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3篇

时间:2022-12-26 21:20:5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3篇,供大家品鉴。

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3篇

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1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查报告

  以来,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市财政、交通、水务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科学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自查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辖2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现有人口余人。2批准我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建设项目6个,项目涉及6个行政村。其中:道路建设项目5个,水利建设项目1个。硬化道路公里,其中铺设沥青路面公里,水泥硬化道路公里,配套供排水公里。砌护支渠3条,长度1530米;修建生产路桥涵6座。项目累计投资额达万元,其中:村级自筹万元,申请财政奖补万元。项目建设受益群众5211户、人,占总人口的%。

  二、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1、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把“一事一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勤任组长,成立了以任勤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杨金保为副组长,镇规划办、社经中心、纪检办公室负责人、项目村书记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抓好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工作。同时,各个项目村分别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宣传发动。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开辟宣专栏,制作固定标语等形式,全力营造“一事一议”宣传工作的氛围,尊重民意,民主决策,规范操作,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一事一议”工作的积极意义,让村民知道开展“一事一议”工作是党和政府关心“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加大财政资金向“三农”投入的有效载体,是为民谋利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宣传,把党的政策化作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增强了他们的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一事一议”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3、项目管理。

  为了切实做好全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管理和维护,我们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项目库,分项目立卷归档,实行专人、专柜管理。

  项目申报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申报资料具体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申报表、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村委会议记录、筹资筹劳清册、预算方案、工程预算表、项目公示表、项目概算表、项目汇总表、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公示资料等。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程序来走。奖补项目有各村民委员会申报、经镇人民政府初申后,报中卫市财政局,市财政局会同市交通局、水务局、农牧局等相关部门会审批准。

  对已经批准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都能及时组织村民委员会全面实施且能按进度完成。

  对于工程质量,我们经多方征求意见和论证,做到工程设计科学、技术标准明确,各村都建立有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代表村民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填制监督记录表。

  目前我镇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工程全部实施完毕并且已经镇村两级进行了验收。

  4、筹资筹劳管理

  我镇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的管理,严格按照程序来走。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镇人民政府审查。农民筹资筹劳标准严格按照文件规定,不超过规定上限。对筹资筹劳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保障了档案的齐全。

  5、资金管理

  我镇社会与经济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施管理,在宁夏黄河农村银行设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户,在账目上设立了专账。实行专人、专户、专账管理。各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都实行了报账制,由村上提出申请,经镇社会与经济管理办公室审核,镇长签字后方可下拨。

  6、其他管理

  档案管理。我镇对申报资料、批复文件、会议记录、公示资料、合同、验收表、结算凭证和有关图片等都装订成册,并分村、分项目建档、归档。

  三、存在的问题

  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一件大事,又是一项程序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极少数干部对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认为此项工作程序太多,政策性又很强,认为很麻烦而出现了消极和畏难情绪。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将奖补资金批复到镇乡,由镇乡统筹安排,按一年实施一个村的规划,集中到一个村逐年分村实施效果更好

  二是保障工作经费投入。镇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一般都设立在财政所,目前财政所基本上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正常运转都相当困难,办公条件较差。建议上级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逐步改善各镇乡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的办公条件,切实提高办事的质量和效率。

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石柱县南宾镇财政所:曾发培 QQ:电话023-

  自2009年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以来,各级干部站在为村民谋利益的高度,广泛宣传政策,深入发动群众,使一事一议项目建设逐渐制度化、程序化,村容村貌、农村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在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及时加以整改:

  一、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上不了解。由于少数干群至今不清楚什么是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狭义的理解为只要召开几个会议,自制几份资料就可以得到奖国家的补助资金,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有的干部自私自利严重,真正群众强烈要求的公益事业没有实施,而涉及干部自身利益的项目却得到了实施,群众意见大;有的项目,干部自编工程造价,没有群众参与,更没有权威部门对项目造价的评估,无法确认工程造价的真实性,有骗取国家财政奖补之嫌。

  2、认识上有偏差。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不是国家无条件的对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进行投入,也不是国家对村级公益事业的无偿投入,而是在群众积极主动、自愿参与筹资投劳,自主概算项目投资、自主确定建设方式(发包或自建),自行监督工程质量,并经验收后国家财政给予补助的一种制度,因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材料多,要求严格,管理的部门也不少,为此,我们不少干部不理解,还以为是主管部门有意卡拿。

  3、项目资料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如有的项目明明是发包工程,需要工程建设的有效完税发票才能报账,有的却偏偏说成是自建工程,于是以材料发票报账、以领款花名册方式报账;有的项目资料有筹资金额,却看不到筹资收据和筹资花名册;有的项目有投劳折资金额,却没有群众投劳的出工记录;有的项目的“两组人员名单”电话不通,或询问时却说不清楚,有的项目群众筹劳不真实,问村民,村民说不晓得。

