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作文3篇(《菜根谭》的读后感)

时间:2023-02-21 13:03: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菜根谭读后感作文3篇(《菜根谭》的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菜根谭读后感作文3篇(《菜根谭》的读后感)

菜根谭读后感作文1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但是是将自我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达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只但是是将自我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一样的主角,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主角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能够扮演多种主角,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务必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读后感作文2

《菜根谭》是明朝的洪应明所著的书,在日本企业界已被追捧为“奇书”,从此便能知其修身养性的力量之深。都说: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古人亦云:性定菜根香。都可见,人只有经历了平淡艰苦的生活,才能使经验有所增长,人格有所升华。这便是《菜根谭》这本书的宗旨,静心读它,才能品得仁智百味,让失意者变得彻悟,让成功者懂得长胜不衰的方法,让居官者明晓如何仁政廉洁,让平凡人也自能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而这本书中的感恩的言论,也自是讲得十分有理。有这样一句话: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意思是说,我对别人有功劳不必挂念,但如果自己有过于人,却不能不计较;别人对我有恩情我不能忘却,要想着去回报,但有仇怨却必须忘掉。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多么迂腐,还不如“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呢。但是,“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只是针对自己给予别人的恩怨来说,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对于别人的恩情我们要时刻铭记。别人的仇怨,我们只是把它写在沙地上,让它可以随风流逝,不再计较;但别人若有恩于我,却必定要深刻在心上。其实,看到这句话时会有触动,是因为我觉得它非常像是爸爸妈妈对待我的行事准则: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却从不会在我面前提及劳苦;妈妈日复一日忙家务,即使汗如雨下也不会叫一声累。而我如果在母亲节或父亲节那一天,给他们小小的表示,他们却比以往都要显得开心。那么,这句话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我的行为准则呢?为什么只是沉浸于爸爸妈妈所构造的幸福与恩惠中,而不去报答呢?

《菜根谭》中还有一句话: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先暂且不说别人给予的恩情,光说我们受到了爸爸妈妈莫大的恩德不知回报,不就是刻薄、冷血到了极点么?这样的情况当然要避免。对爸爸妈妈的回报,应该不只是在节日请他们吃饭,而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融入感情,给他们温暖的感觉。而我们要做的这些,《菜根谭》中也都有体现:如“知足者藜羹旨于高粱,布袍暖于狐貉”。我们要满足于爸妈提供给我们的环境与条件,知足才能常乐,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便能“编民不让王公”,精神生活也十分富足。

  又如“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具非矣”。回报父母便不要去计较得失,挂念他们会不会给夸奖,不然这种感恩之情也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与价值。再如“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面对父母不挂记自己的回报,其实也是在为自己所积福,自己付出得越多,回报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深厚,福泽也会绵长。

  在静心凝神的《菜根谭》阅读中,我懂得了很多。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菜根谭读后感作文3

  学而时习之,读了一些资料之后,我仍会经常翻读过去的东西,有些句子很喜欢,所以读几遍有几遍的赞叹。

  昨日读到这句,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这前三句使我想起前些日子看央视一档普法节目,一男司机与公司女总成婚,婚后小人得志升为副总。蜜月中男带女回老家,男弟想去其本部做司机,男乘醉应之。女因无空职不应,遭男人耳光,此后所以事扯出矛盾若干,最终女将男起诉,二人以家庭暴力离婚。所以看到这前三句,我就联系到这个杯具。

  开始时,两人未必不是以相爱开始,但此后因为男人一跃升为女上司的老公,就因裙带关系升职,这本身就很危险。再者,传统的中国男人从心里不是很能理解女人的本事高于自已,这就为这场婚姻杯具埋下了伏笔。升得快往往会飘飘然,一下子找不到北也未可知。新婚蜜月,男人以为这下子女人连同公司都属自已囊中之物,能够任意操纵之,但女人是个有手腕的女人,一个百依百顺的女人想当然也做不好公司一把手,主观的女人是不会任这个没有定好位的男人为所欲为的。关键是他们婚前都以为感情能够高于一切,但婚后都以为对方能够无条件为自已着想,但事实是他们都高估了感情,也高估了对方。

  乘喜而轻诺,人的本质发挥了根本的作用,高兴时一切好商量,人们总会乘着适宜的时机谈条件,适宜就是高兴的时候,高兴起来平时绷紧的神经会放松,掌握的度就和缓许多,规矩靠边站了,事情往往就好办。因醉生嗔,酒后,人就容易趁着酒劲做些平时打死也不做的事,其实是以酒盖脸而已,情绪不加控制,或以酒削弱了控制情绪的本事,虚荣嫉妒狂妄偏激这些恶劣的本质大概谁都或多或少有一点,但当它们毫无节制的释放时,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它能于瞬间以催枯拉朽之势,摧毁一个人积攒了N年的光辉形象,甚至苦心经营的人际关系,这很可怕,也使所有人大跌眼镜,基于这种状况,个人认为还不如素面朝天,平时就呈现一个基本真实的自我,别太绷着的好。乘快而多事,大概与第一句雷同,春风得意之时,就难以检点,惹事生非就是必然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基于一个人最根本的人性,本质使然。如果故事中是个天性懂得怜香惜玉的儒雅男人,绝不会出现这若干次家庭暴力,而如果故事中的女人不是随便原谅了他的第一记耳光,也就没有此后的一次次遭遇,女人请记得,男人的第一记耳光绝不仅仅是唯一的一记,而它仅仅是第一记而已,如果想原谅他,那么就等于默认了理解他的第N次施暴,这也貌似男人的出轨,如果你打算原谅不忠的男人,那么就请做好“下半生即将应对自已N次照一个变形了的破镜子”的准备。

菜根谭读后感作文3篇(《菜根谭》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菜根谭》读后感大全3篇 菜根谭读后感

《菜根谭》读后感12篇(菜根谭读后感)

关于《菜根谭》读后感14篇 菜根谭的读后感

《菜根谭》读后感作文13篇(读《菜根谭》有感)

《菜根谭》读后感大全3篇(菜根谭的读后感)

2022《菜根谭》读后感3篇(读《菜根谭》有感)

名著《菜根谭》读后感大全3篇 菜根谭的读后感

《菜根谭》读后感心得体会范例3篇(菜根谭记读后感)

关于菜根谭读后感心得优选6篇(读菜根谭心得体会)

《菜根谭》读后感7篇(菜根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