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同步训练新人教版[]3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蝉)

时间:2022-12-22 04:39:5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同步训练新人教版[]3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蝉),供大家品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同步训练新人教版[]3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

  语文五单元阅读训练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选文的作者是,又名,字,著名诗人。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缘溪行: 欲穷其林

  才通人 悉如外人

  3、翻译下列句子。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

  4、按要求写出原文中的句子。

(1)描绘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2)描绘桃源社会环境宁静的句子

  5、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6、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山不在高,???孔子云:“何陋之有?”

  1、《陋室铭》作者是 朝的。“铭”是古代的一种,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3、文中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答:

  5、请说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予谓菊,????????????宜乎众矣。

  6、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可爱者甚蕃 不蔓不枝

  亭亭静植 陶后鲜有闻

  8、用原句回答问题。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

  10、翻译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1、选文出自《核舟记》,作者是 代的。后来又被清代的 收入编辑的《 》中。

  2、选文第二段中前面的两句话是“,”,这两句话出自苏轼的《 》;后面的两句话应填“,”这两句话出自苏轼的《 》。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二黍许 轩敞 相比者 绝类弥勒

  勾画了了 船背稍夷 曾不盈寸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①长约八分有奇。②诎右臂支船。

③左手倚一衡木。④王毅叔远甫刻。

  6、选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关系。一至三段介绍的是 面,四段介绍的是 面,五段总括全文。在第一段和二至四段对小舟的说明中,又运用了 顺序。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本文选自《礼记》,是 家经典之一,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答问的著作。与《 》《 》《 》《 》合称为“五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②谋闭而不兴。

③外户而不闭。④不独子其子。

  3、从句中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选贤与能。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6、文章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大同”社会的优越性。

  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是一首。热情地赞美了泰山,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

  2、这首诗的诗眼是。联是远望之景; 联是近望之景。

  3、诗中曾化用了孔子“,”的名言。

  4、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是:,《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这是一首五言。作者通过写沦陷中的 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 的情怀。

  6、诗中典型地写出了战火弥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7、从表达方式来讲,前两联是,后两联是。

  8、颈联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吏”“三别”,“三吏”是《 》;《 》《 》“三别”是 《 》《 》《 》

  10、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这是一首 诗,全诗的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 ”。诗中表明战争之惨烈的句子是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11、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了老妇人,说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但是,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人的。说明他又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12、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晋太元中????“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将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横线上。

  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1.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13.翻译下列各句。(4分)(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不足为外人道也。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16.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1分)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1分)(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近。(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18.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1分)山洞口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1分)

  21.“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陶渊明 潜 元亮 东晋

  2、顺着 穷尽 仅 全

  3、(1)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2)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3)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彼此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活动、穿戴、心情

  6、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参考答案:

  1、唐 刘禹锡 文体 用韵

  2、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原句是从“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显得立意高远,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

  5、从文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来看,作者并不是不喜欢音乐,不愿意读书。这里指的是在“陋室”中听不到官僚们那寻欢作乐的声音,为了升官而故作巴结奉迎的表现。

  6、宋 周敦颐

  7、多 生枝蔓 立 少

  8、(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不慕富贵,洁身自好

  10、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要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参考答案:

  1、明 魏学洢 张潮 《虞初新志》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3、上下 高 靠近像 清楚明白平竟然 满

  4、①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②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5、①有同“又”②诎同“屈”③衡同“横”④甫通“父”

  6、分—总 正 背 空间 参考答案:

  1、儒孔子《诗经》《尚书》《易经》《春秋》

  2、①憎恶②奸邪之谋③泛指大门④动词,以??为子

  3、①与通“举”,选拔,举荐②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4、①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②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或译为“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①人人得到关爱 ②人人安居乐业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6、社会制度 社会公德

  参考答案:

  1、五言古诗 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远大抱负

  2、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律诗 长安 感时忧国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描写 抒情

  8、对偶和夸张

  9、安史之乱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叙事 致辞

  11、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悲惨遭遇 深感悲痛、

  9.(1)√(2)√(3)×(4)√

  10.略

  12.他们从未见过外面的陌生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

  13.略

  16.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豁然开朗。

  17.(1)缘溪/行 忘/路(2)有/良田

  18.武陵的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

  19.甚异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希望过自由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同步训练新人教版[]2

