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读后感4篇 五年级居里夫人读后感

时间:2023-12-29 10:44: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居里夫人》的读后感4篇 五年级居里夫人读后感,以供参阅。

《居里夫人》的读后感4篇 五年级居里夫人读后感

《居里夫人》的读后感1

  在寒假中,我有幸“认识”了一位伟大而励志的人物,她就是居里夫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可谓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她的一生中充满了奇异的经历。她容貌秀丽,但却出身贫寒,但她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与毅力谱写了史无前例的科学篇章,对人类作出了不可想象的巨大贡献,但从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笔下得知,居里夫人并不把自己看作“着名科学家”,也不把这些事情告诉女儿们。她在简陋的条件下,经过三年多的坚持和努力和终于提炼出了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不看好他们的那些人给以沉重的打击!

  在我心中,居里夫人最耀眼闪亮的是勇气和毅力。居里夫人的一生可谓是充满崎岖与坎坷,但她就只是靠这两个字才会成功。她在永恒的奉献中度过了后半生,这件事不得不然人佩服。但令人极惋惜的是她完成历史交给她的任务后就辞世了,把这科学的重任托付给了未来,托付给了这世界。

  玛丽·居里我最钦佩的女性。她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厚的回报!

《居里夫人》的读后感2

  寒假里,女儿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回来一本《居里夫人》,她非常喜欢这本书,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就拿过来看,越读越喜欢这本书。

  我被女儿的行为感染了,也拿起这本书,和她一起读了起来。这本书详细讲述了居里夫人光辉的一生。居里夫人从小就爱好学习,喜欢钻研。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她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中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敬仰。然而,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难。她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奋发精神,她决心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青年时,她靠自己当家庭教师积攒下的钱,从华沙到法国巴黎大学求学,经过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并取得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后来,她结识了居里先生,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把他们永远联系在一起。他们生活清贫,工作、学习却十分紧张。她系统地探索除铀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放射性,进而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

  科学的攀登还有更艰巨的路程,他们开始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但没有适用的实验室和缺乏其他物质条件,仅仅在巴黎市理化学校内找到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略加修整后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室"。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居里夫人仍然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先后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女儿读了这本书后,被居里夫人的事迹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改掉了以前许多学习上的坏习惯,变的爱学习了。喜欢读各种各样有益的书籍了,变的勤学好问了,而且还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懂得了感恩,把荣誉看的很淡,也立志做一个象居里夫人一样献身科学的优秀人材。

  同时这本书也给我们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不仅要学习居里夫人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学习她教育孩子的优秀方法,淡薄名利,帮助别人,热爱祖国,不怕挫折,勇往直前。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继续教育孩子读好书,学习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让她沿着健康的道路成长和发展。作文

《居里夫人》的读后感3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这句名言来自于伟大的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她用自己的一生在为世界作贡献,不辞辛苦地工作着。

  这个寒假我选择了“她”,更读懂了“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生活中的坎坎坷坷、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和痛苦并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经历和抵抗的。她苦难的童年和少女时光也带给了我无比的震撼,同样是孩子的时期她,为什么她能经受的要比我们多那么多呢?

  姐姐逝世后,母亲的病亡又带给了玛妮雅无限的悲痛,在玛妮雅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抹不去伤痕。1883年6月12日,玛妮雅参加了中学毕业典礼,之后十六岁还不到的玛妮雅被送到波兰南部克拉科夫的乡下成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女骑师。高中毕业后,又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任何俄罗斯或波兰的大学继续进修,所以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最终,在她的姐姐的经济支持下移居巴黎,并在索邦(Sorbonne,巴黎大学的旧名)学习数学和物理学。经过四年的努力后,玛妮雅于巴黎大学取得物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在那里,她成为了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

  后来玛丽亚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就是她后来的丈夫。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此,居里夫人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也因此,居里夫人成为了科学界中的大人物。也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的“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而居里夫人选择了做一个“强者”,一个创造奇迹的强者,一个征服世界的强者吧!

  “人必得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居里夫人也正因为拥有着不变的耐心、充足的信心和坚持要达到成功的决心才能成功。原来拥有这“三心”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因此,她成为了我生活的榜样,更是我人生的楷模。我确实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被她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来说,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读完后,才明白“成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与“居里夫人”相比我们的“成长”显得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现在的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学习,却没有居里夫人那股向前奋斗的激情,只知道吃好睡好,没有树立良好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能够持之以恒的人又有几个呢?

  在居里夫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例如:她高尚和谦逊的品格、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品格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成长道路;这些精神又是一股力量,激励着我向前迈进!希望我能找到我人生的目标和奋斗的激情,长大后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做一个走向世界的人。

  居里夫人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应该去了解更多世界伟人的故事,学习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目标,向他们看齐,争取将来能为社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做一个爱国青年!

  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得了白血病而与世长辞了”牺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怕牺牲”对吗?居里夫人终于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她并没有死,她活着,永永远远的活着,这是应为她永远在人们的心中……

《居里夫人》的读后感4

  优秀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阳光明媚,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愉悦。树下灯下,一书在手,时间便在那一刻凝固;读之思之,岁月便化作一种力量。缤纷的青春有书为伴就能收获隽永的真情。睿智的思考,让你的花样年华多一些感悟;多次经历,多一点成长。

  初读《居里夫人》是,并不懂得居里夫人对物理研究的不懈坚持,但是在品了一遍又一遍后之后便解开了心中的点点不解。

  玛丽·居里著名的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发现钋元素,测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了学奖的科学家。

  起初老师让读《居里夫人传》时,看了一遍书,觉得无聊透了,可是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时,便觉得居里夫人真是所有女性的偶像,即使她的名字光耀着整个物理界,可是她却视名利为粪土将自己的所有的奖牌给女儿当玩具,我刚开始只觉得是土豪啊,要我肯定当宝贝的放起来,哪还让当玩具玩啊。近百年来,居里夫人的名字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她的形象已逐渐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象征。

  我刚开始认识居里夫人是在初中的课本上,当时学了课文只觉得她很伟大,在简陋的棚屋里,用几吨的矿渣只炼出了几克的镭,在她实验的破旧棚子里没有通风排气设备,然而进行化学分析难免会产生有毒气体,所以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不得不搬到院子里去做实验,刮风下雨亦如此,奋力工作的纤细身影,才是她一生最应该被纪念的影像。

  于居里夫人我只能引用她自己的话“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能够问心无愧的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居里夫人》的读后感4篇 五年级居里夫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8篇

居里夫人的读后感8篇

《居里夫人》读后感9篇(居里夫人读后感50字)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7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字左右)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8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字左右)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9篇

《居里夫人传》的读后感5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字左右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1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450字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6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400字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