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12篇

时间:2023-09-24 14:03: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夺冠观后感12篇,以供参考。

夺冠观后感12篇

夺冠观后感1

  《夺冠》讲述的是中国女排的奋斗史,从开始的五连冠到后面的低谷再到后来的重登世界之巅。五连冠,女排精神,这是影响着我父辈一代人的精神,每次和父亲谈论体育,他几乎会念念不忘的提起五连冠,女排精神。这次《夺冠》帮助我进一步了解了女排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备战大阪世界杯时,女排担负着国家走向世界的光荣荣誉、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国变强的欲望还有对日本的不服情绪。女排们训练之艰苦,之刻苦,之永不言弃的场景,展现在荧幕前,训练时的伤痕累累深深的触动着观众的内心,女排精神变得不再抽象,更加情景式地映入头脑当中。当获得第一次世界杯冠军时,举国欢庆,这虽然代表了当时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国的愿望得到实现,也体现了体育的魅力。想起了大学期间,恒大在亚冠夺冠时,校园里的大屏幕下,占满了人,当夺冠那一刻,每个人都大喊恒大np的场景。这和荧幕前的举国欢庆有着一样的氛围场景。

  2008年奥运会,女排兵败于郎平带领的美国女排,从此女排一蹶不振,彻底跌入谷底,女排精神似乎也开始被人遗忘,甚至被人觉得不再需要。如何振兴女排,在新时代再现女排精神,考验着女排。郎平披挂上阵,进行了大改革,《夺冠》不再一味地体现新时代训练的艰苦,刻苦,而是侧重于对女排球员的心理疏导,保证女排的全面发展,也赋予了新时代女排精神新的内涵。

  整个电影,前面以训练之艰辛来触动观众的内心,后面以比赛的紧张节奏扣住观众的心脏,还是比较值得观看的电影,不会昏昏欲睡。

夺冠观后感2

  影片一开始,场景就非常震撼:女排队员们浑身是伤,护膝、队服满是汗污和血渍,她们拼尽全力接球、扣球、摔打……宛如战场上奋不顾身的战士。

  假期里,全家看《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在不同时代夺冠的故事,不同时空的场景在人物的回忆与活动中反复对比。而开始的那段震撼场景即是80年代女排姑娘们拼搏的景象。

  郎平的经历把两个时代的女排联系到了一起。她在指导现在的女排时,反复问队员“你们为什么打球?”没有人能给她满意的答案。我想,她一定也很多次问过她自己。

  为什么打球呢?“80年代,”爸爸告诉我,“那时我们国家还很贫弱,中国需要在世界舞台上证明自己,人们把“夺冠”看作祖国强大的象征。为了为国争光,每个中国人都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当年的女排精神。”

  那么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郎平当了教练之后,不让现在的女排也为荣誉牺牲一切了呢?她还是反复提到“女排精神”,但她也给队员们放假,不去阻止她们自己的追求和想法。新时代的比赛中,她除了严格训练,更是运用了高科技和比赛策略,充分发挥每位队员的个性和优势,最终赢得了冠军。

  我觉得,郎平的“女排精神”在变。现在祖国强大了,已经不需要一次简单的比赛来证明,我们没有必要再为了一次比赛牺牲一切。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证明自己价值,人人富有个性,人人积极向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更有活力,更加强大。我想,这就是郎平所说的,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3

  今天,在班里看了《夺冠》,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还和女排队员一起紧张,一起高兴,“感同身受”一词真是我发挥到了极致。

  影片一开始,80年代的女排国家队的队员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职位,尤其是老国家队的队长,她是出了名的“要球不要命”,膝盖软骨的磨没了,这个时候还给她的膝盖来了个特写,只见她膝盖流出的'血已经渗出了护膝。

  后来,这就80年代的中国女排打赢了日本队,其中便有我们现在的郎平教练。再后来郎平教练去了美国。一次中美对战,恰好是郎平教练和“自己”曾经的陪打教练(现在也是主教练)各自带队。然而,郎平教练怕的不是自己会输,而是会赢。

  而不幸的是中国队输了,但是郎平教练却成了“万人唾骂”的对象。不久,她辞去了美国女排主教练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中国女排又成为了主教练。

  郎平教练改革了中国女排,增加了主攻手,还向全国各地招人。关心女排队员的身体……甚至还询问队员“你爱排球吗?”然后,两三个人离开了国家队。想到这儿,我觉得我也该问问我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我都热爱吗?喜欢吗?”