  初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蝉》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金蜣()罅隙()隧道()...纤维()防御()跳蚤()...车辙()黏土()喧嚣()...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今汽车已基本上实现走进千家万户,尤其是特别最近几年国产车的崛起,家里有一辆汽车成为可能。(删去“特别”)

  B.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在全球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了全民教育的目的。(将“目的”改为“目标”)

  C.中国织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举世瞩目。(在“举世瞩目”的后面加上“的成就”)

  D.通过2016年全球犯罪与安全指数,显示中国是治安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删去“显示”)3.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文明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也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尤如湛蓝广袤的蓝天,使人志向高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蝉》的作者法布尔,是_______国____________家、作家。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课内精读

  1.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作用。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进行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

  B.本文在介绍蝉时,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使文章读来亲切有趣。

  C.第一部分介绍了蝉的地穴和它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从幼虫到产卵的过程。D.本文虽是说明文,但作者在字里行间里表达了对蝉的赞美、同情,极具感染力。拓展阅读

  蜘蛛的巢 法布尔

  蜘蛛在母性方面的表露甚至比猎取食物时所显示的天才更令人叹服。它的巢是一个丝织的袋,它的卵就产在这个袋里。它这个巢要比鸟类的巢神秘,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气球,大小和鸽子蛋差不多,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围着一圈扇蛤形的边。整个看来,这是一个用几根丝支持着的蛋形的物体。

  巢的顶部是凹形的,上面像盖着一个丝盖碗。巢的其他部分都包着一层又厚又细嫩的白缎子,点缀着一些丝带和一些褐色或黑色的花纹。我们立刻可以猜到这一层的白缎子的作用,它是防水的,雨水或露

  初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水都不能浸透它。

  为了防止里面的卵被冻坏,仅仅使巢远离地面或藏在枯草丛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些专门的保暖设备。让我们用剪刀把包在外面的这层防雨缎子剪开来看看。在这下面我们发现了一层红色的丝。这层丝不是像通常那样的纤维状,而是很蓬松的一束。(A)这种物质,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它是未来的小蜘蛛们的安乐床。小蜘蛛们在这张舒适的床上就不会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个锤子一样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方的,有一个柔嫩的盖子盖在上面。这个袋子是用非常细软的缎子做成的,里面就藏着蜘蛛的卵。蜘蛛的卵是一种极小的橘黄色的颗粒,聚集在一块儿,拼成一颗豌豆大小的圆球。这些是蜘蛛的宝贝,母蜘蛛必须保护着它们不受冷空气的侵袭。

  那么蜘蛛是怎样造就这样精致的袋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做袋子时的情形吧!它做袋子的时候,慢慢地绕着圈子,同时放出一根丝,它的后腿把丝拉出来叠在上一个圈的丝上面,就这样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织成了一个小袋子。袋子与巢之间用丝线连着,这样使袋口可以张开。袋的大小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妈妈如何能掌握得那么精确。

  产完卵后,蜘蛛的丝囊又要开始运作了。但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只见它先把身体放下,接触到某一点,然后把身体抬起来,再放下,接触到另一点,就这样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毫无规则,同时它的后脚拉扯着放出来的丝。这种工作的结果,不是织出一块美丽的绸缎,而是造就一张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网。接着它射出一种红棕色的丝,这种丝非常细软。它用后腿把丝压严实,包在巢的外面。

  然后它再一次变换材料,又放出白色的丝,包在巢的外侧,使巢的外面又多了一层白色的外套。而且,这时候巢已经像个小气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种颜色不同的丝,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让你目不暇接,它就用这种华丽的丝线来装饰它的巢。直到这一步结束,整个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B)蜘蛛开着一个多么神奇的纱厂啊!靠着这个简单而永恒的工厂——它可以交替做着搓绳、纺线、织布、织丝带等各种工作,而这里面的全部机器只是它的后腿和丝囊。1.蜘蛛的巢在外观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全文简要作答。(温馨提示:仔细筛选信息,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A)(B)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先判断说明方法,然后看看说明方法或具体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A)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蜘蛛织一个巢,要放出各种颜色的丝。

  B.蜘蛛巢中央的袋子很精致,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C.蜘蛛织巢的顺序是“产卵——加白色外套——织外巢——华丽装饰”。D.蜘蛛织巢工作分为产卵前后两个过程。

《蝉》自主学习基础锤炼

āng xià suì xiān yù zǎo zhé nián xiāo (删去“通过”)

