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6篇(造梦者观后感一千字)

时间:2023-10-31 14:00: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6篇(造梦者观后感一千字),供大家阅读。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6篇(造梦者观后感一千字)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1

  在公司领导的推荐下,有幸知道了有一部阿里纪录片《造梦者》,阳高项目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观看。这是一部令人感动且颇受感触的纪录片。

  创业初期,马云等创始人就敢于制定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远大目标——改变世界。几十个人挤在居民楼内,像在黑网吧一样,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不考虑个人得失,不计较名誉声望,一心只为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

  在为前路探索的时候,公司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所有人都能够放下个人的不同意见,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做好既定的事情,表现出超强的执行力和绝对的服从性。

  面对新兴事物——阿里云,多数人不了解、不看好甚至反对,马云信任王坚,王坚敢于坚持理想。最终,这种信任和坚持让阿里云成为国内云计算领域的领头羊。

  阿里人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让人感动。在最艰难的时候,马云依然坚持每周进行培训,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使命,构建企业文化。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培训,让员工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正是这份忠诚和热爱,让阿里度过了非典隔离、经济萧条等一道道难关。

  电建行业现在正处于萧条期,到处缓建、停建,而我们华鼎机械刚成立就遇上行业寒冬,和当年创业初期的阿里巴巴何其相似!阿里巴巴当年靠着信念、坚持和无以伦比的热情走出寒冬迎来了阿里的.春天,我们呢,应该怎么做?

  阿里巴巴有改变世界的远大目标,华鼎机械也有目标,那就是要做吊装行业的龙头老大,每一个吊装相关领域都是我们的目标市场。

  阿里巴巴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并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也免不了会有大大小小的艰难险阻。困难面前,阿里人从不低头从不服输,从不怕失败,敢闯敢干。当前,受大环境影响,我们也面临着困难,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像阿里人一样大胆想、大胆闯、大胆干,凭着我们的“专业敬业、诚信可信、安全高效”,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业务范围,不要自我设限,从而走出新的更广阔的道路。

  阿里人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对企业不离不弃,而企业对员工也一直是关怀信任。公司当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我们也要像阿里学习,困难面前,企业要更加关心员工,员工要更加热爱企业,上下一心,摆脱困境。而不能像一些短视的企业和员工一样,遇到困难了,企业就想着减员,员工就想着跳槽,当真正走到这一步、出现这一幕的时候,也就是企业真要黄了的时候。

  我相信,华鼎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企业,华鼎的员工都是忠于企业、热爱企业的好员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企业终能度过难关,凭着华鼎人的信心、野心和忠诚热情、敢打敢拼的精神,一定能像阿里一样早日涅槃腾飞。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2

  今天中午休息时间看一部关于阿里的记录片,时长55分钟,我只看到40多分钟,由于上班的原因停止了观看,剩下的下次再看,但是再我看的前面40多分钟,片中的很多地方让我很感动,很多的细节让人感慨阿里的这个团队的优秀。感慨这个公司在这么多年的困难面前依然屹立不到,靠的就是那种不离不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我认为的阿里文化,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一点。但是这个团队中马云是核心,这个领军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影响着阿里的命运,而我认为马云恰恰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天才。具体观看此片的感想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

  首先,马云的格局和视野是惊人的。很多公司老板能够带领公司发展壮大其实都离不开他的野心和天才般的视野,当然还有他惊人的自信。但是其实我们看很多伟人或成功人士很多时候都是自述,没有很明显的证据来时显示但卓越的预见性。但是此影片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当年的录像,实实在在的记录了当时马云的想法和他的演说,特别是他当时脸上的那种自信,是现在不可想象的。每次公司出现困难的时候,他站出来讲话,勾勒公司的愿景,中长期的目标,是那么的自信,甚至有很多话也许只有他自己能听懂,自己能理解,印象很深的是他们18个人在公司开会时候的场景,但是马云在上面讲公司的前景和未来的规划,其实从当时录像中看到参加会议的人员当中的脸上看到是疑惑和不解,并不知道公司要走向哪里,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而马云一直在上面勾勒他的宏伟蓝图,从他的说话当中你能读得到,他真的把自己说服了。他说的每个目标好像都是能约定好的,就像是一个造梦者,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而其他人则坚信这个梦境就是美好的现实。

