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有感3篇 谈谈家庭家教或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时间:2023-01-03 11:06: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有感3篇 谈谈家庭家教或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欢迎参阅。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有感3篇 谈谈家庭家教或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有感1

【二人转里的好家风】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读过很多书,他们写不出微言大义的文章,也说不出深奥玄妙的道理,但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巧妙地传承着家风。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二人转之乡吉林省梨树县,在这里,二人转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生长在二人转之乡的我,从小随着父母听戏,听着父母讲戏,久而久之,在听戏讲戏的过程中,也从戏中学习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听《鞭打芦花》,学到了闵子骞孝亲悌长的传统美德。“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言犹在耳,“闵损贤孝留继母,一代美名万古传”牢记于心。孝悌之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百善孝当先,鞭打芦花也是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听着戏中的唱词和长辈的讲述,看着父母孝顺长辈的言行,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渐记住了鞭打芦花的故事,开始懂得了故事之中的道理,知道了为人子女的义务。以戏中人物为榜样,帮着母亲烧火煮饭,跟着父亲放羊喂牛,想着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孝道的认识与认同也日渐加深,明白了孝顺父母,不仅要从物质上进行关心,更要在精神上予以关怀。常回家看看,就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听《马前泼水》,学到了朱买臣勤学苦读的治学精神。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虽读书不多,但却十分重视教育。打小父母便常常和我讲:“你看看人家朱买臣,虽然家里穷,但仍然坚持努力读书,冬天进山砍柴回来,读书入迷到天冷而不觉,过家而忘入。结果人家到底出息了。所以,你也得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知道不?”因此,年少的我便意识到努力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告诉自己一定要像朱买臣一样,把书读好,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为了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戏中的朱买臣,就这样成为了父母口中苦读的典型,成为了我心中勤学的模范,成为了传递笃学精神的载体,成为了督促着我勤学奋进的力量。

  听《包公铡侄》,学到了包大人公正廉明的无私品质。戏中包公陈州放粮,遇见有人状告其侄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包大人铁面无私,秉公断案,依照国法,铡了包勉。“我怎能藐视国法是非颠倒,我怎能知法犯法不按律当条”,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唱词,至今仍记在我心中,时刻警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决不能违法乱纪,损公肥私。如今有幸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我更要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善用法治方式,坚持依法依规做事,清正廉洁做人,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像包公一样的执法奉法者,成为依法治国的执法守法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出出戏剧演绎着一段段故事,一段段故事传达着一个个道理。二人转,不仅传承着这片黑土地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美好回忆,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优良家风。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有感2

【奋斗征途需“守”好三“家”】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与国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唯有秉持清正持家,方能施以仁政治国,坚守正道惠及天下。党员干部在肩负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使命而全心投入的奋斗之路上,需坚守好廉洁朴素的家风、相守好无私陪伴的家人、守持好不触及公的家事。通过“守”好三“家”,做到清白为官、廉洁从政,行稳漫漫奋斗征途,谱写党和人民事业的壮丽篇章。

  需坚守好廉洁朴素的家风。“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好家风似如春风化雨,引导家族成员以家中长辈为榜样,传承家族精神接续奋斗。身为党员干部,需要重视坚守廉洁朴素家风,以身作则传承优良作风,实现优质家教家风代代相传,激励约束自身和家人发扬艰苦奋斗、清廉简朴的实干精神,共同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风清气正的家国氛围,共同激昂奔跑于实现共同理想的奋斗征途,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蒸蒸日上。

  需相守好无私陪伴的家人。“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党员干部胸怀千秋伟业,持续昂扬奋斗,而不被生活琐碎磨平“棱角”,重要支撑在于家人默默付出。作为党员干部,需常怀感恩之心,以身作榜样传承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守好无私陪伴的家人。需坚守正道、身当奉公,将家人付出转化为助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做到“倾己勤劳,以行德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只争朝夕的拼劲,书写好“十四五”时期的历史答卷,投入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万夫不当之勇”冲锋“第一线”,做大浪潮头的“排头兵”和“先锋军”。

  需守持好不触及公的家事。“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若将家事与公务混为一谈,则会衍生为公权私用、中饱私囊,越过为政底线、纪律红线,终将受到党纪国法严惩。党员干部需端正态度,绝不能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需谨慎持家、不忘初心,做到家事与工作严格分离,践行“两袖清风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通过守持住自身家事,切实避免假公济私,做到权为民所用。需不辞辛苦、不辱使命,以汗水为丹青、以民心为妙笔,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绘出奋斗的大美画卷。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有感3