  中国队站巴西时,所有人都觉得中国队必输,直到2:2平时,我为国家队队员们捏了把汗,的比分达到14:13时,全班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屏幕,因为巴西还有一分就追平了,我们还有一分就赢了……最终,中国队以3:2赢得了奥运会冠军!

  喜欢这部电影里这么一句话:鹰可能摔到鸡都不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没错,如果你够好,就不会怕跌落,如果你不够好,那就永远不是最好。

夺冠观后感4

  画面放慢,画面中的郎平用尽全身力气将球扣向了对面。手与球撞击的声音让我的心不由地被牵扯起来,球落刚好落在对面的界内,得分!

  “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千百次上万次的练习”女排姑娘们的精神让我感动。她们有着不屈的灵魂,不屈的生命,让人们的心为之震撼。即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即便满身伤痕,她们也仍然坚守着最初的信念。有人说,她们“要球不要命”,也有人怀疑她们去训练就是去奔赴一场没有结果的战斗。但她们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只争朝夕,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可能当中。这是令人震撼的女排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脉里骨子里的坚强。

  这是不灭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出现的很多历史人物都具有坚强不息的精神。她们只是十几岁的姑娘,面对江苏男排的挑衅,面对日本队的不屑,她们没有畏惧,她们义无反顾的奔赴赛场,在赛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她们把自己的梦想与复兴中华联系到起来,这是什么?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骄傲的儿女,这是不应该被忘却的史诗。她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铭记,她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传承,她们的美丽不应该被忘记!

  反观当下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当时民众跑出屋子来,跑上街道,为她们的胜利欢呼,雀跃的那一刻,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每个人互相拥抱,流着泪为我们的国家自豪的那一刻?是否已经忘记了当我们迷茫时有这样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还在?她们从来不应该被忘记。

  她们的生命不该被遗忘,因为她们都是不屈的生命。

夺冠观后感5

  如今东京奥运会已经告一段落,我们的谢老师则一直想在东京奥运会前后找个机会带我们一起看一部讲述了关于中国女排的故事与精神的电影——《夺冠》。

  这部电影早已上映,而我因种种原因没有来得及观看,便抱着极其认真的态度在今天下午与老师、同学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都认为中国女排是无敌的,是无人能打败的。但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对中国女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知道中国女排并不是顺风顺水的。谁知道中国女排的教练郎平竟然在刚入队时因为体力问题很长时间不能指导队员训练,直到她能扛起100斤重的杠铃之后,才能正式和队员一起训练。谁知道那站在领奖台的背后是数以万计次的扣球、训练。她们十年如一日的训练,只为报效祖国。谁又能想到她们在参赛时的压力呢?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我们所有人都只看到了结果,但并不了解全过程。在观影期间,我及我的同学都发出过这样一句惊叹:“好家伙!”这是我们为她们坚持不懈、团结向上的精神所发出的。虽然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女排成绩不佳,但奥运会为的就是宣传团结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目的并不能只局限于夺冠,不然格局就太小了,不是吗?

  中国女排精神是我们所有中国人该走的精神道路。唯有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团结向上才能成功!

