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12篇(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28 00:08: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12篇(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供大家赏析。

“感动中国”观后感12篇(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观后感1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二零一七年的感动中国,中间的伟人,都令我感动,他们的所作和所为,更令我感动!有的舍己救人、有的不牺牲一切代价来保卫中国、还有的不自己享福,还让老百姓们享福!

  其中另我记得映像最深的就是第三位伟人,他就是支月英,他是一位山里面的教师,所以村里面的人都叫它傻子,但没人知道他的才华能力有多强。但是他用自己的才华能力一共教了1000多个小学生。他把那些穷苦的人或没人要的孩子到集中到了一个学校里面,这个学校的建筑费,是他努力换取的钱费,虽然山里面的穷苦环境他受不了,但他没有动心想要准备下山的意思,因为那些孩子太可怜了,后来他都因为疲劳,把自己的一只眼睛废了。他为了这些孩子,又把他的孩子丢给了别人,他们的孩子,见到母亲都说自己的妈妈不是好母亲,是个坏母亲。

  想想我的表现真是比不上这位大英雄,我想,如果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长大以后就不用担心了!一年又过去了,我又长了一岁,要向前进一步,成绩也要向前一点,知识要有所长进才对,长大以后我要做个好人,这样才能创造祖国,让祖国因自己而富强!

  啊!看完这个感动中国,我再联想了一下自己,真是没有比法啊!相信我看完这个感动中国以后,我会有所改进、长进。

  啊!祖国,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报效祖国,为祖国而争光的!加油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2

  今天下午我们在班里看了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感动中国》,因时间关系没有完全看完,回到家我又把剩余的部分看完……

  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现在91岁的刘盛兰。刚看到他的名字,你一定觉得是个老奶奶,其实他是一个老爷爷。光光的头,带了个破旧的帽子,每天走很远的路捡垃圾。他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但后来还是散了,从三十几岁开始,他就一个人生活,他那粗糙的手,泛红的血泡。扛起来100多个人的命运。他在城里废旧的房子,又因一次大火……

  他每月不超过50元的收入,却资助一个个学生上学,从73岁开始,一直到他不能再动。对他来说:“剩下每一分钱才是最重要的。”二十几年他没有吃药,没有一件新衣服,每天吃的是从垃圾里捡的饭菜,和邻居给的吃食。就是这样一个人,谁能想到他在二十多年来资助了一百多名学生上学。捐款多达十几万。他90岁那年过生日,他资助过的学生都聚到一起,陪他过生日。那是他二十多年来吃过最好的饭菜。哪怕风烛残年,也发出微弱的光。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一定会坚持到生命的最后,去做这份他喜欢的事情,或许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大爱都无法理解,但这是铁一样的事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哪怕是为了这样一个耄耋之年仍然为了教育奋斗终生的残烛!!

“感动中国”观后感3

  星期三,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前半部分,认识了热爱科学的朱光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胡忠夫妇;医术高超,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吴孟超,还有坚持不懈的刘伟。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人是刘伟。

  在刘伟小的时候,他在外玩耍时,被十万伏的电流击中了,小刘伟失去了双臂。在医院的三个月,他不是哭就是睡觉。当他看见医院里进进出出的人,他渐渐的明白了:我要坚强起来!

  从此,他努力学习游泳,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并夺得了金牌。但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他的身上。他由于生病不能运动。他又一次失望了,但很快调整了状态,开始学习钢琴。刘伟用脚弹钢琴,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却一次又一次挺了过来,最终获得了成功。

  我被刘伟深深地感动了,他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深刻的映入了我的脑海中。还有他说过的话也让我为之动容:“要么早点去死,要么精彩的活着!”

  刘伟的故事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难免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困难,但只要你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闯过难关,并努力行动,你就会见到暴风雨之后,出现的美丽绚烂的彩虹!

“感动中国”观后感4

  一个山区,生活苦难,一百多个孩子只有六个老师,朱敏才老人家去山区救助儿童,当上了英语老师,他和他的妻子一去就是十年,朱敏才身体不适,过几天突然晕倒了,在山区学校的路上晕倒了。这是默默奉献的夫妻,在他们眼里,信念比生命还要重要。十年辛苦,积劳成疾,才会突发脑溢血,孙丽娜老师在“感动中国”舞台上捧着奖杯说:“感谢贵州的老百姓,使他们圆了我们的支教梦”,。感动中国给予了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为了山区的孩子读书,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十年中,一年也不会回家吃过团圆饭。他们宁愿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也不愿住楼房。

