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共6篇(读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01 14:46:36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共6篇(读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以供借鉴。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6篇(读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1

  尊重自己尊重孩子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武汉市育才小学李莉

  记得几年前当我看到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教育有道》这本书中“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个标题时,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因为在当今中小学教育界,“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情感教育”等等,成为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旋律,而与此同时,惩罚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敢触及的“高压线”。惟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再加上一些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应有惩罚。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此时,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在学校教育中,它需要制定出孩子接受教育时的一整套规则,强制性地让他们执行,若有违背,必当受到惩罚。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孩子为违规付出成本。由于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这也就决定了这种惩罚应该具有教育意义。当然,惩罚也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惩罚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不是让人无地自容,摧垮自信心。有人说,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动作。因此,惩罚需要尊重和信任,要让学生知道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是对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

  一个人知道自己所犯错误,内心就要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应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逃避。这种情形下,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使他们明白犯了错误是必须改的,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一看到学生犯错误就认定他是“坏孩子”、是“不可救药”的,这是万万要不得的,要使他们相信改正错误后会更加优秀。一般来说,孩子犯了错误,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教师的大智慧,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是最重要的。此时,惩罚是必要的。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惩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某种程度的体罚,惩罚的方式是多样的,什么样的方式是最有效的,这也是目前应该讨论的。下面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里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自然要他做出赔偿,价格是美元。这是1920年,美元在当时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有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去赔,没钱,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回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

  这是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正是这件事,才使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如何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自然使我想到在国内,许多父母在处理类似事情上的做法,恐怕与之大相径庭,无非是父母掏钱帮孩子赔上。实质上在处理这件事时,家长就把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给剥夺了。所以,惩罚要让孩子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要让孩子在体验中长大,而不是在说教中成长。

  看了这部分内容,我想每一位教育者都会深思,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什么会谈到“惩罚”都会敬而远之,关键是我们没有正确地理解什么是惩罚,也没有正确地把握好行使教师职业权利的尺度。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朋友大力推荐的一本好书,更是让我之前的思考变得更为明晰。

  一、尊重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带有自己过去受教育的烙印。不幸的是,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是不大尊重孩子的。结果就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成年人,在内心深处,其实是不尊重、也不接受自己的。

  不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很难真正喜欢孩子。不真正喜欢自己的人,总觉得自己有“缺失”,所以潜意识里容易有让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愿望的“补偿心理”。常见的比如自己读书不好,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就希望在孩子身上“补偿”,但自己意识不到这点,总觉着抓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那是自己的潜意识作祟,自己无法接受自己的这个“学习不好”的方面,从而特别在乎孩子的这方面。从行为层面说,在不尊重的氛围下长大的成人,内心深处也没学会用“尊重”来对待自己,从而也无法真正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人(包括孩子)。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我们从小就被教会礼貌、谦让,这都是尊重的表现。礼貌和谦让,可以出于尊重,也可以不是。它们并不必然代表着真正的尊重。要想尊重孩子、尊重他人,请先尊重自己。一个不尊重自己、不悦纳自己的人,也很难真正尊重、悦纳他人(包括孩子)。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容忍自己,那我们能容忍孩子吗?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那我们能原谅孩子吗?如果我们自己连自己都不喜欢,我们能真正喜欢孩子吗?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不知道。但“人性本自我”,这恐怕是个真理。所以,尊重孩子之前,请先善待自己。

