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生——旅游文化选修课论文3篇(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论文)

时间:2022-12-23 21:25:1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旅游人生——旅游文化选修课论文3篇(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论文),欢迎参阅。

旅游人生——旅游文化选修课论文3篇(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论文)

旅游人生——旅游文化选修课论文1

  旅游文化课程论文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日

  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和如何用文化推动旅游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有关滨海旅游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两大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重要性,探究旅游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何用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内滨海旅游文化;滨海旅游消费文化;滨海旅游经营文化文化,旅游业,利益相关者。

  引言:

  近年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日益成为我国旅游业界关注的焦点。滨海旅游文化是关系滨海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滨海旅游文化”进行相关检索,发现相关文章数量仅为2篇。这表明很少有学者对滨海旅游文化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然而,笔者通过对国内滨海旅游和海洋旅游文献的查阅,发现众多学者对滨海旅游文化进行了零星的探讨。通过对以上文献研究内容的梳理,结合马波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和构成分析,笔者认为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领域: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

  一、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

  滨海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文化,学者在滨海旅游者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化对滨海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在滨海旅游者消费动机方面,刘家明认为,旅游者对海滨兴趣的转变主要是由于文学艺术作品对海滨风景的宣传和地质科学在地质现象方面研究的发展。田克勤认为,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实行带薪假期和双休日使城市居民在假日里到海滨度假的需求增强。此外,滨海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在滨海旅游者消费特征方面,顾建清等通过对昌黎海滨游客的调查,分析了游客构成的特点:海滨游客在距离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结构;游客的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游客的职业以工人、机关干部、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种年龄、职业、学历的旅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异。年轻人对运动型旅游项目感兴趣;年龄较大的以欣赏自然风光和享受疗养环境等休闲型旅游为主。此外,年轻人还对求知型旅游项目有一定要求,选择自然风光和增长见识的比例较大。总的来看,学者对与滨海消费文化的研究不够细致,内容较少;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滨海旅游者动机研究、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滨海旅游消费支出结构研究、具体的旅游消费倾向研究、滨海旅游审美研究等缺少系统的阐述。

  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

(一)滨海旅游产品经营文化研究

  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滨海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质分析和滨海旅游产品的文化塑造和表现方法。在滨海旅游资源文化特质分析方面,陈航等对我国海岛旅游文化资源特征及其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是形成海岛旅游体验和感受的核心;黄秀琳等指出,福建作为海峡西岸重要的滨海省份,海湾、岛屿众多,构成了以山海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带,文化类型多样,内涵深厚 ;郑培迎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指出,我国滨海旅游区海洋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应着重挖掘文化内涵,给予科学开发。在滨海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盛红认为,滨海度假文化的度假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崇商性,是滨海旅游度假区吸引度假旅游者的关键所在,指出开发滨海度假文化的意义并提出其规划开发原则;董志文等就青岛滨海旅游文化的开发提出设立“青岛海洋节”的建议,并阐述了必要性和可行性;郑培迎指出,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普遍存在“重设施、轻文化”的现象,提出了我国滨海旅游业海洋文化开发的若干建议 ;黄秀琳等从文化建设角度提出福建滨海旅游的开发思路,突出滨海各城市的文化特色、拓展海洋文化内涵、营造和谐的现代旅游文化环境等;刘洪滨等认为,山东滨海旅游产品的开发,针对国际市场,有选择地开发适合需要的山东滨海旅游产品,如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胶东民俗和海鲜美食产品,具有欧美文化特色的青岛、烟台古建筑产品以及威海甲午战争纪念产品等;胡荔香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探讨了文化型滨海度假区的开发。

(二)滨海旅游目的地经营文化研究

  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滨海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冲击和滨海旅游地整体旅游形象的确立与宣传。在滨海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冲击以及这种冲击对旅游业的影响方面,黄秀琳等认为,发展滨海旅游有利于福建省充分利用本身的文化优势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阶层人民之间的交流;可以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展示给世人,有利于福建文化的彰显和传承。宣国富等则就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在整体旅游形象的确立与宣传方面,黄秀琳等认为,福建滨海旅游在整体旅游形象设计和塑造上,仍应坚持政府主导性的原则,举全省之力通过政府政治行为或民间自愿行为重塑福建稳定、祥和的旅游氛围。刘忠秀等对山东省各滨海旅游城市的旅游形象主题的确立提出了建议。总体来看,滨海旅游目的地经营文化研究只停留在描述性的论述层面上,缺乏深入的实证调查,很少有学者进行深度的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此外,滨海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匮乏。

