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3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03 13:10:19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3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

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3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反思

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1

  [“解决问题”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的“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会先是听了两节课,:“解决问题”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年轻老师宋娅的课,让我们感知了“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找到了自己与宋老师之间的差距。我在平常的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小组讨论的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新知。

  听了刘光荣老师的课,让我回想起了我的小学数学老师,他的课用综合法,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并说明它是哪个量,找出问题是什么,求哪个量,心得体会《“解决问题”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这样的课很扎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年轻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与年长老师的综合法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即有一个生动的情境学解决问题,又能分析数量关系,学得扎实。

   听了高主任和张主任的报告,让我理清了教学“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这部分教材,让我明白了以前似是而非拿不准的东西,找到了教学的方向。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其中的一条建议:“加强数量之间的分析,三量之间的逆变关系,记住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工效、路程、总价。”“会用数学语言表述数量关系。”这两条建议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很多的帮助作用。这几年的改革改的摸不着头脑,让我们失去了方向,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确了改怎样传承旧的教学方法,怎样将新旧两种教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体会]

  纳雍乡杨柳小学

  张凤

  我有幸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的活动,这次会议有三项内容:一是观摩了上海虞怡玲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二是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数学作业展览,三是听取了《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的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罗卫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这条主线,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原有知识基础入手,通过学生实践体验、寻找规律、主动探究,归纳总结数量关系,拓展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突破传统,立意精准。

  植树问题走进课堂,作为数学拓展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走进传统的解题训练上,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验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棵数”与“段数”以及“总长、段数、段长”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的结论,而不知其中缘由。这堂课罗老师避开了就题解题,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探究的“脚手架”,在剪绳子过程中,“生成画图、找规律、推算的方法框架”,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感悟到方法比单一解题更重要的思想,为学生的后继学习起到桥梁作用。

  2.引导得法,学得主动。

  罗老师精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现了一名优秀数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表述准确、重点突出,引导得法,教学有序才能使学生学得有效。课一开始罗老师由游戏“剪绳子”、成语“一刀两断”引入,然后又巧妙地替换其中的一个字,变成了“一刀两段”,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自主解决植树问题提供了探究问题的“脚手架”。接着,罗老师揭示不同的情境,提出了开放性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中,通过“画”、“找”、“推”的方法,发现其中各种不同植树的规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罗老师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教师合理应用教学资源,通过求天地广场上6根盘龙柱之间的距离,在学生知道“总长÷段长=段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逆向思考“段长×段数=总长”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加以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目的。

   3.设计新颖,印象深刻,心得体会《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体会》

  一节课,给学生留下什么记忆往往是这节课成效的反映。罗老师的这节课设计新颖,利用“俗语”凸现主题,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对“一刀两断”、“五指四空”来一“以小见大”推算一般的数学问题的方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成功的课需要设计者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确立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

  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的报告,数学评语字里行间让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等美好的人类情感,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差异特点写评语。

  面对一个个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学生,老师除了对作业的数量和内容实行分层外,更注重对学生的作业实施分层评价。对作业的评改不是只停留在判断正误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了人文化的教育。对待性格外向的孩子,在批语上老师除了直接指出错误外,还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再读评语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对于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老师则区别对待,评语则委婉而且带有鼓励性的。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功欲望,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老师的做法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认识到数学评语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学生知道“我做得不错,而是我会做得更好”。

  二、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习特点写评语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但留意学生解题正误同时,更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盲点。针对不同的错误、习惯给予适时的精妙之语,给学生以点拨。在教师的温馨的评语提示中,学生学会了反思自己的习题,学会客观分析错题的得失,也学会了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一天天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对作业正确率高的学生批语,老师的批语除了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由于粗心而引起的错误,老师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改正缺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老师就借助评语不断地给学生以暗示、引导,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业首先是正确,其次才是速度”,“一个人的书写如同一个人的脸面,一定要注意整洁”。这样短短的几句话,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罗老师的评语带给学生的,是一份温馨、冷静、思索和激励。

  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老师针对学习习惯、方法、能力、成绩不同的学生,发挥评语的作用,引导学生回归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迸发出知识的火花,使学生体验和享受学习的成功。有学生解题时因注意力也不集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就写上“想一想,验证一下,查一下题目计算顺序正确吗”等批语,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错误。对上课时经常开小差,而影响学习的学生,老师是这样写道:“老师知道你的聪慧和心灵手巧,所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把数学学好。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我们共同努力吧,好吗!”老师能将作业的批改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相结合,带有指导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让他们都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通过学习我懂得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则善意的提问,是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获得的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固然,评语在每次批改作业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但我会坚持下去,充分利用批改数学作业的平台和学生沟通,让简洁、灵活、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评语,真正走进数学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讨》学习心得体会

