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00字)

时间:2023-09-20 11:05: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00字),供大家阅读。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20xx年上映的法国电影,真的不错。以前肯定看过,印象却不深,这次重新看。有点感触。

  一部电影怎么算好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题材:选题第一,新颖新奇,有故事性,便于演绎;

  画面:简洁,清楚;

  表演:自然,细节到位;没有多余的情节,不必要的、以为观众看不懂的啰嗦;

  音乐:增强主题;

  价值观: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人性的光辉。

  这个电影题材很简单:问题少年的教育,要讲好故事其实不容易,我们看过一些这类电影,说教型的、心理辅导型、家庭悲剧型等,看起来没有意思。这是只有价值观,没有故事性。

  这部电影却做到了,让人有共鸣,表演到位,画面优美,故事动人。

  特别是音乐,故事说的就是用音乐来改造小孩,用音乐之神秘影响力来升华小孩子的心灵。

  还有细节,这部电影处理得相当好,特别是这些少年的表演,令人惊叹。

  再说下教育的问题,在日本、西方世界,特别重视课外活动。在日本有5个人以上的课外活动社团,就可以登记注册,学校还要给予支持,不管是文学、体育、还是音乐、绘画什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在我国,这个叫素质教育,但依然是填鸭式的方式或者目的为了加分。差距太大了。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永远别说永远,凡事都有可能

  池塘之底,没有光亮,这里充满了无序、混乱、惩罚、叛逆、撒谎、冷漠、罪恶、破坏、恶作剧,在“行动——反应”的机制下,一切恰似和谐——直到马修的到来——这是一种改变的力量,改变顽固单调乏味的力量。“在灰色的晨曦中,找寻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剧中反复的歌唱这首歌,就是在告诉我们,希望总是会到来,只要我们执着的等待,

  教育是一门艺术,不是单纯的惩罚和告诫,否则也必然如片子前期的孩子们更加的放肆与无忌。马修的出现,善良如约而来,他用自己的特定教育方法纠正了孩子的方向,从开始的没一个愿意成为老师都后来转变为合唱团的一份子,每一个孩子找到了真正的快乐。掩幕而想,这种境界不正是我们所要的吗。

  只要用心付出,用爱奉献,凡事都有可能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影片中的皮埃尔、蒙丹、还有佩比诺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但是为什么他们不好好利用呢?因为当他们心灵中的天使和魔鬼相遇的时候,他们选择了魔鬼的那个我,要不是遇见了马修老师,真不知道他们会走上一条怎样的不归路。那究竟又是什么力量,会让这些问题少年宁可放弃美好的未来,也要选择跟魔鬼做朋友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所以,他们便放纵自己,让肮脏一点一点吞噬了自己纯洁无暇的心灵。

  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只要自己把自己当成魔鬼来看待,那么他就等于跟死神握了手,从此会不求上进,让美好的青春在自己手里毁于一旦。那样的人不是魔又会是什么呢?

  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自信、自尊、自强的人,我要像马修老师一样,无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险阻,都能坚强自信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放弃!只有这样,我的人生才会阳光灿烂、乐趣无穷。

  当天使和魔鬼相遇的时候,让我们昂首挺胸,毫不犹豫地选择和天使的我做朋友,尽情释放自己的光芒,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可爱的天使,成为大家眼中那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最近在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观赏了一部20xx年法国的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看完了这部电影后,使我不禁对现代教育观念进行思考。我们是否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呢?

