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3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

时间:2024-01-31 18:13: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3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供大家赏析。

《文化苦旅》读后感3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1

  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优美,见解独到,是一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书。它记录了大半个中国的人文故里、风土渊源,从莫高窟到江南小镇,从唐朝走到宋代,涉足当今,纵横交错,在这里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文。

  通读完了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了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渊源,关键词也就落在了这个“苦”字上,用余秋雨自己的话说:“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2

  余秋雨教授去过的地方,不只是有美景,而且,也有历代文人墨客的脚印和古代文化的交集。如三峡,那里有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有郦道元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还有神女峰神女的传说;如天柱山,这里可是大文豪向往的归宿地,有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等。至于西湖、洞庭、庐山,更不用说。他在本书自序中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或许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对他的熏染,有了这“人文山水”,才有了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给我的是历史文化对心灵的启迪。这本书,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3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文化苦旅》读后感3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后感12篇(文化苦旅读后感300字)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9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照片

文化苦旅读后感热门6篇(《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范文3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文化苦旅读后感14篇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7篇(文化苦旅免费阅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10篇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3篇(文化苦旅免费阅读)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精华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