  三、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总结

  综上,学者们对我国滨海旅游文化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总体显得较为零乱,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有些重要的问题则被忽略。在滨海旅游企业市场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的情况下,滨海旅游企业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没有涉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滨海旅游文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滨海旅游文化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持谨慎的态度对其进行深度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宏观性和描述性的研究层面上,要用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和系统的论证和研究。

  四.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Berry(1992)等提出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主要强调文化和活动或行为的联系,认为文化包含衣食住行、经济生活和迁徙方式、个人和家庭的活动、政府形态、福利宗教与科学艺术,以及生活圈子等。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五.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有一条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仅在文化上,更在于先进的文化上。文化粗略可分为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先进文化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落后文化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绊脚石。先进文化在推动旅游的发展的同时验证文化的先进性,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构建新的先进文化,新的先进文化又能推动旅游业实现更进一步的新发展,这样形成良性的循环。

  六.利益相关者利用文化推动旅游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20 世纪60 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影响日渐扩大。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从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算起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己提出了近30种定义“其中对利益相关者最广义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是指凡是能够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从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内生”理论角度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共生系统。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关联带动性强的产业,能够影响旅游业发展或者被旅游业所影响的人或团体很多,本文研究的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社区、旅游区、旅游企业、旅游者。

(一)政府提供良好的宏观文化环境

  中国的旅游业采用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型,政府通过提供良好的宏观文化环境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行政手段把持旅游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政府层面积极推动文化在旅游事业中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手段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将民族文化、地域的特色文化发扬光大,继承和发展先进的文化,为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地方政府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结合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启动目的地营销系统,以地区的特色文化作为主要卖点制作地区旅游宣传片,在旅游客源地设立宣传站,提升地区形象,提高旅游地知名度。

(二)社区营造和谐的、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居民的形象代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居民的文化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代言人。旅游地的开发带来不同文化的旅游者对社区的价值观形成冲击,社区的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对社区居民进行正式的宣传和教育,给予各种有力的支持条件构建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和谐社区。一个和谐的社区,一个对旅游者持包容和真情欢迎的社区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安全而愉悦的旅游环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好奇所驱动的,旅游者乐于深入到社区中亲身体验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社区保持当地独特的文化,包括建筑风情、饮食习惯、服饰打扮、民俗节庆、歌舞乐奏等等,秉着热情好客的待客之道与旅游者通过深入的接触,建立深层次的感情就能够在吸引源源不断的新的客人的同时还能牢牢抓住老客人,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和大大提高重游率是旅游文明的标志。

(三)旅游区挖掘深层次的旅游文化内涵

  旅游区是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核心地区。旅游区大打文化品牌有助于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增强吸引力。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结合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核心产品。将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之中,提升旅游产品文化的内涵,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对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的挖掘绝非易事,旅游区要深入到老百姓真实的生活中去,通过亲身亲身体验,全身心的感受获取文化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再经过现代营销手段的包装,打造内容与形式同样精彩的旅游产品。在对文化实现商品化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手段尽可能保护文化,防止旅游对文化的过度开发而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实现开发和保护的协调是利用文化推动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四)旅游企业大力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

  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旅游企业的支持。旅游企业是连接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纽带,旅游企业将旅游资源通过开发后吸引旅游者到旅游目的点开展旅游消费活动,完成价值的交换。旅游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竞争力是决定旅游事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标志。旅游企业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之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市场反映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产品研发水平,以高品质的服务赢得旅游者的信赖和偏爱。企业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一蹴而就之功,需要经过经历风雨的洗礼,历史的沉淀。

(五)旅游者提高自身素质,做个有修养、有文化的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者对旅游的消费,旺盛的需求能够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在尽情享受旅游的过程中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尊重他人,真诚对待当地居民和旅游工作人员,爱护旅游景区景点,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涂乱刻,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旅游者提高文化道德修养,不仅使得自身更好理解和享受旅游,还能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旅游人生——旅游文化选修课论文2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11—2012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

  选修课《中国传统旅游文化》期末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完成日期:论文成绩:

  选修课《中国传统旅游文化》期末课程论文考试细则

  一、考试方式

  本课程采用撰写论文的考试方式。

  二、要求

  1、运用课程所学知识,任选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专题进行研究,文章要有自己的观点。

  2、文章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字数不少于4000字。

  3、论文应由学生独立完成。

  4、论文格式包括封面、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根据需要)、附录(根据需要)等部分,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具体格式要求见附件。