  “炎黄”是一个熟悉的名称,但这是他的化名,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字,他常常出钱捐助幼儿园、敬老院等,他不说出真名,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帮助他人,他的真名是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个普通的房子中,他一生也不知道捐助了多少人,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母爱是天下最深的爱,陶艳波把爱完全发挥到了极限,他的儿子杨乃彬因为发烧导致耳朵失去了听力,从此,陶艳波成了儿子最好的同桌,一同桌就是十几年,如今杨乃彬考上了大学,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啊!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收获到了那种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

“感动中国”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20xx,这十个人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其中给我映象最深刻的是陈斌强,他是一名中学教师,平时教学工作比较忙。五年前,他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会因为乱走而丢失,做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嫌弃妈妈,也没有放弃照顾妈妈。为了更好地照顾妈妈,他五年如一日,“绑”着妈妈去上课,还给自己定了一张作息时间表,喂饭、擦身,带妈妈散步。做到工作和照顾妈妈两不误。

  “百德孝当先,”孝是一种道德的根源,是做人的基本,是一个为人处事的根本。

  看了陈斌强老师的事迹,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他做了应该做的事,平凡而希有,不愧为老师,身教胜于言教,他说了一句话:“孩子是可以等的,但妈妈却没时间等。”非常感人,他不是一天、二天地照顾妈妈。而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让人佩服,我心里想:长大后,我也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向陈斌强老师学习,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还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感动中国”观后感6

  昨天晚上,我在换频道时无意中发现了“感动中国”节目,这里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有对国家做出贡献和对家庭做出贡献的,每个人都很让人感动,其中有无臂钢琴家“刘伟”,他那坚持到底的精神很值得学习,从小失去手臂的刘伟学游泳的辛苦比别人要多出百倍,不幸的事又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他不能做剧烈运动了,但是他也拿到了自己的梦想游泳冠军,经过辛苦的练习,他用自己的脚来弹钢琴到了无法想像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活着就值得庆祝”。这句话因他美妙动听的琴声而起。他被称作“隐形翅膀”。

  第二个人是“杨善洲”爷爷,他走过的路是我们的百倍,他是一个节约的老人,他在路上捡果壳放到袋子里,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退休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他却去植树造林,而且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经过千辛万苦把荒山变成一片巨大的绿林,这片绿林共有价值三亿元的人民币,他竟然捐献给了国家。他经常教育孩子说:“不要以为你的父母是一个大官,就可以在外面依靠父母的关系为你工作,更不能乱花钱”。

  还有八岁的小孩子照顾自己的养母,阿里木卖羊肉串的钱给小学生上学,一对小夫妻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到高原资教......

  看了感动中国,使我也知道了什么是感恩,奉献。

“感动中国”观后感7

  《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太好了,真是让人感动。一个个真实的人和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相信这个世上光明还在,崇高还有。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朱亚光,胡忠、谢晓君夫妇,吴孟超,刘伟,杨善洲,阿里木,张平宜,孟佩杰,吴菊萍,刘金国。

  这些人让我们净化了心灵,让我们感到了做人的差距,也让那些腐败们显得渺小可耻。只有心灵崇高的人才真的让人崇拜。

  杨善洲,阿里木,胡忠、谢晓君夫妇这些人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他们的作为我们真的难以做到,只有佩服。

  最让我佩服的人是刘伟,四岁意外断臂,从一开始的悲恸欲绝到认识留有一条生命的幸运,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从学游泳到拿到冠军,其中的万难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的。而在准备向世界冠军的冲刺时,又得了肾病被告知不能再游泳,第二次人生的打击再次轮到他的头上,而就在这样的艰难时刻,刘伟又一次崛起,他开始学钢琴,坚强、乐观的他最后用双脚弹琴能达到我们正常人的七级水平。看看他,我们正常人没有任何的理由活得不好,没有双臂的刘伟照样阳光帅气,照样让人喜爱敬佩。

  我们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我们这些人可能永远也到不了他们的境界,但我想至少让我们能尽量的学着做好人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8

  今天,我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无臂钢琴师——刘伟。

  刘伟10岁时不小心触及高压线,双臂被截肢了。他的童年从此就和正常人不一样了,但让妈妈欣慰的是,幼小的他克服了许多困难,用脚几乎可以把手能做的事全部做下来。

  19岁时,他通过刻苦地训练,参加了国家残疾人游泳队,并取得了残运会的冠军。

  可是,当刘伟准备在20xx年的残奥会上拼搏冠军时,不幸患上了过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了。命运又一次重重地打击了他。

  刘伟并没有灰心,没有倒下!妈妈为他买了一架钢琴。他每天认真地练习,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高于正常人几倍的汗水,上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在维也纳音乐会上创造了奇迹!

