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读后感4篇 雷雨读后感200字

时间:2023-10-03 17:57: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雷雨》读后感4篇 雷雨读后感200字,供大家赏析。

《雷雨》读后感4篇 雷雨读后感200字

《雷雨》读后感1

  近来读了曹禺的《雷雨》,也许是以我现在这个年龄还不足以了解吧,看完后只觉得一阵战栗、一阵心酸。

  写《雷雨》时,曹禺还只有23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吧,所以才会如此彻底地披露出封建时代中国家庭内里的不堪,才会采用如此极端的结尾,短短一天之内,两个家庭,八个人里,一下子死了三个,疯了两个。该赎罪的死了,可无辜地盼望着美好事物的人,也死了。一切的源头,或者说,最该死的那一个,却健健康康地活着,贯穿了整本书的始末。这样的情节,恐怕也只有23岁的曹禺,才写的出了吧。

《雷雨》读后感2

  “死亡”一词其实几乎贯穿了整部《雷雨》的脉络。从序幕中两位尼姑谈论的'鬼神论,再到周萍和周蘩漪各自为了爱而萌生出的忏悔和执着,最终直指那些为爱徇情的无知青年,每一个布景和情节都弥漫着对死亡的轻声叹息。

  周萍的死倒并不算意外,或者说是我完全料想之中“该死”的角色,这个男人的一生应该算是极其卑微潦倒的了,他总是在是非之中摇摆,不能忘却前世与继母的失足情网,也不能割舍后世对鲁四凤的爱恋纠缠,他活得过于矫情,淡薄了尊严,丢弃了理想,湮灭了自由,结余的那些生命就只独守着一个“情”字不了而已。我以为,爱他就好比施舍同情,但是在于他的评价我只能说懦弱得几近使人唾弃。

《雷雨》读后感3

  《雷雨》是一出话剧。话剧和小说不同,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构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而话剧则是由一个个性格不一的人所构成的故事。《雷雨》之所以会成为名著,正是因为它成功的塑造了8个个性鲜明不一的人物。

  《雷雨》所描写的是一个家庭几代人之间的矛盾,误会,以前种种恩恩怨怨,爱恨情愁,混乱而不清的家庭伦理。仅仅一天的时间,牵扯,披露了他们多年苦心隐瞒的事实。表现出两个家庭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悲剧。

《雷雨》读后感4

  悲剧的魅力所在便是,它给人以梦想,却归于虚无。读者拥有上帝视角,升到了上帝的座位,来怜悯地俯视这群等待赎罪的虫儿。这部剧里,我痛恨周朴园的刻薄冷漠,我哀伤鲁侍萍的悲惨命运,厌恶周萍的软弱,我只可怜周冲,那个活在梦里的天真男孩。

  在这苦闷的环境里,愈是绝望地向外伸出手,愈是如一群“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在死亡的泥沼里。”

《雷雨》读后感4篇 雷雨读后感200字相关文章:

《雷雨》读后感5篇(雷雨读后感100字)

《雷雨》读后感10篇 雷雨读后感100字

《雷雨》读后感9篇(雷雨读后感600字)

《雷雨》读后感(汇编11篇)

《雷雨》读后感(必备15篇)

《雷雨》读后感12篇 雷雨课文的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12篇(雷雨课文的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11篇(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12篇 雷雨这文的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12篇(雷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