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篇 全县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9-16 00:00:00 综合范文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篇 全县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欢迎参阅。

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篇 全县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

  同志们:

  刚才,胡金红同志代表区老龄委总结了去年的老龄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安排意见,区老龄委表彰了全国、省、市各类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澥浦镇、骆驼街道和总浦桥社区分别从居家养老、发挥老年人协会作用和创建孝德文化型社区作了典型发言,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在过去的一年里,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老年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老龄委各位顾问、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加强老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老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清醒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上世纪80年代就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区行列的镇海,目前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5万人,占人口比重的15.7%,远远高于全国及省、市平均水平。据预测到20xx年我区老年人将达到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对人口、家庭结构和城乡分布状况带来的变化是十分直接的,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突出。此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这对我们来说,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二)客观分析当前老龄工作面临的问题。20xx年我区老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及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1、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各地老龄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部门对老龄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工作经费、干部配备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以致于个别地方老龄工作进展缓慢。2、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大,支持老龄事业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体制还有待形成,现行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为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3、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城区三家敬老院人满为患,老人排队等候入院的现象已持续多年,而老年公寓床位周转率每年仅12张,农村敬老院也基本饱和。如何改善各类困难老人、处于低保边缘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近20xx名独居、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等问题,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帮扶解困力度。4、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敬老爱老意识不够浓的现象,这与文民城市的称号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内努力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

  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包括全体老年人共同进步的小康社会,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和谐社会。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利益调整凸显,如果我们对老龄问题重视不够,工作做得不到位,问题和矛盾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就很容易对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

  中央明确提出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号召,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统筹安排老龄工作。抓老龄工作虽然不象抓经济工作那样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如果我们忽视老龄工作,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安定、思想稳定,就会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做好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睦、促进代际和谐;确保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弘扬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做好20xx年老龄工作

  今年的老龄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实施《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抓好基层老年文体建设,调动老年人参与和谐镇海建设等。因此,做好今年的老龄工作,要在正确分析和把握

  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促进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是坚持把老龄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老龄工作重在基层,特别要重视农村的老龄工作,目前基层老龄工作发展十分不平衡,城区老龄工作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社区明显优于行政村。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开展老龄工作缺乏人财物的保障。老龄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老年人各类活动有经费、场地保障,老年人能够很好地发挥余热,对当地其他工作也有帮助;工作进展不大的地方忽视老龄工作,对老年组织的关心支持不够,情况不清,帮扶不力。要加强老龄工作首先要加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以社区和村镇为重点,建设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场所),为老年人的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认真实施《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时期指导我区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希望各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围绕老年人生活保障、基础设施、养老服务业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重点任务,从当地实际和各部门的职责出发,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着力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老年人最重要的问题是“养”和“医”,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要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特别是要抓紧落实今年区政府实事工程,实施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结合农村生活扶助证发放工作,逐村逐户调查了解,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农村高龄、病残、无保障老年人适当倾斜,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对那些尚不能纳入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农村生活无保障老年人,在坚持家庭赡养的前提下,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通过政府的“解难创优”工程来逐步健全养老保障体制,实行分层救助,又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助老帮困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养老和医疗等实际问题。

  四是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去年,区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推广居家养老工程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经过一年的努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建成了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解决了一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问题。但居家养老工作的覆盖面还停留在城镇中心区块,受益群众还局限于政府购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还停留在家政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今年,各有关单位要针对制约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探索,区民政局要抓紧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规划,明确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布局、功能;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探索建立居家养老工作评估机制,确保这项工程顺利实施,使更多的高龄、孤寡、空巢老人得到照料,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五是要努力丰富老年文体活动,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要继续支持各村(社区)根据实际,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要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对各类老年协会组织要加强管理,选好人、配好人,积极推荐和支持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老同志参与各级老年协会组织的管理,发挥他们的特殊优势,鼓励他们在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帮教、关心教育下一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好老龄工作,惠及千家万户,各镇、街道,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要协同动作、密切配合,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老龄工作;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成员单位做好服务,协调好成员单位的关系,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同志们,老龄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扎实工作,相互配合,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我区的老龄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工会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 20xx年的工会工作,对 20xx 年的工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各级工会干部思想,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推动全市工会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