  三、评分标准:

  1、90分以上

  能够按照课程相关内容为题进行写作;观点正确、明确,论述深刻,论证严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行文规范,格式符合要求。

  2、80-89分

  能够按照课程相关内容为题进行写作;观点基本正确,论述较深刻,论证较严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逻辑性较强,语言流畅,行文规范,格式符合要求。

  3、70-79分

  基本能够按照课程相关内容为题进行写作;观点基本正确,论证较严谨;结构较合理,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流畅,行文较规范,格式基本符合要求。

  4、60-69分

  基本能够按照课程相关内容为题进行写作;论述的深刻性和论证的严谨性一般;结构合理性、语言流畅性和行文规范性一般,格式基本符合要求。

  5、60分以下

  内容严重离题;观点有原则性错误;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逻辑混乱,语句不通顺;多处格式不符合要求。

  附件1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一律用标准A4纸打印。页边距为:上边距2cm,下边距2cm,左边距2cm,右边距。

  2、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目录: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 号仿宋

(2)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三个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5号黑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5个,词间空一格。

(3)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倍行距。

(4)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

  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5)注释: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和“(1)”,注文按序号统一放到正文后排印,字体用5号宋体。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隔开。

(6)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在正文或注释后排印,字体用5号宋体,参考文献内容的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

  4、全文排印连续页码,单面印时页码位于右下角。

旅游人生——旅游文化选修课论文3

  酒文化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一、酒的起源

  上天造酒说——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廉洁,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发现之一。在当时天文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能在浩焱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给予命名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与传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祚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

  猿猴造酒说——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彩的记载。

  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没无常,很难捉到,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于是,人们便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上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连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尝。时间一久,终因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而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群众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中国历史的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的记载;清代的一本笔记小说中也道:“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无独有偶,早在明朝时期,这类猿猴“造”酒的传说就有过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昔年,《安徽日报》曾刊登老画家程啸天先生在黄山险峰深谷觅得“猴儿酒”的事情。这些不同时代人的记载,都证明在猿猴的聚居处,常常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由此也可推论酒的起源,当由果发酵开始,因为它比粮谷发酵容易得多。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杜康造酒说——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意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魏武帝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都有过记载。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白水题志》中,对杜康也有过姣详的描述。白水盟,位于陕北高原南录与开中平原交界处,因流经显治的一条河水底多白色头而得名。白水县,系“古雍州之域,周末为彭戏,春秋为彭衙”。“汉景帝建栗邑衙盟”,“唐建白水县於今治”,可见白水鼯历史的悠久。相传这里曾出过“四大贤人”:一是黄帝的史官、创造文字的仓颉,出生于本县阳武村;一是死后被封为彭衙土神的雷徉,生前善削瓷器;一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明者东汉人蔡伦,不知缘何因由也在此地留有坟墓;此外就是相传为酿酒的鼻祖杜康的遗址了。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小听城,一下子拥有仓领、雷徉、蔡伦、杜康这四大贤人的遗址,也可谓“人杰地灵”了。

