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7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通用版)

时间:2022-07-06 18:52:14 实习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7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通用版),供大家赏析。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7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通用版)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1

  本周实习的主要内容:

  1、采集矿物和岩石标本,进行肉眼鉴定描述,训练野外鉴别矿物和岩石的能力,初步掌握三大岩类的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

  2、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3、初步掌握褶皱、节理和断层等主要地质构造的野外观测方法和依据。

  4、结合野外实际地质作用现象,观察认识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5、初步学会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地质点定点与描述、利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地层产状要素、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2

  星期一实习的第一站是洪塘桥,前天姚老师在课上介绍过洪塘桥的侵蚀现象,南端桥墩由于近几年挖沙,水的含沙量减少,被侵蚀严重;北端桥则出现了位移,严重失稳,因此洪塘桥又一次进行了整修,此次整修消耗了政府的大量财力和物力,可见,从事这行业的人所具有的分量相当重,所承当的责任也非常大。接着,我们来到了农大旁的某一岩质边坡,由于场地正在施工,我们只能在远处观察。该坡表层是沉积土,结构面倾角小,与边坡平行,为全风化,故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来做防护。最后我们来到闽江北港的洪山桥,闽江南港为堆积作用,而北港以剥蚀作用为主,由于闽江上游的水口电站建成导致闽江北港分流量加大,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因此人为因素对北港的影响占有较大的一部分。

  星期五,我们回到了教室。我们先是了解明后两天的实习路线和实习的相关内容,之后,姚老师向我们分析了两个工程案例,使我意识到一个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具有可行性,而且还要讲究经济效益,尤其是大投资的项目,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有较高的水平,这不禁让我感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3

  本周实习的主要任务如下:

  1、认识各类地质现象。

  2、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等。

  3、现场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建立地质思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矿山地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4

  结束断层的实习,这周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习,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习,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我们的实习全部结束。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5

  经过实地实物的考察,对课本所讲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开阔了视野,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更体会到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无限乐趣和艰辛。观察了各种地质现象并积累了许多地质、地貌方面的材料,通过亲身实践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老师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和学识,向我们讲述了各种地质知识与现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确严谨、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和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我学到了宝贵的知识,锻炼、提高了我们野外实习、考察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通过实习,走进了自然,走进了实地,使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人的渺小,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好奇。

  使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到了一起,对理论知识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6

  这周实习选址在莲花山勘探。

  在选址阶段,收集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为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必须进行野外的实地勘探,所以安排了这次莲花山实地勘探。

  久闻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今日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广州番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位于XX区珠江口狮子河畔,距离XX市区约30公里,是一个融古代粗犷与现代秀美于一身的风景旅游区。20xx年时,莲花山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莲花山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共分为:莲花塔景区、莲花城景区、观音胜境区以及石景区四大景区。

  为首的石景区为西汉始创的古采石场遗址,悬崖峭壁,奇岩异洞,鬼斧神工,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莲花山古采石场开采时间自西汉初年一直延续至清代道光年间,西汉南越王墓石料即采自莲花山。由大小40余座丘陵组成,面积30余万平方米。莲花山古采石场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遗留的采石面平均高度为25米,处达40米,最深处在地面下13米。采石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运走的石料;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的莲花塔,则是莲花塔景区的代表。莲花塔又名文昌塔,素有“省会华表”之称。驻足于塔上,四面秀丽景色可尽收眼底;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莲花城,原为清政府在珠江口设防之用。

  历史的沧桑点点凝结在古意十足的城池之间,令人回首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观音胜境之内,莲花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再配以金身的望海观音像,果然气魄非凡,令人如入“净土”,顿生敬畏之感。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7

  xx月xx号实习地点是xx镇馒头山和灵岩寺,实习项目是馒头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xx月xx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

  实习的内容

  1、认识馒头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xx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我被分到了馒头组。

  2、馒头组任务: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7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通用版)相关文章:

专业实习报告范文3篇(市场营销实习报告范文)

专业实习报告模板4篇 生产实习报告万能模板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报告4篇(计算机毕业实习报告模板)

办公室文员实习报告模板3篇 文员实习报告日志

客服顶岗实习报告模板3篇(顶岗实习客服报告)

2020毕业前台实习报告范文3篇(医院前台实习报告)

2020前台实习报告模板3篇 前台接待实习报告

前台顶岗实习报告模板3篇(收银前台的顶岗实习报告)

人力资源实习报告模板3篇 人力资源招聘顶岗实习报告

人力资源毕业实习报告模板3篇(人力资源岗位实习报告如何写)


相关热词搜索:实习报告   地质专业实习周记大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