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的实习报告(最新6篇)

时间:2023-07-31 11:05:27 实习报告

  以下是热心网友“tanhefanzongke”分享的建筑类的实习报告(最新6篇),以供借鉴。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1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座落于风景秀丽的玄武湖和紫金山之间,占地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这个建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体量宏大,造型上却不失轻盈,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钢架结构的有机结合使其充满了现代建筑气息。但是如此大跨度的建筑采用是何种构造形式?其内外部功能布局如何?作为一个功能复杂大型公共建筑它的配套设施又有哪些呢?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了探究。

  由南面入口拾级而上就进入了会展中心二层展厅,一进展厅就被宏大的空间震惊了,弧形的拱顶最高处有37米,最低处也有8米,跨度则达到了75米。屋盖采用的是拱形桁架结构体系,由于跨度很大所以采用了钢桁架来以减轻自重。整个屋盖板搭在纵向桁架梁上,再由下部的横向桁架梁将荷载传导至各处支柱。其形式与日本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相似,这种由细长的杆件组合形成大梁的结构形式是钢结构的一大特点。所有钢架节点全部是焊接而成,这样做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但是施工较为麻烦。而各处支柱采用了铰连接,在连接的部分并不产生弯矩而只传递压力或拉力。如图3所示,这些铰连接应力传递简洁,设计紧凑美观。

  会展中心屋盖采用了钢管拱形桁架体系主要有如下原因: 钢管桁架结构具有造型美观(可建成平板形、圆拱形、任意曲线形)、制作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性好、屋盖刚度大、经济效果好等特点。与网架结构相比,管桁架结构省去下弦纵向杆件和网架的球节点,可满足各种不同建筑形式的要求,尤其是构筑圆拱和任意曲线形状比网架结构更有优势。从网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可以看出,当其边长比大于时,其受力特点从双向变为单向受力,因此对于大多数矩形平面建筑来说,主要是单向受力结构。钢管桁架结构类似于平面钢桁架,属于单向受力结构,但桁架的上弦由于增大宽度后,使原平面桁架起控制作用的上弦杆件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其各向稳定性相同,节省材料用量。钢管桁架结构是在网架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网架结构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实用性,结构用钢量也较经济。

  为了配合屋盖部分的钢桁架结构的轻盈,主体展厅采用了大面积的拉杆点式玻璃幕墙来进一步诠释其现代气息。点式玻璃幕墙全称为金属支承结构点式玻璃幕墙,与一般玻璃幕墙相比它有如下特点:

(1)结构形式:点式玻璃幕墙是采用计算机设计的现代结构技术和玻璃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全新建筑空间结构体系,幕墙骨架主要由无缝钢管、不锈钢拉杆(或再加拉索)和不锈钢爪件所组成,它的面玻璃在角位打孔后,用金属接驳件连接到支承结构的全玻璃幕墙上。而一般玻璃幕墙则多为平面框式、竖向杆件受力体系的结构。

(2)玻璃固定形式:点式玻璃幕墙的玻璃是用不锈钢爪件穿过玻璃上预钻的孔得以可靠固定的,而一般玻璃幕墙,如全隐式或半隐式都是用结构胶粘接固定在框架上的。

(3)构件加工:点式玻璃幕墙的主要金属构件,均需车钻、冲压机床的精密加工,成批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精度高而质量好。而一般玻璃幕墙的铝合金多在施工现场就地以电动机具制作,加工略嫌粗糙,精度不高,效能低。

(4)玻璃品种与规格:点式玻璃幕墙所用的玻璃多为低辐射或白钢化中空玻璃,且对解决城市光污染有一定效果,玻璃规格限制不是那么严格。而一般玻璃幕墙常采用镀膜反射玻璃,玻璃规格一般偏小。

