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设计规范3篇(通信线路设计规范)

时间:2022-12-26 15:19:2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线路设计规范3篇(通信线路设计规范),以供参考。

线路设计规范3篇(通信线路设计规范)

线路设计规范1

  桥梁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J D6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G/T F5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1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2、《碳素结构钢》GB700-、《公路桥梁伸缩缝》

  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18、《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1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20、《铁路砼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年版)

  2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22、《公路工程质量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3、《山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J22-016-95)

  24、《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形组合梁(L=30m)》

  25、《20m整体式路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上部构造(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26、《30m整体式路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上部构造(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27、《整体式路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上部构造(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隧道: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TG D62-2004)

  5、《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2008)

  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2001)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10)

  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94)

线路设计规范2

  低压抽出式开关柜GCK设计规范

  为了使设计人员更好地熟悉和了解GCK柜型的特点和性能,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特将此柜型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以及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主要结构性能

  1、柜体骨架采用C型材,模数为25mm,通过锁紧自攻螺钉和高强度螺栓紧固组装而成。

  2、柜体采用2mm冷轧钢板或进口敷铝锌板制作(门板及喷涂件不能采用敷铝锌板制作)。

  3、柜体结构由柜架、门、封板、隔板、安装支架等零部件组成。

  4、柜体类型分为:固定柜、抽屉柜、固定分隔柜及混装柜(固定单元和抽屉单元)。

  5、柜体尺寸分为

  1)固定柜:宽1000、800、600;深1000、800、600(非标);柜高2200。

  2)抽屉柜:宽1000(可以非标制作侧出线)、800、600;深1000、800、600(非标);柜高2200。

  3)说明:抽屉柜的柜深可做1000、800、600(制作600深的抽屉柜要考虑安装空间是否够用);600和800宽的抽屉柜的柜深首选1000,也可做800。

  6、柜体结构分为四个功能单元:水平母线室、垂直母线室、功能单元室、电缆室。

  7、功能单元隔离形式:部分隔离。

  8、进出线形式:电缆/母线槽(桥),可柜顶、柜侧或柜底进出线。

  9、表面处理:高压静电喷涂(可根据用户提供的颜色或色标制作)。

  二、主要电气性能

  1、电气参数:

  a、额定绝缘电压:AC660V b、额定工作电压:主电路AC380V、AC660V;辅助电路AC220V、AC380V c、额定频率:50HZ、60HZ d、额定冲击耐受电压:8KV e、水平母线额定电流:630~3150A f、垂直母线额定电流:1500A g、水平母线额定短时耐受电流(1S):30KA、50KA(热稳定)h、水平母线额定峰值耐受电流:65KA、105KA(动稳定)i、j、垂直母线额定短时耐受电流(1S):30KA~、50KA(热稳定)垂直母线额定峰值耐受电流:65KA、105KA(动稳定)

  k、外壳防护等级:IP30、IP40 l、过电压等级:IV m、污染等级:3 n、母线系统可采用三相四线、三相五线 o、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2、开关柜按照用途分为:进线柜、PC柜、MCC柜、电容柜、计量柜、母线转接柜(PC柜和MCC柜统称为馈电柜)。

  3、水平母线规格:

  630A采用TMY-3(50X5)

  1250A采用TMY-3(80X8)

  1600A采用TMY-3(100X8)

  2000A采用TMY-3X2(60X10)

  2500A采用TMY-3X2(80X10)

  3150A 采用TMY-3X2(120X10)

  4、垂直母线采用矩形铜母线(TMY-50X6/ TMY-60X6/ TMY-80X6/ TMY-100X6),置于塑料功能盒中。

  5、水平母线与垂直母线之间的搭接采用螺栓连接。

  6、抽屉按照模数可分为5种规格:1/2单元、1单元(200高)、单元(非标300高)、2单元(400高)、3单元(600高)。

  7、1单元抽屉模数尺寸:600X200X400(抽屉内部空间505X170X400),柜深800;或600X200X500(抽屉内部空间505X170X500),柜深1000;1/2单元抽屉模数尺寸:待定。

  8、抽屉的额定电流(内装一只空开的情况):1/2单元抽屉最大做到100A;1单元抽屉最大做到225A(在开关外形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可做到250A);单元和2单元抽屉最大做到400A;3单元抽屉最大做到630A。