夺冠观后感6

  今天下午的语文课,谢老师让我们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影片老一代女排中,她们练习排球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是靠着一股坚韧苦练,被磨出血的膝盖,扎进刺流血的手,身体的伤都能看出他们训练时的心幸苦。老一代的女排就凭着艰苦的训练,在赛场上为女排杀出一条血路,为人们呈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电影中,我依晰记得朗平对新一代女排队员说的话: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到最后。一段话,是女排队员在多次训练下才悟出的道理,熟成生巧。新一代的女排也慢慢地开始领悟,面对世界第一女排巴西,中国女排拼尽全力,赢得了那场比赛,不试一试,不拼一拼怎会知道蕴含的力量。中国女排是什么?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团结,拼搏,坚持这是女排精神。

  队员再换,战术会变,嗯,但唯一不变的是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7

  中国女排,想必大家都知道。1981~1986年,中国女排取得了令全世界震惊的成绩“五连冠”她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强大的中国精神。

  中国女排刚刚建立时,她们每天夜以继日的训练着,为的是有朝一日为国争光添彩,一次美国发话说“以后的比赛靠的不是实力,而是强大的科技,我们的计算机相当于1000个人呢,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了如指掌,更别说赢我们了。“哼”中国教练冷笑一声,吼道“把网升高15厘米,练接着练!这你们能计算出来吗?”

  每一次训练都是血与肉的搏斗。经过大量的训练,在1981年总决赛中国队大战日本队时,随着一声“好球”中国队的名字被永远的刻在了历史上。随后的4次比赛,中国队连续取得冠军,成就了“五连冠”。郎平也一战封神,被人们称为“铁榔头”。

  随后郎平被调到美国作为国际教练。几年后在一场中美交战中,郎平率领着美国队,一举战胜了中国队,被国人破口大骂。

  事后郎平放弃了美国的一切优异待遇,坚持回国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排球教学方式,起初这种效果并不好,连次败北,在和东道主巴西的比赛中。管理员甚至已经买好了回去的机票,可郎平凭借着她巧妙的用人和队员超常的发挥,一局取得胜利,打败了东道主巴西队。几天后又接连打败其它国家队。当国旗飘扬在空中,国歌在国人的耳朵边徘徊,那一刻我是无比的自豪

  我自豪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夺冠观后感8

  今天在学校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内心感触很深,也获得了很多启示。

  《夺冠》这部电影讲述了好几个故事,首先就是朗平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每天努力训练,白天跟队友一起接受教练的严格训练,晚上和刚来的陪练一起训练,两人也成了好朋友。在世界比赛对阵日本时,面对日本队的防守,女排处于劣势,但不放弃,不断创造机会,一分一分的挣回来,成为冠军,然后也成为了第一支五连冠的队伍。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陪练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成为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中,两支队伍相遇,两名主教练也碰面了,比赛开始,比赛十分激烈,两位主教练对对方都十分熟悉,到了第五局决胜局,美国队获胜,朗平则受到了一些中国人的痛骂。在这之后,中国女排的状态也不如从前了,郎平也辞去了美国主教练的职务,回到中国,进行了女排改革,将队伍大换血,组成了现在的人们熟悉的女排队伍,但这支队伍刚开始的成绩并不好,也不被世人看好,朗平一直在问队员们为什打排球,但队员们的回答都不如人意。在里约奥运会上,女排也是真正继承了女排精神,不服输,先是打败巴西队伍,然后再次获得了世界冠军。

  女排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看了这个电影,我也知道我们不管喜不喜欢学习,都必须去做,不只为自己,还为国家,这是我们需要扛起的一份责任。

夺冠观后感9

  今天,妈妈带我去瑞立外滩电影城看《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和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一位陪打教练陈忠和因工作需要加入了中国女排,里面有一位队员叫郎平引起了他的注意,郎平的刻苦让这位教练惊叹不已。中国女排成员们每天挺着伤痛争分夺秒地训练,看着她们流的血和汗,将青春好年华奉献给了枯燥又残酷的体育事业,我就忍不住眼眶湿润。也正是因为她们的刻苦训练,她们为国家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

  后来,因个人原因,郎平任教于美国女排队教练。而陈忠和也成为了中国女排队教练。这一战,中国队输给了美国队。而中国人从此把她骂成了汉奸。此时的郎平心里百感万千,其实我能理解她的苦。