  但是如此大面积的采用玻璃幕墙会不会带来节能方面的问题呢?玻璃幕墙在公共建筑中大规模地简单使用就是建筑方针不明确的显著体现。现在的公建光追求外观新颖,而不讲节能,带来的建筑能耗问题非常严重。窗墙比越来越大加剧了建筑能耗,玻璃的保温性能很差,不仅传热系数很高,热惰性也很差,玻璃幕墙不节能。诸如这样的评论在近年来建筑节能呼声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每每不绝于耳。为了解决节能方面的问题,会展中心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在展馆东面挑出14米的遮阳板,在丰富造型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太阳的直接辐射。但是并没有采用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双层结构玻璃幕墙,估计是出于造型上的考虑。其实双层玻璃幕墙是目前降低玻璃幕墙能耗问题的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与普通单层玻

  璃幕墙相比,有两方面区别:

  一是双层结构比单层结构降低了幕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从而减少了能耗,这是防护玻璃幕墙的透明耗能的不利一面;

  二是通过外层玻璃幕墙的通透性,利用太阳能在两层玻璃热通道产生的温室效应和烟囱效应,增添了冬季和夏季节能的效果。虽然在节能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展馆设置了空气调节系统,对展馆内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还有空气循环送风系统,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

  主展厅西侧呈长方体的部分是多功能厅、餐厅、贵宾室以及辅助用房,垂直交通集中于此,有多部电梯、楼梯在此分布。货运及展品装卸区设在展览中心的西側,配备货梯供展品运送至二层展厅。二楼西侧还设有卸货平台,车辆可直达二层卸货。一层室内下沉式展厅和室外下沉展场,其展品(包括重型机械)可由专用坡道直接运送达摊位。展厅西侧可提供集装箱场地、展品存放仓库和临时物品存放区域。在西立面上还特别增设了张拉膜和挡板来抵挡日光,丰富了立面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西晒问题。特别是张拉膜的使用,使得整个建筑增添了一些活跃的元素,使其洋溢着运动向上的精神。

  此外,在建筑物东面、南面设有两个室外展场,南、北、东主入口处均设有平台,可举行各种礼仪活动。其中南礼仪平台和广场占地约万平方米,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南京会展中心将结构、材料与建筑造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感动的建筑。新的材料和结构的应用,为大跨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给我们的建筑创造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如何更好的将建筑的结构与形式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是建筑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南京奥体中心

  南京奥体中心位于南京市河西新城区,我们由市中心乘新近开通的地铁1号线直达终点站――奥体中心,交通十分方便。从地铁站一出来,我便被东面的大型建筑群吸引住了,远远看去,只见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鲜红的颜色是那么的活泼充满动感,而它南面则是一座高高的观光塔。我们由西门进入奥体,脚下的铺地采用混凝土加沥青加粗糙石材,走起来十分舒适并且可以防止雨天打滑,看来奥体在细节处理上也是没有马虎。走近主体育场,我们看到了有着奥体介绍以及平面图的牌子,原来,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分为一场四馆,建设内容包括6万座体育场(也就是一进门看到的鲜红的建筑),附训练场1个;万座体育馆,附训练馆1个;3000座游泳馆,含训练房;网球中心含一片决赛场,二片半决赛场,四片室内训练场等;体育科技中心一座,是十运会期间奥体中心的新闻发布中心,也是奥体中心智能化系统的总控中心所在(也就是观光塔的所在)。

  整个奥体中心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气势恢宏的主体育场以及犹如彩带飘扬的两个巨型拱了。走近巨拱,才发现其体量的惊人,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两个巨拱各向两侧倾斜约45度。从受力角度来说这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拱都是垂直于地面的,而这两道巨拱却在倾斜45度的状态下还要吊起整个钢屋盖的荷载,实在是匪夷所思。

  主体育场在立面上大量的使用了清水混凝土,它浇筑的是高质量的混凝土,而且在拆除浇筑模板后,不再作任何外部抹灰等工程。它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非常光滑,棱角分明,无任何外墙装饰,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使得建筑的现代感扑面而来。从造价方面上说清水混凝土造价要高出普通混凝土,不过,虽然清水混凝土成本高,但由于使用它可免去装修,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2

