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7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

时间:2024-02-10 17:54: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论语》读后感7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阅。

《论语》读后感7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

《论语》读后感1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

  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

《论语》读后感2

  简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论’理论,理论人生,理论人生沧桑百态,理论孔子儒家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读后感3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为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论语”的“论”是编排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师生的言谈记录下来的意思。

  今天,我翻开了《论语为政篇第二》细细的品味着这篇。这篇主要色剂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勾结但不团结,小人团结但不勾结。孔子在这一章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在社会上我们要做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的人。

《论语》读后感4

  子路的人品值得我学习,勇敢、乐于助人、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不言放弃这些都是仲由的优点,虽然仲由有很多缺点,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有谁没有缺点呢?所以,我觉得“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知耻者,其由也与!不伎不求,何用不藏?”即是对仲由的表扬。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藏!”有谁能和穿衣服好的人站在一起不怕丢脸呢?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如果肉过了三天以后就不吃扔掉岂不是很浪费,普天之下又有多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而孔子却不食出三日之肉,由此可见孔子之浪费。

《论语》读后感5

  在这个盛夏中,我仔细地阅读了一本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一本中华经典读物《论语》。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它传递的是一种朴素而又温暖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的言行的一本名著。论语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它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古人有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想而知,熟读《论语》之后的人知识有多么渊博啊!

  在《论语》这本书中,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相信每个人都非常熟悉这句名言,而且也经常挂在嘴边。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学习了知识又按时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读了这句话,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孔子希望我们学习了一样本领后就要经常去练习,这样才不会忘记。

  读完《论语》就会觉得它主要引导我们怎样学习、复习;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去合作……而且都围绕一个字“德”。

  希望同学们也去阅读一下《论语》这本书,也去领略其中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6

  读了这本书之后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增加了不少见识。

  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告诉我们:“李密自幼好学,勤奋,在地方负有名望,多次下诏要他现任要职。这时他的祖母已96岁了,李密珍惜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美好日子,不忍心远离祖母。文章读来催人泪下,感动了皇上,同意他暂缓征诏,还让当地官员提供赡养他祖母的生活费用,待他祖母去世,又特准他在家服丧后,再出来做官。”

  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孝敬老人。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却从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孔子真是一个大学问家,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记住他的教悔。

《论语》读后感7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率性而为、追寻自我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孔子是勇敢的,他敢于直言不诲,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间自由驰骋,他将小我融入大千世界,于是他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方平天下“的道理。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属于孔子的时代,孔子该是骄傲的,他有一个民族的追随者,这世间不会有一个明星可以做到如此。

《论语》读后感7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读《论语》有感优选10篇 论语读后有感

《论语》读书笔记12篇 论语读书笔记500字

《论语》心得体会12篇 论语心得体会800字

论语心得体会12篇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3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800字

《论语》读后感12篇(论语读后感200字)

论语读后感12篇

关于论语演讲稿15篇(有关论语主题的演讲稿200字)

论语读后感常用12篇 《论语》读后感怎么写

论语演讲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