“杜康,字仲宇,相传为鼯康家卫人,善造酒。”康家卫是一个至今尚在的小村庄,西距孙城七八公里。村逞有一道大沟,长约十公里,最宽处一百多米,最深处也近百米,人们叫它“杜康沟”。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一“杜康泉”。盟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故然不确,但此泉水质情冽甘墩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汨汨涌出,沿着沟底流消,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杜康泉旁边的土大土包,以砖培围护着,传说是杜康埋骸之所。杜康庙就在坟墓左侧,凿壁为室,供奉杜康造象。可惜庙与象均毁于一“十年浩劫”丁。据县志记裁,往日,乡民每逢正月二十一日,都要组织“赛享”活动。这一天热闹非常,措喜演戏,商贩云集,熙熙德接,直至日落西山人们方盍兴而散。如今,杜康墓和杜康庙均已修整,杜康泉上已建好一座凉亨。亭呈六角形,红柱录瓦,五彩飞檐,楣上绘著“杜康醉刘伶”、“青梅煮酒论英雄”等故事图画。尽管杜康的出生地等均系“相传”。但据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发现的残砖断瓦考定,商、周之时,此地确有建筑物。这里产酒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唐代大诗人杜南于安史之乱时,曾挈家来此依其男氏崔少府,写下了《白水舅宅喜两》等诗多首,诗句中有“今日醉弦歌”、“生开桑落酒”等饮酒的记载。酿酒专家们对杜康泉水也作过化验,认为水质适于造酒。一九七六年,白水鼯人在杜康泉附近建立了一家现代化酒厂,定名为“杜康酒厂”,用该泉之水酿酒,产品名“杜康酒”,曾获得国家轻工业部全国酒类大赛的铜杯奖。清道光十八年重修的《伊阳显志》和道光二十年修的《汝州全志)中,也都有关于杜康遗址的记载。《伊阳县志》中《水》条里,有“杜水河”一语,释曰“俗传杜康造酒于此”。《汝州志》中说“杜康,在城北五十里,俗传杜康造酒处”。《汝州全志》还裁有:“俗传杜康造酒处”叫“杜康促”,“在城北五十里”的地方。今天,这里尚有一个叫“杜康山庄”的小村,人们说这里就是杜康促。“促”,本义是指石头的破裂声,而杜康仙庄一带的土壤又正是山石风化而成的。从地限中涌出许多股清冽的泉水,汇入旁村流过的一道小河中,人们说这段河就是杜水河。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傍村这段河道中,生长著一种长约一厘米的小虾,全身澄黄,蜷腰横行,为别处所罕见。此外,生长在这段河套上的鸭子生的蛋,蛋黄泛红。此地村民由于饮用河水,竟没有患胃病的人。在距杜康仙庄北约十多公里的伊川显境内,有一眼名叫《上皇古泉》的泉眼,相传也是杜康取过水的泉子。如今在伊川县和汝阳县,已分别建立丁颇具规模的杜康酒厂,产品都叫杜康酒。伊川的产品、汝阳的产品座同白水的产品合在一起,年产量已达数万吨之多,这恐怕是当年的杜康所无法想象的。

  还有很多酒的起源,在此不一一介绍了。

  二、饮酒养生

  古人对饮酒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早就有所认识。《诗经·豳风》中便载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事无疆”的诗句。上句的意思是说用酒帮助长嘉,下旬的意思是说举胱敬酒祝长寿,都把酒和长寿联系到了一起。古人饮酒养生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常饮质量好、度数低的酒

  古人对酒的品质十分讲究。早在周代,酒便有了《五齐》、《三酒》之分。《周礼.天官冢宰》裁:“辨五齐之名,一口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一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口昔酒,三曰清酒。”五齐是按酒的情独及味的厚落分为五等,三酒是依据酒的酿造时间和长短而划分的。《吕氏春秋》说:“圣人蔡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毒得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绩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成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凡养生,莫若知本,??凡食,无(勿)强厚味,无(勿)以烈味重酒。”认为不应该饮用那些度数高而质量低的烈性酒,而应该适量饮用一点味谈而质量校好的酒乙堰一观点深为后世注重养生的人所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酒算是好酒呢?情人顾仲在《养心录》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酒以陈者为上,愈睐愈妙。暴酒(指仓促酿成的酒)切不可饮,饮必伤人。此为第一。酒戒酸,戒独,戒生,戒狠暴,戒冷;务清,务洁,务中和之气。或谓余论酒太严矣。然则当以何者为至?口:不苦,不甜,不成,不酸,不辣,是为真正的好酒。又问何以不言戒谈也?日:谈则非酒,不在戒例。又间何以不言戒甜也?日:昔人有云,清烈为上,苦次之,酸次之,臭又次之,甜斯下矣。夫酸臭岂可饮哉?而甜又在下,不必列戒例。又曰:必取五味无一可名者(即苦、酸、辣、甜、成五味中任何一种味道都不突出一饮,是酒之难也。??盖苦、甜、成、酸、炼者必不能陈也。如能陈即变而为好酒矣。是故陈之一字,可以作酒之姓矣。

  由于条件所限,古人虽然无法准确地测定出酒中所合的各种成分,但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却是非常具有秤学性的。根据现代科学测定,酒液中酒精含量较高,有害成分也就越高。如蒸馏酒和发酵酒比较,有害成分主要存在于蒸馏酒中,而发酵酒中部相对较少。高度的蒸馏酒中除合有较高的乙醇外,还合有杂醇油(包括升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甲醇、氢氧酸、铅、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害成分。人长期或过量饮用丁这种有害成分含量高的低质酒,就会中毒。轻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胃病、咳嗽、胸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则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而低度的发酵酒、配制酒、如黄酒、果露酒、药酒、奶等,有害成分极少,却富合糖、有机酸、氨基酸、甘酒、糊精、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开始的时候,古人认为质量皎高,有利于延年益寿的酒主要有黄酒、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椒酒等,后来才发展到白酒及以白酒为原料的各种药酒。