  我看了这一切,心想:刘伟真坚强!我应该学习他坚强的品质。当命运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他,一次又一次地考验他时,刘伟用他残疾的身体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感动中国”观后感9

  《感动中国》的频道中诉说了:一生奉献给核实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为气象观测做出巨大贡献的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被网民赞为最美的女教师张丽莉;为保障农民工利益,多次到企业卧底打工的“民工”局长陈家顺;坚持五年用一根绳子系在腰上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做出榜样的孝子陈斌顺;因病去世并把器官捐献给他人的十二岁女孩何玥。

  在其中我最佩服十二岁女孩何玥,因为我为她顽强的毅力和她的爱心感动了。她在夭折之前,她是一位得过很多奖项的好学生,她曾经用自己所有的零花钱捐给灾区,帮助他们,并乞求爸爸妈妈拿出一个月的工钱捐出去。当她得知有人需要器官的时候,她也说要把器官捐出去,但一直没有。当她偷偷听到自己得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的时候,他向爸爸妈妈说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时她父母不同意,但最终父母还是完成了她的心愿。

  这就是一个十二岁女孩的爱心,她的行为让我很震惊。在《感动中国》中还有很多感动人物,我一一就不讲了,你自己去看看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10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就像早春的约会在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通过投票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评出的年度人物事迹,在晚会现场陆续与观众见面,分别用他们不同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感动中国的真实故事,用感动的力量再次唤醒了心灵的春天。

  感动是人类最直接的一种情感。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时时感动着我们。他们是宋兆普、黄大年、王钰、邓迎香他们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他们在用一种心灵的力量,唤醒沉睡的春天。

  我们常说,好人就在身边。“感动中国”的人物也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它传递出了中国人的好人观,行善观。“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里,我们更多得人都是平凡的人,但请相信只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不会再平凡,这是“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的另一种力量。

  其实,“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的力量还远不止这些。不过,这些力量都会化聚成一股洪流,冲破精神的桎梏,给我们带来另一种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至关重要,它是感人肺腑的,更是催人奋进的。这或许就是榜样的力量,他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片沉睡的春天。

  人性的温度会融化冰雪,道德的光辉会催动春芽。20xx年的感动激发我们奋进,20xx年的春天正在悄悄降临,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感动中国”的故事发生在这个“春天”。

“感动中国”观后感11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个简单的却富有深刻含义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只有十个人的事迹介绍,但我们的生活中值得感动的.人也有很多。专题片中的感动人物有:默默奉献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仍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好市民方俊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届90仍然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为普通村民。在73岁时,失去了老伴,成为了孤寡老人。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学生。每天清晨,刘盛兰准备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捡破烂,他17年没尝过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吝啬”得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但慷慨的将这些年所得的全部都捐助给贫困学生,这份执着与善举令我十分感动。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那需要坚持不懈,需要有一颗仁慈之心,影片带给我很多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为他人服务的人!为社会多做好事。

“感动中国”观后感12

  今天早上我们学校全体师生观看了:20xx年度《感动中国》颁奖仪式,看完之后我很感动,使我印象最深的时候就是老师:张玉滚。

  之所以他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因为他懂得的什么事情可以放下,什么事情一定要好好的做,又可以从悲哀之中走出来。

  他家住在山上,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想去外面闯一闯,可是这里学校的老校长找来了,因为这里紧缺老师,想请这位大学生来这里教学。足足三次交往,可是他想去学校看看以后再做决定,来了这里之后看见了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破旧。最后他放下自己的梦想,留在这里教学。

  他自己为了教孩子们,又担心没有教材所以自己背着教材走了足足1600米的高山,一个来回就需要两个小时多山区。

  因为现在的教室更新,可是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学生来这里学习,可是还是教师紧缺所以他就一个人承担着五门课程。然后就为了孩子们学习以后有好营养随意他就想改一个餐厅,可是就是找不到厨师,最后叫自己的妻子放弃裁缝前来这里做炊事员,因为他的妻子放弃了裁缝所以他们就变得很贫穷。所以他们就越来越省俭。

  有一次他们班里有两个新生还没有教材所以他的妻子就下山去买教材他的九月的女儿没人照顾,所以他的妻子带着孩子下山买教材,到了放学,张玉滚在学校等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正在路上,她坐着载了五六个人的三轮车,无意摔了一下,他的女儿的头一下子撞在了石头上。期初张玉滚想离开可是没有离开他的学生有二十多的大学生。

“感动中国”观后感12篇(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七年级有关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3篇(《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思政大课共筑中国梦观后感作文5篇 职业院校思政大课共筑中国梦

感动中国先进事迹观后感最新3篇(感动中国先进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张桂梅观后感以上3篇(年感动中国张桂梅观后感)

中国经典纪录片观后感作文3篇(中国纪录片的观后感)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3篇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第01集观后感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3篇(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6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观后感

感动中国小学生观后感作文3篇 小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的意义

《中国机长》观后感12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