  二、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我们经常听见、挂在嘴边的,我们似乎都觉得很容易。但是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尊重呢?前几天我也在和一个亲戚讨论这个问题。比如过去,我儿子一哭,我和我先生就开始教育他:“宝贝,不要哭啊,哭没有用的。。。”,或者“男孩子不要总是哭啊。。。”,或者直接叫他(用温柔的语气)“停,妈妈说‘停’,你听见了吗?”实际上,小孩子难过了,在没有学会其它表达方式的情况下,哭,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我们不让他哭,表面看起来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或者“培养男子汉的应有品格”,实际上内在原因多半是因为:孩子哭,会给父母造成麻烦,我们为了怕麻烦,所以想让他尽快停止哭。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尊重孩子的情绪。再比如书中举的例子,学生写完了字,老师问:你觉得你哪个字写的最好呢?这是鼓励,同时也是尊重,其隐含的是:你可以对你写的字有自己的评价。想想看,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时候尊重孩子自己的评价呢?我们有多少时候尊重孩子的这个权利呢?有时候,我们会听人说“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权利”,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孩子本来就有这个权利,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他的这个权利,而不是“给予”他这个权利

  ——仿佛孩子的这种权利是我们恩赐的一般。

  所以可见,从一些小的细节、说话的方式上就能看出,我们潜意识里很少把孩子放在和我们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来考虑问题——尽管我们嘴上常常这么说。所以,很多父母学了一些“鼓励”啊、“赞扬”啊之类的“技术”,但是往往不管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没有真正从内心尊重孩子。所以最终,一切的一切,都流于了技巧,而孩子是很聪明了,他们会想:“哼,别来这套,又是学了什么新方法来管我,我才不上当呢”其实我们是不是真的尊重他们,他们内心是清楚的(至少在潜意识里是能感受到的)。所以,在使用所有的技巧之前,我们必须先端正态度——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的。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2

  《正面管教》读后感

  2017年,我在一位教师朋友的推荐下,在网上购买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回家看,一看就爱上了这本书,书本的封面就写着“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看到这些我欣喜异常,因为这些内容不仅适合我当教师这个职业,同样也适用我当妈妈这个角色。

  后面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正面管教的课堂,第一次接触这些正面管教课堂,体验式的课堂深深触动我的心灵,课程让我脑洞大开,我的脑袋里频频出现“哦哇,与孩子相处可以这样的,下次孩子有这问题我就可以这么用工具。”“嗯,是的,态度比方法更重要”“鼓励树,太好了,回家我要施行起来”,正面管教确实有很大的能量,不管接触过或没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正能量,能让我带着满满的能量看待自己的孩子真好。是的,我有足够的能量去续满孩子的爱之杯。

  “开始正面管教永远不会太早或太晚,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况” 。

  我发现我慢慢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当我越享受我就越能发现孩子的可爱面、孩子的优点越多,我就越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以及孩子情绪的来源地,我的纪录不是为了炫耀我的能力、纪录能够让我坚持下去,同时写纪录的我过程就是一个反省的过程,哪些做得好、哪些没做好,哪些孩子受用、哪些孩子不受用,我与孩子经常过的是什么状态的日子,正是因为受不了了才寻求改变。

  “改变自己影响孩子”。这些话适用任何家长和老师。

  记录下这些,我自己内心是满满的正能量。这股正能量更多来自于【正面管教】后的我,所以期待大家一起和你自己的孩子正面管教。因为我知道我身边越多正面管教的家长及孩子那么正能量就能持续不断。我也就能坚持下去。

  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宝贝、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它方法,然后,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

  其次正面管教让我更进一步看清自己,通过检测自己的上方卡,知道自己是“乌龟”,嗯,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我决定,对于正面管教我需要是不断的去练习。去刻意练习。

  同时我发现记录有助于让自己去思考。希望我继续坚持看更多的好书,记录更多好的文字。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3

  正面管教读后感

  --《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

  《 positive Discipline》被翻译为“正面管教”,我则更愿意把它叫做“正面教养”。我们称呼那些体贴尊重他人,有良好社会表现的人为“有教养的人”。对照这个,当我自己对着孩子咆哮,责罚或者贿赂,威吓的时候,就明明的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妈妈,非常鄙视!怎么办呢?我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的授权,就成为妈妈了。小到学生需要成绩合格,才给毕业证;产业化工人都需要技术过关,才能获得岗位证书;大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制定;欧盟环保标准的确立。做什么都有规范,标准可以执行。可是做妈妈爸爸的却没有教养方面的执行标准,直到我发现了《positive discipline》。

