展、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故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民培训和教育,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队伍。这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关键所在,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内容。

  同志们,当前,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纷纷下调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我国进入后世贸组织时期,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作为金昌重点支柱行业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全球经济联动效应十分明显,伴随着国际金属期货交易市场有色金属的疲软,镍、铜等有色金属价格也出现“冲高回落”,给我市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加之除有色金属外,水泥、钢材、沥青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供需矛盾突出,加大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实现全年的预期目标面临较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也看到,面对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国内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形势比预料的要好。从我市前5个月经济运行情况看,尽管我们遇到了很大困难,但一些矛盾和薄弱环节正在逐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抓好落实,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工业革命的岁月是最扣人心弦的岁月;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工业文明的进步是最引人注目的进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用工业文明推动文明金昌建设,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体员工同志们:

  中铝公司山东企业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不平凡的路程,迎来了五十年华诞。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化学品氧化铝基地揭牌仪式,隆重庆祝建厂投产五十周年。在这喜庆的时刻,我代表中国铝业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党组向山东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山东企业发展的山东省委、省政府、淄博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五十年来为山东企业发展倾注了心血与汗水的建设者,向山东企业的全体员工、离退休职工和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山东企业建成投产于1954年,是在x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享有“中国铝工业摇篮”的美誉。经过五十年的生产建设,山东企业从投产时年产3.5万吨氧化铝发展到目前100万吨氧化铝、50多万吨化学品氧化铝的规模,并成为以氧化铝生产为主体,包括矿山开采、金属冶炼、铝材加工、水泥生产、机械制造等为一体的特大型铝工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化学品氧化铝生产基地,为中国铝工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五十年来,山东企业不仅为国家提供氧化铝产品、技术及经验,还输送了大批管

  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凡是有铝企业的地方都可见到我们山铝人的身影。山东企业的五十年,是奋发图强的五十年,是拼搏奉献的五十年,是创造辉煌的五十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铝公司党组希望山东企业的同志们,要以五十年庆典为新的起点,发扬光荣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日趋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发扬“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中铝精神,向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企业迈进,为把山乐企业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化学品氧化铝基地,为中国的铝工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铝山东企业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谢谢大家!

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3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公安局长在全市公安局干部大会上的总结讲话发言2篇 县公安局长在半年总结大会上讲话

在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大会上的讲话2篇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是在哪里

在全市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上的讲话2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上的讲话)

在全市创建文明工作大会上的讲话2篇 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讲话

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攻坚战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篇(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行动)

区委书记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会上的表态讲话发言模板范文2篇

关于市长在全市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大会上的发言讲稿范文2篇(县长在全市招商引资表态发言)

2022年在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2篇

市委书记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篇

全市庆祝“三八”妇女节表彰大会上的致辞2篇 在县三八妇女节表彰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