  20xx 年是 “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 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工会各项职能,许多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为推动郴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围绕“保增长”,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能提升等活动 , 特别是在交通大建设、城市大提质、产业大转型等活动中,通过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郴州科学跨越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围绕“促和谐”,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创新企业民主管理模式,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加强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保持了职工队伍身心健康和稳定。三是围绕“惠民生”,极力帮扶服务困难职工。不断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平台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化帮扶,扎实开展服务职工活动,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焕发了职工无穷的活力。四是围绕“强基础”, 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通过创新工会组建模式,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采取规划推进、严格考评等举措,着力推动模范职工之家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一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取得了很多成绩,市总工会连续 6 年在全省工会主要工作考核中荣获一等奖。特别是组织开展的 “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 ” 活动还得到了省人大、省总工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市工会学习借鉴我市做法,并向全国总工会进行了推介。过去一年我市工会工作成绩显著,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落实 “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 总体要求,实现郴州起飞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关于今年的工会工作,刚才,民权同志已经作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认识工会工作形势,进一步发挥工会优势和提高工会工作水平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不断增强机遇责任意识

  当前,郴州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期。新的时期有新的要求,新的要求呼唤新的作为,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期的职工群众工作。

  (一)要准确把握作出的新部署。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等等这些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紧密结合我市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实际,把贯彻党的精神与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形势、找准定位,深刻认识工会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推进我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二)要主动对接郴州发展的新要求。 工会工作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离开大局讲工会工作,离开服务讲工会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 “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 的工作总要求,推动 “ 一化两城三创四大 ” 各项举措的落实,实现郴州经济的起飞,这就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的工作大局。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需要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各级工会组织要认清形势,结合实际,自觉地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准确把握工会工作的方向,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引导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推动郴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要积极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盼。 受欧债危机、外部市场萎缩、内需不足等诸多因素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一些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给群众的就业、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职工群众对过上更好的生活充满期待,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他们在劳动收入、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有着更高的需求。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顺应职工群众的新期盼,强化工作举措,提高维权实效,努力保障职工的合理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推动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优势,充分彰显工会组织作为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在组织、引导、服务职工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要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在推动郴州经济发展上出实招。 工人阶级是推动郴州发展的主力军和根本依靠力量。推动郴州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各级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培养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职工队伍, 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转型发展上来 。 一是要营造想干事的氛围。 多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作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要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今年尤其是开展好“郴州起飞,我当先锋”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要积极构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激励机制,用劳模的先进事迹和模范行动来引导职工、带动社会,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增强会干事的本领。随着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当前职工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职工就业难并存的问题。据统计,去年 38.6 万已建工会企业职工中,具有初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只有 5.9 万,其中取得高级以上资格的只有 1.3 万人。所以我们要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着力完善培训、竞赛、晋级和促进就业 “四位一体 ” 的素质提升机制,加大困难职工、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三是要健全干成事的机制。进一步创新劳动竞赛方式,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以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 围绕重点工程建设、企业转型、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把劳动竞赛与创先争优、评先评模、晋职晋级等评先表彰活动结合起来,为劳动者发挥才干建功立业搭建良好平台, 使广大职工在参与劳动竞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展示作为。