  我们这学期的前四周是毕业实习时间,之前我们分别进行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训,这次是毕业实习,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我们都很重视这次实习,因为这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一次有学校组织的实习了。我们专业一共分为八组,我就在第八组,有胡老师带领,老师说实习的工地可以自己找,我在同学的介绍下,在焦东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的一个旧房改造工地上实习。实习期间我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每周都有回报实习进展和心得。在老师的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习中当遇到不懂得地方,我们都及时问指导老师,所以在实习中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20xx年2月28号我去了工地,见到了项目经理—刘经理,他很乐意接受我这个实习生,他给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内容,我的工作是项目部里的施工技术员。本工程是一个旧房改造工程,工程是焦东塔东社区的医院综合楼,本楼房的楼房层数是三层,本楼是建于50年前,三层中没有构造柱和圈梁,只是楼板是现浇的混凝土楼板,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在50年前的设计师就已经利用了现浇混凝土楼板了。本工程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广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的;监理方是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为20xx年3月1号至20xx年9月1号。这次实习对我老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为我之前还没有接触过旧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视这次实习。

  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之前我实习过砖混结构、实习过框架结构的高层、实习过修公路;这次实习旧房加固改造,我还是第一次,对我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为我的以后工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实习中我经常看图纸和图集,因为我一开始对房屋加固的施工几乎是一窍不通,但经过我的努力,一个星期后我就能看懂是怎么一回事了,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细节搞清楚就行了。

  现在把在工地学到的知识简单的叙述一下:

  1、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介:

  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抗震加固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通过增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设墙体法等,这些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大量应用于多层的砖混结构当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线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可保证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

  从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上来讲,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内加固法,夹板墙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结合砖混结构的层数及抗震鉴定的结果,需要在建筑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这种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用于住宅楼,对住户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设构造柱,圈梁及拉杆,必要时,如原有墙体抗震不足,需加设抗震墙体或提高原墙体抗震能力,内加固法不会改变建筑立面造型,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夹板墙加固法为在加固原有墙体抗震的基础上提高抗震性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即在要加固墙体的单面或双面加设钢筋网,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方法把钢筋网四周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3

  我由于属于在学校外做设计,因此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关联。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是接触一些工程进行检测,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过这些日子的实习,使我发现在一些在设计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向所在单位专家的请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产生原理及相应的检测,处理措施。现将我所接触到的一些问题作义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对于混凝土机构的了解要更有针对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如果是设计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设计承载力或设计工作条件与实际不符造成裂缝、变形、侵蚀等破坏;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载、侵蚀、火灾、冻融、风化破坏等。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h<0。5H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穿裂缝。

  应当尽量避免贯穿性及纵深裂缝,如出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之内,中期裂缝约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有: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的处理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2.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3.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工程实例:

  某大厦5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万m2。施工中发现4月22日浇筑的某工段2层梁、板混凝土,至4月26日混凝土强度上升一直不明显,且拆除模板后现浇板多处出现不规则裂缝。

  质检部门对该工程混凝土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均质性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现场检查,该大厦现浇板多处出现不规则裂缝,其中某工段2层现浇板西南角较严重,个别裂缝长度约1200mm,宽度约,框架梁身混凝土未见裂缝。

  根据对裂缝检测的分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早期强度上升慢

(2)混凝土收缩

(3)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该裂缝为非结构受力裂缝,虽然对结构受力无较大影响,但裂缝的存在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很大,应根据裂缝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

  4.宽度较小裂缝的处理

  对宽度小于的裂缝进行封缝处理。可沿裂缝用环氧树脂胶泥对其进行表面封闭,环氧树脂胶泥配比为:环氧树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300(重量比),该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施工注意事项:

(1)封闭前,应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丙酮、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2)裂缝处理好后,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范围内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然后抹一层厚1mm左右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表面需要刮平整,保证封闭严密。

(3)较宽裂缝的处理对宽度大于的裂缝进行化学压力灌浆处理。采用环氧树脂浆液进行灌注。环氧树脂浆液配合比为:环氧树脂丙酮糠醛乙二胺=~2520~25?15~20(重量比),该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施工注意事项:

(1)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沿裂缝用钢钎凿成“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一般为20mm×20mm。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2)埋设灌浆嘴的.间距可根据裂缝的深度确定,一般为350~500mm。埋设时,先将灌浆嘴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3)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试漏须待封缝胶泥有一定强度后进行。

(4)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4)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只要在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商品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产生,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在外面实习有两个月的实间了,这些日子里通过亲身经历,使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而且对于实际的设计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现实资料。从而避免了在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与实际施工相脱节的现象。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4

  时间过的真快,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回顾在时代新城工程项目部这段时间的实习,感觉收获颇丰,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来我在学校基本都是在学理论知识,感觉很空洞,不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建筑过程,通过实习,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就是这些十分基础的知识,让建筑的大体系统在我脑子里形成啦,也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差别,也让我更加喜欢这为人民大众建造庇护所的行业。

  在项目部这四个多月里,我主要学习了现场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现场施工以及好多潜移默化学到的知识及经验。在现场安全方面,年假回到工地我代任了工地的安全员,跟着施工单位的安全员一起对工地进行安全的管理,开始就是对新工人进行入场前的安全技术交底,从开始的.不太熟悉到后来我已经可以单独对工人进行一些常规的安全技术交底了。

  经常跟着施工单位安全员到工地现场及生活区进行安全检查,也知道了哪些是违规的,哪些是坚决不可以在现场出现的。经常出现违规的地方就是高空作业时安全带的配备及脚手板的铺设,还有用电的安全。这一段时间的实习让我明白了安全永远第一位,没有安全就不要谈什么效益。安全是要防患于未然,不是等问题发生去解决问题,而是把不稳定的苗条扼杀在摇篮中,工地上的每个人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借用别人的一句话就是安全千日好,出事仅一秒。

  现场施工方面学的就非常多啦,不过还不是太深入,基本的施工流程我已经清楚,大概包括钢结构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以及砌体工程等。做建筑,首要的是把图纸吃透,图纸就是指令,要根据指令进行一步步的施工,但有时候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同,指令可能就不灵啦,这时就要报告设计单位修改指令。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对建筑工程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这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在实习期间我经常下载一些规范看,学到了很多知识。实习期间我还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各个工种及各个工序间的配合非常重要,怎么样合理安排是一个合格现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安排不好就会造成部分工人窝工,严重的会延误工期。做建筑时细节也很重要,小处不能马虎,因为一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就会被隐蔽掉,后期出了问题修起来就没那么容易啦,可能连原因都找不到。

  懂得越多,就会发现不懂的更多,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发现我还有非常多的东西需要学习,需要去实践,庆幸的是我还年轻,我会努力去汲取知识,努力尽快让自己具备从事建筑管理者的能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已做好了搏击长空的准备。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5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的垒过程,放样方法和精度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工进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合适的控制网,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使测量快速准确。而测量放样成果必须做到准确无误,放线一旦有误,必然导致开挖、打桩等与设计不符,造成经济损失。本文试图在所有不同建筑物建设的共性中,找出测量放样精度一般通用的要求,从而达到统一的精度标准。

  1)测量放样的质量,关系到工程施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益,关系到企业的信誉、生存与发展,必须十分重视。

  2)施工测量人员在接受放样任务以前,应先学习有关规范和本标准。以对工程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测量准备。

  3)施工测量开始前,应仔细校阅设计图中的尺寸、高程,熟悉图纸,了解规范、标准及合同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绘制放样草图,选择正确作业方法,制订切实可行实施方案。

  4)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严禁转抄、伪造。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记录数字中尾数读错不得更改,应划去重测,对取用的已知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使用。

  5)所有观测放样手薄,必须保持完整。不得缺页、空页。

  6)施工测量成果(包括观测记薄、放样单、放样记载手簿)图表(包括地形图、断面图、放样图、各种控制计算资料),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归档。

