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初一读后感作文5篇

时间:2023-10-10 08:00:06 读后感

《西游记》初一读后感作文 篇1

  今天再读一次《西游记》,重温我的童年。

  读过富含军事策略的《三国演义》,仰慕过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水浒传》,欣赏过初读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后渎时尝到一个家族兴衰的《红楼梦》,可最使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的非属《西游记》了。

  话说最早我看到的不是书,还是《西游记》的电视剧,那时只是为了看一下所谓的“降妖除魔”,并没有细细的品味。当我踏入五年级时,又细读了《西游记》的著作,翻开书的扉页,缕缕墨香在流淌。细细品读《西游记》,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奇幻的.世界,陪着唐僧他们重走了一回取经路:到凌霄宝殿前,与大圣一起大闹天宫;在五行山下,陪悟空承受五百年的寂寞;在鹰愁涧,观那白龙的神俊;在流沙河,悟那卷帘大将的悲哀。蛇盘山、观音寺、小雷音、乌鸡国……我的心随着他们一起上上下下,时而为他们高兴,时而为他们悲伤。大英雄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号称“齐天大圣”,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靠着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变”和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使师徒四人多次死里逃生。还有他那个倔脾气,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宁死不屈,他的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是我们男子汉的楷模。

  别看三徒弟沙僧长得凶神恶煞,其实内心可善良了,整天“扁担不离肩,行李不离手”,假如没有他这个为师兄化解矛盾的老好人和和事佬,这取经路上不知还要经过多少波折呢;猪八戒是我心中的“猪无能”、猪呆子,抛开他长得猪头猪脑、笨不说,还经常诽谤别人,师傅每次赶走悟空都与他脱不了干系;这三位的师傅——唐僧,那长的叫一个慈眉善目,但其实是一个榆木疙瘩,虽然慈慈悲善良,但他执迷不悟、愚昧不知,话说“三打白骨精”那回,孙悟空忍着紧箍咒的疼痛保护他,而他却不领情,毫不含糊的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真是让人可悲、可叹、可气。

  笔落至此,仔细想想:猪八戒很现实,沙僧忠厚老实,孙悟空智勇双全,唐僧慈悲怜悯。或许,塑造出形象各异人物的吴承恩老先生,才是最值得我们仰慕的英雄。

《西游记》初一读后感作文 篇2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西游记》的故事,使我深深的爱上了它,爱上了故事中的人物。慢慢地,我认识了很多字,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我如饥似渴的读了很长时间,一遍又一遍。

  《西游记》里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孙悟空,他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忠心耿耿的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一路上斩妖除魔、救苦救难,每当师徒处于最危险的时候,总是他挺身而出,化险为夷。可以说,没有孙悟空,唐僧永远都不可能平安到达西天。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对妖魔鬼怪决不留情,对作恶多端的强盗也毫不客气。

  唐僧就是善良的化身,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他。他过分善良了,对任何人都好,哪怕他是十恶不赦的强盗,甚至是妖魔鬼怪。这样常常令自己陷于危难之中,让人着急。

  而猪八戒呢,他本领比不过孙悟空,但也是猴哥必不可少的帮手。虽然他有很多缺点,好吃懒做,还喜欢美女,因此吃了很多亏。在我看来,八戒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化身。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取经路上,遇到困难时经常说一些泄气的话,发发牢骚,甚至打退堂鼓。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终于修成了正果。

  沙僧就是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典范。他没有多大的本领,担任的工作也不过是挑挑担子,但是他一直很尽职尽责的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从没有一句怨言,最后也修成了正果。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孙悟空是我们的偶像。孙悟空经历了千辛万苦,学得了一身高强的本领,历经了九死一生,终于到达了西天。我们要象孙悟空一样,不怕辛苦,好好学习,学得扎实的知识。同时,我们要心存善良,但不能像唐僧一样人妖不分;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要像八戒一样牢骚满腹,好吃懒做;要像沙僧一样,勤勤恳恳,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西游记》初一读后感作文 篇3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在路上收了三个徒弟,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还有一只白龙马。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达到西天,求得真经的故事。

  师徒四人路过一座高山时,被一只白骨精发现了。悟空去南山摘桃时,妖精变成了一位青春貌美的村姑,走到唐僧面前说是请他们用膳的。这时,悟空来了,看出这位村姑是个妖精,什么也没说,拿起金箍棒,当头就是一棒,那妖精在前一秒用法术脱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才得以脱身。唐僧看了十分生气,说;“你怎么能乱伤无辜。”悟空打开罐子,说:“你看这哪是什么斋饭?”说着从里面跳出了几只青蛙、癞蛤蟆,唐僧才有些相信。