  (二)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求实效。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各级工会组织要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切入点,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以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要以健全维权机制为重点。 坚持和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视察以及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强化劳动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加大《社会保险法》、《湖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维护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二是要以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为根本。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内容和评价标准,拓展和丰富创建活动的内涵,推动企业从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落实劳动标准向加强企业党建、完善民主管理、培育企业文化、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深化,引导广大企业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以职工全面发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引导广大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爱岗敬业献计出力,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双赢发展。三是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关键。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有效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协助解决拖欠、克扣职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加强群众性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积极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当前我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少数企业协商意识不强、质量不高、履约不到位的情况,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提高协商质量、增强协商效果上下功夫。四是要以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为保障。认真做好工会信访、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工作,健全职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强化职工的法律意识,培育职工的法治精神,引导职工自觉知法守法用法,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改善职工民生,在帮扶服务职工上办实事。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工会组织的应尽职责。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继续完善工会帮扶体系,进一步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 一是要加强帮扶网络平台建设。 以星级帮扶中心创建为抓手,以示范性帮扶站点建设为关键,着力解决帮扶中心办公场地、机构编制及资金配套等问题,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园区帮扶工作站、村(社区)、企业帮扶工作点建设,进一步健全困难职工帮扶网络,打造职工 “ 千米服务圈 ”,将帮扶工作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各个领域和群体。着力构建救助、维权、服务 “ 三位一体 ” 工作平台,创新帮扶载体,拓展帮扶范围,真正把帮扶站点建设成为职工群众的幸福家园。要按照市总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好职工服务卡和职工医疗互助行动,在扩大工会帮扶覆盖面和影响力上取得新的突破。二是要突出抓好项目化帮扶。坚持政策帮扶导向,针对企业和职工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将更多资源向困难企业和职工倾斜,推动经济、民生等政策措施更好地落实到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身上。健全项目运行机制,坚持从小处着眼、细处着力,科学制定方案,加强调度管理,切实增强项目帮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要严格考评奖惩,全面落实参联单位的帮扶责任,确保项目化帮扶取得新的成效。三是要着力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在各级工会的积极推动和共同努力下,我市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远远不够。我们要适应职工群众日益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围绕优化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等工会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构建集帮扶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于一体的职工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企业需要、职工喜欢、工会力所能及的职工活动品牌。

  三、进一步加强建设,着力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支持工会按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工会事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更加重视支持工会工作,切实把工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和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党政领导出席工会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组织去办,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要进一步完善工会工作责任机制,把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成效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切实做到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一同研究部署、一同考核总结。

  (二)要增强工作合力。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配合、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政府(行政)与同级工会组织的联席会议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大、政协支持工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制度, 坚持和完善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工会、企业代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各级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与工会组织的沟通协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和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形成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工作合力。

  (三)要强化自身建设。 坚持 “ 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 ” 的思路,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完善运行机制、改进活动方式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注重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双亮双比、双评双创”等活动,使工会组织成为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成为职工满意的职工之友。结合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服务型工会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弘扬实干精神,努力在全会上下形成“工作创一流,目标争第一”的干事创业氛围。

  同志们,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工会工作使命光荣。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干劲,努力推动工会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郴州起飞而努力奋斗!

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同志们:

  当前,锡山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折关头。这次区委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在力促转型过程中推动逆势赶超。刚才,陆区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情况作了分析总结,对下半年各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抢抓机遇、逆势赶超,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强大动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巩固和发展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总体上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情况好转,压力犹在。讲情况好转,主要是指与年初相比,全区经济的基本面逐月好转,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一是主要指标企稳回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利税、工业用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扭转了增速下滑的趋势,开始进入平稳回调区间。二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技改投入占全部工业投入比重、城乡居民收入等效益类指标持续提升;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稳步下降。三是发展后劲不断夯实。坚持以“项目服务年”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工业项目、服务业项目和政府性投入等均保持了较高增速,87个超亿元产业项目在建59个,完成投资37.2亿元。四是新兴产业亮点呈现。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上半年累计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金额4038.6万美元,同比增长41.6%,离岸接包合同金额2546万美元,同比增长45.2%,实现了逆势上扬。同时,V--park、科创园、软件园等重点功能园区进展顺利,S-park获批省台商高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锡山科技创业中心正式封顶,拉开了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序幕。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宏观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就在于我们始终把保增长、促转型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讲压力犹在,主要是指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并不意味着向好趋势已成定局,我区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转型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优势产业的培育、新兴产业的壮大还没有取得突破,部分传统制造业仍处于下行态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比较脆弱。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又要看到不足,绝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掉以轻心。今天召开区委工作会议,就是要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进一步紧紧围绕“抢抓机遇、逆势赶超”奋斗目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高昂的斗志,千方百计保增长,全力以赴促转型,切实做好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