  9、每台柜可配置18个1/2单元,或9个1单元;抽屉单元区域总高度1800mm。

  10、抽屉抽出后的防护等级为IP20。

  11、抽屉具有可靠的三位置:连接、试验、分离/移出,抽屉通过右侧的小连锁手柄和面板上的断路器操作手柄配合,实现三位置的机械连锁关系,特殊情况可通过小连锁手柄右侧的解锁孔解锁后打开面板检修。

  12、抽屉的二次线采用专用的接插件连接,1/2单元有20个;1单元及以上有四种规格:10个/20个/24个/32个。

  13、其他性能及参数可参照产品样本和技术文件。

  三、设计注意事项

  1、图纸上所选水平母线规格与GCK柜是否匹配?注意零母线是否有合适的母线夹。

  2、必须明确系统的进出线方式:a)母线上进(侧进)电缆下出;b)母线下进电缆下出;c)电缆下进电缆下出;d)电缆上进电缆上出。

  3、必须明确系统中所有开关柜的排列顺序和操作面方向,搞清楚是靠墙(靠墙的开关柜要考虑安装和检修)还是离墙安装?

  4、设计时要保证系统图上的外形尺寸和平面布置图上的外形尺寸一致,并考虑各柜的安装空间是否够用?

  5、系统中有母线桥(槽)的情况,要考虑母线桥(槽)的走向与系统进出线方式有无冲突,并考虑母线桥(槽)进出线位置有无困难?

  6、在系统图上要注明母线桥(槽)的实际去向。

  7、设计时要考虑面板和测控板布局合理,要保证相同容量的回路或其备用回路的互换性。

  8、设计二次原理图时要保证系统图上的主方案和二次原理图中的主方案一致,并在有传动号的原理图中要注明“线号前加传动号,传动号见一次系统图”。

  9、在材料清单中要特别注意元器件的型号、参数要符合样本和资料上的规范写法;查资料时首先考虑生产厂家的样本,尤其是参数(包括外形及安装尺寸)。

  10、在提元器件清单时,必须保证其参数和性能要符合二次原理图的要求,如各种元件带的附件是否齐全、时间继电器的触点性质是否符合要求、辅助触点是否够用、控制电压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尤其是进口元件要特别留意。

  11、GCK柜:标准的抽屉柜宽为800和600(后出线),水平母线放柜顶靠前(后中前布置),柜深可做到800、1000(非标可做600,但要考虑其余柜的安装空间),水平母线额定电流最大做到3150A;1000宽的抽屉柜可非标做侧出线,柜深可做到800、1000。

  12、固定分隔柜及混装柜是标准GCK柜结构的一种演变,在柜宽允许的情况下水平母线可放柜顶也可放柜后,位置和电流大小同第“11”条。

  13、在设计GCK柜时可参照低压部制定的设计规范,文件路径:DY——WXL设计规范*.*,有不明之处请咨询。

  希望此规范的制定能给大家在工作上带来一定的帮助,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积累一些经验,尽快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力争将低压部的工作做得更完善一些!

线路设计规范3

  线路微机保护和二次回路标准化设计规范

  线路微机保护和二次回路标准化设计规范概述本标准旨在通过规范220 kV及以上系统的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的输入输出量、压板设置、装置端子、装置虚端子、通信接口类型与数量、报吿和定值、技术原则、配置原则、组屏(柜)方案、端子排设计、二次回路设计。是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标准化水平,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

  一、六统一定义:

“六统一”的含义:1)功能配置(含技术原则);2)对外接口3)定值清单、4)动作报告、5)二次回路、6)组屏端子 六个方面统一,在智能变电站大量采用的情况下,进一步延伸到:保护装置的虚端子、压板设置、通信接口类型与数量,组屏方案等。

  1、1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由“基础型号功能”和“选配功能”组成,“基础型号功能”应包含规范要求的全部“必配功能”;功能配置完成后,定值清单、设备参数、装置报文等应与所选功能一一对应。选配功能数值型定值和控制字置于定值清单最末尾。

