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3篇 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

时间:2023-02-03 08:03: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看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3篇 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供大家品鉴。

看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3篇 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

看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1

《此时此刻2019大阅兵》在充分展现中国军人气势如虹、威武雄壮的同时,更令人惊叹米秒不差的“阅兵精度”。作为选调生,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用“阅兵精度”走好“选调方队”,以同样昂扬奋进的崭新面貌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阅。

  以“阅兵精度”为尺,丈量吃苦耐劳的坐标。为在阅兵场上展现飒爽英姿,三军列阵,顶高温、冒酷暑,2小时纹丝不动的笔直站立,40秒一目不瞬的凝神注视。汗水落地成黄金,阅兵场上他们大放异彩。要想在平凡岗位上走出“选调方队”的风采,就要以“阅兵精度”为尺,丈量吃苦耐劳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选调生大多是“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学历高、年纪轻,但是缺乏社会实践和磨炼,在基层工作中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态。只有学会主动“找苦吃”,通过吃苦锤炼自己的党性、锻炼过硬的能力,才能培养出敢于担当、独当一面的素质,才能把自己锻造成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80后“白发干部”李忠凯,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工作,迎难而上。头上白发一根根增加,当地贫困群众一户户减少。增减之间,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付出的辛劳可见一斑。敬业乐群者无往而不胜。选调生不能“暮气沉沉”,追求“清闲”,要做到“不懒于政”“不懈于心”“不怠于位”。

  以“阅兵精度”为镜,明确执规守纪的差距。此次国庆阅兵共有59个方队或梯队接受检阅,其中徒步方队15个,装备方队32个,空中梯队12个,受阅官兵总人数高达1.5万人。徒步方队要求每分钟行进112步,每步75厘米,确保步幅步速米秒不差。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选调生要把讲规矩纳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把“严于律己”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讲规矩是每一名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和红线。要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要怀着对事业的使命感、对本领的危机感和对群众的敬畏感,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真正把讲规矩、守原则当作一种责任,树牢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讲规矩的“代言人”,坚决按高要求、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走好“选调方队”每一步。

  以“阅兵精度”为标,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准,是阅兵仪式的“名片”,何尝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要求。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凡事满足于“差不多”,最终只会是“不及格”。大国重器,精度0.003毫米的航空产品零件、误差18毫米的航天器手控交会对接靠的是大国工匠吹影镂尘的技艺、航天员精益求精的掌控。脱贫攻坚,连续6年减贫超千万贫困人口靠的是精准扶贫的理念,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非凡的成就,往往缘于对丝毫的较真、对精准的执着。选调生要时刻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把“严细实”要求贯穿办文办会办事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看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2

  祖国已经70岁了,新中国已经成立70年了,中国人民已经自力更生70年了,中华人民已经过上幸福生活70年了。

  今天十月一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国庆70周年大阅兵。在这70年以来,我们自己的顽强奋斗,锻造出如铁一般的军队,如铁一般的战士。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还是同样的歌声,还是同样的地点,五星红旗又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全场数十万中华人民铿锵有力的唱着国歌。国旗随着太阳越升越高…… 当受阅仪式开始时,习近平爷爷帅气的站在检阅车里,开始检阅部队。

  当检阅车驶过一列列整齐的方队面前时,主席用洪量亲切的语气向受阅部队的官兵问候,主席亲切的问候和战士响亮的回答,响彻天安门广场。

  接下来是分列式,依次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通过天安门广场。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脚步声响彻云霄。战士们脸上的表情永远是严肃的,他们的动作也永远是一致的,他们好象被上了发条,一列列队伍总是笔直笔直。 铁流滚滚,大地共鸣。

  由此我想到了,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明了中华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没有从前的艰苦奋斗,哪来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们站起来,手拉手,在祖国70华诞之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欢呼吧!!!

看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3

  1949年10月1日,当我们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隆隆的礼炮声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祝福,一起升上了新中国的上空。肃立在红旗之下,万众瞩目。时间停了,声音停了,剩下的只有人民激动的呼吸。这片古老的土地,记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片湛蓝的天空,容纳了战火的硝烟;这漫长的时间,正推动着中国奋进的希望。

  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审理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每年都要举行阅兵仪式。蔚为壮观的景象,顿时,将不计其数的双眼震撼了:整齐的步伐,整齐的口号、口令;姹紫嫣红的花朵,装饰着广场的各个角落;一片片气球,齐刷刷地飞起……当场的人民沸腾了,电视前的人民沸腾了,全中国的人民都沸腾了……这正不就是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一派繁华景象吗?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最伟大的转变。中国人民从革命的战争一路走来,为的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天,早日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挣扎出来。

  千千万万句我的中国,我的祖国,我的母亲,我们敬仰你!千千万万个歌曲振奋人心地唱起,诗歌慷慨激昂地读起,散文激情澎湃地写起,我们赞美你!伟大的你,奉献的你,为炎黄子孙创造了无限美好的未来,正是你才哺育了民族儿女。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我们爱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一个备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回顾建国55年的历程,我们对作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这是中国驻英大使查培新在招待会上的致辞。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真正意义,也是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如今,我们的百年梦终于实现: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阳光大道,向世界呼吁:“我们中国站起来了!”

  国庆节,它永远永远都刻骨铭心得在炎黄子孙的心里。中国啊,祖国啊,母亲啊,它是一个欢呼的节日,是一个庄严的节日,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看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3篇 八一厂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大国盛会》观后感5篇(大国重器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镜子》的观后感作文3篇(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领航中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6篇 时政纪录片非凡的领航观后感

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3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大国盛会》观后感7篇 大国重器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纪录片《为了和平》教工人员观后感3篇 教师观看《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辉煌中国纪录片观后感年3篇 观看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3篇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专题纪录片观后感

镜子纪录片初中观后感最新范文3篇(纪录片镜子的学生观后感)

央视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3篇 在武汉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