  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首先要对宏观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是复杂而严峻的,我们必须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和厌战情绪,做好长期应对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人们常说,危机之中必有转机,但化危为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我们不思进取、不求变化,还想依靠原有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层次,在原地等待春天的到来,那等来的很可能是更加刺骨的严冬。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产业的转型,就没有跨越的动力,就没有赶超的实力,一切都等于空谈。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推动当前经济增长的同时,放眼全局,谋划长远,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这一根本性、决定性环节,着力提升锡山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延续,我们总体上仍处在应对危机的关键时期,但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市场结构、竞争结构仍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国际市场重新洗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转移的新机遇,汇聚更多的优质资源,吸引更多的高端项目,集聚更多的高层人才。同时,在全国经济初步企暖的这段时期,流动性的急剧扩张已明显推高了资产价格,带来了远期通胀的隐忧。与年初相比,国家在指导下半年应对危机保增长的工作中,越来越强调“调结构”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要尽可能地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信贷资金真正投向有市场的实体经济。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在今后的扩内需、保增长过程中将显得愈加重要。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产业转型是必由之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主要靠现代服务业和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撑。关于利润分配的“微笑曲线”告诉我们,其原因就在于研发和销售环节的利润比制造环节的利润更可观。以美国通用电气为例,这个从电器制造起家的跨国巨头,现在67%的业务都是软件与信息服务,过去我们传统记忆中那个老牌的“通用”已经完全脱胎换骨。靠PC制造业称雄的IBM,现在更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信息服务公司。在追求更高利润的驱动下,以及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压力下,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率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增长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普遍规律,我们今天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

  从锡山现实情况看,产业转型是当务之急。20xx年,我区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参照国际上通用的产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锡山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工业化后期的水平。但居民收入、服务业比重、城市化水平等指标则落后于相应进程。例如,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2.2∶62.2∶35.6,服务业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2%的平均水平。这种现象足以说明,我们过去的发展是重点突破型的,因而具有很大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的突出表现就是人口素质压力和资源环境压力的持续加大。和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经历相比,我们完成这一轮工业化所用的时间更短,因而遇到的矛盾更加集中。从去年开始,我区许多经济指标出现了回落趋势,这既有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因素,也有我区下决心淘汰落后产业、治理环境污染的因素,但更为主要的是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尚不到位的因素,这是我们必须迈过的一个“坎”。能不能成功迈过这个“坎”,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成功实现产业转型。

  从周边竞争态势看,产业转型是动力之源。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和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已成为周边各兄弟地区的重要战略,而且都相继有大手笔亮相。例如,惠山区正在高标准建设开发区风电产业园、生物医药园等高新产业载体,光伏、风电、生物医药和汽车等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滨湖区依托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马山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等新兴产业园区,正由传统制造业基地加速向总部经济、研发中心转型升。正是依托产业的成功转型,惠山、滨湖等地相继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反观我区,最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主要是以做“减法”为主,相应的“加法”、“乘法”还未出现积极效应。从发展质量上看,我区的工业利税与主营业务收入比值低于惠山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比滨湖低9个百分点,差距同样较为明显。可以说,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名副其实的动力之源,谁转型转得快,谁的发展就快;谁转型转得好,谁的发展就好。

  因此,不管是要加快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还是要赢得长远发展的优势,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要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这个重点,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从具体发展路径看,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加强产业规划,明晰发展方向

