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读后感作文3篇(我的战争观后感作文)

时间:2022-10-14 13:45:38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战争读后感作文3篇(我的战争观后感作文),供大家赏析。

战争读后感作文3篇(我的战争观后感作文)

战争读后感作文1

  最近,我读了《抗日战争》这本书。这本书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它在讲述血泪历史的同时,透着的是毅力、坚韧、品格和智慧。

  以前,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里陈列着无数受害百姓和抗日将士的名单和照片,看了这本书,我的感触更深了。为什么那时的国人遭受那么大的苦难?为什么我们抗战的历程那么艰辛而又漫长?我想,那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并不强大,并不富裕,才会遭受外人对我们的欺辱。也让我们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残忍事实。更让我们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多代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昭示我们:中国人民既然能以艰苦卓绝的努力,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新的振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日寇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历史。还要把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的后世子孙,勿忘国耻。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响起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第一声炮声。然后他们肆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夺。残忍地实行"三光"政策。1937年12月,在南京日军的刀枪下,他们视中国人为玩物,肆意宰杀、取乐。居然还有日本军官在这里展开"杀人"比赛。南京城顷刻间横尸遍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正式向中国投降。终究我们还是胜利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曲折坎坷,来得刻骨铭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抗战史,复苏了我们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为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注入了强劲的精力。这些对当今现代的我们依然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必须牢固树立国耻的意义、忧虑意识和危机意识。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在伟大祖国通往现实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们理应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转变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70年后的今天,历史的警示仍在,日本右翼势力却屡次公然践踏国际秩序,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从参拜神社,到解禁集体防卫权;到妄图拿走我国的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国歌奏响,我心中不禁心中澎湃,正是因为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才会拥有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一个充满和平的中国!望着高高悬挂着的五星红旗,我感到了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今年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重温历史,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化耻辱为悲愤,化悲愤为自尊,进而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战争读后感作文2

  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战争读后感作文3

  通过阅读《抗日战争》这篇文章,我知道沦陷区就有26个省,500余县市,面积有600余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从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我还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抗日战争》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许多着名的英雄人物,如:左权、杨靖宇、张自忠……他们有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视死如归,保家卫国,是战斗模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战争读后感作文3篇(我的战争观后感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