  发酵而成的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之一。合有丰富的氯基酸、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发热量较高。自古至今一直被视为养生健身的“仙酒”、“珍浆”,深受人们喜爱。这也是绍兴等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一直盛行不衰,甚至成为宫廷和国宴用酒的重要原因。

  葡萄酒合有校多的糖分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氦基酸、柠檬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是古人喜爱的一种养生酒。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曾经盛赞它“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十分喜爱饮用,而且还亲见督造。大臣魏征擅长酿制葡萄酒,他曾亲自写诗称赞他酿制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新修本草》已将葡萄列为补酒,认为它有“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的功效。元人忽思慧在《饮膳摘要)中称它有“益气调中,耐饥强志”的作用。李时珍也说葡萄酒有“驻颜色、耐寒”的作用。高濂在《运生八笺》中也将它列为“养生酒”。桂花酒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为古人所饮用。屈原在《九歇)中说:“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这种祭把仪式上所用的桂酒,就是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古代也叫桂醣、桂花醋、桂浆等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饮之嘉干岁”。《四民月今》裁,汉代桂花酒是人们敬神祭祖的佳品,祭里完毕,晚辈向长辈敬此酒,长辈们饮此酒后便会长寿。除此而外,桂花酒还是人们宴宾待客的上品。《汉书.礼乐志》说:“尊桂酒,宾八乡。”不少封建帝王还将桂花酒作为礼品赏赐给大臣。历代文人士大夫对桂花酒也赞不绝口,白居易曾用“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的诗句来赞美桂花酒。宋代苏轼更作有《桂酒颂》,可见古人对桂花酒的珍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己了解丁菊花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魏文帝曹丕认为菊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苏轼也认为菊花的花、叶、根、责“皆长生药也”。汉代,人们已用药花酿酒。刘款《西京杂记》裁:“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人认为菊花是经霜不凋之花,所以菊花酒可以抗衰老。《本草纲目》等医书说菊花有去风、明目、平肝、清热等功效,对老年人的听见、视觉尤其有益,所以古代菊花酒倍受青睐,是重阳节的必备之物。此外,椒柏酒、莒蒲酒、枸杞子酒、莲花酒酒、人参酒、袂苓酒等等滋补酒,也均是养生益寿的好酒。做酒趟员节制饮酒,一向是古人极为重视的养生之道。他们认为饮酒的目的在于“借物以为养”,而不能“身为物所役”,饮酒必须量力而行,适可而止。酒再好,如果不加以节制,也会损害身体的健康。鉴于独饮滥饮的害处,古人一直致力于用法律的手段来禁酒,用道德训诚来劝人们自觉节饮和戒酒。《易经》、《诗经》等懦家的经典里部有劝告人戒酒或节饮的箴规。战国时期的名医席鹊说:“久饮酒者溃髓蒸筋,伤神损损寿。”唐代以嗜酒知名、自称“醉翁”的白居易,也说“佳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一宋代诗人苏轼也十分强调节饮的重要性。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云:“饮酒过多,丧身之源。”贸铭在《饮食须知》中详细阐述了饮酒与养生的关系,他认为,人要长意,首先必须节制饮酒。他说:“酒类甚多,其味有甘苦酸淡辛涩不一,其性皆热,有毒。多次助火生痰,昏神软体,损筋骨,伤脾胃,耗肺气,夭人寿。”《本草纲目》引邵尧夫诗云:“美酒饮教微醉后。此得饮酒之妙,所谓醉中趣、壶中天者也。若夫况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此大禹所以疏仪锹,周公所以著酒谐,为世范戒也。”情人梁同书在《说酒二百四十字》一书中罗列了纵酒的诸多害处,动人们要节制饮酒。现代科学已证实丁古人的这些认识和说法是正确的。饮酒过量,不仅会使人的知觉、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失去控制,飘飘然忘乎所以。还会摧残人的肌体,导致营养障碍、精神失常、胃肠不适、肝脏损伤,甚至引起心脏、癌症等多种病变和中毒身亡的严重后果。长期过量饮酒者的患病率极高,死亡率也大。如果一个人长期过量饮酒:他的寿命便会缩短十至十二年。

