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的心得3篇(学书法心得50)

时间:2023-03-10 12:43: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学书法的心得3篇(学书法心得50),供大家参阅。

学书法的心得3篇(学书法心得50)

学书法的心得1

  实际上,我并不是在学书法。同书法学院博士聊天,发觉书法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一般人顶多算是写一手好字,形成自己的风格。书法,是很讲究的,也是有更高艺术标准的。书法分字法和笔法,字法就是结字,通常而言,一般人是不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去想怎么结字的,字嘛,不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嘛,还要去设计?其实书法中结字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不同的字体,结字规则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字体,例如欧体和颜柳体,他们的结字就不同,一眼就能区分开,这就是艺术的水准地步,一般人达不到,也无需达到。

  还有一层,是书法需要知道字型构造的发展历史,从甲骨到楷书,到更为写意的行书和草书。所以无论从什么字体学起,专业的书法人士都需要将各个字体从头开始认真学习临摹书写以致熟悉,这样才能有一个对汉字造型结构发展的直观感受,这点一般人也是达不到的。另外一个就是笔法,这个就比较玄乎了,因为你看不到古人究竟怎么写怎么运笔的,你只能通过墨迹去推测,篆书和隶书还好,笔法不多,后世墨迹遗留下来,大体也能看出个七七八八,比较头疼的碑帖,大体上只有外形和笔意,很难看出具体的写法,所以关于一些笔画的争议就比较多,例如欧体的钩,到底是跪笔弹锋一笔写成还是分两笔写成,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你可以说是欧阳询的写法,也可以说不是。

  而且谈到笔法,这就是个具体的细致活,普通人通常也打不到这个地步,何况现代根本不用毛笔的键盘人。笔法,你需要去总结各种字体和书家的笔法,横撇竖直,楷书还好,比较规则和规律,变化并不是太多,但行书和草书就越来越多,想要一一总结就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需要专门花时间精力去应对,这点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所以总而言之,就书法而言,普通人是达不到也无需达到的。

  那么我们学什么?学写字,就要学字和怎么写。字就要看学什么字,通常是楷书,但为什么是楷书?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日常用的就是楷书。而从审美上说,楷书是经典,是趋向成熟和稳定的汉字构型,不会轻易改动变化。所以学写字,你需要学楷书,认真学习楷书,学习最经典最优美的艺术完成体。适当补充之前汉字构型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你充分理解楷书汉字造型的原理和原有,知道它这个字为什么会这样写,跟之前字形的比较,你会发现为什么会简化为什么会繁化等等,这样你更为深刻地理解了楷书,写起来自然也就容易一些,参此原理,行书也是如此。

  至于怎么写,普通人就不用那么较真了,毛笔和硬笔差不多,来回那几种写法,只要专门的人讲解和亲自教授即可,不用在这上面花费大量心思,功力是需要时间的,而变化是需要心思的,两者都欲速则不达。

  认真学习楷书之后,可以学习行书,这才是日常真正用到的书写方法,你不可能一笔一划写楷书,更多地是连写,行书快捷方便,但也不是任意而为,所以你需要学习。

  不要听信外面人瞎说,他们以书法的要求去要求普通人是不正确的,普通人更多地是学习如何写字,写出好看的字,而不是学习和练习书法,实用兼顾审美,而不是审美主导实用,跟古代不一样,教授书法的人需要转变思路。

  刚才突然领悟到一点,用笔要有闲,所谓闲就是要有空间,要有保留,有给笔伸缩的空间,才能有余地辗转腾挪,自由发挥。但这是个由实入虚的过程。用笔,一分,二分,三分都用到捺这么粗的了。如果太实,捺划会用到四分甚至五分,这样就很粗很粗了,大楷我不懂,中楷肯定会写的很大,很粗壮。所以要有一定的闲余空间,除了较粗的笔画,典型的例如捺,用到三分笔之外,正常是一分和二分之间交替使用。起笔可以二分可以一分,行笔可以一分可以二分,转折可以用到二分,竖也是如此。