  在产业转型趋势已定、大步迈开的背景下,只有转型的指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方向更加对头,转型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在这方面,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使之先后遭遇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主导产业衰落,失业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负债增加,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在危机面前,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工业进行全面改造,将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大力培育健康工程、生物制药、物流、化学等新兴产业,使这一百年老工业区再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虽然当前金融危机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退,但我们已经能从搏击风浪的实践中找到脉搏,进而对产业转型的方向进行更加清晰、合理的规划。从思路上讲,在内需尚待启动、外需可能长期衰退的约束性条件下,我们产业转型的方向、结构调整的力点,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如何使经济走出目前困境的策略性选择,而必须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推手,立足长远,着眼未来,通过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有效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以优化升级为导向,先进制造业要在打造核心优势上力求突破。制造业是锡山的主体经济,也是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主要阵地。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锡山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进一步凸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要按照“调高调优调强”的要求,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三个“两手抓”,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强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以健鼎电子、清华同方、联茂电子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计算机及配套产品、电子元器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智能交通、水利工程软件系统、新型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装备制造产业要加快引进和掌握一批机械装备产业的核心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统力电工、锡州机械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力设备、数控设备、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设备、自动高压设备、机械成套设备等产品,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专业化协作分工合理、配套相对完备的产业发展格局。

  新材料产业要以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依托,积极扶持兴达泡塑、隆达铜业、阿科力化工、豪普钛业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不断壮大产业体量。   新能源产业要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提升开普动力、晶石、新日等企业的研发能力,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新一代动力型锂电池、风能发电设备等产品,努力建设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要切实抓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以红豆杉药业、福祈制药、英特派药业、晶海氨基酸为引领,重点发展新一代异亮氨基酸、紫杉醇、蛋氨酸、中西医药制剂、专科新药、特色医疗电子器械、新型诊断试剂及高端医学中间体等产品,加快实现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规划构思中,要进一步强化集聚集约的理念。

  一方面,要加快产业集聚步伐。根据我区现有产业条件与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提升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规划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园、航空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电驱动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的提升。

  另一方面,要强化集约发展意识。全面提高项目、企业的筛选标准,建立健全包括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环境影响等各种指标在内的综合准入门槛,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集群升级能力和持续发展后劲。

  2、以提速倍增为关键,现代服务业要在培育规模优势上力求突破。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发展到较为发达阶段的产物,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相对密集的新型服务业。近年来,我区在道口经济的基础上,坚持以工业化提供动力,以城市化拓展空间,以市场化注入活力,以国际化提升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初步形成了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下阶段,要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推动全区服务业规模扩张和水平提升,力争实现“提速、提质、提效”三大目标。

  一是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产业。以整合商贸资源和推行现代流通方式为主线,以优化商贸流通业布局、满足消费需求为重点,以集约化、连锁化、特色化为重点,加速引进与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大力推广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超级卖场等为主的新型业态,加快推进宜家购物中心等具有较强带动性的服务业项目建设,积极构建立足本区、涵盖全市、服务长三角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二是着力提升现代物流产业。进一步完善通江物流园区功能配套,加快启动东港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投资设立大型采购中心和分销、配供中心,培育和壮大物流市场主体,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形成集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于一体的现代物流集聚区。

  三是积极培育信息服务产业。根据现有的基础条件和潜在优势,以信息技术外包(IPO)与商务流程外包(BPO)为重点,大力发展创意研发、动漫设计、计算机信息服务和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加快呼叫中心等服务外包平台建设,全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到20xx年,基本建成1-2个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2-3个省级服务外包基地。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以吴文化和生态建设为主线,加大对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荡口古镇旅游开发区、斗山农业生态旅游区、鹅湖水生态休闲旅游区,绿羊温泉农场、翠屏山森林公园、红豆杉高科技产业园、黄土塘村、严家桥村、甘露古村等特色景区、景点建设,确保到20xx年争创3-5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成农业旅游特色点20个。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规划构思中,要进一步突出城市功能板块的资源禀赋。