  3、资料严重缺失:有的项目启动根本未召开群众大会,也没有会议记录;有的项目概算未经过村民大会讨论通过,而是干部自行作主确定的;有的项目实施无声势、无标语,都是干部在稍稍在做;有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留影像资料,无法证明事前、事中、事后的情况;有的项目的质量监督小组未发挥作用,项目结束后未经质量监督小组验收和签注意见。

  二、完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全面理解一事一议的精神实质。所谓“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的一种制度。为激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在总结各地探索筹补结合经验的基础上,中央提出了“按村民通过一

  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数额,由各级财政筹集资金按一定比例给予奖补”的政策,以期通过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激励农民参与一事一议的热情,引导和鼓励农民筹资筹劳,逐步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这就是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前提是村民自愿为公益事业筹资投劳,在此基础上国家财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或补助,这就是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2、明确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所需要的材料。一事一议材料围绕村民积极参与、自主建设为主要内容,重点包括共四个方面:一是会议记录,包括:(1)项目酝酿时群众会议记录,(2)项目概算及筹资方案形成的会议记录,(3)项目申请报告,(4)推选项目理财小组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民情民意联络人员会议记录,(5)项目招标(议标)会议记录,(6)项目追加工程量会议记录,(7)项目验收会议记录;(8)项目管理会议记录;二是项目实施中的资料:(1)项目实施方案,(2)筹资筹劳方案,(3)施工图纸,(4)施工合同;(5)监工记录,(6)投劳出工记录,(7)工程验收记录,(8)隐蔽资料(照片),(9)项目批复,(10)项目总结;三是项目资金管理资料:(1)项目资金管理制度,(2)筹资筹劳文本、筹资筹劳实施方案、筹资筹劳批复,筹资筹劳花名册,筹资缴款凭证和收据;(3)项目资金支付审批程序;四是项目管理:(1)项目管护制度;(2)项目档案管理。

  3、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一事一议工作。各级政府要成立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对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领导、监管,定期对实施的一事一议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

  4、建立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章制度,使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3

  以来,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市财政、交通、水务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科学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自查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辖2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现有人口余人。2批准我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建设项目6个,项目涉及6个行政村。其中:道路

  建设项目5个,水利建设项目1个。硬化道路公里,其中铺设沥青路面公里,水泥硬化道路公里,配套供排水公里。砌护支渠3条,长度1530米;修建生产路桥涵6座。项目累计投资额达万元,其中:村级自筹万元,申请财政奖补万元。项目建设受益群众5211户、人,占总人口的%。

  二、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1、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把“一事一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勤任组长,成立了以任勤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杨金保为副组长,镇规划办、社经中心、纪检办公室负责人、项目村书记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抓好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工作。同时,各个项目村分别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宣传发动。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开辟宣专栏,制作固定标语等形式,全力营造“一事一议”宣传工作的氛围,尊重民意,民主决策,规范操作,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一事一议”工作的积极意义,让村民知道开展“一事一议”工作是党和政府关心“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加大财政资金向“三农”投入的有效载体,是为民谋利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宣传,把党的政策化作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增强了他们的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一事一议”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3、项目管理。

  为了切实做好全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管理和维护,我们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项目库,分项目立卷归档,实行专人、专柜管理。

  项目申报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申报资料具体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申报表、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村委会议记录、筹资筹劳清册、预算方案、工程预算表、项目公示表、项目概算表、项目汇总表、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公示资料等。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程序来走。奖补项目有各村民委员会申报、经镇人民政府初申后,报中卫市财政局,市财政局会同市交通局、水务局、农牧局等相关部门会审批准。

  对已经批准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都能及时组织村民委员会全面实施且能按进度完成。

  对于工程质量,我们经多方征求意见和论证,做到工程设计科学、技术标准明确,各村都建立有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代表村民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填制监督记录表。

  目前我镇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工程全部实施完毕并且已经镇村两级进行了验收。

  4、筹资筹劳管理

  我镇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的管理,严格按照程序来走。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镇人民政府审查。农民筹资筹劳标准严格按照文件规定,不超过规定上限。对筹资筹劳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保障了档案的齐全。

  5、资金管理

  我镇社会与经济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施管理,在宁夏黄河农村银行设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户,在账目上设立了专账。实行专人、专户、专账管理。各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都实行了报账制,由村上提出申请,经镇社会与经济管理办公室审核,镇长签字后方可下拨。

  6、其他管理

  档案管理。我镇对申报资料、批复文件、会议记录、公示资料、合同、验收表、结算凭证和有关图片等都装订成册,并分村、分项目建档、归档。

  三、存在的问题

  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一件大事,又是一项程序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极少数干部对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认为此项工作程序太多,政策性又很强,认为很麻烦而出现了消极和畏难情绪。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将奖补资金批复到镇乡,由镇乡统筹安排,按一年实施一个村的规划,集中到一个村逐年分村实施效果更好

  二是保障工作经费投入。镇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一般都设立在财政所,目前财政所基本上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正常运转都相当困难,办公条件较差。建议上级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逐步改善各镇乡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的办公条件,切实提高办事的质量和效率。

陇西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3篇相关文章:

上堡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工作总结3篇 街道一事一议项目总结报告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查报告3篇 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