  1、2“必备功能”是指某类型的保护装置按规范要求必须配置的功能,以线路纵联距离保护为例:四方公司生产的CSC-101AB型线路微机保护必备功能有:纵联距离保护、纵联方向保护、三段式相间接地距离保护,四段式零序保护、两段式定时限零序电流保护。还有南瑞公司生产的RCS-931B型线路微机保护必备功能有:电流差动保护、零序电流差动保护、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三段式相间接地距离保护,四段式零序保护等。1、3“选配功能”是指由于地区电网的统筹考虑和管理习惯的原因,需要增加的一些功能,线路保护的选配功能有: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远跳保护、重合闸功能。1、4“基础型号功能”是指由于线路结构不同而对线路保护的特殊功能要求;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基础型号功能有:双光通道方式的串补电容的线路保护,双光通道方式的一般线路保护。线路纵联距离保护的基础型号功能有:双光纤通道的纵联距离保护、光纤和载波通道同时接入的纵联距离保护、接点方式的纵联距离保护。双通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方式1 为一套保护动作逻辑,对应两个通道,两个通道之间的关系为自动切换,保护屏上设置一个纵联保护投入压板和两个通道投入的功能压板;方式2为两套保护动作逻辑,分别对应各自的通道,实际上为两套纵联保护同时工作,保护屏上设置两个通道(保护)投入的功能压板。

  1、5“自定义功能”是指各厂家的有差异算法和功能,例如,接地距离保护的算法中要用到零序补偿系数K,有的厂家用KZ ,有的厂家用KR KX,这些都放在自定义定值中。

  2、1保护装置单点开关量输入定义采用正逻辑,即接点闭合为“1”,接点断开为“0”。开关量输入“1”和“0”的定义应统一规范为:“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保护装置功能控制字“1”和“0”的定义应统一规范为:“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或根据需要另行定义;智能站保护装置双点开关量输入定义:“01”为分位,“10”为合位,“00”和“11”为无效。常规变电站保护功能投退的软、硬压板应一一对应,采用“与门”逻辑,以下压板除外:

  2、1停用重合闸“控制字”、“软压板”和“硬压板”三者为“或门”逻辑;

  2、2“远方操作”只设硬压板,“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修改定值”只设软压板。“远方操作”硬压板与“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投退压板”均为“与门”关系,当“远方操作”硬压板投入后,上述三个软压板远方功能才有效。

  2、3“保护检修状态”只设硬压板,“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投入时,保护装置报文带检修标识上送监控系统。

  2、4智能变电站只设“远方操作”和“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其余保护功能投退只设软压板:

  2、5“远方操作”只设硬压板,“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修改定值”只设软压板。“远方操作”硬压板与“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投退压板”均为“与门”关系,当“远方操作”硬压板投入后,上述三个软压板远方功能才有效。退保护SV接收压板时,装置应给出明确的提示确认信息,经确认后可退出压板;保护SV接收压板退出后,电流/电压显示为0,不参与逻辑运算“保护检修状态”只设硬压板,“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投入时,上送带品质位信息 注:一般情况,常规保护的“保护功能”投退软、硬压板应一一对应(压板分出口压板和开入压板,开入功能压板为保护装置提供一个开入,保护装置的程序会有相应变化,其中,“保护功能” 压板是用于投退具有某些特征的保护功能集合,例如主保护、后备保护等。而代表一些运行方式的开入压板,例如母线保护的互联硬压板与软压板为或门关系,重合闸退出的控制字、软压板和硬压板是或门关系,变压器保护各侧电压功能投入(常规保护为硬压板,无软压板对应,智能变电站为软压板,无硬压板对应)智能变电站只设“远方操作”和“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保护功能投退只设软压板,所以,保护装置的开入接口中只接入“远方操作”和“保护检修状态”,接点式的通道信号开入等硬接点开入,无保护功能的开入。远方操作”只设硬压板,“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修改定值”只设软压板,当“远方操作”硬压板投入后,上述三个软压板远方功能才有效。退保护SV接收压板时,装置应给出明确的提示确认信息,经确认后可退出压板;保护SV接收压板退出后,电流/电压显示为0,不参与逻辑运算。要从管理上规定:当某一间隔单元的MU数据严重出错时,只有在保护装置退出,或一次间隔的设备退出时,才能退出该一次设备保护装置的SV压板。