  7)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禁止冒险作业。

  8)测绘仪器、工具,应精心爱护,妥善保管,按计量法规定及时检定,检查、校正和修理

  二、放样精度总的要求

  各种不同建筑物在施工的内容上都普遍呈现出有规律的工序:

  第一道工序:地基(土、石方)的开挖。无论何种建筑工程的设计,都是要求主体工程建筑在稳定的土(岩)基础上的,而在未建设前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大地表层,都会是风化柔软的,必须予以清除。如公(铁)路的路基,楼房(厂房)的基础,大坝、大堤、桥墩位的基础等;有的则为开辟通道,如大江船闸、道路的隧洞、地铁、导流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建设工程一开工就要进行开挖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显然这道工序是施工机械与土石打交道,对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是不高的。

  第二道工序:混凝土浇注。在所有的建筑物中,混凝土结构物在总的工程中所占的份额总是比较大的,属工程的主体,建成后的工程形象均反映在混凝土结构物上(有些楼群及工程厂房采用砖砌结构,也属这道工序之列),因此在测量放样的度上应予以关注。

  第三道工序: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的安装。第一道工序是建筑物发挥工程设计功能的重要部分,有时为了预埋件,这道工序往往与第二道工序交叉进行,即浇注第一期的混凝土后即安装部分机体,而后再浇注二期(或三期)混凝土。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物,在相关厂家加工制成品时,结构是严密的,因此在安装时要求测量放样的精度是很高的,应特别予以重视。

  三、建筑工程总定位放样的方法

  直线段定位放线。直线段定位放线在公路线型中应该说是最简单、最好放的`。在地形平坦地段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起伏较大地段在直缓点或缓直点设站定向,用测距仪量距

  完成。

  曲线定位放样。圆曲线与其它线型主要连接形式有:直线与圆曲线、回旋曲线与圆曲线、圆曲线和圆曲线。一般设计院提供逐桩坐标包括:ZY、YZ、GQ、Qz和20m整桩号坐标,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中线控制要求,有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控制填、挖方路基或构筑物,施工时需要加密中线坐标。因此。在放线中应用圆曲线公式计算坐标。

  四、放样中的校核条件

  施工放样的成果通常是即刻(或数小时后)交付使用,往往不能等待再去检查成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放样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处处要有自我校核条件。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现把校核条件归纳如下:

  主要轴线点的放样。应用单三角形法(有三角和的检查)、三点前方交会法(两组坐标校核)、三边测距交会法等,严禁用二点测角交会法测定轴线点位。

  工程轮廓点的放样:用测角前方交会定点。必须用三个方向,第三方向作为校核;用测角后方交会定点,必须观测四个已知方向。由四组坐标作为校核条件;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放样建筑物轮廓点。都应在放样定点后。在现场丈量相邻轮廓点的间距,并与理论值比较,以便发现粗差;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放样定点时。如现场只需放样一个点时。亦应设计另一点的放样数据,在现场同时测放第二点。以便丈量两点间的设计间距以作校核;如果是规则图形的精密放样点。应该在施工现场检查放样点相互之间的几何关系;当采用光电测距仪放样三角高程时,必须进行往返观测。用水准仪放样高程时也应如此。

  用方向法(包括极坐标法)放样:仪器在测站定向时。必须后视两个已知方向。以观察方位角的符合情况。在比较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放样中。一般应做到: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在需要高程或作倾斜改正时,天顶距应至少观测一测回,杜绝在放样中只作半测回无校核条件的做法。

  五、在放样工作中如何进行现场平差

  一般工程放样的平差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的,因此,常将这类在现场消除测量误差的方法统称为现场平差。如在测放一个方向线时,采用正、倒镜定点。而后在现场取两方向线的中点作为最后方向值等方法。

  在所有建筑领域中,对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具有严密性和松散性两个方面的特性。严密性指工程建筑物必须保持其构件严密的相互关系,即在放样中具有较大误差时。则会有损于工程质量。松散性指松散的建筑部位,彼此间联系松驰。这类工程部位,虽在设计图纸上有三维尺寸的规定,但在施工时。可予以不同程度的伸缩,因其放样后果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远比严密性的部位要宽松得多。

