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10-21 08:19:33 心得体会

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1

  我们的孩子许是合肥市安居苑小学的3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并且在《数学大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论文,我们家长也经常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请多谅解。

  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

  恺佶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从小至今一直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快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二、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恺佶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三、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通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四、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

  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我们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后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五、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六、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2

  随着孩子的一点点长大,看着她从咿呀学语到现在能在学校里活蹦乱跳,我和孩子他爸都非常感恩。幸运的是,我们不仅让孩子健康成长了,还总结了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用这些实践经验一点点地培养着我们的孩子,希望她能长成一个独立健康自由的人格。其实我和孩子他爸平时在家的时间并不多,我们都有工作,一般日常的生活都得切割成好几块,比如说孩子他爸早上送孩子上学,外婆外爷接孩子中午回家吃饭,我的工作相对自由,所以下午6点以后的时间我都会留给家庭,我的周围有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和老师这个职业沾点关系所以我也经常和她们讨论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的事儿。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孩子的教育的事是不分大小的,因为教育是事无巨细的,小事可以教育大事儿也可以,这一点孩子他爸和我意见相同,我俩积累的教育心得体会大多不成文,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磨练出来的,都需要用日积月累的引导让孩子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模式,而且我们必须得接受孩子应该有优缺点,我们不能要求她是一个完美得人,因为我们也做不到。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且注重对她自身特点的培养,她喜欢什么就给她机会,不要一味地限制孩子的生活,这样只能过早地泯灭孩子的天性。

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幼儿教师礼仪心得体会

  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在个人形象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礼仪和素养?教师形象在教育中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以高素质的内在素养(修养、素质)和外在素养(仪表、仪容)影响、教育学生?《教师礼仪》节目为您指点迷津。

  第1讲.教师礼仪概述

  教师礼仪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内容:

  礼仪:“礼”即尊重,礼由心生,“仪”即表现也。

  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

  作为教师有其规范化的做法,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

  第一,摆正位置。交往要以对方为主,处理好与对方的关系。

  第二,端正态度。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第三,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主要有二:教书、育人。

  教师礼仪的四大关注点:师资、师表、师德、师心。

  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

  提倡教师礼仪是时代的要求、职业的期待。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严以律己,要有自知之明。

  第2讲.教师的素养

  这个问题既是一个法律规定的问

  题,也是一个教师礼仪需要面对的问题。

  所谓素养,就是你从事某项工作所要具有的基本资格、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

  作为教师一个重要的素养,要有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教师要有任职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有规定(第三章规定),基本资格:爱国、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我国宪法和法律,具有教学能力,符合《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相应的学历要求。

  教师要有的基本素养:

  1、政治素养。爱国,爱社会主义。

  2、法律素养。有法制观念,依法治教。

  3、道德素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包括遵守作息制度、完成教学任务、恪尽职守、钻研业务等),遵守家庭道德。

  4、专业与文化科学素养。要有深厚的功底,有基本的文学、科学等专业

  知识,不能以讹传讹,对专业有爱好、有能力等。

  5、为人处事的素养。(包括待人接物,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日常工作中,一个教师是不是称职、礼仪表现如何,跟他的素养有关。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一个教师要有感召力、凝聚力,也就是人格魅力,要有专业的素养。教师既要做“良师”又要做“益友”。

  第3讲.教师的形象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传播信息的最基本的工具。教师是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传播自己的思想。

  言为心声。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讲授知识、表达情感,必不可少地要使用语言,可以说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工具。那么,教师语言规范化要求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你不仅要绘声绘色、浅显易懂,而且在传递知识和信息的时候要有规范的要求,不能胡言乱语、信口开河。注

  意:①用语(口头用语有要求);②态度(热情主动、敷衍了事、应付、不耐烦甚至反感、厌恶,他总有语态);③内容和形式(说什么、如何说都很重要。)

  教师用语的基本要求:

  1、语言要规范而形象。规范:一般应该是规范的汉语普通话以及法定的、允许的、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语言。不仅要规范而且要形象。教书育人,传递信息,不仅要循循善诱而且要给对方容易接受的具体的感觉。