  3.示例:尤如巍峨高大的崇山,使人态度谦逊;尤如广阔无垠的大海,使人心胸辽阔。4.法 昆虫学 课内精读

  1.(1)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金蜣和蝉的穴作比较,说明了蝉挖掘地穴的特点。(2)运用列

  初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两个悬殊的时间进行对比,写出了蝉的坚强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蝉的赞美。2.“大都是”表数量,强调了“十五六英寸”是蝉隧道的普通深度,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介绍了产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拓展阅读

  1.整体呈蛋形(或倒置的气球形);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凹形的;白色并点缀着其他颜色的花纹。2.(A)作比较。将“红色的丝”与“天鹅的绒毛”“冬天的火炉”作对比,强调了红色的丝具有的松软舒适和保暖的特点。

(B)打比方。将蜘蛛织巢比作开纱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织巢的复杂与神奇。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织巢程序缺做袋子一项,且顺序有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同步训练新人教版[]3

  蝉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弄清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它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蝉的课文。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他在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他一生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不仅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的生活折射出人类世界。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评价法布尔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的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的去观察,像诗人一般的去感受和表达。”

  2.背景资料

  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

  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3.知识链接

  蝉,古称蜩(tiáo)、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把蝉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4.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 金蜣(qiāng).罅隙(xià).孵化(fū).车辙(zhé).喧嚣(xiāo).(2)词语释义 窠:鸟兽昆虫的窝。

  涂墁:文中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墁,原指用砖、石等铺地面。纤弱:纤细而柔弱。罅隙:缝隙。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竭力:尽力地。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匹敌:对等;相当。(3)近义词辨析 臃肿——肥胖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胖”的意思。“臃肿”既可指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动不灵活;也可以比喻机构过于庞大,调度、运转不灵。“肥胖”专指人体脂肪含量多,肉多。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

  答案示例: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涂墁(màn).蚋(ruì).鳍(qí).

  黏土(nián).钹(bó).

  臃肿(yōng).轧扁(yà).跳蚤(zǎo).扒掘(jué).

  2.读过文章,你知道蝉从产卵到成虫,其生长要经历哪些过程吗?

  答案示例:产卵→孵化幼虫→第一次蜕皮→未长成的蝉→第二次蜕皮→成虫。(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与本部分内容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2.仔细阅读课文,简要概括蝉的地穴的特点。

  答案示例:①多建在干燥、阳光多的地方;②地穴孔口周围很干净;③隧道深约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完全封闭;④上下通行无阻;⑤隧道的墙壁十分坚固;⑥隧道顶部有一层土制薄盖;⑦穴内温暖严紧,能抵御恶劣气候。

  3.作者对蝉的地穴的观察和研究可分为几个层次?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案示例:作者对蝉的地穴的观察和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是按照从地表到洞穴,再由洞穴到地上的顺序来写的,这也正符合蝉的幼虫的生长规律。

  第1层(第1段):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第2层(第2-7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第3层(第8-11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4.第2-3段中,蝉的洞口有何特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案示例:特点:道路上面有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写出了蝉穴的角度、形状、大小及洞穴周边的情况。

  说明方法:作比较。将蝉的洞穴与金蜣的洞相比较,突出了蝉的地穴的特点。5.第4段中,蝉的隧道有何特点?蝉幼虫身上的汁液有何作用?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案示例:特点: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介绍了蝉的隧道的长度、构造。

  汁液作用:蝉幼虫身上的汁液是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说明方法:作比较。用矿工与铁路工程师来与蝉比较,形象地揭示出蝉的幼虫聪明、能干。6.第8-11段中,作者如何介绍幼虫出穴成长的?

  答案示例:作者又将目光转向地面,描写了幼虫出洞后的活动,主要介绍了幼虫脱壳变为成虫的经过。首先寻找着力点——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接着,开始蜕皮——背上的皮最先开裂,然后依次头、吸管、前腿、后腿、折着的翅膀相继出来,最后使出最大的努力,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蜕掉尾端的皮。经过阳光和空气的沐浴,强壮的蝉能够起飞。

  四、课堂小结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按由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来写。这部分标题虽为“蝉的地穴”,但内容不仅仅写地穴,还写到幼虫蜕皮的过程。以此看,作者以“蝉的地穴”为题,表示要从蝉的地穴开始考察。下一节“蝉的卵”也是同样道理。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大概要多少时间? 答案示例:三个半小时。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第一部分,了解了蝉的地穴和幼虫蜕皮的过程。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文的第二部分,看看蝉是怎样产卵、孵化的。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小标题为“蝉的卵”,与本部分内容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示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2.作者对“蝉的卵”的观察和研究可分为几个层次?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案示例: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4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第25-26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3.作者是如何介绍幼虫从落地到地下隐藏的?请按照其过程顺序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示例:幼虫落地后,先四处寻找软土,挥着前足的钩向下挖掘,一边挖一边将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后挖好土穴,就钻进去,隐藏自己。

  4.如何从内容、结构和情感上理解第25、26段?