  其次,阿里团队高效的执行力。在各家公司中老板都有美好的愿景,甚至有详细战略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不但一定按照你设定的路线在运行,很多不同的声音和困难一直在冲击着公司的目标及战略规划,迫使很多时候公司不得不放弃或者偏移原有的'计划。但是阿里的团队却很好的执行了每个关键的战略目标。片中有一位合伙人说出他们团队高效执行力的关键,也就是在公司团队一旦马云敲定了一个目标方向,团队马上是去想如何在这个方向上去达成这个目标,而不是在执行过程中老是去怀疑方向的正确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了怀疑上了,也会导致团队的不稳定性,所以阿里这种一旦确立目标,不畏艰难的去实现的工作方式,就导致了他们团队的高效的执行力,也就是每次马云提出一个宏伟的目标时下面的团队总能很好的执行他的构想,最终实现目标。其实关于阿里的初始团队为什么能这么成功,马云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他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团队的人资历平平才会这么成功,他解释到这个团队正因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出去不一定比在阿里好,同时觉得马云的想法很好,我就跟随执行就好了,这就造成了马云要做的就是找方向,团队就坚定不移的往前推进,而不是时刻怀疑或犹豫我们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从阿里的团队我们能学习到,在团队中并不是人人都是高手就一定好,高手多人可能就没有人去执行了,就会造成想法太多,实际工作没人做。或者也可能在不停的寻找目标中内耗殆尽。所以在我们组建团队时就像西游记的完美团队一样,有孙悟空的业务高手,但是也一定要有沙僧一样的踏实的执行者。同样还需要搞气氛的猪八戒,更少不了志存高远的唐僧。

  再次,阿里文化培训支撑着阿里人的归属感。影片中有一段是重点介绍了阿里人的团结,会让你有种以阿里为荣的感觉,虽然我没有在阿里公司。可能源于马云自己当过老师,在过往的录像中可以看到马云给公司人员的培训,他说的很多的话语都是管理的经典句,或许他并没有很高的管理“学历”,但确实有管理大师的风范。他把自己的理念实时的注入到公司中,让公司的每个人都在随公司而成长,公司在蔡崇信入职后,加强了公司的规范,在关明生入职后,加强了公司的组织文化,同时公司在人才培养上每年有大额的预算用于培训的工作,同时也会有大量的公司活动,能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参与到公司的活动中去,特别马云经常放下自己老板的身段身先士卒参与这些活动,与员工打成一片,看着这种氛围让我非常的感动,这种工作的氛围应该会让很多人向往,当然我只是从影片的展现的角度来说明我的观点,最准确的感受应该是在阿里入职过的人能体会的到。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能让公司的每个人认同公司的价值取向,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这其中要靠公司的文化的建设和公司的实际行动去捍卫公司的价值。

  最后,阿里的确有许多地方是很对企业和个人需要学习借鉴的,对于我个人来说,影片中还有许多的地方让我很有感触,但是时间的原因这里将不在描述。总之,我佩服马云这个人,也很佩服阿里这个公司,他的确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或许马云也不知道当年的自己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但是我觉得当时至少他觉得自己一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种对自己成功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前进。我觉得一句很好的话就是,如果你的理想或者目标每个人都觉得是对的,或许你的考虑它的方向的对错,如果很多人觉得它是错误的,而你觉得是对的,其实你就有成功的机会。好的成功机会不是人人都看到,但是人人都能看到的机会,那肯定就不是机会了。所以或许我们不能成为下一个马云,但是至少你要做一个为自己理想坚定不移而奋斗的人,不管这路上有多孤独寂寞,有多少嘲讽,为自己而活,最后你一定会为自己而骄傲的。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3

  本支行组织全员观看乐阿里纪录片《造梦者》,感触很深,深感震撼。

  最令我震撼的是非典隔离时,员工自主将办公设备带回家中,隔离观察的同时保证业务不中断。由这样的阿里人组成的阿里才能在电子商务领域里缔造一个又一个传奇,最具色彩的商业奇迹就是“双11光棍节”这一源自校园趣味文化的创意,在阿里人的精心打造下,把这个戏虐性的节日演变成史无前例的消费者狂欢节。

  就像阿里合伙人彭蕾所总结的,阿里之所以能够取得每一个奇迹,挺过每一个难关与危机,是因为从上到下的.阿里人都有着同样的DNA。对此,我的理解是,这种DNA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实现梦想的职业使命感,是一种为自己负责、为企业负责的责任心。

  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每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不易。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犹如唇齿,彼此依靠、彼此成就。首先,我们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所在企业平台和职场环境,企业能够让我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学习专业技能及业务知识,鞭策我们成长,拓展职业视野,帮助我们快速提升。其次,取得职业上的成功是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所渴望的,我们每一个职场人必须学习阿里人那种为实现阿里梦所投射出的那不屈不挠的使命感,要从内心深处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岗位,要对自己的岗位有着足够的荣誉感与自信力,要坚持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的职场信条。