  以上特性为现场平差提供了有效方法:在放样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严密区段保证严密性。以满足建筑标准要求,而将由于控制测量所带来的误差平摊于工程部位松散的区段中,使它对工程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从而达到现场平差的目的。它和一般平差任务不同之处是:误差并未消除。不过是将其挤放于一个对工程质量不产生影响的区段,而将其“吸收”罢了。可采用以下平差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对严密部位。一般采用本身主轴线为基本控制去进行放样。即不论控制网布设的精度如何,一旦利用其测设主轴线后,该工程部位就以该轴线为基础了。这样就保证了建筑物的相对严密性;

  所有轴线的测设。应在主轴线的基准上进行,以避免再由控制网测设。而将控制网本身的测设误差带人严密区段;

  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轴线的测设定位,应具有一次性,切忌反复变更造成轴系的混乱。

  这样做的结果是:严密区

  段保持了其相对严密关系。而控制网的测设误差就被挤到松散区段了。

  六、在放样后做好复测工作

  测量复测(检查测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复测的目的是检查建筑物(构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往发生的施工测量事故,大都是忽视复测工作所造成的。复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图纸的复核。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全面的校核。校对总平面上的建筑物坐标和相关数据。检查平面图和基础图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符号等是否相符,分段长度是否等于各段长度的总和。矩形建筑物的两对边尺寸是否一致。局部尺寸变更后,是否给其他尺寸带来影响。

  建筑物定位的复测。建筑物定位后。要根据定位控制桩或龙门桩,复测建筑物角点坐标、平面几何尺寸、标高与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是否吻合,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建筑物的方向是否正确。有无颠倒现象,有没有因现场运输车辆将桩碰动,造成位置偏移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水准点高程的复测。施工现场引进水准点后。要进行复测并应往返观测两次。测设水准点时,一定要校核好图纸上每个数据。防止用错高程而造成整栋建筑物高程降低或升高的严重后果。

  原始观测记录的复核。对外业实测记录。回到室内应换另外一名测量员进行全面复核。可用加法还原检查法,利用校对公式或采取其他方法查原始计算项目,发现错误及时解决。

  七、收获体会

  在实习中,我在项目部测量科的前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测量科的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测量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到的施工放样及其测量经验验证理论知识,探求施工测量及其施工放样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顶岗实习工作,既紧张,又新奇,收获颇多。通过实习,使我对测量日常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回顾我的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测量这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施工放样的特点、方式。

  7,3经验教训

  1)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与实验仪器的架设及其整平决定了测量的速度;

  实验仪器的架设及其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通过这次实际的测量顶岗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识图能力的显著提升,施工测量及其放样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事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工作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多人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工作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八、结束语

  测量放样是一项富有技术性的工作,而放样工作的相对性,则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的放样过程中所有检查验收的规程中,对某些物体要求的高精度,大量是针对在相对附近轴线而言的,因此,只要掌握好各种轴线(中心线)的放样精度,就会比较容易地达到相关的精度

  要求。实习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同事问我是否喜欢这样的工作,我回答说:不存在喜欢或讨厌。但这样的工作可以对所有人进行检验:知识、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尝到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酸甜与苦辣。于是,磨痛有痕,当我要走的时候,他们道:小子,你可要快点回来,我们等着你啊!此时此刻,心里不禁有恻动的情。在此,我借此机会感谢在我实习期间,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我的、指导我的各位前辈。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测量顶岗实习结束了,我们的生命旅途上又多打了一个烙印。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6

  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显的尤为重要。

  一、目的与意义

  这次设计初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上学期的初步课程学习,通过资料查找,动手操作方式来加强我们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以及建筑模型的制作能力;同时通过这次建筑初步实习,进一步的培养我们学生对建筑空间美的认识。还有一点就是希望通过实习锻炼到我们做事情的耐性与细心。

  二、实习内容

  1.建筑草图绘制

  挑选一幅将要制作模型的建筑图,认真的阅读该建筑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图。然后抄绘一份草图。这样做为了更好的了解所选的建筑的空间结构,及其布局。为下一步制作模型做好准备。

  2.完成模型的制作

  根据所绘制的建筑草图,利用建筑模型所使用的工具(卡纸、模型刀、刀片模型胶、丁字尺、三角板、剪刀等等)正确地表现所选建筑的三维空间,并能做到与平、立、剖面图一致。此外,模型制作尽可能准确细致、简洁美观!