  答案示例:课文的最后两段总结了蝉的生活经历。“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一句充满感慨的话概括了蝉的一生,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的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并且对全文做了形象的总结,还激起了人们对蝉这种小生灵的敬佩、同情,令人印象深刻。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重点分析第10段:找出写蝉从壳中脱出的动词,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住”。通过这些动词把蝉从壳中艰难脱出的过程具体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

  2.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答案示例: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蝉面对蚋来侵害蝉卵时无所作为的本能。蝉不能从地点、方

  式、数量等方面改变自己产卵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它只能顺应本能而生存。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对这小小的生命所怀有的悲悯之心与惋惜之情。

  3.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答案示例: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通读全文,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答案示例:《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长期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篇科学小品。作者按照观察进程,分别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科学而具体地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既揭示了艰苦、奋斗的立意,又激发了我们观察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课文第一部分介绍蝉的地穴及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变化过程。课文第二部分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来写?假如把两部分顺序交换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示例:如果将两部分内容的顺序换过来,看起来是按时间顺序介绍蝉从卵到幼虫、由幼虫再到成虫的生长过程,但是会显得呆板、无趣,不符合人们对蝉的认识规律,也不能更好地表现蝉生生不息的种族延续过程。而作者这样安排顺序,可以突出蝉历经“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而后纵情享受“只有五星期”的“刹那欢愉”这一立意。

  教师点拨:采用哪种说明顺序更好,关键是看哪种顺序更符合认知规律,更便于让读者明白并接受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或者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立意等。

  2.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答案示例:《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1.关于蝉的一些科普知识

(1)蝉和知了是同一种昆虫。蝉是学名,知了是俗名,民间叫知了是因为人们觉得蝉的叫声很像“知……了,知……了”。

(2)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它们像针一样中空的嘴里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

(3)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蝉蛹经过几年缓慢的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

(4)会鸣的蝉是雄蝉,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在交配受精后,雌蝉就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几周之后雄蝉和雌蝉就死了。

(5)蝉有两对膜质的翅膀,翅膀很硬,蝉休息时,翅膀总是覆盖在背上。蝉很少自由自在地飞翔,只有采食或受到骚扰时,才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有趣的是,蝉能一边用吸管吸汁,一边用乐器唱歌,饮食和唱歌互不妨碍。

(6)蝉的鸣叫能预报天气,如果蝉很早就在树端高声歌唱起来,这就告诉人们“今天天气很热”。2.古人眼中的蝉

  在古人眼中,蝉是一种神圣的灵物,有着很高的地位。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代表着纯洁、清高、通灵。蝉由此受到历朝历代文人的青睐,且多有以它为歌咏对象的作品。曹植的《蝉赋》将蝉之品节描述为“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西晋陆机在《寒蝉赋序》中称蝉有“五德”,即“文”“清”“廉”“俭”“信”。唐代虞世南在《蝉》中借“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诗句暗喻自己高尚的品行志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借佩玉蝉、戴蝉饰表达自己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另外蝉能脱壳再生,是生命延续不断的象征,古人死后,口中含玉蝉,多少寄托了希望像蝉那样能够再生的愿望,时至今日,人们佩玉蝉于腰间称“腰缠万贯”,悬于颈上曰“一鸣惊人”,企盼着吉祥富贵,带来好运。

  3.关于成语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

  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在说明中兼有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因而写得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 ?树枝产卵蝉???孵化幼虫蝉的卵???钻入土里??变为成虫??洞穴特点蝉的洞穴??出穴脱壳?

?

?生动形象的文学笔法

?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同步训练新人教版[]3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蝉)相关文章: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7篇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lets talk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3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3篇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作文范文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初二语文上册课文2篇 初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3篇 上册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作文

年最新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计划3篇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考试卷分析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笔尖流出的故事7篇(关于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笔尖流出的故事)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3篇 9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