  我们不是马云,也不是阿里人,马云及阿里人的成功也不可能复制,改变世界对于我们来说目标过大,我们需要向马云及阿里人学习的不是情怀,是脚踏实地、不怕挫折的职业使命感。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4

  创业不是一件说说玩玩的事,创业,也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创业需要很远的眼光,需要很强的耐性,需要很高的.韧性。

  两毛钱一壶热水,一半泡脚,一半泡面,受得了这种苦。

  三十七次的被拒绝说成拒绝了别人三十七次,扛得住这种痛。

  最后

  wow,change the world。

  这句说了自己都不信的话最后成为现实

  看到王坚头发没几年就白了

  看见他在发布会上的泣不成声

  我哇一下就哭了

  恍惚间看到未来和女朋友表白应该是:

  我会老得很快,你还会爱我吗?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5

  很好的一部片子。我看了3遍,其中有3个细节印象很深。

  第一个是创业初期,马云出去融资,回来告诉团队,他又拒绝了一家投资机构,前前后后拒绝了37家。现在真相揭晓了,其实是37家投资机构没有一家相信他的故事而拒绝了他。

  另外一个细节是马云和蔡崇信飞到日本和孙正义谈投资。孙出价4000万美元,马云有些得意,而蔡崇信果断说:NO,把孙正义吓了一跳。纪录片里马云说那场谈判很经典,但并没有解释经典在哪。其实孙正义当时出价4000万美元,是要占股49%。在蔡崇信的意见下,最终阿里巴巴出让 25%的股份,拿了2000万美元。如果当初出让49%拿了4000万,后面发展的过程中马云很有可能会因此失去控制权,沦落到被踢出局的境地。

  还有一个细节是阿里云的负责人王坚博士年会上落泪的画面。阿里云从2009年开始立项,理念有些超前,在阿里内部普遍不被看好,甚至发展到内网上公开吵架。据说许多高管反对阿里云,想废掉这个烧钱的`项目,是马云站出来说每年烧1亿,干过10年如果没出成就就放弃才堵住了高管的嘴。经过多年的坚持,现在看来证明王坚是对的。可见一个事情贵在坚持,即便一开始方向错了也无所谓,只要敢于坚持,慢慢调整,错误的东西也可能变成对的。王坚的坚持也很好地诠释了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这句话。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6

  阿里巴巴保存了自己成长最完整的的视频资料,在此基础上剪辑而成的纪录片dreammaker完整再现了一个商业帝国的发展史。

  阿里的创始人团队很草根,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阿里的前台彭蕾。1994年毕业于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大学,杭州商学院,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一学校教书,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在当时的阿里做前台,做人力资源等工作。目前是蚂蚁金服集团CEO。我想彭蕾当时跟马云应该一样,不知道16年后,阿里变成今天的巨无霸企业。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16年前的彭蕾,和今天的彭蕾,知识结构和阅历以及思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说不清楚是公司的成长带动了个人的进步,亦或是个人的成长主推了企业的生长,或者是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从最开始做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到做淘宝网,做支付宝,再做天猫,再做阿里云等最后形成完整阿里生态圈。阿里的发展,一直在坚守一些不变得东西,当门户很火的时候,阿里没有碰,当游戏很火的时候阿里也没有碰,始终坚守“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直围绕中小企业做平台服务的阿里却最后弯道超车,超越了新浪、超越了盛大,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神话。

  看完纪录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跟早起的阿里比,智诚联是优秀的,因为它长期亏损,而我们至今一直盈利。但是,对于自己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我们确实只有汗颜的份,外面世界纷纷扰扰,很是热闹,我们对于很多诱惑,缺乏自己的定力。看别人卖进口食品赚钱,也跟着去卖,进去后发现找不到节奏。看别人做微商,赚钱,也进去掺和一脚,最后无功而返。当然坚守,不是固守,不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把自身的资源和创新方向牢牢控制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之上。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6篇(造梦者观后感一千字)相关文章:

被数学选中的人纪录片观后感3篇

纪录片观后感8篇

纪录片《微观世界》观后感6篇 微观世界纪录片内容介绍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汇编11篇】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精选7篇】

无声的功勋纪录片观后感300字【锦集9篇】

电影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必备5篇)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3篇(公司的力量纪录片的参考文献)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3篇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