  东亭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城市带动优势,以大型城市综合体和楼宇经济为抓手,着力培育总部经济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集商务、消费、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经济新格局。   东北塘要强化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两大支撑,加快推进以不锈钢为主的重点专业市场建设和大型物流企业集聚,着力构建依托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重要生产资料集散地。

  商务区要加快推进基础建设、拆迁安置、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域性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出口采购中心,努力建设区域性高端服务业发展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

  V-park要根据现有的发展条件和定位,在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改造传统物流企业、引导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加快服务外包载体建设和外包优势企业引进提升,着力打造锡山发展服务外包的集聚区。

  鹅湖、羊尖、锡北、东港等地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在积极发展各类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各自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和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着力打造荡口古镇等一批服务业亮点工程,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性服务业功能板块。

  3、以创优增效为重点,现代高效农业要在产业化上力求突破。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虽小,但作用和地位不可低估。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虽说通过农业园区的发展,高效农业面积逐年提升。但是放眼全区,20多万亩农用地的总体产出效益还比较低,大部分还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今后一阶段,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且只能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道路。

  一是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载体,以国家级中国台湾农民创业园为龙头,以“一区十园”为载体,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着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太湖水稻园等千亩以上、万亩连片、土地集约、效益显著、带动农民增收的规模高效农业园区。要在加强农业园区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投入机制、建设机制,尽快形成以工商资本投资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加快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效益提升战略。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大力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南京农大、上海农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加快新品种引繁和新技术试验推广,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5亿元、1亿元的规模型特色高效农业,力争到20xx年高效农业占可种养面积比重达到8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超过70%。要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推动农业向生态、标准、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力争到20xx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20家。

  三是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继续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战略,重点在做优品种、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形成特色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产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明显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要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和消费群体,从产品包装、市场定位、消费信心、营销方法、文化内涵等角度,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品牌战略,强化品牌创意和营销策划,充分利用国内外农业展示展销平台、大众媒体,不断塑造和弘扬具有锡山特色的农业品牌文化。

  二、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转型动力

  产业升级既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的主观能动过程。1997年,韩国虽然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但韩国政府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实现了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深圳自身科技资源薄弱,但是通过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种力量,成功打造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高地。韩国和深圳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只是产业升级的要素,这些要素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决定要素向哪里集聚、在哪里发挥作用的是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是政府战略主导、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的合成演化。

  1、充分发挥政府扶持体系作用。必须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政策服务等多重措施来鼓励和推动产业转型,通过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来限制和淘汰落后产业,加大调控力度,强化扶优限劣,对产业升级进行引导和扶持。

  一是强化财政杠杆作用。

  强化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加快研究财政支持和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入研究相关政策,特别是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做好项目的编制、筛选、储备,努力争取上级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将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聚焦到我区,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推动激励政策向科技人才倾斜,使成果转化资金集中用于科技项目产业化。

  二是强化重点载体支撑。强化开发区功能创新,大力吸纳国际国内资金、人才、科技成果、科研机构、先进设备和高科技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引导开发区由传统工业园区向“四高联动”的科技园区、创新园区转变。要建好科技“三创”载体。加快提升科创园、V-park服务外包产业园、软件园等主题园区的产业承载力和功能支撑力,进一步推动“三创”载体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要完善技术研发载体。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等“两站一中心”建设,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转型活力。要打造院(校)地合作载体。加快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孵化基地、技术中心和研究院,推进清华大学无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无锡工作站等合作载体建设,使之真正成为“筑巢引凤”、“孵化育成”的重要平台。