  3、保护装置的定值:保护装置电流、电压和阻抗定值可采用二次值,并输入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的变比等必要的参数;保护装置的定值清单应按以下顺序排列:a设备参数(系统参数、装置参数);b保护装置数值型定值部分;c保护装置控制字定值部分。

  4、线路保护含重合闸功能: 每一套线路保护均应含重合闸功能,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时,不采用两套重合闸相互启动和相互闭锁方式。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时,可以采用两套重合闸相互闭锁方式;对于含有重合闸功能的线路保护,当发生相间故障或永久性故障时,可只发三个分相跳闸命令,三相跳闸回路不宜引接。(注:对于单相重合闸方式,简化了回路,保持了两套保护的独立性,两套保护的重合闸宜以相同的重合方式同时投入,当一套重合闸动作以后,另一套重合闸可以检跳开相有电流或跳位返回而不再重合,确保不会二次重合闸。如只投一套重合闸,则另一套重合闸只能退出口压板,不能投入闭重沟三压板。

  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两套保护均开入分相跳位接点,如单相断路器偷跳起动重合闸,可以保证两套保护起动重合闸的一致性,同时,一套保护不重合而三相跳闸,三相跳位也通知另一套保护的重合闸不能重合,断路器压力闭锁接点同时引入两套保护,也保证了闭锁重合闸可以由本保护自行决定。

  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三相断路器偷跳不起动重合闸,每一套保护装置只能靠本装置保护起动重合闸,不能通过跳位起动重合闸来弥补起动重合闸可能的不一致性,所以,两套保护装置应同时投入重合闸。同时,一套保护装置的重合闸退出运行,也不能通过三相跳位去闭锁另一套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光纤差动保护,接受到远跳令跳闸会闭锁本屏重合闸,对于光纤距离保护,接到外部三相跳闸令时,向对侧发允许信号,对侧接受到允许信号后三相跳闸,会启动重合闸,闭锁式纵联保护和接点允许式保护,只能停信或发允许信号,对侧保护动作会也会启动重合闸,所以,两套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应同时启用,可不相互起动,但宜相互闭锁。

  5、二次回路要求:对于可能导致多个断路器同时跳闸的直跳开入,应采取措施防止直跳开入的保护误动作,宜在开入回路中装设大功率重动继电器,或者采取软件防误措施;例如:远跳回路、瓦斯保护回路和开关失灵保护回路等都采用启动中间继电器TJR。

  5、2、对3/2断路器接线“沟通三跳”和重合闸的要求3/2断路器接线“沟通三跳”功能由断路器保护实现,断路器保护失电时,由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三相跳闸; 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重合闸,先合断路器合于永久性故障,两

