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整方法3篇 会计调整和审计调整

时间:2022-12-21 23:11:0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审计调整方法3篇 会计调整和审计调整,欢迎参阅。

审计调整方法3篇 会计调整和审计调整

审计调整方法1

  材料价差调整方法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

  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

①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

②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

  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ΣXi×Ji÷ΣXi(i=1到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杂。

  2.综合系数调差法:

  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某种材料调差系数=Σ×K1(各种材料价差)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价格指数调整法:

  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好,适应建筑工程动态管理。

  上述四种调差办法,在实际工作运用中经常遇到,这就要求我们预算编制人员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在何处工作,收集哪个地方资料,都应尽快了解、适应、熟悉当地的编制习惯与方法,坚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 预算与概算有什么区别:

  1、所起的作用不同。概算编制在初步设计阶段,并作为向国家或者地区报批投资的文件,经过审查批准后,用以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预算编制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它起建筑产品价格的作用,是工程价款的标底。

  2、编制的依据不同。概算依据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进行编制,其内容项目经扩大而简化,概括性大;而预售则依据预算定额和综合预算定额进行编制,其项目较详细,较重要。

  3、编制的内容不同。概算包括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考虑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所有费用;而预算一般只包括单位工程预算和综合预算书,它不包括准备阶段的费用,如征地拆迁、勘察设计及职工培训等费用。概算和预算还有范围的区别

  概算除了建安工程之外还包括设备购置、其他费用、财务费用几个部分。预算仅仅包括建安工程。预算定额是在基础定额(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的基础上,将项目综合后,按工程分部分项划分,以单一的工程项目为单位计算的定额。一般是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甲乙双方结算的依据。

  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将项目再进一步综合扩大后,按扩大后的工程项目为单位进行计算的定额。一般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或进行投资包干计算的依据。

  两者相比,预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细,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单一;概算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的较粗,每一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多,也就是把预算定额中的多项工程内容合并到一项之中了。因此,概算定额中的工程项目较预算定额中的项目要少得多。

  建设工程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管理起来困难是很大的,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成果,我们的老前辈们根据工程的特点,把工程造价计价分成几个阶段,现在我分别介绍一下,并谈谈它们的区别和作用。

  1、从工程策划开始到竣工交验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可分为投资估算、初步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和竣工决算价。

  2、投资估算是指通过编制估算文件预先测算和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过程。

  概算造价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意图,通过编制工程概算文件预先测算和限定的工程造价。与投资估算相比,概算造价的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受估算造价的控制。

  修正概算是指在三阶段设计的技术设计阶段,根据技术设计的要求,通过编制修正概算文件预先测算和限定的工程造价。

  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阶段,根据施工图纸,编制预算文件预先测算和限定的工程造价。他比概算造价和

  修正概算更为 准确。

  合同价是指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通过签订总承包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等合同所确定的价格。

  结算价是指在合同实施阶段,在工程结算时按合同调价范围和调价方法,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增减、设备和材料价差等进行调整后计算和确定的 结算价和竣工决算价。

  这个是人们通常最容易理解成一样的东西!

  结算价——主要表现为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工作;

  决算价——主要是建设单位的工作,特别是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对整个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是进行的一项工作!

审计调整方法2

  第五章审计方法

  第一节审计方法的意义及选用的原则

  一、审计方法的意义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搜集审计证据采用的技术和手段的总称。

  二、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

(一)应与审计的特定目的相适应

(二)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

(三)应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

(四)应与审计方式或审计工作的地点相适应

  第二节审计的一般方法

  一、顺查法与逆查法

(一)顺查法。又叫正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账目比较混乱,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采用顺查法较为宜。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二)逆查法。又叫倒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反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优点是可以节省审计的时间和人力,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成本。其缺点是采用此法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工作经验,才能胜任审计工作。

  二、详查法与抽样法

(一)详查法。又称详细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以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容易查出问题,审计风险较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

(二)抽样法。又称抽样审计,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审查,借以推断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的一种方法,进而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审计的工作量,降低审计成本。缺点是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样本选择不当,就会使审计人员作出错误的结论,审计风险较大。

  常用的样本选取方法有任意选样、判断选样和随机选样等方法。

  随机选样的方法又可具体划分为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随机选样、分组随机选样和整群随机选样。

(1)简单随机选样包括编号选样法和随机数表法。

(2)系统随机选样也称等距随机选样。

(3)分组随机选样也称分层随机选样。

(4)整群随机选样也称整体随机选样。此方法先将总体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群,而后运用等距随机选样等方法,按群抽取样本项目。

  第三节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检查。检查是审计人员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

(一)会计记录和书面文件的审阅

  1、会计凭证的审阅。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中以审阅原始凭证为重点。

  2、账簿的审阅。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各种辅助账簿。其中以审阅明细账和日记账为重点。