  三是抓好公共平台建设。采用政、企、协(行业协会)共建方式,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有步骤建设一批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的公共服务平台。借鉴国家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构建模式,加强政府职能部门、领军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合作,积极构建在国家和省内具有权威性的认证、认可机构,全面提高我区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推动产业升级的引领能力,着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2、充分发挥市场支撑体系作用。推动产业发展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是全球一个普遍趋势,而最能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就是市场。

  一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健全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搭建常规化的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通过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贷款营销见面会等形式,定期组织银行和企业进行多边交流和共同协商,疏导政、银、企三方联系渠道,保证重点项目、优势企业的资金供给。完善金融服务保障机制。大力加强各类融资平台建设,着重引导和鼓励担保咨询、信用评估、审计、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积极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要强化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是引导社会资金从低效率部门向有发展前途、竞争力强的企业流动,从而有效调节资金分配,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加速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和辅导培训,进一步强化上市企业的要素保障,为更多锡山企业上市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特别要抓住创业板推出的机遇,做好上市基础性工作,抢占先机,争取锡山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更多席位。   三要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通过“以小引大”的方式,吸引民间、境外机构和个人创办创投、风投和其他投融资机构,推动各类资本进入锡山创投市场,逐步缩小国有资本比重,扩大民间、境外资本比重。

  3、充分发挥引育并举工作体系作用。产业升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两条腿”走路,通过加大有效投入来进行拉动和带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特别要在核心领域、优势产业和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培育上寻求新的重大突破。

  要全力以赴抓引进。强化招商引资。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调整,充分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产业转移、人才流动的有利时机,瞄准重点地区,完善推进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精心组织专题招商和重大经贸活动,突出重大产业项目和服务外包龙头项目的招引,不断增强现代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强化项目驱动。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力争每个项目都能早启动、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以重大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强化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成果,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配置和创新要素之间的紧密互动,努力形成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形成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既要引进资金项目,更要注重集聚人才。要以实施“530”计划为契机,切实抓好“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以更远的眼光、更大的力度吸引各方英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

  要全力以赴抓培育。大力推进“中间分离、两端延伸”,鼓励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和总部经济,逐步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实施技术改造。认真落实有关企业 技术改造 的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快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和产品换代,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大力促进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重点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加快各类孵化企业毕业育成进度,尽快使企业研发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提高产业关联技术嫁接转化成功率。要大力强化专利工作。引导和支持各类规模型、科技型企业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到20xx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总申请量的比例达18%,专利授权量达2500件。要大力加强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通过产品升级创建自主品牌,努力变产业集群为品牌集聚,力争到20xx年全区中国名牌产品达12个、国家免检产品达20个。

  三、优化发展环境,夯实赶超基础

  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流的发展速度、一流的发展水平,需要一流的发展环境做支撑。大量事实表明,哪里经济发展环境好,哪里就能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就会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逆势上扬、弯道超越。上海浦东新区刚成立的时候,为了吸引企业投资,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因此浦西的一些企业就把注册地点搬到了浦东,但它们实际的办公地点还是设在浦西。直到近几年来,浦东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府服务质量日趋提高,很多企业才开始真正到浦东生产、办公,浦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才得以不断加快。由此可见,对于产业转型的主体——企业而言,能否在一个地区安心立业,能否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振信心,能否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升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完善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政府服务等要素形成的综合发展环境。唯有优化发展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奠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才能进一步提振企业家信心指数,激活推动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才能进一步加强政企联动,合奏逆势赶超的时代强音。

  1、要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工业化和城市化,始终是相辅相成、互动并进的孪生兄弟。没有产业的转型,城市功能的完善就失去了重要依托;反之,城市功能不完善,产业转型的基础就不牢固。因此,推动产业转型,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将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作为首要抓手,突出强化“三大环节”。

  一要推进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强化骨架、完善路网、改造干线、提高等级”的要求,全力推进高速铁路、锡张高速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和北中路、安南大道等区域骨干道路建设,加快完善覆盖全区的快速路网体系;继续推进公交客运站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密度,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覆盖率;配合完成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工程建设。