  套线路保护均加速动作,跳三相并闭锁重合闸(注:两种做法,1)三个分相继电器接点接入三个分相开入口,启动失灵,并输出永跳接点至三相开入口,闭锁重合闸并启动失灵。2)三个分相继电器接点接入三个分相开入口,启动失灵,并输出闭重接点至闭重开入口,闭锁重合闸(闭重接点不能用于跳闸,没有无流返回的功能)。自动重合闸不设置“ 重合闸方式转换开关”,自动重合闸仅设置“ 停用重合闸” 功能压板,重合闸方式通过控制字实现:重合闸方式: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停用重合闸,停用重合闸并沟通三跳。(注:取消了综合重合闸,只有单相重合闸或三相重合闸方式;取消了“重合闸方式转换开关”,消除了重合闸把手置于停用位置是否放电的不同做法;重合闸方式只能由控制字决定,不可能与屏上重合闸切换开关的位置冲突,所以,取消了“内重有效”控制字;对于含有重合闸功能的常规线路保护装置,设置“停用重合闸”硬压板。和软压板,重合闸的投停可以由“控制字”控制,也可由软压板或由屏上的硬压板控制,三者之间为或门关系。控制字“禁止重合闸”置1和屏上重合闸出口压板“断开”对应,为或门关系;当双重化的线路保护装置采用单相重合闸,如只投一套重合闸时,另一套重合闸只能退出“重合闸”出口压板,而不能投入“停用重合闸”压板。否则,两套重合闸装置均不能重合成功。当传输距离较远时,可以采用光纤传输跳闸信号。5、3、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失灵保护 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简化失灵保护的动作逻辑和整定计算: 设置线路保护三个分相跳闸开入,变压器、发变组、线路高抗等共用一个三相跳闸开入;设置可整定的相电流元件,零、负序电流元件,其可按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三相跳闸开入设置低功率因数元件。保护装置内部设置跳开相“ 有无电流” 的电流判别元件,其电流门槛值为大于保护装置的最小精确工作电流(),作为判别分相操作的断路器单相失灵的基本条件;失灵保护不设功能投/ 退压板;断路器保护屏(柜)上不设失灵开入投/ 退压板,需投/ 退线路保护的失灵启动回路时,通过投/ 退线路保护屏(柜)上各自的启动失灵压板实现;(注:失灵保护的投停可以通过控制字,断路器保护运行时,一般不应退出失灵保护。某一单元停运,可以通过线路、变压器保护屏上的起动失灵压板退出起动回路。3/2接线的断路器保护中设有分相和三相瞬时跟跳逻辑,可以通过控制字“跟跳本断路器”来控制,瞬时跟跳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跳闸途经增加跳闸的可靠性,减小失灵的可能性,跟跳应视为失灵保护的一部分,采用失灵保护逻辑的瞬时段作为跟跳判别条件是最简化、最安全的。如控制字“跟跳本断路器”置1,断路器的“失灵重跳本断路器时间”可以“与失灵跳相邻断路器时间”一致。因为瞬时跟跳和延时跟跳走的回路一样,延时跟跳可以通过整定“失灵跟跳本断路器时间” 来调整,不受控制字“跟跳本断路器”的控制。由于失灵保护误动作后果比较严重,且3/2断路器接线的失灵保护无电压闭锁,根据具体情况,对于线路保护分相跳闸开入和发变组(线路)三相跳闸开入,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开关量输入异常导致失灵保护误启动,失灵保护应采用不同的启动方式:

  5、4、对双母线接线重合闸、失灵启动的要求对于含有重合闸功能的线路保护装置,设置“停用重合闸”压板。“停用重合闸”压板投入时,闭锁重合闸、任何故障均三相跳闸; 双母线接线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应采用母线保护中的失灵电流判别功能。

  5、5、为防止保护装置先上电而操作箱后上电时断路器位置不对应误启动重合闸,宜由操作箱(插件)对保护装置提供“ 闭锁重合闸” 接点方式,不采用“ 断路器合后” 接点的开入方式。(注:保护装置先上电,TWJ跳位未开入,满足充电条件,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充电,操作箱后上电时,TWJ跳位闭合,断路器位置不对应误启动重合闸,为防止误起动重合闸,采用操作箱对保护装置同时提供一个“闭锁重合闸”接点,该接点与停用重合闸压板共用一个开入

  在操作箱后上电,TWJ跳位闭合时,TWJ控制重合闸充电功能,保证了保护装置不误重合闸。

  操作箱在手动跳闸以后,启动双位置继电器KKJ,KKJ则置于跳后位置,用KKJ接点起动中间继电器,输出并保持?°闭锁重合闸?±接点、在手动合闸以后,双位置继电器KKJ置于合后位置,?°闭锁重合闸?±接点断开。

  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如保护单相或三相跳闸,闭锁重合闸,接点处于断开位置,可以重合一次,如重合成功,保护装置可以再充电,如重合不成功再跳闸,断路器处于跳闸位置,TWJ跳位开入,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则不具备充电条件。