  纳雍乡杨柳小学

   张凤

  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是我国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上都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解决问题”内容贯穿在所有的知识领域中。它不仅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甚至被某些专家称作“21世纪课程的基础”。至于小学数学课程,“解决问题”内容就约占教学内容的50%以上,且几乎每次测试都占试题内容的30%左右。可见,“解决问题”教学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就我自身而言,对于当今课程与教材改革热潮兴起的今天,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上就一度存在着许多迷惘。今天,听了刘光荣老师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讨》的精彩讲课后,我心里豁然明朗,对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刘老师指出:“?解决问题?教学上,不要再按旧的模式去做解题铺垫,不要锁定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要注重方法多样化,注重解题方法和策略的开放。”刘老师还举出了在一次考查中,几个学生对一道题各自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例子。

   此外,刘老师还播放了一些专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教学录像片断。

  经过刘老师的讲解,以及所举的案例、录像等,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以往教学上的不足,同时也进一步领悟了新课程背景下“解决问题”教学上的要求和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教学上,我们必须注重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动员和启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注重培养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要确定以“人”为本位,从根本上保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不要过高要求书写格式,不要做解题铺垫或解题思路指导,以免锁定了学生思想,从而扼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应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不但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新课程改革所要构建的课程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解决问题”教学的正确有效实施,可促进新课程在目标、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和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改变”,有利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知识和指导思想,积极钻研新教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反思,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脚踏实地贯彻、落实课改理念,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下秉风破浪,扬帆远航。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心得体会

  解决问题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心得体会3篇

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2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本文是关于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篇1

  本学期工作室的必读书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一书,我利用假期时间认真读了这本书,领悟到了很多。《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书中提到课程改革要建构的课程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情感、以及价值观的体现。

  “问题解决”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效的问题解决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书中还提到“问题解决”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能够深层理解并运用知识)、提升其思考技能(能够分析与综合信息等),发展其研究能力(能够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等),精练其沟通技术(学会表达、说服、多媒体呈现等),强化其合作的社会技能(学会倾听、处理好角色关系、具有团队精神、民主素养等),增强其学习能力(会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解决问题,会反思),促进其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和创新精神(能以灵活、多样、新颖、非常规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发展等等。

  在本书中,重点强调了好的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相融合的,也可以理解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一个有效的策略。

  对我们教师而言,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需要各种各样的行动策略,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则为它们寻找理念转化指明了一个方向,即任何教学策略最终的目的之一都是要实现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书中还提到如何培养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对于这个 问题我们每位老师都是

  深有体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生教育之本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此项工作本书也给了一些很有效的指导思想。当一个人面临挑战时,不仅是他的认知兴趣、好奇心会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智力潜能也可以得到最为充分的调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采取激励教学法。

  读了《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觉得“问题解决”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学习。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寻求资源以求解决之道。而且还告诉孩子们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养成勤思、善思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当代小学生必须从小具有的一种学习能力。

  读过这本书后觉得自己的教学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我觉得它能够让我这些年轻教师从大方向上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进行的现状有一个很全面理解和认识,并为年轻教师在教学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前进的灯。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篇2

  今天学习了吴厚明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一次感觉到新教材的难教。新教材中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安排,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意图很明显,授之以渔嘛,给学生以方法的学习更重于知识的学习。

  例2中出现的订阅报刊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3种,一共有多少种订法?《科学博览》《优秀作文》《小小发明家》。教者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分类分析。订一种、两种、三种各有几种可能,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的形式共同一一列举出所有的可能。大组交流时我认为应该将学生的列举显示在黑板上,这样学生的理解更有样可寻,有样可依,对于后面题目的解答有一定的帮助。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这种方法是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者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先分类,再有序地进行一一列举。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只有两三条例题,但练习中的题目都需要教者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方法的形成更需要一定的练习才行。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篇3

