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运动会随笔作文3篇(校运动会的作文)

时间:2023-01-08 14:5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学校运动会随笔作文3篇(校运动会的作文),供大家阅读。

学校运动会随笔作文3篇(校运动会的作文)

学校运动会随笔作文1

  “加油!加油!加油!”操场上传来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一潮高过一潮。不用说。一定是我们学校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我也赶忙去凑热闹。

  运动会上到处都充满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你瞧,垒球运动员涨红了脸,手中的垒球一个个飞上天空;跳高运动员好似飞燕一样轻松地越过了杆子,杆子也在不断升高;跳远运动员往后退了几步,向前冲刺,一停、一跃、一落、一滑,表演出了形象的嘴啃沙。

  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激动人心的男子4×100米终于拉开了序幕。只见跑道上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运动员有的在做准备,跃跃欲试;有的谈笑风声,胸有成竹……

  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脱缰的小马争先恐后地追逐起来。“加油!加油!”啦啦队又欢呼起来。第一位同学离终点还有五十米,二十米,十米,七米,三米,到了!他的同学都为他欢呼雀跃,他自己也喜上眉梢。他们的“服务员”可真忙得不亦乐乎,这不刚领完了点心,又要当啦啦队,有的扶着刚比完的同学到一旁歇息,有的安慰没有拿到名次而灰心丧气的同学,有的在为即将参加比赛而心跳加速的同学缓解压力……“服务员”可真成了大忙人了!

  运动会上,同学们几经拼搏,几经奋斗,最后终于到了成功的彼岸,这笔一帆风顺的成功更快乐、更珍贵!

学校运动会随笔作文2

  “我宣布,本届运动会现在开幕。”随着卢志文总校长的宣布,我们学校第二届运动会在漫天飞舞的气球中开幕了。

  运动会第二天上午,有我的强项,跳高比赛。在去年运动会中,我跳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这次,我有点紧张,听说有几个班来了几位新同学,他们跳高都很厉害。紧张而又激烈的跳高比赛开始了,最开始我们直接要了1.2m,都很轻松地跳过了。跳到最后高度到了1.31m,第一个跳的是我的老对手万赛。很可惜的是,他没跳过去,仅仅只差一点。啊!接下来到我了,我站在跳高的助跑线上,双手叉腰,猛吸了一口气,右脚往后用力一蹬,然后以密集的小步对准横杆冲过去。我一跃三丈,轻松地过了。“好!好!”我班的同学都欢呼起来到最后,高度达到了1.34,由于我起跳没掌握好,而且第一跳的时候脚扭了,结果没跳过,只得了第二名。

  我跳完后直接走回大本营,我哭了,很伤心,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同学们不断地开导我,说第二名已经不错了。过了一会儿,班主任来了,说马上要参加集体项目运球接力了,我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任务。经过我班20个同学的努力,最终获得了第一名。

  这次运动会,我班通过每个同学的努力,居于全年级之首。

学校运动会随笔作文3

  伴着秋风,迎着热日,我们已经踏在了运动会进行曲的曲调里了!看,整齐的队伍――那是我们整齐的音符;听,嘹亮的口号――那是音符上的装饰音!

  这一切的一切,都似大乐团一样,正在为《运动会进行曲》做着排练。

  到达目的地。随着运动会的到来,气氛也进入高昂阶段,一个音比一个音强。

  进入操场。霎时间,队伍有如一个个猛兽在独唱属于他们自己的口号,气势蓬勃,雄姿英发,嘹亮的嗓音在回荡,似不肯归去。时凸、时凹、时平、时起,时而曲调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澎湃。

  老师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台下鼓掌声接二连三,如连环炮一般在四处炸起,时不时还有一两人在喊好。这时,曲子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了最高潮。

  回场地休息。大家都一拥而上,即将开始的是运动会项目,每个人都养精蓄锐地准备。大乐团也认真起来了,似乎已经准备完毕,快要开始正式上场演出了。

  大家有的已经去比赛场地了。大家都对跳高抱很大希望,都挤到跳高场地看自己班的比赛情况。一切的努力就在此一搏,那一跃,是几天来的努力结晶,脚着地,是几天来的胜利果实。乐队开始演奏,认真,拼搏,就赌在这里,代表着一切的努力……

  我的个人比赛在下午,那是最激烈的斗争,是跳绳比赛。紧张、恐惧、愉快……百感交集啊!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就是努力的目标和成功的快感,换来的只是欢乐和汗珠。乐队指挥员此时正狂舞着指挥。

  棒、交响乐、摇滚乐、大合唱……全混为一曲,青春的朝气从每个音符里透出,青春在这里点燃。

  一天过去了,昨天的星星迎来了今天的太阳,集体比赛――集体跳绳也是我的参加项目之一,八个人的配合必须完美无暇。你匆匆的来又如你匆匆的去。结束了,也是那么快。泪珠从队友脸上不争气的落下来,我没哭,不值得哭,也没有必要怪自己,第二名,并不是最差,不必伤心,来去匆匆,不要过节于一件事。乐队似乎也画上了残缺的句号,他们也有泪珠和汗水,真的不需要哭。

  比赛是友谊的见证,不要看重,也不要看轻……

学校运动会随笔作文3篇(校运动会的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