  “教”容易,“养”容易,“教养”不容易。因为“教”是家长决定怎么做,是技巧性的;“养”的方式方法就太多可以借鉴了,涵盖吃喝拉撒方方面面;可是“教养”却是要孩子有自主的良好表现,是他/她的事情,要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这是一个协力工作啊,可是不到两岁的女儿能和我协力吗?都是我抱着她,哄着她,逗她笑,喂她吃,带她玩,她能和我合作吗?当我把《positive discipline》上的一些方法用到儿子身上之后,看到了效果,我自然的想知道《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讲了些什么。

  这本书继续宣讲的是温柔而坚定的父母的态度,强调的还是独立和自信贯穿于孩子学习全过程。可是让人喜悦的是,这里面例举了N多个例子来说明三岁以前孩子的适龄行为,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孩子情商与语言的发展,社交技能的发展和应用《positive discipline》时所用工具在这个年龄段的不同方法。比如“暂停”就不能简单应用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但是我可以和她一起去暂停;我也可以非惩罚性的冷处理(我先退出战争),只是需要她知道我的爱,让她感到安全。同样,当我听到儿子告诉我,“妈妈,我刚才心情不太好,但是我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就感觉好多了。看书是我调节心情的一个方法。”时,我是多么的为自己的儿子高兴,他已经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了,这个是我经常在他面前提到的“暂停角”和那么多情感安抚绘本带给他的方法。

  任何工具,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将健康的,不是让孩子感到羞辱和自己难过的方法不断的补充到我的教育工具中,希望完全可以避免陷入从孩子挑衅而引发我发脾气去惩罚孩子的恶性循环。对于第一个孩子我是让他自然生长的,没有刻意的惩罚,更多的是赞美。可是随着他入学年龄的到来,我的要求骤然提高,致使我和儿子之间有相当长的时间无法达成一致。我会认为他“应该……”而他实际上却没有“……”而愤怒;儿子在这种状况下的困扰和不解当然可以想像。没有人的能力可以因为到了入学的年龄就一夜之间突飞猛进。孩子的教养如果没有按照他的适龄行为做调整和训练,必然导致父母后面的失望。为了弥补,我阅读《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看到其中的一段,用爱心养育自己的孩子,激动而充满期待。它是这样讲的:

  养育小组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可以学习很多新技巧和新观念,还能得到一些道义上的支持。说到底,从本质上讲,养育就像培训和做学问一样也是要十分用心才能做好的。或许最伟大的养育之道就是:在自己的耐心濒临瓦解的时候,仍旧能够保持对子女无尽的爱和温柔,能够倾听爱和智慧的声音。虽然“爱”这个字经常会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是在面对孩子发明的各种各样的不当行为时,却看不到爱的踪影。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爱从语言转换成思维和有效的行动。对,这个就是我需要的!

  下一次,在夜深人静的卧室里为宝贝盖被子的时候,把自己的视线停留在孩子那熟睡的小面孔上,将这个画面定格,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记忆中。生活中能动摇家长信心的事物实在不少,我可能还会犯错误,而孩子们也可能会犯错误。我们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彼此体验着对方的感受,经常会犯错误,但我们都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当我再一次面对孩子偶尔的歇斯底里,或者对规劝惘然不顾,或者暴怒冲动时,我会尝试把自己的眼睛闭上停一会儿,搜寻记忆中那个熟睡的小面孔。然后,让爱和温柔给我智慧去解决面前的困境。