  影片中的老师曾是一名载满了荣誉的音乐家。是因为迫不得已才来到这全是问题学生的辅育院。当他发现这些孩子虽调皮但喜爱音乐,于是就重新拾起乐谱,组建了一个合唱团,使这个死气沉沉的学校充满了生机,学生们也被感化,深深体会到了老师的温情。最后老师因一场大火离开时,学生们折好一只只纸飞机飞向他,里面满是感激。

  是啊。这位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教育并挽救了这些可怜的孩子,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所以说,这位老师是伟大的的,他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为后代老师做出了好的典范。这部影片值得所有老师和学生去观看,去借鉴这位老师的教育方式。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里,马休老师来到了风卷残云的学校。

  为什么说这个学校风卷残云呢?由于很多孩子都因为搞恶作剧而被关禁闭,并且要打扫卫生一个月。当然,也就有很多人被而作剧所伤害。

  自从马休老师来到学校里以后,马休老师教的那一个班从此充满了生机,虽然那是欢声笑语,但一切都是嘲笑的生机,当然是学生们在嘲笑马休老师笨手笨脚的。

  马休老师做的歌曲让同学们学,逐渐地,同学们一天一天的表现好起来,对马休老师有了很好的印象。但没那么简单,过了几天,学校旁边的托儿所里来了一个人,他教坏了班里的很多同学,也有很多同学反抗他,因为他要对马休老师动手,还对一个同学说:“你的妈妈是叫花子”。那个同学叫埃克尔,埃克尔和那个托儿所的人打起来了,最后埃克尔逃跑了。

  马休老师的乐谱被人偷了,但马修并没有责怪孩子们,而是说:好了,孩子们,这不关你们的事,下次不要乱动我的东西。

  马休老师最后让同学们懂得了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学习的更快乐。

  马休老师是个很好的老师,马休老师是多么善良,一次一次的原谅同学们,最后又教好了同学们。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

  故事的开头是描写著名音乐指挥家皮埃尔在一个夜晚,打开了自己小时候的音乐老师马修教他所在的放牛班时所写的日记,并回忆当时的故事。在这个叫“池塘底部”的福利院里,有一群爱搞恶作剧问题,少年他们如同在监狱一般,在老师和校长的管制下,他们常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来伤害他们的老师,自从马修老师来到了这里,他对孩子们的亲切和理解慢慢的感化着他们,他让孩子们在爱中悔改,感受世界的温暖,她教孩子们唱歌,一个个天籁之音回荡在福利院里,再也不是那冰冷的铁门和训斥的声音,孩子们的眼神和歌声,为放牛班增添了光彩,唱出心中的洁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我在生活当中就遇到了一个像马修一样的老师,她善良有爱心,每当我们同学,学习上有困难他都会耐心的讲题,为同学们解难,在操场还带领我们玩耍,像一个大朋友亲切、温柔,我爱我的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

  当我一开始听到“放牛班”,我还以为是农村放牛孩子的班级。看完才发现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实是不好的学生组成的班级。

  影片是从两个老人看马修老师的日记开始的,这个“放牛班”与真正的放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的“放牛班”指的是一帮有问题的少年。电影中的主人公是马修,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来到了一家不寻常的辅校,在马修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各自改变了命运。如果说孩子们身处黑暗的地方,那么马修老师就是照亮他们的光。

  影片的最后,马修即将离开学校,孩子们纷纷折纸飞机为马修送行,一个个飞机形成了白色的海洋,我泣不成声,这时我明白了:世界上还需要更多和马修一样的老师,这样在黑暗里的孩子们都会被“光”指引出来。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

  周末看了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他怀才不遇被派到辅育院,面对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却丝毫没有放弃对他们的用心。他用音乐给予了那些孩子希望,引导他们走回正途,并挖掘了莫杭治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他用他的才华和爱感化着孩子们,学生们也渐渐喜欢上了他。马修老师或许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他绝对是个好老师。

  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充满希望,对人生充满期待!老师像天使一样,真的很伟大!人生当中能遇到好老师是一件幸运又幸福的事情!而我就是一个幸运的人,我遇到最好的老师,时时刻刻提醒我要努力,每天都会提醒我有不会的问题要抓紧问,“弈涵今天数学课上面的题目都弄明白了吗?还有不会的记得来找我哦……”老师的悉心叮嘱时时刻刻在我耳边响起,尽管有时候,我可能没有把事情做得很好,或许还会让老师有些失望,但是她一直都会给我鼓励,相信我。

  的确,每一天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都在一点点进步,我相信我也能迎来我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3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1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5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5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00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000字大学生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3篇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2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