  重合闸充电在保护装置正常运行未起动时进行,重合闸控制字和把手投入、无TWJ、无压力低闭重、无闭锁重合闸输入,经15秒后充电完成。

  5、6、对电压切换箱(回路)的要求:(是指一次接线双母线形式)隔离刀闸辅助接点采用单位置输入方式;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和PT失压时应发信号。(注:常规六统一保护装置隔离刀闸位置采用单位置输入方式,是为了防止双位置起动方式误动作,同时接通两段母线电压,如此时正好是双母线分裂运行,两组母线电压不一致,可能烧坏切换继电器接点。另一种情况如母联开关合闸运行,当一组母线失去电压时,会导致另一组PT二次侧向一次侧反充电,PT的二次总开关会跳闸,也会失去电压。同时,也要考虑隔离刀闸位置采用单位置输入方式,在失去直流电源的时候,保护装置失去交流电压,如在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会失去主要保护功能,或者,在保护起动以后失去交流,会导致距离保护误动。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双切换箱,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和电压切换箱的直流电源共用一个空开,这样,失去交流的时后保护装置也失去直流电源。)5、7、3/2断路器接线3/2断路器接线线路配置双重化的线路纵联保护,每套纵联保护应包含完整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及远方跳闸保护;配置双重化的远方跳闸保护。远方跳闸保护宜采用“一取一”经就地判别方式。断路器保护及操作箱(智能终端)断路器保护按断路器配置,常规变电站单套配置,智能变电站双套配置。断路器保护具有失灵保护、重合闸、充电过流(2段过流+1段零序电流)、三相不一致和死区保护等功能;常规变电站配置单套双跳闸线圈分相操作箱,智能变电站配置双套单跳闸线圈分相智能终端。对断路器的要求:(1)非全相保护功能应由断路器本体机构实现。(2)断路器防跳功能应由断路器本体机构实现。(3)断路器跳、合闸压力异常闭锁功能应由断路器本体机构实现,同时,应能向线路保护装置提供两组完全独立的压力闭锁触点。500 kV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宜为双跳闸线圈三相联动断路器。

  5、8、纵联距离(方向)保护 a)保护装置中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应采用自产零序电压。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不应受零序电压大小的影响,在零序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应保证方向元件的正确性。b)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应具备弱馈功能,在正、负序阻抗

  过大,或两侧零序阻抗差别过大的情况下,允许纵续动作。

  5、9、纵联电流差动保护a)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两侧启动元件和本侧差动元件同时动作才允许差动保护出口。线路两侧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均应设置本侧独立的电流启动元件,必要时可用交流电压量和跳闸位置接点等作为辅助启动元件,但应考虑PT断线时对辅助启动元件的影响,差动电流不能作为装置的启动元件;b)线路两侧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互相传输可供用户整定的通道识别码,并对通道识别码进行校验,校验出错时告警并闭锁差动保护;c)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具有通道监视功能,实时记录并累计丢帧、错误帧等通道状态数据,通道严重故障时告警;d)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宜具有监视光纤接口接收信号强度功能;e)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两侧差动保护压板不一致时发告警信号;f)“CT断线闭锁差动”控制字投入后,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只闭锁断线 相。5、10、线路保护和主变压器CT一般要求:1)对于33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包括公共绕组CT和低压侧三角内部套管(绕组)CT在内的全部保护用CT均应采用TPY型CT。变压器保护各侧CT变比,不宜使平衡系数大于10倍。(会产生不平衡电流)变压器低压侧外附CT宜安装在低压侧母线和断路器之间。变压器间隙专用CT和中性点CT均应提供两组保护用二次绕组2)220 kV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优先采用TPY型CT;若采用P级CT,为减轻可能发生的暂态饱和影响,其暂态系数不应小于2。母线保护各支路CT变比差不宜大于4倍5、11、保护用通信通道的一般要求双重化配置的线路纵联保护通道应相互独立,通道及接口设备的电源也应相互独立;线路保护装置中的双通道应相互独立。线路纵联保护优先采用光纤通道。采用光纤通道时,短线、支线优先采用专用光纤。采用复用光纤时,宜采用2 Mbit/s数字接口。线路纵联电流差动保护通道的收发时延应相同。(主重关系)双重化配置的远方跳闸保护,其通信通道应相互独立;线路纵联保护采用数字通道的,其它保护动作命令宜经线路纵联保护传输。2 Mbit/s数字接口装置与通信设备采用75 Ω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安装在通信机房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设备的直流电源应取自通信直流电源,并与所接入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相对应,采用-48V电源,该电源的正端应连接至通信机房的接地铜排。通信机房的接地网与主地网有可靠连接时,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设备至通信设备的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应两端接地。以上是我对继电保护及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理解

线路设计规范3篇(通信线路设计规范)相关文章:

钢结构设计规范3篇 《钢结构设计规范》

线路设计结构岗位职责5篇 电力线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