(二)饮法得当

  也许有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则不然。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有许多学问。特别是在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和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环境和方法,如什么时候能饮、什么时候不宜饮、在什么地方饮酒、饮什么酒、如何饮酒等,都有许多规矩和讲究。比如关于饮酒的理想环境,昊彬就曾做过如下概括:

  饮人:高雅、衰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

  饮地:花下、竹林、高间、画舫、幽馆、曲石间、平嘻、荷亭。另,春饮宜庭,夏饮宜效,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饮候:春效、花时、情秋、瓣绿、寸雾、积雪、新月、晚凉。

  饮趣:清淡、妙今、联吟、焚香、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饮禁:华诞、座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谵、唷秽、佯醉。

  饮阑:散步、歌枕、踞石、分匏、垂钓、岸岸、煮泉、投壶(《檀几丛书全集》卷下昊彬《酒政三则》)。

(三)饮时心境要好

  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最后附词一首,仅以此表达我对中华酒文化的敬仰之情:

  中华酒 作者:贾世稻

  九曲黄河万里江,中华美酒源流长。高歌祝酒酒神舞,炎黄子孙皆杜康。酒史悠悠七千载,龙山古器遗酒香。传说华夏有酒祖,仪狄杜康酿酒良。仪狄造酒献大禹,大禹饮罢心神伤:后世恐有乱政者,必因美酒家国亡。禹王禁酒生前事,死后子孙造酒忙。杜康苦酿数十载,终得美酒流清芳。桀筑酒池民财殚,三千酒鬼牛饮狂。毁禹家业非汤帝,原是嫡亲夏桀王!自从杜康出世后,神州万古酒旗扬。历代酒政设酒官,酒司酒丞酒务郎。郡府州县重酒业,酒楼酒垆连酒坊。谷麦稻糯酿酒好,醇醴不得少高粱。南方北国多名酒,御制民制俱优良。剑南箬下土窑春,雪醅秦淮眉寿堂; 凤泉皇都石冻春,茅台竹叶及五粮。饮器樽壶觥杯盏,更有爵盅觚海觞。会饮美酒竞魁首,酒龙酒圣伴酒狂。酒胡传筹行酒令,觥筹交错话沧桑。酒翁夸酒邀酒仙,刘伶月月醉他乡;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醉草龙蛇翔。亘古酒话知多少,龙虎鸡凤酒戏长。鸿门宴上饮甚酒?项庄舞剑对刘邦; 青梅煮酒英雄泪,曹刘鏖战逐鹿羊;贵妃醉后唐皇醉,长恨一曲梦霓裳; 太祖杯酒释兵权;奈何智取生辰纲!武松一饮十八碗,醉后打虎上景阳。酒箴酒训酒德颂,琼桨玉液涨三江。一部酒经诵千古,百卷酒谱续华章。酒是长歌歌是路,心为酒杯杯为床。春风吹得酒力旺,醉翁何必欠酒荒!重阳天高秋气爽,何不携手登高冈?高山流水不须酒,黄花红叶琴一张。酒余天地听雁唱,九州处处好风光。大道一滴透明酒,常理何须酒中尝? 莫言人生一杯酒!莫道世界是酒缸!睡时醉里乾坤大,醒来壶中日月长。酒魔酒鬼四肢软,酒党酒妖铁心肠。社稷兴衰一壶酒,人间善恶一斗装; 生离死别千杯少,亲仇爱恨万盏量。喜怒怜忧悲哀乐,酸甜苦辣涩腥香。酒味谁曾品尝透?酒谜谁可能解详?白酒啤酒葡萄酒,君子权作养生浆。

  瑞雪红梅今又是,海晏河清百业昌!

  参考书目:1.黄现蕃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 月第1版

  2.张长兴著《酒文化》

  3.长弓、国艳著《中国酒文化大观》,山东人民出版社

《旅游文化》 课程论文

  班级:建筑09·2班

  姓名:汪昌

  课程序号:228

旅游人生——旅游文化选修课论文3篇(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论文 [关于日本茶文化的论文]2篇 浅析中日茶文化论文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2篇(论述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人生需要留白议论文_人生需要留白高分作文3篇 生活需要留白议论文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_关于茶文化的好书2篇 和中国茶文化相关的论文

2022关于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议论文范文3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心得体会年)

金钱与人生论文 [金钱与人生政治论文400字]3篇 论金钱议论文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3篇 传承文化的议论文高中

2022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议论文精选例文3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议论文)

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词主持词范文3篇(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主持词)

八年级中国文化议论文作文3篇 文化与生活的议论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