  唐僧四人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忽然从路边闪出一位老婆婆,说是找她女儿的,可是悟空一看这哪是什么老婆婆,还是那个妖精,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妖精又用法术脱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

  唐僧气得从马上摔下来,一口气念了二十几遍紧箍咒,悟空痛得要命,连忙解释,过了一会儿才继续赶路。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化身一位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妻子和女儿,悟空见了又是那个妖精,把金箍棒藏在身旁,走上前笑着:“我认得你这个妖精,今天就让我来治一治你。”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着一首白骨,脊梁上写着“白骨夫人”。这就是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

  还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成的。

  这本名著告诉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蒙骗,要认真仔细地看清事物的真面目,这样你早晚会练出一双“火眼金睛”。

《西游记》初一读后感作文 篇4

  暑假时听到别人说了一句《西游记》,突然惊觉自己从未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便翻阅了这本书,发现读书果真妙不可言。

《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一,是吴承恩所写的一本神话小说。

  初读时因为我看的是原版,里面大概内容我虽然能看懂,但明清时期的文言文的确让我很头疼,印象最深的是现在人们口口相传的玉皇大帝在文中叫“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开始我差点没看懂,后来反复阅读才发现了个中曲折

  看西游记,若说印象最深的角色,有大部分人恐怕都会答孙悟空。的确,他的叛逆桀骜,无所畏惧,令人心之神往,有勇有谋,勇往直前,令人热血沸腾。但还有一个角色同让我印象深刻,让我觉得应该反复琢磨,那就是猪八戒。

  小时候看电视剧时最讨厌的就是他了,没办法,第一是因为他长得丑。第二嘛,则是因为在几位齐心协力的“取经小分队”中他是唯一贪吃好色,动不动就要散伙的,过于扎眼,不讨厌他,讨厌谁呢?改变念头,主要是源于三打白骨精后猴王被逐,随后,唐僧又被妖怪变成斑斓猛虎,旁人无计可施。猪八戒便去请孙悟空,这时他的“油嘴滑舌”起效果了,竟是说服了孙悟空,这时我才意识到,兴许猪八戒非一无是处,在危急时刻,他也能想到办法解决问题。

  唐僧一行人中,实则一个人不能少,自私偷懒如猪八戒,其实也能充当粘合剂、和事佬的角色,令人感叹,作者塑造人物能力之强。

  再看故事剧情,一波三折,环环相扣,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确是关系紧密。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想了大多数人都印象不浅。事实上,这么个纨绔过分的小孩,被菩萨收走,也不失为一桩善事,奈何人家父母不这样想啊,这不就将“罪魁祸首”孙悟空记恨上了,死活不借芭蕉扇,让唐僧一行人过不去火焰山。其中,罗刹女的人物性格十分有意思,对这着孙悟空、牛魔王时,显示出来的动作神态完全不同,使得情节更有意思了。

《西游记》,三五岁看时是因为有意思、好玩,十五六岁看是里面的人物剧情精彩。里面的奥妙,值得人去反复看,仔细看,一辈子也不会腻,这样的书方称经典。

《西游记》初一读后感作文 篇5

  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西游记》。爸爸告诉我这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让我好好把这本书读完。

  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开始读这本书了,读着读着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了,这本书里的故事我特别的喜欢,读了两个星期左右,我知道这本书里有四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骑着白马英俊的唐僧、神通广大、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白白胖胖、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有一个挑着行李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你要问我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是谁?这也就是我要告诉大家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了,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不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而是骑着白马英俊的唐僧,大家肯定觉得很奇怪,唐僧胆子那么小又不分是非,我为什么佩服他呢?我喜欢他,佩服他,是因为他做事情坚持不懈,明知道前方困难重重,他却不怕困难,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为天下的老百姓取得了真经,造福百姓。

  再想想我自己,我脸都红了,作业没写完,就想着看电视,玩手机,而唐僧却坚持了九九八十一难。我却连学习这一点点小事都不能坚持,我的脸热乎乎的。

  通过读《西游记》,我总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做一件事肯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同学们,努力吧!做一个做事坚持不懈的好孩子!

《西游记》初一读后感作文5篇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10篇(西游记读后感作文200字左右)

《西游记》读后感3篇(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西游记》学生读后感600字9篇 读《西游记》读后感600字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13篇

《西游记》的读后感12篇(西游记的读后感悟50字)

《西游记》读后感15篇

《西游记》读后感10篇(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西游记》读后感8篇(西游记读后感50字)

《西游记》读后感中学生(合集3篇)

《西游记》读后感5篇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