  这个就是我从《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中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学会如何在孩子的挑战面前自控。盼望着能够从课堂上,从学习小组中不断的获得能量,让我更有勇气和智慧来应对不断的变化!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4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暑假我拜读了简。尼尔森的让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正面管教》,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2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在开学新生培训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请每位同学提前准备一个自我介绍,内容不限,邀请学生"摄影师"记录下每位同学在进入初中伊始的时刻及话语,等到3年后大家毕业了,等到毕业5年10年大家同学聚会了,我要再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当年那个青涩又充满朝气的你,再回首,你是怎样的心情?是否有遗憾,是否会后悔?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正面管教读后感3

  工作之余拜读《正面管教》一书,实在是一次对自己日常班级管理观念的颠覆。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而在我的班级管理当中,奖励与惩罚即是我自己在班级日常中最擅长使用的管理方式。

  谈及奖励与惩罚的手段,这二者是我在班级管理中,见效最快的手段方法。我所任教的现班级由一年级带起到如今已是第三年,一年级时为了让孩子“懂事”、“安分”、“听话”,我采用了奖励积分卡的形式,即得到表扬的孩子能拿到5到100不等的积分卡片,反之,得到批评的孩子则得到无法得到卡片甚至没收原有积分。

  这个方法的实行,在短期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效。班级秩序在积分卡的“控制”下,有序、安静,满足了我对于一个“优秀班级”的全部设想。

  可是这个“优秀”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这个班级重新开始问题重重,对孩子们来说,班级制定的积分卡奖惩制度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老师的呵斥他们也已经能够完全免疫。正如书中所言,孩子们成为了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我反思自己,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是否遵从了孩子们本性中自然的成长规律?我是否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大人”,强行以成人世界的规矩规定去约束孩子,而无视了孩童成长过程中的天真,打断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一个优秀的班级到底该如何定义?中国的教育太讲究“规矩”,这是否深刻地影响了我?

  《正面管教》一书指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而以上的能力培养,目前正是我的班级中极其缺失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发现了以上的自我反思问题,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如何去和学生沟通,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看了书中不少的案例方法演示,我跃跃越试。三年级上学期,在本班的某次班会课上,我就“尊重”这一主题进行了一次尝试。在班级上我首先出示一张可爱的卡通小女孩的打印照片,让孩子们看着照片说一说对这个小女孩的第一印象,从孩子们的反馈来看,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模样可爱的卡通人物。紧接着,我开始讲述虚拟案例,这个小女生在班级中,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被同学们嘲笑了,她现在非常伤心。说着我便把手中的照片揉成一团,孩子们马上对我的这一举动表示十分吃惊。我接着说出要求,让孩子们每个人说一句话安慰这个女孩子,孩子们每安慰一次,我便把手中的纸张捋平一次,直到纸张完全平铺开。到最后大家都发现即使把照片捋平,它也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平整。从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对别人的言语身体伤害,即使事后再怎么补救安慰,心灵伤害也是难以恢复的。

  这次小小的尝试尽管没有得到让班级人人大受感触的结果,但是相对于以往我无休止的说教,这样别出心裁的环节设计,让班上能有超过半数的孩子能够感同身受。班会结束后,我把小女孩的照片郑重其事地贴到班级的公告栏上,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们尊重的重要性。

  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书典范。在接下来的班级活动中,我将会以书中案例为模板接着进行班级管理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5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由美国简·尼尔森著,玉冰译,京华出版社出版。书中主要讲述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这本书被很多人推荐过,也将它列入了购买计划。看到我要绘本网的试读活动中《正面管教》的试读活动,很高兴。积极报名参与。感谢我要绘本网和天略图书,让我有了试读的机会,并通过审核。

  《正面管教》分为十二章:介绍正面的方法,几个基本概念,出生顺序的重要性,重新看待不良行为,当心逻辑后果,关注于解决问题,有效地运用鼓励,班会,家庭会议,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综合应用,家里和教室里的爱与欢乐等。

  这本书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包括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多方面。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指引初为父母的我们在教养方面该怎样去处理。让我们明白懂得,以往的很多做法是错误的,今后该怎样做,才会对孩子好。