  因为背负着希望,因而背负了压力。80年代五连冠的奇迹,是奇迹,更是年轻女排队员们的压力。郎平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使命,毅然辞掉美国的任教,回到中国队任教。郎平一改以往的训练方式,给予女排队员大大的鼓励与支持。我觉得郎平可真是个深谋远虑的教练,更是个坚强有耐心的中国女排队员。中国女排队员在她的训练下,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听爸爸说,我们中国女排的成绩是辉煌的,国家队女排能令外国人闻风丧胆。我不禁为伟大的祖国而骄傲。

  《夺冠》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我相信,真实生活中的郎平一定更坚强、更厉害。中国女排也一定更强大。女排精神永不褪色。即使我们生在郎平退役后的90年代,即使五连冠时郎平的传说都是父母告诉我们的,即使以后我们只能从大人的口中得知这个传奇,但我打心底里相信,这个故事永远不会泯灭。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英雄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夺冠观后感10

  中国女排曾夺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后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冠军奖杯的队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的关键人物当数“铁榔头郎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赢得冠军,更是知道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其实我是个怕困难的女生,“女排精神”对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碰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要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做个迎难而上,积极立志的女生,加油!

夺冠观后感11

  “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夺冠》不仅仅是一部体育大片、励志大片、更是一部精神大片。

  这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前行的征程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实力有长有消,过程有起有伏。在高处不因胜利而沉醉;在低谷不因暗淡而迷失。30多年间,中国女排也曾跌倒,也有波折,即便在里约起初也是一路低开。然而,也正因此,“女排精神"才更显出其可贵。因为,只有永不言弃的人,才有资格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只有永不言奔的民族,才可以真正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这是团结一心的精神。集体项目,“团结"是制胜的核心要素。“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中国精神,积淀着集体主义的传统;女排的战绩,也包含着集体的力量,恰如主帅郎平所说,“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不孤单”。

  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面对每天琐碎的学习生活,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身心疲意,会因为铺天盖地的作业而想逃避甚至在厌倦期产生时想要放弃。《夺冠》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应该不言辛苦,踏实肯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女排执着、团结的精神激励自己,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繁琐、枯燥的学习内容做对,做好,要有踏石留痕,抓铁留印的工作态度,保质保量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不负所托,不辱厚望。

  致敬女排精神,学习女排精神,执着拼搏永不言败,我们要时刻惊醒着、时刻准备着、时刻行动着。

夺冠观后感12

  通过这次北京冬奥会,让全世界认识了谷爱凌。她勇夺两金一银的耀目成绩让世界惊叹,让国人骄傲,也让同行膜拜。

  这段时间,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看了很多关于谷爱凌的比赛、报道及视频,特别是昨晚她在面对1000多万人的在线直播,她的言谈举止,礼貌谦卑,集学识,美貌,智慧,率真于一身,深受全国人们的喜欢。

  但是,在羡慕并为谷爱凌鼓掌、喝彩的同时,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把谷爱凌的优秀和成功作为参照或者对比。而应该更多的突出谷爱凌在自律、生活、学习以及滑雪训练背后所付出远超常人的刻苦和努力。

  人生最大的敌人和障碍是自己。比赛的目标是夺金牌,但比赛的根本意义不是超越对手,而是超越自己。

  人生也没有绝对的可比性,每个人都是宇宙的唯一,都是世界的奇迹。正确的教育固然重要,但人与人之间却千差万别。无论出身于什么家庭,就读于什么学校,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只要品德高尚,心存善良,胸怀大志,自尊自强,都应该坦然、快乐、感恩的去接受现在伟大的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能登上绝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一览众山小。高处不胜寒,梅花苦寒来,所有的成功都是痛苦,坚持,委屈,眼泪的化身,所有的辉煌都是兴趣,冒险,无悔的坚强!

  人生的高光时刻,不仅在赛场,也在生活场!

夺冠观后感12篇相关文章: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6篇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3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

《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观后感3篇 如何激发孩子的梦想观后感

夏洛特烦恼观后感4篇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600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锦集5篇

观看音乐之声观后感(汇编10篇)

于丹讲座观后感8篇(于丹讲座在线听)

《》观后感8篇 观后感题目

《流浪地球》观后感5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作文600字

《水知道答案》观后感6篇 水知道答案的简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