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心得启迪3篇

时间:2023-03-27 15:26:28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心得启迪3篇,供大家赏析。

“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心得启迪3篇

“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心得启迪1

  今年的冬奥会格外引人瞩目,不仅因为它在北京举行,更因为冬奥会和夏季奥运会不同,冰雪上的比赛更具观赏性和偶然性。不到最后一刻,输赢就未定,赛场上一个小差错就可以改变最后的结果,让人的心情总是随着比赛的发展跌宕起伏。

  中国对美国的冰壶混双比赛就在这样“紧张”中开始了。早就听说冰壶这项运动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不仅要用“力”,投掷壶、扫冰,把冰壶推到离圆心最近的位置;还要动“脑”,运用战略和战术,每一次投掷都要步步为营,想着怎么排兵布阵,既保住自己的壶努力扩大比分,又阻挡对方的壶完成防守任务。因此,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新奇又兴奋。中国队出战的是范苏圆和凌智,他们都是年轻的小将,但表现得很沉稳,配合也很默契。赛场上传来他们的交流声、呼喊声,前三局结束时中国队1:3暂时落后于美国队。我内心也为他们加油鼓劲,“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可以追回来的!”

  第四局开始了,范苏圆和凌智转变战术向美国冰壶位置发起撞击。冰壶从范苏圆手中推向美国冰壶的站位,凌智用冰壶刷使劲在冰壶前不停地“擦冰”,好减少摩擦力,让冰壶朝理想的方向滑行得更远。眨眼之间,中国队的红色冰壶撞到对方黄色冰壶,紧接着又反弹把另一个黄色冰壶撞出界限。“好一个双飞,两分!”这一步,为中国队赢得了来之不易的两分,两队比分在第四局追平!后面的赛程发展并不好,最后一局,中国队的两位选手做出了放弃最后一投的决定,保留力气为下一场做准备。

  虽然中国队输了,但冰壶这项冬奥会项目,让我感悟到在冰壶这项运动中,心态、理智、谋略、技术都是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也在运动员每一次投掷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人的纯粹与烂漫融于冰雪纷飞”。时隔十四年,在壬寅年立春之时,通过冬奥会开幕式再次见证中国式的浪漫与诗情,我为生在中国而骄傲。

  倒计时融汇中华文化,红旗相传传递家国情怀,五环破冰彰显时代精神,雪花引导牌凝聚世界力量,别样火炬点燃星星之火……开幕式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别样的浪漫,更传递了中国和衷共济,兼爱天下的胸襟。火炬台虽小,但生生不息。火苗虽微弱,但永不熄灭。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用心击退寒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冬奥会开幕式一展中国风情,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烟花绽放,爱国之情喷涌而出;国歌奏响,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此生不悔入华夏”。愿我们都能闪耀中国,愿冬奥会圆满成功!

“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心得启迪2

  12日,我国速度滑冰选手高亭宇在“最快的冰”上刷新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项目奥运纪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也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本届冬奥会上,运动健儿们在这块采用世界最先进制冰技术的冰面上已相继打破女子5000米、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男子1500米等10项世界纪录,多位冰雪健将都对“冰丝带”称赞有加,在此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的瑞典速滑选手尼尔斯·范德普尔称,“这是我这辈子滑过的最棒的冰场”。

  由科技冬奥国家速滑馆项目制冰技术“加持”的,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的速滑馆,其设计理念、技术工艺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不仅能精准控温将赛道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还能实现余热回收,为运动员挑战人类极限创造了最佳竞技条件。

  从赛事正酣的北京冬奥会上不难发现,这样的科技创新无处不在。从开幕式到比赛日,从场馆建设到赛事保障,“科技冬奥”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大亮点。赛场上,冰雪健儿们在“雪飞天”“雪如意”等新技术新材料支撑的先进场馆精彩角逐,尽情挑战人类极限;赛场外,与奥运健儿并肩拼搏的,还有“冬季项目运动员技能优化”“雪上项目场地环境要素影响评估”“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等等一系列的科研团队,助力科学训练,实现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突破。

  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伊始,就确定了以科技创新赋能的思路。科技部会同各方成立科技冬奥领导小组,设立并组织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强调应用导向、场景驱动,重点围绕科学办赛、运动科技、智慧观赛、安全保障、绿色智慧综合示范五个方面部署科研任务。科技创新成果已深度融入北京冬奥会,一大批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和应用,使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逐步走向现实。

  连日来,在科技创新成果的支撑下,冰雪健儿们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个人乃至人类在冰雪运动的极限不断被突破。许多中外运动员都在为北京冬奥会科技项目的“神助攻”频频点赞,也共同期待着更多竞技运动员能在如此完美的赛道中取得更多佳绩。比赛精彩纷呈,科技盛宴应接不暇。如果说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激励着运动员突破自然带给人类的身体限制,那么不断更新迭代的科技创新力量则为人类突破运动极限创造更多的条件和可能。

  这场如期而至的冰雪约定不仅为运动员呈上了完美的体育盛会,也成为反映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大舞台。我们期待和相信,冬奥会进一步助推科技创新,这些在赛事上崭露头角的新兴应用经过考验和推广,一起向未来,运用到虚拟现实、数字孪生、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众多民生领域,最终惠及百姓生活和行业发展,不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添新彩。

“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心得启迪3

  日前,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据介绍,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

  科技力量无处不在,让全世界领略了北京冬奥会的独特魅力。从2地3赛区所有场馆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实现5G全覆盖,到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从难度堪比太空舱对接的机器人水下传递冬奥火炬,到全球最大超高清LED三维舞台亮相开幕式;从赛场内冰雪健儿在高科技支撑的场馆中挑战极限,到赛场外科研团队运用新技术助力运动员提升竞技水平……北京冬奥会在科技之力的加持下,异彩纷呈、美轮美奂。

  科技赋能冬奥,创新改变中国。 当“科技冬奥”的智慧结晶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应用场景,它势必在后冬奥时代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譬如,北京已着手在城市副中心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枢纽型建筑里推广使用智慧场馆技术。该技术在城市场景的落地,将让城市运行更具“智慧”。再譬如,打破国外人工造雪技术垄断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应用,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带来绝佳的发展机遇,并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而借助“科技冬奥”的强大平台功能,5G共享、8K传播、氢能出行、智能车联网、100%清洁电力等高新技术示范应用将点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将来,“科技冬奥”惠民生、助发展的成效会日益显现出来。

“科技冬奥”启示当下,点亮未来。回顾过去五年,没有制度创新的保障,便不可能有“科技冬奥”的顺利实现。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面向北京冬奥会的实际需求,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五大板块部署科研任务。当各方科技力量被充分整合运用,北京冬奥会在诸多科技创新领域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推动研发应用相结合,围绕任务目标和重点问题,加强同类项目的集成和信息共享。只有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创新的系统工程才能高效运转起来。

  可以预见,“科技冬奥” 将引领后冬奥时代,助力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心得启迪3篇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自信冬奥会作文素材6篇(文化自信写作素材)

央视冬奥中国年节目观后感5篇(冬奥我为中国自豪观后感)

参观中国北京科技博览会观后感2篇(《科技博览》观后感)

游中国科技馆观后感3篇(中国科技馆游玩感受)

参观中国科技馆有感观后感3篇 中国科学技术馆参观感想

2022中国教育报冬奥课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2022冬奥演讲观后感

创新感悟观看《创新中国》第三集《制造》有感3篇(观看《创新中国》心得体会)

创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例3篇 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

2022年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3篇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有感优选参考3篇 创新中国1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