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3篇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作文

时间:2023-05-15 16:47: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3篇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作文,供大家品鉴。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3篇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作文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1

  之前对亚诺太太的印象,就是一个极害羞的.女子,她是克里斯朵夫曾经的邻居,30多岁,没有子女,与亚诺先生非常相爱。

  在这一卷里才真正地认识了亚诺太太。

  这是一个多么恬静的人儿啊!内心丰富,安静从容;一株小植物、一只猫、一件旧家具、一本心爱的书,都能使她内心充满了欢乐。

  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充实而满足。

  她的丰盈充实也默默地影响着身边的人,比如塞西尔,她本身健壮而快乐,但遇到困惑的问题时,还需要依傍看似娇弱的亚诺太太;比如克里斯朵夫、奥里维都喜欢向她倾诉。

  最让我感动的是亚诺太太在雅葛丽娜抛夫弃子后,与克里斯朵夫关于女人的长谈。身为女人,她对女人的需求了解得多么透彻!

  她可怜雅葛丽娜,理解雅葛丽娜的痛苦,她知道雅葛丽娜毁了她丈夫的生活,也毁了她自己。

  “你们从来不替身边的女人着想,只管用你们的方式去爱她们,决不操心去了解她们。”

  确实如此!该让不少自诩为“好男人”们好好想一想。他们自以为把钱给老婆,不缺吃,不缺穿,不打老婆,不骂老婆,就是爱老婆,就是对老婆极好了。太自以为是!

  关键是精神上的痛苦!连亚诺太太这样的女人也不可避免,差点做出了傻事!

  她认为使婚姻快乐的说法,我也赞成:

  “两个人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知道彼此都可靠,不是由于一种单纯的爱情的信仰,———那往往是虚幻的,———而是由于多少年共同生活的经验,多少灰色的、平凡的岁月,再加上渡过了多少难关的回忆。随着年龄的老去,情形变得好起来……这些都是不容易的。”

  通过亚诺太太的叙说,知道当时的法国社会对女人,尤其是靠自己谋生的女人相当的不公平、不友好。

  她希望男女平等:

  “但愿男子自认为是女人的弟兄而不是她的俘虏或主宰!但愿男人和女人都能排斥骄傲,少想一些自己,多想一些别人!”

  书中所有的女性当中,最喜欢这个亚诺太太!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2

  读完了《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明白了很多事,在书中,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胆小和不坚持,虽然约翰克里斯多夫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真诚、坦荡、执着、坚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虽然他有一个孤独的灵魂,但他更有英雄的血液。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把风声、水声以及自然界中的一切声响融入在他的音乐里,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虽然他才10几岁就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对音乐的追求,虽然所有世人对他的思想很不理解,而且卷入一场斗争而被通缉,被迫流亡法国。所有的不幸,反而促使了他对音乐产生了更强烈的情感,他的音乐造诣更深了。反过来看看我自己,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长笛,虽然有良好的环境好老师,但有时怕吃辛苦,能少练的就少练,反过来看看约翰。克里斯多夫他流落在法国的时候,为了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宁可饿死也不肯像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屈服,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境界啊!

  当他有一天功成名就,再也不是那个默默无闻、落魄音乐家了。他的作品都被人们争相演唱。然而,他仍然很淡定,坦然面对这一切,一点都不骄傲。显示了他的平凡和伟大。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放弃、不自卑的面对逆境和困苦;不骄不燥的面对成绩;用情之真,爱之切的心态去面对友谊。我相信,伴随约翰。克里斯多夫整整一生的音乐,从今之后,也会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相信,音乐不仅让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世界变得绚烂迷人,也会让我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3

  1915年,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年份。而对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来说,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的长篇著作《约翰·克里斯朵夫》,登上了诺贝尔奖的宝座。

  一个世纪过去,一个懵懂的少年怀着对先哲的敬仰,毅然翻开了那本长篇著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部,一共1000多页,看似页数不算太多,可是字密密麻麻。情节算是比较平缓,不时有着关于政治、哲学的论述,对于如今的我来说,实是有些“超纲”。这本书,它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的改变,更是灵魂的触动。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克里斯朵夫。它放荡不羁,它特立独行,它善良天真,它坚定不移。它虽才华横溢却被世人抛弃,而它能依旧坦然前行,从不止步。谁能否认,他不曾幻想过这样的人生?而当一个作者笔下“真实”的克里斯朵夫呈现在我眼前时,可想而知,我灵魂中最为热血,最为真诚的一部分,被唤醒了。我虽不如他那般天才,可也不甘于芸芸众生中消逝人生。我也想和他那样,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战胜命运之轮。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青壮年时的克里斯朵夫,那样的他,是无数男生憧憬成为的人。

  然而,老年时的克里斯朵夫却不再如此,也理应不再如此。文章中有着数不清的转折点与铺垫,使克里斯朵夫的性格慢慢的转变。他变了,变的不再那么刚强不屈,不仅仅与以前的种种敌人和解,还反过来教育如当年自己一般的青年。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挚友挚爱的逝去,触犯法律不得不辗转他国……他还是我憧憬的克里斯朵夫吗?当我回看起青年时那个被我视作英雄的他,我不禁问自己:又或许,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呢?

  也许到了今后人生的某个路口,我会豁然开朗。克里斯朵夫,他,从未改变。我,也要坚守。

  我想送给大家一句非常喜欢的句子,作为文章的结尾,“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一个生机勃勃的人,为什么要到本身以外寻找阳光和生命呢?”(周珈同)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3篇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3篇(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作文)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大全3篇(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