  2、态度要和蔼而耐心。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幼儿的特点是天真纯洁;小学生一般听老师的话,学习主动性有但不强;中学生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思考,喜欢接受新知,甚至有青春逆反心理;大学生渴望和你交流、渴望和你平等;研究生、博士生更需要睿智的哲理的思考;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一般都是成年人,有社会经验,他更要注意的是实用性的、可操作性的、有利于他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那样的知识。)

  因此教学时态度要注意。

  3、内容和形式要有讲究。

  内容要得体。《教育法》规定,我们的教育事业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换而言之,我们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应该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教育法》和党的教育方针规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要灌输热爱劳动的意识,培养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劳动者。我国《宪法》和《教育法》规定,要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内容上要遵循法律法规。

  教学的方式要适宜。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能以不便应万变。

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4

  随着孩子的一点点长大,看着她从咿呀学语到现在能在学校里活蹦乱跳,我和孩子他爸都非常感恩。幸运的是,我们不仅让孩子健康成长了,还总结了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用这些实践经验一点点地培养着我们的孩子,希望她能长成一个独立健康自由的人格。其实我和孩子他爸平时在家的时间并不多,我们都有工作,一般日常的生活都得切割成好几块,比如说孩子他爸早上送孩子上学,外婆外爷接孩子中午回家吃饭,我的工作相对自由,所以下午6点以后的时间我都会留给家庭,我的周围有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和老师这个职业沾点关系所以我也经常和她们讨论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的事儿。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孩子的教育的事是不分大小的,因为教育是事无巨细的,小事可以教育大事儿也可以,这一点孩子他爸和我意见相同,我俩积累的教育心得体会大多不成文,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磨练出来的,都需要用日积月累的引导让孩子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模式,而且我们必须得接受孩子应该有优缺点,我们不能要求她是一个完美得人,因为我们也做不到。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且注重对她自身特点的培养,她喜欢什么就给她机会,不要一味地限制孩子的生活,这样只能过早地泯灭孩子的天性。

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5

  袁静老师老我园进行《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礼仪品格教育》培训。让我深有体会在幼儿开展礼仪的重要性。在两岁半——六岁是幼儿发展的敏感期,抓住了敏感期,并提供适当的教育,就抓住了健康、快乐、和谐的一生,所以,礼仪教育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在敏感期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孩子就会得到与平时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受用终身,因而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的我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榜样,时刻以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来影响幼儿、熏陶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开始懂得一些礼仪,晨间来园主动地向老师问早、问好,与家长说再见;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排队入厕、做操,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教育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

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幼儿教育》虽说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看完每一期的《幼儿教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方案研析”、真诚的“教养笔记”、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尤其是教养笔记,真的能让人受益非浅,也能给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 教养笔记”中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看懂孩子让孩子愉快进餐“幼儿进餐是幼儿园最重要的生活环节,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班上孩子们不挑食、吃得多、吃得快、吃的干净又安静。可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是很难到达老师的期望。

  每天,在吃饭前,我们老师就会对孩子提要求,吃饭时,要保持安静、干净。可班上的孩子却不是像你所说那样按要求去做。我班上有个孩子每次到吃饭时候,他就会跟我说,老师,我已经在家吃饱了,不要再吃了;要不就说,老师,我不要吃菜等等的理由。老师发现这样的情况下,经常与这位孩子做思想工作,多陪他吃饭,多鼓励这孩子积极进行进餐。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是有那么的一点进步,可还是少不了他那种,种种不想吃饭的理由。或 许我们老师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我们有时候由于心太急而忽略孩子的需求,看了这篇教育笔记后确实让我们感触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组织孩子们进餐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我们要做一个会观察、分析孩子行为教师,积极探究孩子进餐行为问题的原因。

《幼儿教育》中还有好多吸引我的栏目及文章,有些文章虽简短,内涵却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细加品味的。

幼儿礼仪家庭教育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7篇(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200字)

教师爱教育心得体会5篇 教师爱国教育心得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4篇 大学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1000字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模板3篇(入学教育心得体会500字左右)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汇编11篇】

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6篇 寒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范文6篇(大学入学教育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集合5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11篇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6篇 大一新生教育心得体会范文