  3、报表的审阅。审阅报表应以审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为重点。

  4、其他记录的审阅。例如:产品出厂证、质量检验记录,以及合同协议等。

(二)会计记录的核对。

  1、账表核对。是指以报表项目与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查证报表指标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核对时,一般以账簿记录核对报表项目。

  2、账账核对。是指以各种有关的账簿记录进行相互核对。

  3、账证核对。是指以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记录同记账凭证相核对。一般说来,账账核对结果如属正常,可以不再进行账证核对。

  4、账实核对。是指以明细账记录与实物相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

  二、监盘。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盘点的方式有突击盘点和通知盘点。突击盘点适用于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的盘点。通知盘点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和其他财产物资等的盘点。

  三、观察。观察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相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

  四、查询及函证。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问。

  五、计算。计算的内容包括凭证中的小计和合计数、账簿中小计、合计和余额数,报表中的合计、总计和比率数,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结果等。特别是对账簿中的承前和续后的合计数,必须重算,以防记账人员假造数字进行舞弊。

  六、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

  分析性复核常用的方法有绝对数的比较分析和相对数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各种审计方法之间及其与审计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审计调整方法3

  信息系统审计方法浅谈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地方各级资金管理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软件,用于管理资金或实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的合法性、软件开发的规范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程序设置合规性等问题,成为审计关注的重点,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成为审计机关避免“假账真审”、降低审计风险题中应有之义。

  信息系统审计主要目标是确认信息系统的合法性、可靠性、机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通过审查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信息系统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是否存在漏洞和缺陷,有无非法和错误的处理和控制的薄弱环节,客观评价系统的现状,促进被审计调查单位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管理,完善信息系统功能,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防范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欺诈与舞弊,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信息系统审计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系统运行方面,主要包括:

  1、系统安全性,审查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性,是否可以有效防止被非法使用,相关安全制度是否齐全,机房进出是否执行登记制度等;中心机房是否建设为标准机房,电源是否为单独供电或双路供电并配备UPS电源,服务器是否配置机柜;机房内是否摆放纸箱等可燃物品,墙体地板、天花等是否按防火标准建设或改造,是否配备防雷设施,地板是否经过防火、防静电处理,配备防静电设施;是否建有磁带库、虚拟带库等系统以备份系统数据,是否建有冗灾备份系统,以确保数据信息安全。

  2、系统可靠性,审查硬件、软件是否有效能够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是否为正版软件并及时更新,数据库是否能够满足运行需要,系统是否存在漏洞,是否易受病毒、木马、黑客等攻击,导致数据丢失、篡改等;杀毒软件病毒库及防火墙是否及时更新。

  3、系统机密性,审查数据访问权限的保密性,是否存在数据被非法用户访问,不相容的权限是否设置单选或者禁用,是否存在同时操作前台和后台,既能办理业务,又能审核业务等,隐私数据的保密是否有力;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是否加密存储用户口令,系统日志是否保留用户登录、操作系统模块和业务模块的相关信息;是否存在大量共享文件夹及文件,导致系统安全风险。

  4、系统合法性,审查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运营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重要信息是否为必填项或符合规范录入要求。

  5、系统效益性,查信息化建设是否坚持成本节约原则,资源的利用是否坚持效率性原则,信息系统是否达到信息化建设目标。

  二、信息系统管理方面,主要包括:

  1、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审查信息系统是否建立相关内部控制及实际执行,关注各个控制

  措施之间的相关性,业务运行结果是否与财务数据一致,某一控制是否存在补偿性或是重叠性的控制。

  2、保障措施,主要审查各个环节、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联接、系统运营后勤保障、售后服务合同签订及后期实施情况等,查看是否存在薄弱环节,是否能有效保障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三、政策执行方面,主要包括:

  1、政策执行,主要地方政策是否符合中央或省级政策的有关条目及法律法规的规定。

  2、业务流程,主要审查信息系统是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运营,是否存在漏洞等。信息系统审计主要采取的方法:

  1、座谈及现场察看,采取与信息化部门、用户及相关人员进行座谈,查阅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文档、程序等,实地查看机房、业务终端、器材等。

  2、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AO软件的查询、计算、分类、抽样选择、排序、数据文件联结、比较、合并等功能进行审查。

  3、测试数据,通过测试数据样本,评价信息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处理所有业务数据,是否能够对处理过程实施一定控制。

  4、应用程序检查,检查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是否设置相应控制措施。

  5、聘请计算机专家,为审计师提供指导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6、整体测试,在软件系统内置入虚构实体,并以测试资料或正式资料,针对该实体进行处理,以验证其正确性。

审计调整方法3篇 会计调整和审计调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