  二要推进完善社会事业。切实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医疗服务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和援助工作,加大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五险合一”扩面征缴力度,提高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载体,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和文化品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提升文化活动市场化运作水平,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着力提升锡山文化软实力。

  三要推进完善城乡管理体系。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城市管理机制和网络,以社区为重点,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城镇管理体系,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推进数字城管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大调解”、“大防控”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要全力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和持续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制约了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产业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持环境优化发展战略,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重点,构筑清洁、环保、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 ,腾出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还复江南碧波美景。

  一要重视源头控制。现阶段,工业 企业仍是 环境污染的 重要源头,只有通过调整转型才能得到根本控制。要按照“管好存量、严控增量、落实减量”的要求,坚持实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坚决淘汰“五小”企业和“三高两低”行业,严格防止落后产能复活回潮。要根据区情特点和环境容量,不断提高引资环保“门槛”,严禁 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二要推进节能减排。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进一步完善减排计划、抓紧减排工程、推进减排项目,力争到20xx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xx年下降20%,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削减24%和27%以上。大力开展循环经济 和清洁生产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开发区“循环经济 试点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 ,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 ,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 ,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 ,倡导社会循环 式消费;严格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范操作程序,完善激励措施,加大工业园区和企业清洁生产推进力度。力争到20xx年,全区建成20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3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以上的规模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三要强化末端整治。以实施区域环境补偿机制为抓手,大力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农村村庄综合整治、污水管网建设、控源截污行动和排水达标区创建活动、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六大工程措施。抓紧落实污水处理厂扩容、管网全覆盖和接管入户工作,建立健全以排水户、污水管网养护单位、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为监管目标的全过程监管体系,确保年内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到20xx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部门联动环保执法协调机制,全面落实排污口封堵工作和 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措施 ,坚决斩断违法排污“黑手”。

  3、要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是推动产业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效能意识,提高执政能力,才能营造出集聚优质资源、整合优势企业、吸纳优良人才的“洼地”效应,形成推动“逆势赶超”的软实力。

  一是要在解放思想中确立服务新理念。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所有工作都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为企业多办实事、多送温暖。区四套班子和区级机关各部门对基层的同志要多体谅、少埋怨,多支持、少指责,多帮助、少干扰,在财力安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都要尽力向基层倾斜,努力形成政府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是要在建强队伍中提升服务上水平。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内在需要。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制定推进镇(街道)和部门领导班子规范化配备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重点办好区管正职领导干部培训班等六个区级主体培训班次,力求干部教育培训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全面推进“363”工程,通过上岗压担、培训提能、轮岗交流等方式,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帮助和促进年轻干部提高素质能力。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任机制和监督机制,组织好干部选任情况“一报告两评议”工作。

  三是要在转变作风中强化服务优氛围。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各级各部门都要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责任,大力弘扬奋力争先、争创一流的精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在当前紧迫的发展形势下,每一刻耽误,每一步放松,都可能造成机遇的丧失和发展的落后。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切实增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切任务往前赶,一切工作抓紧干,真正以“紧张每一刻、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成就每一年”的紧张快干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埋头苦干,不让一个工程延误,不让一个项目落空,不让一个机遇错失,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构筑锡山跨越赶超的坚实基础。

  同志们,狠抓产业转型,是决定锡山未来发展命运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抢抓机遇、逆势赶超”的战略核心。形势催人奋进,责任重于泰山。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加快产业转型对于锡山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坚持不懈推进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发展业绩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

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篇 全县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在全区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篇(公安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xx年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主持稿3篇(政法工作会议主持词)

在全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工作会议讲话2篇 消防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年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工作会议讲话2篇 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讲话

年度全区工作总结表彰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2篇 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区长在全区劳务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篇(镇长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3篇 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x书记在年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篇 年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委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篇(县委政法工作会议主持词)

2022政法工作会议演说词3篇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