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感想3篇 《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观后感

时间:2022-06-21 14:06: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2021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感想3篇 《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2021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感想3篇 《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观后感

2021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感想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3月底,省委省政府发动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利用4,5,6三个月时间,奋力冲刺,同时间赛跑 与贫困较量。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凝聚思想共识,树立必胜信心。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 “三会一课”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脱贫攻坚履职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化任务为责任 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要充分利用院坝会 大走访 宣讲培训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传递真情 理顺民心,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坚定脱贫摘帽信心。

  坚持尽锐出战,确保打法精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冲刺的关键阶段,必须调精兵遣强将,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歼灭战,让一批好干部 好党员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排头兵。兵法讲究“以谋为上,先谋而后动”,面对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更要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做到因户施策 因人施策,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对脱贫不稳定户 边缘户以及因病 因灾 因学等问题支出骤增的农户进行动态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源头上抑制新的贫困的产生。

  强化责任担当,锤炼过硬作风。“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受疫情影响,有些扶贫项目开工推迟 有些地区种养殖产品滞销 有些贫困群众务工收入减少...面对重重困难,更需要党员干部扛起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向身边存在的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问题“亮剑”,积极解决脱贫攻坚战中的难点 堵点 痛点问题,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抢时间 补损失,如期交上一份高质量的 人民满意的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答卷。

2021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感想2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 重在精准 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 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 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 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 扶贫项目实施管理 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 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 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 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 进度安排 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 “一帮几” “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 定责 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 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 穿衣 教育 医疗 住房 养老等“两不愁 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 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 效益大 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 不等不靠 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 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 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 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2021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感想3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 要求更高,脱贫攻坚,要处理好“鱼”与“渔” “总”与“分” “退”与“进” “缓”与“急”之间的关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处理好“鱼”与“渔”的关系。“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贫困人口总量减少,但都是贫中贫 困中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家庭收入基础比较薄弱,致贫返贫风险还很高。因此,要进一步摸清底数,逐户逐人进行分析研判,找准致贫“症结”,开好治贫“药方”。同时,结合地方和个人的特点,推进产业扶贫 就业扶贫 教育扶贫 健康扶贫等多样化举措,施之以策 授之以渔,增强脱贫动能,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处理好“总”和“分”的关系。“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处理好抓总与协同合作的关系。一方面,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要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挂好图” “点好将”,越到最后,越要走好每一步,用好每一人,确定好怎么扶 扶什么 什么时候退 如何退,实现全过程精准。另一方面,贫有百样 困有千种,脱贫攻坚从来都不是一场独角戏,要充分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人施策 因地施策 因贫困原因施策,做到有的放矢,让社会组织 金融机构 贫困家庭等都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找准角色,打好配合战 围合战,打赢打好这场“非常”时期的“非常”战役。

  处理好“退”和“进”的关系。“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退”,不等于扶上马就松手,而是要送一程,行更远。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检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 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帮扶干部 驻村工作队多走村入户,多倾听声音,多询问意见,掌握他们的所需所盼,及时解民忧 纾民困,让群众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走得更远。贫困户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新奋进的起点,要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处理好“缓”和“急”的关系。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遇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战疫既是战贫的“附加题”,更是“必答题”,要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疫情较轻的地区,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抓好贫困人口的复工复耕,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曙光就在眼前。

2021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感想3篇 《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观后感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   一亿人的脱贫故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