  从书中的很多内容都能体会到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以及提供的自由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不必担心做错事,说错话,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有拒绝的权利,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也有评价的权利&&

  孩子们在做错事后,知道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他们体会到的是鼓励、帮助和思考。而不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撒谎或变得谨小慎微。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体会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这种体会比说百遍要记忆深刻。当然,体会的前提是安全的。

  这本书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仔细咀嚼,慢慢体会,理解越深运用中才会越自然。而且,重要的不是怎么说,而是怎么想。举个例子,宝贝在外玩耍很长时间了,需要回家,如果我当时的心里状态是还可以再玩一会,但对她说的话是:宝,我们要回家了。说三次,她依然再玩耍。但是,如果我当时的心里状态是必须要回,依然对她说的是:宝,我们要回家了。三次说完或两次说完,我们已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放下做家长的权威,和孩子站在同等位置,像孩子与孩子或成人与成人似的相处,传递给孩子我们对他的爱,不论是他乖巧的时候,还是他闹腾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生气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他做的事情。告诉孩子我们真实的想法,这比讲道理或是训斥有效的多。

  对于这本书,书名如果是《正面教养》更好。我觉得书中更多的是提倡运用积极的方式教导和养育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看完这本书,我迫切地想说: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在训斥孩子后感到内疚后悔,那么请读《正面管教》;如果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那么请读《正面管教》;如果想找到方法和孩子很好沟通,也请读《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6

  《正面管教》读后感

  早听说《正面管教》这本书如何好,是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我带着期盼从学校图书室借阅翻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读下来,果然让我受益匪浅,真的是本好书!

  合上书本,“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说道:“在和善而坚定之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许多家长把和善而坚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词。”“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等。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孩,对自尊的挫伤等。”其实,简单说来,“和善”就是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尊重,这样可以“赢得”孩子,让孩子得到尊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而“坚定”却是让我们尊重自己,并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减少“赢了”孩子而带给孩子的伤害,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了和善,骄纵的方式却缺少了和善,和善和坚定才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虽已从教四年,但是对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还没有更多的自我见解。回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做法离正面管教还有些差距。

  我们班的三个孩子因为上课表现好,我上课的时候许诺奖励给三个人每人一本作业本,可是,本还没发到这三个孩子手里,我就发现放在桌子上的作业本被撕了一半,我非常的生气,问是谁干的,没人承认,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那个男孩的名字,我问那个男孩他才承认下来,我非常恼怒,要给他的爸爸打电话,那个男孩默默的掉着眼泪,抽噎着,这种无言的“抗议”让我愣在那里,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样的孩子一定要通知家长,这又不是第一次了,这个男孩总是捣乱,上课也不认真听。可是看着孩子因为哭泣良久而涨红了的脸,让我觉的很不忍心,很难过,却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个孩子无疑是一个活泼爱动的孩子,可是对于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好好管教呢?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一句话: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后来我有意无意的关注这个男孩,发现他有的时候上课表现的特别积极,他对同学也特别的热情,突然觉得以前总是关注他的不好表现,对他一通批评,甚至让全班的学生笑话他,这是一件多么伤人的事情!也许以后我可以多在他身上花费一些心思,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给他更多的关爱。这样反而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让他担任一些英语对话活动的主要角色,给他更多的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当然前提条件是他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并且努力的把课堂活动中的对话学会,融入角色表演。或许这样的尊重让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气,在以后的课堂中,他总是努力的做好我布置的每一项任务,每节课的内容总是倒背如流。他的改变让我为之一振,也让我明白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绩!

  教育孩子需要忍让,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的生气,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至关重要。在教育犯错误的孩子时候,我们要有错必改的原则,不能骄纵他们,不然会积少成多,错上加错。

  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会先做好自己,并且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彼此尊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那么我和孩子们的相处一定会充满爱和快乐,促使我在教师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的走下去。

正面管教读后感共6篇(读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正面管教读后感(共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