  所以写中楷,能在一分至三分中间自由运用,这个字就会灵动自由很多。不过这是又实入虚的过程,一开始会写的很死板,一分笔,从头到尾一分,捺就二分,二分笔,从头到尾都是二分,捺就四分,再大就写不开了,起承转合之处都会很死板,会像树木的鼓瘤,很不自然,不利爽,不轻松,不灵动。只有当这些问题都犯过,用笔习惯了,就要开始悠着点儿了,自然慢慢也就有进步了。做人貌似也如此,欲速则不达。

学书法的心得2

  我此次参加湖南省小学书法骨干教师培训,自始自终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和规章,认真听了每位专家学者的讲课,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同时也认真仔细地观摩了金海实验小学教师的书法课,我收获很丰富,不虚此行,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我深感收获的是:

  首先,对书法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我的工作地怀化溆浦,离省文化中远,原来表现对文化认识也离得远,认为进不进课堂无所谓。培训后,认识上有改变,认为很有必要,书法学习是在拯救我们的民族文化,应该从小孩子抓起,直至中学大学。

  其次,丰富了书法理论知识。我虽然懂点书法,但长期忙生计和工作,对理论上的东西只知道点皮毛。通过培训,豁然开朗,书法理论多了。并知道何满宗、李再湘、夏时、熊瑛、谢建明这些专家学者和老师们是怎样刻苦学理论的,怎样理论联系实际践行书法艺术活动的。自己将来也要在一边实践书法,一边下苦功夫学习书法,做到理论引路,不迷失方向,做一个合格的书法爱好者和地方小书家。

  再者,此次培训让我更加学会了施教的方法。原想自己学书觉得枯燥,还去教小孩子学枯燥,岂不枉哉?由于思想认识的错误,导致教法陈旧过时还不当成一回事。以致教学质量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其实现在看来,我教书法是可以的,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方面还需下功夫。回去后,我将重新调整状态,改良教法,让孩子们的学习书法不觉得枯燥,更加轻松愉快。

  另外,通过培训让我解放了思想,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教学方面总结的教法经验贡献出来,供大家讨论,让大家在教学中少走弯路。首先是教学理念上,我认为刚读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低,不必教名家的教材,只要用1—3年级语文课本便可。让学生取得成就感有了自信心,认知能力提高后再学习名家法帖,效果会更好,否则,我们学生的写作业的能力、水平得不到很快提高。培养写字能手是必然的,培养书法家是偶然的。

  再就是怎样用最简方法,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法教学生?我认为应多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我编了些供大家参考指正,互相提高。

  丹桂飘香宁乡逢,师训班里把学同。

  十日情怀百般爱,百年修来万年红。

  此次培训做得太好了,真的让我不虚此行,下次培训我们愉快再会!

  衷心感谢李再湘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学者,衷心感谢郑主任,衷心感谢班主任陈娅女士和熊周蓉女士。

学书法的心得3

  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我已经上大学一年多了,很多时候在想上大学时为了什么?而且学习书法专业是为了什么?而我小时候父母也让我学过书法,那时或许是让我把字练好,大学前的集训也只是单纯的为了上一个大学。而走到大学的课堂上,与我想象的书法完全不同了。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去写字,它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而且有很深层的理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不仅字写的不错,并且它对书法理论的了解相当深刻。这就是我在上大学后为何开了许多课程,例如:古代汉语、书法史、书论等。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性格,提升人格。虽然现在只是短短的一年多中,但足以让我受益匪浅。

  其实,我很喜欢书法,它可以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心情,在研究古代人书法作品就能可以表现出当时古人的意境。在平时闲下来

...

学书法的心得3篇(学书法心得50)相关文章:

五一书法展领导讲话3篇 书法展上的讲话

书法比赛策划书12篇(书法大赛活动策划书模板)

书法兴趣小组活动计划5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文章)

书法活动策划方案7篇(书法活动策划书)

书法教学心得体会7篇 教学生书法的心得体会

书法兴趣小组工作总结7篇(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少年书法活动总结8篇(书法少年宫活动方案)

小学书法活动总结3篇 小学书法课活动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作文范文6篇(传统书法文化作文)

书法教学工作总结7篇 书法教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