  3.报告总结

  写实习报告,总结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其中包括做得好与需要日后改进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自我。

  三、收获与体会

  在未开工之前,我已在图书馆借来由克里斯著写的《设计结合模型》一书仔细琢磨。首先,我备齐了所有的工具,包括模型刀,丁字尺,三角板,剪刀,模型胶,铅笔,橡皮,双面胶,砂纸,界尺,颜料。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的因素

  ①模型的建造速度。

  ②预期达到的修改和实验的程度。

  ③在模型尺寸范围内,材料保持形状和跨度的能力。

  ④模型所反映的组件的厚度。

  通过比较分析,我决定使用学校所发的卡纸来做为模型的基本材料。辅助材料有泡沫,透明玻璃纸,磨砂玻璃纸,大头针,锡箔,吸管,海绵,彩印大理石图片。接下来就是看似不重要却很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筑,老师所给的建筑有独户住宅,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美蔕奇住宅,土根哈特住宅等等。我仔细研究了所有六套建筑图纸,发现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是最简洁的,它既简洁而又不落俗套。

  这个建筑刚好适合我本身的特点,我自己比较容易专注于细部,在细部打造方面可能会比较有优势,而我也偏喜欢密斯那种“少就是多”的建筑思路,我认为只有掌握好比例与材料纹理,是比较容易打造出好作品的,若建筑太烦杂,可能自己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做出来的作品可能对细部的刻画就不那么精致了。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选好了建筑,我就开始查找资料了,只有看了足够多的资料,才能使自己对该建筑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懂得这个建筑的优势所在,才能最大限度的去开发模型的制作思路。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

  展馆采用灵活开敞的平面布局,充分体现了密斯少就是多的原则。屋顶的挑檐,左右延伸的墙面,地面都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墙,柱,屋顶可以互不牵制,利用它们之间的有机配合,有的地方强调透,有的地方强调围,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人们随着视点的移动,可以得到不断变化的透视效果。展馆各部分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和谐的品质!建筑本身就是展馆的主体,从平面到造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仿佛建筑和各个细部已精简到不可再精简了。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对建筑作了比较深的了解之后,我就开始画草图了,由于资料中没找到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的尺寸图,我首先想到去网上找,但我在网上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尺寸图。这如何是好?再仔细看了看发下来的资料,原来尺寸是隐藏在资料中的文字说明中的,它提供了展馆长约130英尺,宽60英尺。我利用其中一个并用尺量出资料所给的平面图中的宽的长度和任意一个长度不就可以得到实际长度了吗,于是,我开始对平面图中的长度和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虽然很辛苦,但总算找到尺寸了,心下还是蛮开心的。接下来就是要制定图中比例了,这也让我伤了点脑筋,首先要进行英尺与米的换算,一英尺为米,然后就要找一个合适的比例了,这就要从学校发下来的泡沫板的大小来决定了,泡沫板长约50cm,宽约18cm。经过研究,我的模型按1:100做成是最为合理的。长约38cm宽约18cm。放在泡沫板上面不大也不小,刚刚好。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最新6篇)相关文章:

建筑类实习报告10篇

有关建筑施工工地实习报告3篇 工地测量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3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就业方向

建筑设计的实习报告【精彩5篇】

建筑实习报告锦集14篇

实用的建筑类实习报告3篇(建筑室内设计实习报告)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范文6篇 建筑设计院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的实习报告3篇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怎么写

建筑类专业实习报告精选7篇

有关建筑类实习报告范文6篇 建筑设计院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