【“三句话”反映年味中的家风传承】

  很快就是“小年”,我家的年味愈发浓郁起来。年味在回望和期盼之中,反映出亿万普通人家之一的“小确幸”,我试着从悠悠岁月中采撷出“三句话”,可以反映家风中变与不变、革故鼎新的传承。

“洗的洗、浆的浆,得利利索索的,日子不能囫囵着过。”

  这几天,母亲在家里每天忙得腰酸背痛,我劝她,年前还有时间,赶那么紧做什么?母亲说,要过年了,家里得收拾得利利索索,衣服鞋子该浆的浆、该晒的晒,被褥铺垫都要赶着天气全部晒一圈,全部收拾干净了,才叫正儿八经过次年。在母亲心目中,这是打小就有的规矩,不这么做压根不行。母亲的观念在我媳妇身上也有体现,就这样,娘俩个从早忙到晚,只为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家,只为过一个整整齐齐的节,这或许就是生活的“仪式感”,也可以视为一种传承吧!这也提醒我,屋子要经常打扫,节前还要彻底清洁,初心也当时常擦拭,逢了春节更要一尘不染,要过个一尘不染的春节,走出一尘不染的人生!

“焚狼烟杀鞑子,贴对子放鞭炮,当父亲的要教会孩子怎么过节。”

  每一年三十的早上,我都没能睡个十足觉。一度,我曾经对母亲表示质疑,怀疑她的坚持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我觉得过节就是乐呵就是放松,干嘛非要这么一板一眼的,尤其是我不得不在这一天,天不亮就披衣起床,去燃起狼烟,放上拦门棍,点上一挂鞭炮,才能返回被窝,在迷迷糊糊之中睡个囫囵觉。睡不多会儿,吃了早饭就得贴对子、挂灯笼,待里里外外装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也就接上年三十的大餐,才算可以一门心思地喝酒吃饭。待到晚间还要打起精神头“守岁”,所以,年三十于我而言并不轻松,即便我当了父亲,打算说说我的“新观念”,却被母亲直接拒绝,并且上升到了教育孩子的高度,让我明白,我不要设想以自己的“新观念”去行“偷懒之实”,该干的活计,该走的步骤“一步也不可少”。这份坚守中的传承,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有了底蕴,有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事关春节的底蕴与传承。我想,无论将来我的孩子走到哪里,他一定清楚记得他的家,记得有关春节的这份传承。

“一家人一桌饭,斟满酒、举起杯,这才叫三十,这才叫春节。”

  春节期间,其实最忙碌的是母亲,她除了节前的浆洗,还负责一大家子的美食。在我们家,母亲的主厨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即便有些时候,我们不愿她累着,在饭店就餐,母亲还是要坚持三十亦或初一摆上一大桌。这是属于母亲的领地,也是她施展厨艺的舞台,或炒或炖,或凉调或热炸,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食材有多少不同,母亲总能用她的一双巧手,给我们全家提供一顿丰盛的大餐。在母亲看来,这做菜的过程,就是享受一大家齐心做一件事的过程,心思那么纯正而又真挚。母亲常要提早备齐食材,一大早就开始制作,这时间常要延续到正午的那最后一条鱼,在一挂长鞭炮声中,一场精彩从母亲的妙手中以一碟碟的形式摆满圆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这一刻的幸福离不开辛勤的付出,离不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幸福都是劳动者奋斗出来的,平凡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就在这份用劳动支撑起的和谐之中涵育、闪光。

  三句话自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可以见出母亲的坚持。我家传统春节的流程,正是在母亲一步一步引领下,才一年一年有条不紊、热闹非凡地延续下来,而孩子们也在这种有序的操持下,在成长中记住并习惯了春节该有的步点。今天的我早已明了母亲的坚持,感恩感谢于母亲的付出:一个家庭还是应当有传承的,在这多变的世界中能够多出一丝定力,拥有一份耐得岁月咀嚼与回味的味道,这不正是一种绵长的幸福?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有感3篇 谈谈家庭家教或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家风家训家教征文3篇(关于家训家风家教的征文)

弘扬家教家风的演讲稿通用[]3篇(教师的家教家风演讲稿)

家庭个人家教家风建设心得体会模板6篇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

小学生家风与家教作文3篇 家风家教作文题目

关于学生学习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体会范文6篇(小学生家风教育,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2022关于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范文6篇 家长写的家风故事范文

2022家庭家风家教作文范文3篇 我们的家风家教作文200

个人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感悟范文合集6篇 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心得体会

2022年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个人心得与收获3篇(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感悟心得)

个人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模板6篇 关于家教家风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