  徐长青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策略》这节课,彰显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他幽默风趣,洒脱自然,沉稳大气,体态语言犹如相声艺术大师,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创造了儿童喜欢的数学。他的课堂教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理性深刻,蕴含着“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理念,给与会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徐老师在教学中不仅善于启发、点拨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主动探究,而且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既凸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会??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这一全新理念,也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的探究能力究竟有多强?在学习的道路上儿童自己能走多远?学生的心智潜能是巨大的,徐老师充分信任学生,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引发认知冲突。当徐老师举起撕成的纸片,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验证了纸撕成4片后,先投影直观图形,让学生明确只能将一张纸撕成4片,然后他有意地制造了一个使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把一张纸撕成4片,照这样撕下去,能撕成20xx片、20xx片和20xx片吗?”激发学生猜想,使学生感觉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徐老师巧妙引出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一句名言:“当你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要学会知难而——退。”告诉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可“退”到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研究,进而向学生渗透“知难而退”“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接着,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研究最简单的数据:1、4、7、10、13??通过对撕成纸片的结果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可以发现规律。这样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原来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退”的办法来分析、发现规律,使复杂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由受阻变为通畅,学生的心理从胆怯走向自信,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此时此刻,“知难而退”数学思想的有机渗透,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王国里的奥秘。

  徐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列的过程中,通过枚举归纳推理,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用字母表示规律,让学生在“退”中探求规律、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徐老师将撕成的4片纸交给学生,让学生将其中的一张纸片撕成4片,一共是7片,学生继续撕下去??徐老师依次板书:1、4、7、10、13??。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4→7→10→13,依次增加3片,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增加1个3、2个3、3个3、4个3。“还有怎样的规律?”徐老师继续鼓励学生发现,有的学生说:“撕出的片数除以3余1。”有的学生说:“撕出的片数减1是3的倍数。”在此基础上,渗透无限思想,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规律:3n+1。最后,让学生判断:能撕成20xx片、20xx片和20xx片吗?学生能依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正确判断。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思想的真谛,真正领悟到其中非常重要的“退”的那一步,于是徐老师进一步追问:“现在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退是目的吗?退完就完了吗?”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深入感悟“以退为进”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时需要退退退,大踏步地退,退到不失事物本质的时候,再进进进,小步子的进,回头看,找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

  知难而“退”,遇到困难可以退一步,回头看看,寻找规律再进一步探究,“退”是为了“进”。这是学习策略形成的精彩演绎!

  徐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带领学生反复训练,获得体验,仔细品味,这其中传递的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与方法,还是一种可贵的数学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拼搏进取精神。也许很多年以后,这个班的学生会忘却这节课所学习的具体内容,但是徐老师在这节课上所传递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也就是装入孩子们头脑中的解决问题的“法宝”,却将始终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而无法抹去,让学生终身受益!

  总之,徐老师的课,理性而严谨,灵动而睿智,让我们久久回味,特别是他的课堂中所蕴含的理念、思想和内涵,更让我们领略了理性课堂折射出数学的无穷魅力。如果要说还有一点什么建议的话,那么是否可以在引导学生猜测撕纸的片数和发现数列规律时压缩一些时间,留出一部分时间来让学生把“退”中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在其它问题情境中进行再次实践体验,这样就能够增加这节课的

  内容厚度,也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3

  学习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评价内容

  与方式心得体会

   梭戛小学:赵倩

   在2015年3月20日,我校举行校本培训,王老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评价内容与方式进行仔细的讲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的我受益匪浅,下面就简单谈几点体会:

  一、“解决问题”教学是尤为重要的。“‘解决问题’教学上,不要再按旧的模式去做解题铺垫,不要锁定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要注重方法多样化,注重解题方法和策略的开放。”

  二、自己以往教学上的不足,同时也进一步领悟了新课程背景下“解决问题”教学上的要求和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教学上,我们必须注重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动员和启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注重培养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要确定以“人”为本位,从根本上保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不要过高要求书写格式,不要做解题铺垫或解题思路指导,以免锁定了学生思想,从而扼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应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不但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新课程改革所要构建的课程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解决问题”教学的正确有效实施,可促进新课程在目标、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和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改变”,有利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小学数学课程,“解决问题”内容就约占教学内容的50%以上,且几乎每次测试都占试题内容的30%左右。可见,对于当今课程与教材改革热潮兴起的今天,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上就一度存在着许多迷惘。然而就在这次听了王老师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精彩讲座后,我心里豁然明朗,对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知识和指导思想,积极钻研新教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反思,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脚踏实地贯彻、落实课改理念,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下秉风破浪,扬帆远航,做一名更优秀、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

  2015年3月24日

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3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立体图形解决问题心得体会(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